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挤压圆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6876发布日期:2019-01-08 21:4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挤压圆电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电线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线,特别涉及一种抗挤压圆电线。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传输电能、电信号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线与点点应用的场合越来越广泛,其中往往都存在“线中有缆”的情况,电线与电缆的区别越来越小,高层建筑、公共娱乐场所、地铁及地下街道等不断涌现,其用电量与日俱增,电线电缆的品种及用量也相应增加,电线电缆即可输配电能、传递信息,但其同时是引起火灾的导火线,许多重要场合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通道的照明、防火报警装置、自动消防设施及其他应急设备都要求电缆在火灾发生时能在规定时间内正常通电。

现有市场上的电线电缆都是圆形的,其在内部的通电导线外圆周上套设绝缘橡胶,由于结构较为简单,此类电线的安全性能较差,在施工还是后续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会被踩踏或者是挤压,容易造成电线外套出现变形的情况,严重影响电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抗挤压能力强,耐压性好的抗挤压圆电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挤压圆电线,包括呈圆环状的橡胶套以及设置于橡胶套内的若干个分线套管,每个所述的分线套管内均设置有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套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边缘处具有若干个朝外侧凸起的顶柱,相邻所述的顶柱之间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槽,所述的支撑架外设置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外端面与橡胶套内端面相贴合,其内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朝支撑架方向延伸的触头,所述的触头抵靠于顶柱的顶端面上,使得支撑架与支撑套管之间形成有若干个容纳腔,所述的分线套管位于容纳腔内,且一端面容纳于圆弧槽内,其对立的另一端面与支撑套管的内壁相切。

本抗挤压圆电线的技术效果为:为了提高抗挤压的效果,本电线通过支撑架与支撑套管组合来实现整体的支撑,支撑套管上的触头直接抵靠于顶柱上,使得电线内部形成有若干个容纳腔,容纳腔中的分线套管一端面容纳于圆弧槽内,其对立的另一端面与支撑套管的内壁相切,在受到挤压时,触头可以将力分散到支撑架上,同时由于分线套管与支撑套管之间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设置,可以有效将力传导到支撑架上。

在上述的一种抗挤压圆电线中,所述顶柱的顶表面呈光滑的圆弧状,且顶柱的内部具有中空的圆形通孔。圆弧状的顶表面可以减小顶柱与触头之间的摩擦,中空的内部可以提高顶柱的形变能力,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时,可以通过形变将其转换其内能。

在上述的一种抗挤压圆电线中,所述触头的顶端具有与顶柱顶表面相配合的触耳,所述触耳的两侧具有均匀展开用于包裹顶柱的包边。提高顶柱与触头之间支撑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抗挤压圆电线中,所述触耳的下端的宽度大于触耳上端的宽度。防止触耳在受力之后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

在上述的一种抗挤压圆电线中,所述顶柱与触头的数量均为3。数量为3是因为三角分布时既可以满足支撑强度,也帮助节省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抗挤压圆电线通过支撑架与支撑套管组合来实现整体的支撑,分线套管一端面容纳于圆弧槽内,其对立的另一端面与支撑套管的内壁相切,采用点接触的方式设置传导力,具有抗挤压能力强,耐压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抗挤压圆电线的截面剖视图。

图中,1、橡胶套;2、分线套管;3、支撑架;4、顶柱;5、圆弧槽;6、支撑套管;7、触头;8、容纳腔;9、圆形通孔;10、触耳;11、包边;12、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抗挤压圆电线,包括呈圆环状的橡胶套1以及设置于橡胶套1内的若干个分线套管2,每个所述的分线套管2内均设置有线芯12,橡胶套1的中心处设置有支撑架3,支撑架3的边缘处具有若干个朝外侧凸起的顶柱4,相邻顶柱4之间具有向内凹陷的圆弧槽5,支撑架3外设置有支撑套管6,支撑套管6的外端面与橡胶套1内端面相贴合,其内端面上具有若干个朝支撑架3方向延伸的触头7,触头7抵靠于顶柱4的顶端面上,使得支撑架3与支撑套管6之间形成有若干个容纳腔8,分线套管2位于容纳腔8内,且一端面容纳于圆弧槽5内,其对立的另一端面与支撑套管6的内壁相切。

顶柱4的顶表面呈光滑的圆弧状,且顶柱4的内部具有中空的圆形通孔9,圆弧状的顶表面可以减小顶柱4与触头7之间的摩擦,中空的内部可以提高顶柱4的形变能力,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时,可以通过形变将其转换其内能。

为了提高顶柱4与触头7之间支撑的稳定性,触头7的顶端具有与顶柱4顶表面相配合的触耳10,所述触耳10的两侧具有均匀展开用于包裹顶柱4的包边11。

为了防止触耳10在受力之后出现弯曲变形的现象,触耳10的下端的宽度大于触耳10上端的宽度。

进一步细说,顶柱4与触头7的数量均为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橡胶套1、分线套管2、支撑架3、顶柱4、圆弧槽5、支撑套管6、触头7、容纳腔8、圆形通孔9、触耳10、包边11、线芯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