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粉整形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165发布日期:2019-02-19 19:0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粉整形内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粉整形内胆。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大都采用碳粉制成,其堆积密度对电池质量有着十分重大影响;为提高碳粉颗粒堆积密度,生产时需先对其进行整形,整形时需要对整形内胆进行冷却,以保障碳粉整形效率和内胆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内胆的冷却,通常会在内胆上设有通孔,通过加速外界空气的流通,来加速内胆的冷却,由于通孔一般直径较小,导致内胆与空气接触面积很少,冷却的方式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碳粉整形内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粉整形内胆,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冷却液,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筒状壳体,所述筒状壳体通过连接块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筒状壳体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筒状壳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进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贯穿底座顶部并向内部延伸,所述加压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远离加压泵的一端与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远离第二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下方与容置腔内部连通,所述筒状壳体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筒状陶瓷内胆、缓冲胶圈和导热层。

优选地,所述底座顶部设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螺纹连接有盖板。

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连接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上连接有阀门。

优选地,所述导热层为任意可以导热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铜、导热硅脂或软性硅胶导热垫。

优选地,所述冷却液为任意能够吸收热量的溶液,包括但不限于铵盐溶液或水,所述冷却液体积为容置腔容积的三分之二。

优选地,所述缓冲胶圈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筒状壳体上设有与第一通孔贯通的第二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导热层和冷却液之间的相互作用,导热层可以对筒状陶瓷内胆的大部分的热量进行吸附,导热层吸附的热量与连通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接触,冷却液可以对导热层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消散,对筒状陶瓷内胆冷却的效果好;

2、通过设置加压泵、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冷却液、连通管和容置腔之间的相互作用,打开加压泵后,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实现重复利用冷却液,资源的回收利用率高且冷却效果好;

3、通过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空气流通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部进入空气,此时筒状陶瓷内胆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增大,可以对筒状陶瓷内胆进行冷却,配合冷却液的作用,筒状陶瓷内胆冷却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粉整形内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碳粉整形内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容置腔、3冷却液、4筒状壳体、5连接块、6支撑板、7加压泵、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第三管道、11连通管、12盖板、13第四管道、14导热层、15筒状陶瓷内胆、16缓冲胶圈、17第一通孔、18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碳粉整形内胆,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内螺纹连接有盖板12,底座1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出液口内固定连接有第四管道13,第四管道13上连接有阀门,打开盖板12,便于往容置腔2内部加入冷却液3,第四管道13可以将容置腔2内部的冷却液3排出,便于后期更换新的冷却液3,底座1内设有容置腔2,容置腔2内设有冷却液3,冷却液3为任意能够吸收热量的溶液,包括但不限于铵盐溶液或水,冷却液3体积为容置腔2容积的三分之二,冷却液3可以将导热层14产生的热量进行吸附,冷却液3可以对导热层14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消散,容置腔2内部设有三分之二的冷却液3,设置三分之二可以预留冷却液3在容置腔2内部流动的体积,避免容置腔2内部冷却液3过多时,造成溢出,同时便于冷却液3循环时,容置腔2内有冷却液3对应活动空间。

底座1的上方设有筒状壳体4,筒状壳体4通过连接块5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筒状壳体4内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1,筒状壳体4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支撑板6上固定连接有加压泵7,加压泵7的进液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8,第一管道8的下端贯穿底座1顶部并向内部延伸,加压泵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9,第二管道9远离加压泵7的一端与连通管11固定连接,连通管11远离第二管道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管道10,第三管道10的下方与容置腔2内部连通,筒状壳体4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筒状陶瓷内胆15、缓冲胶圈16和导热层14,导热层14为任意可以导热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铜、导热硅脂或软性硅胶导热垫,导热层14可以将筒状陶瓷内胆15的热量进行吸附,时刻保持筒状陶瓷内胆15的温度一定,缓冲胶圈16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7,筒状壳体4上设有与第一通孔17贯通的第二通孔18,缓冲胶圈16可以对筒状陶瓷内胆15进行缓冲,避免筒状陶瓷内胆15直接与导热层14接触时,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中,打开盖板12,将冷却液3导入容置腔2内部,碳粉进入筒状陶瓷内胆15时,由于整形的过程中,需要对筒状陶瓷内胆15进行冷却,此时打开加压泵7,加压泵7将容置腔2内的冷却液3依次经过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后,进入连通管11内部,再经过第三管道10进入容置腔2内部,空气流通时,第一通孔17和第二通孔18内进入空气,此时筒状陶瓷内胆15与外界接触的面积增大,可以对筒状陶瓷内胆15进行散热,其次筒状陶瓷内胆15产生的热量经过导热层14进行吸附后,导热层14吸附的热量与连通管11内的冷却液3进行接触,冷却液3可以对导热层14内部的热量进行吸附消散,同时冷却液3经过加压泵7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冷却的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