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符合USBTYPEC标准的端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0832发布日期:2018-12-07 21:5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USB Type C连接器产品的亮点在于更加纤薄的设计、更快的传输速度以及大数据传输;Type-C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正式解决了“USB永远插不准”的世界性难题——正反面随便插。目前,USB Type C连接器产品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众多厂商都推出了USB Type C连接器产品。但是,现有技术中,USB Type C连接器的制程较为复杂,由于至少为6组件,其组件间的结合,制约了全自动生产,其制成的绝大多数工艺靠人工完成,效率低下,而且不良损耗较高,产品质量稳定性欠佳。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该端子模块采用嵌入模具技术,经注塑固化将端子组及屏蔽片成型为一体。其具备结构简单、实用全程自动化制成、且定位牢固可靠等优势,能够有效提升产能及产品良率。

为达成上述目的,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包括绝缘本体及固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和屏蔽件,绝缘本体是通过在模具中嵌入端子及屏蔽件后经注塑固化形成,端子与屏蔽件是料带经冲压形成的一体构件,端子为符合USB TYPE C标准数量的端子所组成,分别包括排列在两边侧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屏蔽件相连,其中:绝缘本体具有基本部,端子包括固定部及连接在固定部两端的第一、第二弹性部,屏蔽件具有连接部和横担部,在横担部前侧设有弹片部,第一弹性部朝着插拔方向处在横担部后侧,固定部埋于基本部,第二弹性部悬于基本部后侧;横担部沿两端边缘分别向后侧垂直延伸有连接部,两侧连接部分别通过各自的过度部与两边侧的接地端子连通,以此使屏蔽件呈现为框于第一弹性部外围态样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基本部具有内、外面,外面沿后侧边缘形成有外凸部,内面凸起有平板部,在平板部平面上以斜对角形式设有一对定位柱和一对定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基本部向前延伸有罩窗部,罩窗部前侧形成对接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罩窗部形成第一、第二让位部,第一让位部处在基本部与第二让位部之间,并由符合端子数量的条形窗所构成,条形窗容纳第一弹性端子;第二让位部处在对接面与第一让位部之间,并由符合弹片部数量的方形窗所构成,方形窗容纳弹片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让位部两侧沿对接面边缘向内面呈弧形状延伸有大于或等于平板部高度的侧壁,以此使第一、第二让位部相对于平板部和侧壁形成凹陷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让位部与第二让位部之间形成有横肋,连接部埋于第一让位部,并具有弯折部;横担部通过弯折部在第一让位部两侧渐进向靠近第二让位部位置翅出,使得横担部以暴露上表面形式嵌于横肋上。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弹片部处于方形窗中,并包括接触部,接触部凸于凹陷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定位柱与定位柱之间、定位孔与定位孔之间以及定位柱与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定位孔的直径大小为符合匹配定位柱干涉固定的直径大小。

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

1.端子和EMI接地片通过冲压一体成型,既减少了工艺步骤,也能使冲压成型过程中的料带得到充分利用,起到了降低成本效果;

2.采用嵌入模具注塑技术,将端子和EMI接地片结合成一体,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3.端子模块采取阴阳柱结合,当同一模具复制的两块端子模块,以二者的相对面扣合,使之阴阳柱相互结合,在成型为连接器时不但降低模具开发成本,而且减少组装工艺,以此降低制成成本并提高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端子模块的立体示意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图3及图4,图中提供了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100,端子模块100可与同一模具中复制出的其他任一端子模块100’(以其二者的相对面)扣合后组成模块总成200,在模块总成200的外表面套上金属外壳300,即形成了USB TYPE C连接器(未图示)。

请再结合参阅图2及图3,端子模块100包括绝缘本体10及固于绝缘本体10内的端子20和屏蔽件30,绝缘本体10是通过在模具中嵌入(具有边料带A的)端子20及屏蔽件30后经注塑固化形成,端子20与屏蔽件30是料带(未图示)经冲压形成的一体构件,其中:端子20为符合USB TYPE C标准数量的端子所组成,依USB TYPE C标准,分别排列在两边侧的各第一位端子为接地端子d,接地端子d与屏蔽件30相连。本实施例中,端子模块100在模具中取出后,以切断分开方式除掉边料带A。使得端子20在插拔方向上的第一弹性部21处于屏蔽件30的弹片部31之后,以此使得外部相应结构(未图示)在与第一弹性部21电性连接前先与弹片部31电性接触,以此达成放电及抗干扰目的。本实施例中,端子20的固定部22埋于绝缘本体10的基本部11,相反于第一弹性部21的端子20另一端为第二弹性部23,第二弹性部23悬于基本部11后侧。上述制成中,采用了自动化作业,既减少了成型工序,也降低了成本及提升了产能。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2、图3及图4,图中绝缘本体10包括基本部11及罩窗部12,罩窗部12自基本部11向前延伸并形成有对接面123,其中:基本部11外面沿后侧边缘形成有外凸部111,基本部11内面凸起有平板部112,在平板部112的平面上以斜对角形式设有一对定位柱1121和一对定位孔1122,其中:定位柱与定位柱之间、定位孔与定位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定位孔的直径大小为匹配定位柱干涉固定的直径大小;罩窗部12包括贯穿内、外面的第一、第二让位部121、122,第一让位部121处在基本部11与第二让位部122之间,并由符合端子20数量的条形窗1211所构成,条形窗1211容纳第一弹性端子21在其中作弹性活动;第二让位部122处在对接面123与第一让位部121之间,并由符合弹片部33数量的方形窗1212所构成,方形窗1212容纳弹片部31在其中作弹性活动。在第二让位部122两侧沿对接面123边缘向内面呈弧形状延伸有大于或等于平板部112高度的侧壁124,以此使第一、第二让位部121、122的内面相对于平板部112和侧壁124的形成凹陷空间(未标注);屏蔽件30具有连接部31和横担部32,弹片部33处在横担部32前侧,横担部32沿两端边缘向后侧垂直延伸有二连接部31,在二连接部31与两边侧接地端子d之间具有过度部311,以此使屏蔽件30形成框在第一弹性部21外围的态势。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在绝缘本体10注塑成型时,与端子20一并埋于绝缘本体10中,具体讲:连接部31被埋于第一让位部121两侧,而横担部32通过连接部31的弯折部(未标注)在第一让位部121两侧渐进向靠近第二让位部122位置翅出,使得横担部32以暴露上表面形式埋在靠近第一让位部121的第二让位部122的横肋上,同时使弹片部33处于方形窗1212中,其弹片部33延伸的接触部331则凸于凹陷空间,以此使屏蔽件30与外部相应结构(未图示)首次连接而达成屏蔽件30的应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