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9106发布日期:2019-01-04 23:1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件与端子的组合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接线端子中的铜件与端子需要进行组合才能进入市场售卖,传统的铜件与端子大都通过人工进行组合,此种方法耗费劳动力大、效率低,且容易都产品造成损伤,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市面上存在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设备,然而,现有的自动组合设备中,当输送铜件和端子时,需要等待铜件与端子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进入下一组铜件与端子的输送组合,以此导致设备的等待时间较长,工作效率低下,铜件与端子的组合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需等待铜件与端子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有效减少了设备动作和等待的时间,提高了端子与铜件的输送速度,加快了端子与铜件的组合效率,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的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包括机架、端子上料装置、铜件上料装置和压料装置,所述端子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方,所述铜件上料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前方,并与端子上料装置相配合,所述压料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方,并置于组合后的端子与铜件的上方,所述铜件上料装置包括铜件输送组件、铜件感应器、铜件横向切料组件和铜件纵向切料组件,所述铜件输送组件装设在机架的前方,并在装设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料口,所述铜件感应器设置在铜件输送组件的前端的第一上料口处,所述铜件横向切料组件横向装设在机架上,并与铜件输送组件前端的第一上料口相配合,所述铜件纵向切料组件纵向装设在机架上,并与铜件横向切料组件相配合,所述端子上料装置包括端子输送组件、端子感应器、端子纵向切料组件和端子横向切料组件,所述端子输送组件装设在机架的前方,并在装设在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料口,所述端子感应器设置在端子输送组件前端的第二上料口处,所述端子纵向切料组件纵向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端子输送组件前端的第二上料口相配合,所述端子横向切料组件横向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端子纵向切料组件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料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气缸、活动块、滑动组件和压杆,所述支架装设在机架上,所述活动块通过滑动组件装设在支架的前方,所述压杆装设在活动块的底部,并置于组合后的端子与铜件的上方,所述第一气缸装设在支架上,并与活动块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活动块的上下往复运动,以此带动压杆的上下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铜件横向切料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第一横向推杆,所述第一横向推杆上开设有与铜件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铜件输送组件上的第一上料口相配合,所述铜件从铜件输送组件的第一上料口送出,并卡入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二气缸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第一横向推杆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横向推杆的左右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与铜件纵向切料组件)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铜件纵向切料组件包括第三气缸和第一纵向推杆,所述第一纵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一开口相对第一横向推杆前后运动,所述第一纵向推杆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一横向推杆左右移动的空间,所述第三气缸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第一纵向推杆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纵向推杆的前后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铜件输送组件包括铜件振动盘和铜件送料轨道,所述铜件送料轨道的一端装设在机架上,并设置有第一上料口,所述第一上料口与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相配合,所述铜件送料轨道的另一端与铜件振动盘相配合连接,并与铜件振动盘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铜件送料轨道靠近铜件振动盘的一端设置有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所述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相对铜件送料轨道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子纵向切料组件包括第四气缸和第二纵向推杆,所述第二纵向推杆上开设有与端子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端子输送组件上的第二上料口相配合,所述端子从端子输送组件的第二上料口送出,并卡入第二纵向推杆上的第二开口内,所示第四气缸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第二纵向推杆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纵向推杆的前后往复运动,所述第二纵向推杆上的第二开口与端子横向切料组件相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子横向切料组件包括第五气缸和第二横向推杆,所述第二横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二纵向推杆上的第二开口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二开口相对第二纵向推杆左右运动,所述第二横向推杆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二纵向推杆前后移动的空间,所述第五气缸装设在机架上,并与第二横向推杆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横向推杆的左右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子输送组件包括端子振动盘和端子送料轨道,所述端子送料轨道的一端装设在机架上,并设有第二上料口,所述第二上料口与第二纵向推杆上的第二开口相配合,所述端子送料轨道的另一端与端子振动盘相配合连接,并与端子振动盘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子送料轨道靠近端子振动盘的一端设置有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所述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相对端子送料轨道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端子上料装置、铜件上料装置和压料装置,端子上料装置与铜件上料装置相配合,压料装置置于组合后的端子与铜件的上方,其中,铜件上料装置包括铜件输送组件、铜件感应器、第一横向推杆和第一纵向推杆,第一横向推杆上开设有与铜件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铜件输送组件的第一上料口相配合,第一纵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一开口相对第一横向推杆前后运动,第一纵向推杆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一横向推杆左右移动的空间,端子上料装置包括端子输送组件、端子感应器、第二纵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第二纵向推杆上开设有与端子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端子输送组件的第二上料口相配合,第二横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二纵向推杆的第二开口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二开口相对第二纵向推杆左右运动,第二横向推杆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二纵向推杆前后移动的空间,当端子从第二上料口送出,卡入第二纵向推杆上的第二开口,第四气缸驱动第二纵向推杆向前运动到达第二横向推杆的前方,第二横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二开口相配合,第五气缸驱动第二横向推杆向右运动,从而将端子输送至压料装置的下方,此时,第二纵向推杆置于第二横向推杆的下方,第四气缸驱动第二纵向推杆向后运动复位,同理,铜件从铜件输送组件的第一上料口送出,卡入第一横向推杆上的第一开口,第二气缸驱动第一横向推杆向左运动到达第一纵向推杆的前方,第一纵向推杆的前端与第一开口相配合,第三气缸驱动第一纵向推杆向前运动,从而将铜件输送至压料装置的下方,并与端子相配合组合,此时,第一横向推杆置于第一纵向推杆的下方,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横向推杆向右运动复位,通过第一纵向推杆、第一横向推杆、第二纵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的设置,当第一纵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分别将相应的铜件和端子输送至压料装置下方进行组合时,相应的第一横向推杆和第二纵向推杆可进行复位,无需等待铜件与端子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减少了设备动作和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端子与铜件的输送速度,加快了端子与铜件的组合效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的铜件与端子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另一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的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铜件上料装置中的第一横向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铜件上料装置的第一纵向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端子上料装置的第二纵向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中的端子上料装置的第二横向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件与端子的自动组合机构,包括端子上料装置2、铜件上料装置3和压料装置4,端子上料装置2与铜件上料装置3相配合,压料装置4置于组合后的端子100与铜件200的上方,其中,铜件上料装置3包括铜件输送组件5、铜件感应器6、第一横向推杆72和第一纵向推杆82,第一横向推杆72上开设有与铜件200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开口721,第一开口721与铜件输送组件5的第一上料口51相配合,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端与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一开口721相对第一横向推杆72前后运动,第一纵向推杆82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一横向推杆72左右移动的空间,端子上料装置2包括端子输送组件9、端子感应器10、第二纵向推杆112和第二横向推杆122,第二纵向推杆112上开设有与端子100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二开口1121,第二开口1121与端子输送组件9的第二上料口91相配合,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端与第二纵向推杆112的第二开口11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二开口1121相对第二纵向推杆112左右运动,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二纵向推杆112前后移动的空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9所示,端子上料装置2设置在机架1的前方,铜件上料装置3设置在机架1的前方,并与端子上料装置2相配合,压料装置4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并置于组合后的端子100与铜件200的上方,其中,铜件上料装置2包括铜件输送组件5、铜件感应器6、铜件横向切料组件7和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铜件输送组件5装设在机架1的前方,并在装设在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上料口51,铜件感应器6设置在铜件输送组件5的前端的第一上料口51处,铜件横向切料组件7横向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铜件输送组件5前端的第一上料口51相配合,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纵向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铜件横向切料组件7相配合,端子上料装置2包括端子输送组件9、端子感应器10、端子纵向切料组件11和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端子输送组件9装设在机架1的前方,并在装设在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上料口91,端子感应器10设置在端子输送组件9前端的第二上料口91处,端子纵向切料组件11纵向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端子输送组件9前端的第二上料口91相配合,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横向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端子纵向切料组件11相配合,当端子100从端子输送组件9送出到达第二上料口91,端子感应器10感应到端子100到达,端子纵向切料组件11将端子100输送至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的前方,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将端子1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下方,同理,当铜件200从铜件输送组件5送出到达第一上料口51,铜件感应器6感应到铜件200到达,铜件横向切料组件7将铜件200输送至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的前方,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将铜件2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下方,并与已经到位的端子100进行配合组合,压料装置4将组合完成的铜件200与端子100下压至下一工序,有效实现端子100与铜件200的自动组合,且有效加快端子100与铜件200的组合速率,大大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其中,压料装置4包括支架41、第一气缸42、活动块43、滑动组件44和压杆45,支架41装设在机架1上,活动块43通过滑动组件44装设在支架41的前方,压杆45装设在活动块43的底部,并置于组合后的端子100与铜件200的上方,第一气缸42装设在支架41上,并与活动块43传动连接,从而驱动活动块43的上下往复运动,以此带动压杆45的上下往复运动,当铜件200与端子100组合完成后,第一气缸42驱动活动块43在滑动组件44上的向下运动,带动压杆45向下运动,将组合后的铜件200与端子100下压至下一工序,有效实现铜件200与端子100的自动组合和运输。

其中,铜件横向切料组件7包括第二气缸71和第一横向推杆72,第一横向推杆72上开设有与铜件200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开口721,第一开口721与铜件输送组件5上的第一上料口51相配合,铜件200从铜件输送组件5的第一上料口51送出,并卡入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内,第二气缸71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第一横向推杆7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横向推杆72的左右往复运动,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与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相配合,铜件纵向切料组件8包括第三气缸81和第一纵向推杆82,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端与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一开口721相对第一横向推杆72前后运动,第一纵向推杆82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一横向推杆72左右移动的空间,第三气缸81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第一纵向推杆8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后往复运动,铜件输送组件5包括铜件振动盘52和铜件送料轨道53,铜件送料轨道53的一端装设在机架1上,并设置有第一上料口51,第一上料口51与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相配合,铜件送料轨道53的另一端与铜件振动盘52相配合连接,并与铜件振动盘52的内部相连通,当铜件200从铜件送料轨道53的第一上料口51送出,卡入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第二气缸71驱动第一横向推杆72向左运动到达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方,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端与第一开口721相配合,第三气缸81驱动第一纵向推杆82向前运动,从而将铜件2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下方,并与端子100相配合组合,此时,第一横向推杆72置于第一纵向推杆82的下方,第二气缸71驱动第一横向推杆72向右运动复位,通过第一纵向推杆82和第一横向推杆72的设置,当第一纵向推杆82将相应的铜件200输送至压料装置4下方进行组合时,第一横向推杆72可进行复位,无需等待铜件200与端子100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减少了设备动作和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输送速度,加快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组合效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较佳的,本实施例中,铜件送料轨道53靠近铜件振动盘52的一端设置有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13,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13相对铜件送料轨道53倾斜设置,通过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13的设置检测铜件送料轨道53是否满料,当检测到铜件送料轨道53满料时,停止输送铜件200,有效保证铜件200的有序输送,避免铜件送料轨道53发生堵塞,影响设备的运转,同时,将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13倾斜设置,有效增加检测的面积,避免两个铜件200之间产生缝隙而影响检测,有效保证铜件满料停止感应器13的检测效果。

其中,端子纵向切料组件11包括第四气缸111和第二纵向推杆112,第二纵向推杆112上开设有与端子100形状大小相配合的第二开口1121,第二开口1121与端子输送组件9上的第二上料口91相配合,端子100从端子输送组件9的第二上料口91送出,并卡入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1121内,第四气缸111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第二纵向推杆11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纵向推杆112的前后往复运动,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1121与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相配合,端子横向切料组件12包括第五气缸121和第二横向推杆122,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端与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11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二开口1121相对第二纵向推杆112左右运动,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二纵向推杆112前后移动的空间,第五气缸121装设在机架1上,并与第二横向推杆122传动连接,从而驱动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左右往复运动,端子输送组件9包括端子振动盘92和端子送料轨道93,端子送料轨道93的一端装设在机架1上,并设有第二上料口91,第二上料口91与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相配合,端子送料轨道93的另一端与端子振动盘92相配合连接,并与端子振动盘92的内部相连通,当端子100从端子送料轨道93上的第二上料口91送出,卡入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1121,第四气缸111驱动第二纵向推杆112向前运动到达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方,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端与第二开口1121相配合,第五气缸121驱动第二横向推杆122向右运动,从而将端子1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下方,此时,第二纵向推杆112置于第二横向推杆122的下方,第四气缸111驱动第二纵向推杆112向后运动复位,通过第二纵向推杆112和第二横向推杆122的设置,当第二横向推杆122将相应的铜件200输送至压料装置4下方进行组合时,第二纵向推杆112可进行复位,无需等待铜件200与端子100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减少了设备动作和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输送速度,加快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组合效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端子送料轨道93靠近端子振动盘92的一端设置有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14,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14相对端子送料轨道93倾斜设置,通过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14的设置检测端子送料轨道93是否满料,当检测到端子送料轨道93满料时,停止输送端子100,有效保证端子100的有序输送,避免端子送料轨道93发生堵塞,影响设备的运转,同时,将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14倾斜设置,有效增加检测的面积,避免两个端子100之间产生缝隙而影响检测,有效保证端子满料停止感应器14的检测效果。

设备运行时,端子振动盘92开始工作振动,端子100逐个沿端子送料轨道93向前运动至第二上料口91,端子感应器10感应到端子100到位后,端子100卡入第二纵向推杆112上的第二开口1121内,第四气缸111驱动第二纵向推杆112向前运动到达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方,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端与第二开口1121内的端子100相配合,第五气缸121驱动第二横向推杆122向右运动穿过第二开口1121,从而将端子1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压杆45下方,在第二横向推杆122向右运动输送端子100的同时,第二纵向推杆112置于第二横向推杆122的下方,第四气缸111驱动第二纵向推杆112向后运动复位,同时,铜件振动盘52开始工作振动,铜件200逐个沿铜件送料轨道53向前运动至第一上料口51,铜件感应器6感应到铜件200到位后,铜件200卡入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内,第二气缸71驱动第一横向推杆72向左运动到达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方,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端与第一开口721内的铜件200相配合,第三气缸81驱动第一纵向推杆82向前运动,从而将铜件200输送至压料装置4的压杆45下方,并与已经到位的端子100进行配合组合,在第一纵向推杆82向前运动输送铜件200的同时,第一横向推杆72置于第一纵向推杆82的下方,第二气缸71驱动第一横向推杆72向右运动复位,第一气缸42驱动活动块43向下运动,带动压杆45向下运动,将组合完成后的端子100与铜件200下压至下一工序内,压杆45复位,第一纵向推杆82复位,第二横向推杆122复位,至此完成完整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包括端子上料装置2、铜件上料装置3和压料装置4,端子上料装置2与铜件上料装置3相配合,压料装置4置于组合后的端子100与铜件200的上方,其中,铜件上料装置2包括铜件输送组件5、铜件感应器6、第一横向推杆72和第一纵向推杆82,第一横向推杆72上开设有与铜件200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一开口721,第一开口721与铜件输送组件5的第一上料口51相配合,第一纵向推杆82的前端与第一横向推杆72上的第一开口7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一开口721相对第一横向推杆72前后运动,第一纵向推杆82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一横向推杆72左右移动的空间,端子上料装置2包括端子输送组件9、端子感应器10、第二纵向推杆112和第二横向推杆122,第二纵向推杆112上开设有与端子100大小形状相配合的第二开口1121,第二开口1121与端子输送组件9的第二上料口91相配合,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前端与第二纵向推杆112的第二开口1121相配合,并可穿过第二开口1121相对第二纵向推杆112左右运动,第二横向推杆122的后方设置有可供第二纵向推杆112前后移动的空间,通过第一纵向推杆82、第一横向推杆72、第二纵向推杆112和第二横向推杆122的设置,当第一纵向推杆82和第二横向推杆122分别将相应的铜件200和端子100输送至压料装置4下方进行组合时,相应的第一横向推杆72和第二纵向推杆112可进行复位,无需等待铜件200与端子100组合完成后才能进行复位,减少了设备动作和等待的时间,有效提高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输送速度,加快了端子100与铜件200的组合效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