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罐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480发布日期:2019-05-24 21:38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干燥罐底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燥罐底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行业中通常是使用气垫车进出煤油汽相干燥罐来使变压器的器身出罐,采用该出罐方式简单方便,但是由于气垫车的气垫工作温度不宜过高,而对变压器进行干燥后,干燥罐内的温度过高,造成产品干燥破空后需经过较长时间来等待(通常需要等待好几个小时)干燥罐底冷却至适合温度以下,气垫车才能进入。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增加了变压器器身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从而易造成器身绝缘受潮,增大了产品的质量风险及后续处理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干燥罐底冷却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变压器产品进行破空的同时对干燥罐罐底进行快速冷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燥罐底冷却装置,包括吹气管,吹气管上设有能够与破空管道相接的接头,吹气管朝向干燥罐底的表面为吹扫面,所述吹扫面上设有吹扫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吹扫面上的小孔。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小孔采用多个,多个所述小孔沿吹扫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吹扫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吹扫面上的输出管,输出管的开口端指向干燥罐底。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输出管采用多个,多个所述输出管沿吹扫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是,该装置还包括转运小车,所述吹气管设置在所述转运小车上。

优选的是,所述转运小车上设有支撑单元,所述吹气管通过支撑单元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转运小车上。

更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两个U型架、两个压板和两个紧固螺钉,

每个所述U型架具有两个端部和一个凹部,U型管的凹部的尺寸与所述吹气管的外径相适配,所述吹气管的两个端头分别嵌合在两个所述U型管的凹部内;所述U型管的两个端部固定在所述转运小车上;所述压板用于压紧吹气管,所述压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U型管的一个端部上,其另一端能够被设置在所述U型管的另一个端部上的所述紧固螺钉锁紧。

本实用新型干燥罐底冷却装置利用变压器产品在进行破空时将干燥罐的破空气流引流至干燥罐的底部,并对干燥罐罐底进行吹扫以迅速冷却干燥罐罐底,从而加快了干燥罐罐底的冷却速度,可以保证变压器产品在破空完毕时干燥罐罐底的温度也会大幅下降,这样在变压器产品破空出罐时,气垫车就可以直接进入干燥罐对变压器器身进行转运,因而可以杜绝干燥罐破空后的等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在等待期间变压器器身表面绝缘的受潮问题。

采用本申请中的冷却装置,其相对于采用目前的常规冷却方式而言,既提高了工效,又降低了后续处理的能源消耗,节约了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同时也极大缩短了变压器产品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提高了变压器产品的质量。

该冷却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吹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干燥罐底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吹气管,2-输出管,3-接头,4-转运小车,5-紧固螺钉,6-压板,7-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在干燥罐破空时将破空气流引流至干燥罐底部进行吹扫的干燥罐底冷却装置,以使干燥罐的罐底在破空的同时能够快速冷却。

所述干燥罐底冷却装置包括吹气管,吹气管上设有能够与破空管道相接的接头,吹气管朝向干燥罐底的表面为吹扫面,所述吹扫面上设有吹扫单元。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干燥罐底冷却装置包括吹气管1,吹气管1上设有能够与破空管道相接的接头3,将吹气管1朝向干燥罐底的表面设为吹扫面,所述吹扫面上设有吹扫单元。

其中,吹气管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吹气管1的外径可以为80~100mm,本实施例中吹气管的外径为94mm。

优选的,所述吹扫单元包括设置在吹扫面上的输出管2,输出管2的一端与吹气管1连通,其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开口端指向干燥罐底。

优选输出管2采用多个,多个所述输出管沿吹扫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且,输出管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输出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输出管在吹气管上对称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干燥罐罐底能够均匀地冷却。

当然,吹扫单元也可以采用功能相同的其他结构。比如,吹扫单元也可以为直接设置在吹气管的吹扫面上的小孔,小孔的数量可以采用多个,多个小孔沿吹扫面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优选的,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转运小车4,吹气管1设置在转运小车4上。增设转运小车4是为了使所述冷却装置转运方便。

优选的,转运小车4上还设有支撑单元,吹气管1通过支撑单元可拆卸地固定在转运小车4上。

本实施例中,支撑单元包括两个U型架7、两个压板6和两个紧固螺钉5。

其中,每个U型架7具有两个端部和一个凹部,凹部处于两个端部之间,U型管的凹部的尺寸与吹气管的外径相适配,以使吹气管1能够嵌在U型管的凹部内。吹气管的两个端头分别嵌合在两个U型管的凹部内。U型管的两个端部则固定在转运小车4上。压板6用于压紧吹气管1,压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U型管的一个端部上,压板的另一端由设置在U型管的另一个端部上的紧固螺钉5锁紧。压板6采用304不锈钢制成。

在变压器转入干燥罐后,由于变压器是放置在气垫车的托架上,而气垫车的托架与干燥罐罐底之间有500~600mm的间隙,因可以将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放置在所述间隙内。当所述间隙较宽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可以采用多个,多个冷却装置在托架下方平行排列,以便于使干燥罐罐底能够迅速冷却。

在对变压器产品进行干燥前,先将各个干燥罐底冷却装置均匀放置在托架下,之后通过接头3将吹气管1与干燥罐的破空管道连接;待变压器产品干燥完毕后进行破空时,开启破空管道,破空空气被引流至干燥罐的罐底,并对干燥罐的罐底进行大流量的空气吹扫,以使其迅速冷却;待变压器产品破空完毕后,就可以迅速用气垫车将变压器产品转运出干燥罐以进行后续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