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671发布日期:2019-03-02 02:3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电池行业的迅猛发展。

电池的生产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制片、组装、化成及包装等。在电池的组装环节,当将盖板与芯包的极耳焊接完成后,由于极耳厚度极薄,则极耳易发生变形,则需要在芯包与盖板之间安装第一保持架(上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下保持架),且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扣合后对极耳形成支撑保护。

传统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的安装与扣合均是通过手动操作完成,但是手动操作时人手会接触芯包,操作不当,第一保持架和/或第二保持架会刮伤芯包,且手动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动操作会导致刮伤芯包及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刮伤芯包且效率较高的组装装置。

一种组装装置,包括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及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所述第一压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压料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芯包的容置空间,所述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具有用于输出第一保持架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容置空间靠近所述第一压料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具有用于输出第二保持架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容置空间靠近所述第二压料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压料组件和所述第二压料组件中至少一者向靠近另一者的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第一保持架与所述第二保持架压合于所述芯包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装置,可以自动实现对电池芯包装保持架(装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避免了手动操作直接接触芯包而损坏芯包的情况发生,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机构还包括安装架、第一导向料板及第二导向料板,所述第一压料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料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一端,所述第二压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料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导向料板与所述第二导向料板位于所述第一压料组件与所述第二压料组件之间且两者之间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导向料板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对接,所述第二导向料板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对接,所述第一压料组件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料板压持所述第一保持架,所述第二压料组件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料板压持所述第二保持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与所述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第一保持架的第一保持架盒,所述第一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一保持架盒靠近所述压料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导向料板连通对接,所述第一保持架盒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保持架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壁沿输送方向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保持架的销柱相配合的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顶升气缸、第一直线模组、第一定位条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保持架盒、所述第一顶升气缸、所述第一直线模组、所述第一定位条及所述第一支撑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所述第一保持架盒与所述第一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反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保持架盒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条之间,所述第一顶升气缸与所述第一直线模组连接,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带动所述第一保持架朝向靠近所述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包括用于装设所述第二保持架的第二保持架盒,所述第二输出端位于所述第二保持架盒靠近所述压料机构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导向料板连通对接;

所述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顶升气缸、第二直线模组、第二定位条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保持架盒、所述第二顶升气缸、所述第二直线模组、所述第二定位条及所述第二支撑件均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保持架盒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反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平行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保持架盒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条之间,所述第二顶升气缸与所述第二直线模组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模组驱动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带动所述第二保持架朝向靠近所述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芯包送料机构,所述芯包送料机构包括放置台,所述芯包放置于所述放置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包送料机构包括底座及装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压紧气缸及移动气缸,所述放置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移动气缸连接,所述移动气缸可驱动所述放置台带动所述芯包朝向靠近所述容置空间的方向运动,所述压紧气缸将所述芯包压紧于所述放置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料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一滑块、第一压合气缸及第一压合件,所述第一轨道及所述第一压合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压合件与所述第一压合气缸连接且所述第一压合件通过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压合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压合件通过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所述安装架滑动以压持所述第一保持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料组件包括第二轨道、第二滑块、第二压合气缸及第二压合件,所述第二轨道及所述第二压合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压合件与所述第二压合气缸连接且所述第二压合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压合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压合件通过所述第二滑块相对于所述安装架滑动以压持所述第二保持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料机构还包括第一分料组件与第二分料组件,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安装有所述第一压料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安装有所述第二压料组件的一端;

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包括第一感应件、第一分料气缸及第一分料板,所述第一感应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导向料板上,所述第一分料气缸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一分料板与所述第一分料气缸连接,当所述第一感应件感应到所述第一导向料板中存在所述第一保持架时,所述第一分料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分料板动作阻挡位于所述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中的所述第一保持架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料板内;

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包括第二感应件、第二分料气缸及第二分料板,所述第二感应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导向料板上,所述第二分料气缸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第二分料板与所述第二分料气缸连接,当所述第二感应件感应到所述第二导向料板中存在所述第二保持架时,所述第二分料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分料板动作阻挡位于所述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中的所述第二保持架进入所述第二导向料板内。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保持架的结构图;

图2为第二保持架的结构图;

图3为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安装于芯包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组装装置的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5为图4中所提供的组装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6为图4中所提供的组装装置的第一保持架盒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所提供的第一保持架盒的侧视图;

图8为图4中所提供的组装装置的芯包送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9为图4中所提供的组装装置的压料机构的结构图;

图10为图9中所提供的压料机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图3,在电池的组装环节,当将盖板与芯包e的极耳焊接完成后,由于极耳易发生变形,则需要在芯包e与盖板之间安装第一保持架a(上保持架) 与第二保持架b(下保持架),且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扣合后对极耳形成支撑保护。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一般地,除了销柱c的设置位置不同外,第一保持架a 与第二保持架b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在第一保持架a设置有销柱c的位置,第二保持架b设置有与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c相配合的销柱孔d,在第二保持架b 设置有销柱c的位置,第一保持架a设置有与第二保持架b的销柱c相配合的销柱孔d,如此可以保证在将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安装于芯包e上时,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c插入第二保持架b的销柱孔d内,第二保持架b的销柱c 插入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孔d内,以使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之间固定。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销柱c的设置位置不同外还可以设置第一保持架a 与第二保持架b其他结构或者形状不同,如可以设置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的高度不等。

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装置100,包括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及压料机构40。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用于运输第一保持架a(上保持架),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用于运输第二保持架 b(下保持架),压料机构40包括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芯包e的容置空间50(参阅图9),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具有用于输出第一保持架a 的第一输出端,且第一输出端与容置空间50靠近第一压料组件的一端连通,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具有用于输出第二保持架b的第二输出端,第二输出端与容置空间50靠近第二压料组件的一端连通。

在工作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以使第一保持架a及第二保持架b压合于芯包e:

1、第二压料组件不动,第一压料组件向靠近第二压料组件的方向运动,此时在第一压料组件的作用下,第一保持架a、芯包e及第二保持架b均向第二压料组件运动,当第二保持架b抵接于第二压料组件后,第一压料组件继续运动,以将三者之间压合在一起;

2、第一压料组件不动,第二压料组件向靠近第一压料组件的方向运动,此时在第二压料组件的作用下,第一保持架a、芯包e及第二保持架b均向第一压料组件运动,当第一保持架a抵接于第一压料组件后,第二压料组件继续运动,以将三者之间压合在一起;

3、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均运动,此时可以设置芯包不动,如此第一压料组件带动第一保持架a向靠近芯包e的方向运动,第二压料组件带动第二保持架b向靠近芯包e的方向运动,以完成三者之间的压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装装置100,可以自动实现对电池芯包e装保持架(装第一保持架与第二保持架),避免了手动操作直接接触芯包e而损坏芯包e的情况发生,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层叠设置,在正常使用时,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位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装置100还包括芯包送料机构30,芯包送料机构30将芯包e输送到容置空间50,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将第一保持架a输送到芯包 e的一侧,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将第二保持架b输送到芯包e的另一侧,而后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将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压合于芯包e。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位于压料机构40的一侧,芯包送料机构30位于压料机构40的另一侧,且芯包送料机构30与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相面对。

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包括第一支撑件11、第一安装板12、第一保持架盒13及第一驱动组件14。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通过第一支撑件11支撑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上,具体地,第一安装板12通过第一支撑件11支撑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上,第一保持架盒13与第一驱动组件14安装于第一安装板12上,第一驱动组件14驱动位于第一保持架盒13 内的第一保持架a朝向靠近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一支撑件11为支撑柱,第一安装板12通过四根支撑柱支撑于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上。

参阅图6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盒13具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用于容置第一保持架a,多个第一保持架a沿输送方向(纵长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具体地,沿输送方向第一容置槽的底壁开设有与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c相配合的卡槽134,当将第一保持架a放置于第一容置槽时,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c位于卡槽134内,如此可避免操作人员将第一保持架a放反的情况发生,具有一定的防呆作用,且当第一保持架a的销柱c位于卡槽134 内时可以对第一保持架a进行宽度方向上的限位,以减少第一保持架a在第一容置槽内的晃动。

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保持架a接触第一保持架盒13的底面的各部分并非位于同一平面上,则在第一容置槽的底壁还开设有与第一保持架a的底部形状相匹配的匹配槽,以较好地限制第一保持架a在第一保持架盒13内的位置并可引导第一保持架a朝向压料机构40运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盒13的顶部设置突伸于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突伸部,当第一保持架a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时,第一保持架a的顶面与第一突伸部的底面相抵接,第一突伸部可在高度方向上限制第一保持架a的位置。更具体地,为了便于将第一保持架a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在第一保持架盒13放置第一保持架a的端部未设置有第一突伸部,即在第一保持架盒13 的顶部位置留出一个用于放置第一保持架a的第一缺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盒13包括第一本体131与第一握持部132,上述第一容置槽设置于第一本体131上,第一本体131的一端与第一握持部132 远离第一输出端的一端连接。具体地,第一握持部132与第一本体13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驱动孔133,第一驱动组件14的驱动端穿过第一驱动孔133驱动位于第一容置槽内的第一保持架a朝向靠近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运动。更具体地,第一驱动孔133的部分设置于第一保持架盒13设置有第一容置槽的位置,也即为第一容置槽的中间位置未设置有底壁,如此可以保证第一驱动组件14的驱动端沿纵长方向从第一保持架盒13的一端运动到第一保持架盒13的另一端,以将位于第一容置槽内所有的第一保持架a均运输于压料机构40。

继续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组件14包括第一顶升气缸141及第一直线模组142,第一直线模组142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上,第一顶升气缸 141与第一直线模组142连接,第一顶升气缸141的驱动端可伸入第一驱动孔 133内,第一直线模组142驱动第一顶升气缸141带动第一保持架a朝向靠近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运动。也即为当需要驱动第一保持架a朝向靠近第一输出端的方向运动时,第一顶升气缸141升起,第一直线模组142带动第一顶升气缸141 驱动第一保持架a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持架送料机构10还包括第一定位条15,两个第一定位条15分别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板12上,第一保持架盒13位于第一定位条15之间,两个第一定位条15限制第一保持架盒13在第一安装板12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包括第二支撑件21、第二安装板22、第二保持架盒23及第二驱动组件2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组装装置100 还包括底板60,第二安装板22通过第二支撑件21支撑于底板60上,第二保持架盒23与第二驱动组件24安装于第二安装板22上,第二驱动组件24驱动位于第二保持架盒23内的第二保持架b朝向靠近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运动。

具体地,第二支撑件21为支撑板,第二安装板22通过四块支撑板支撑于底板60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架盒23具有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用于容置第二保持架b,多个第二保持架b沿纵长方向依次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具体地,由于第一保持架a与第一容置槽接触的底面为平面,则第二容置槽的底壁为平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架盒23的顶部设置突伸于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突伸部,当第二保持架b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时,第二保持架b的顶面与第二突伸部的底面相抵接,第二突伸部可在高度方向上限制第二保持架b的位置。更具体地,为了便于将第二保持架b放置于第一容置槽内,在第二保持架盒23放置第二保持架b的端部未设置有第二突伸部,即在第二保持架盒23 的顶部位置留出一个用于放置第二保持架b的第二缺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架盒23包括第二本体与第二握持部,上述第二容置槽设置于第二本体上,第二本体的一端与第二握持部远离第二输出端的一端连接。具体地,第二握持部与第二本体之间围设形成第二驱动孔,第二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穿过第二驱动孔驱动位于第二容置槽内的第二保持架b朝向靠近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运动。更具体地,第二驱动孔的部分设置于第二保持架盒23 设置有第二容置槽的位置,也即为第二容置槽的中间位置未设置有底壁,如此可以保证第二驱动组件24的驱动端沿纵长方向从第二保持架盒23的一端运动到第二保持架盒23的另一端,以将位于第二容置槽内所有的第二保持架b均运输于压料机构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24包括第二顶升气缸及第二直线模组,第二直线模组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上,第二顶升气缸与第二直线模组连接,第二顶升气缸的驱动端可伸入第二驱动孔内,第二直线模组驱动第二顶升气缸带动第二保持架b朝向靠近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运动。也即为当需要驱动第二保持架b 朝向靠近第二输出端的方向运动时,第二顶升气缸升起,第二直线模组带动第二顶升气缸驱动第二保持架b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持架送料机构20还包括第二定位条25,两个第二定位条25分别平行且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板22上,第二保持架盒23位于第二定位条25之间,两个第二定位条25限制第二保持架盒23在第二安装板22上的位置。

参阅图8,在本实施例中,芯包送料机构30包括底座31、压紧气缸32及移动气缸,底座31设置于底板60上,且底座3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芯包e的放置台33,放置台33与移动气缸连接,移动气缸驱动放置台33朝向靠近或远离容置空间50的方向运动,压紧气缸32将芯包e压紧于放置台33上。即在工作时,首先将芯包e放置于放置台33上,而后移动气缸驱动放置台33朝向靠近容置空间50的方向运动以使芯包e位于容置空间50内,而后压紧气缸32压紧芯包e以防止芯包e在装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时在放置台33上移动,当通过压料机构40将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装到芯包e上后,压紧气缸 32放开芯包e,移动气缸驱动放置台33朝向远离容置空间50的方向移动,最后将装好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的芯包e从放置台33拿掉。

参阅图9及图10,在本实施例中,压料机构40还包括安装架41、第一导向料板45及第二导向料板49,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一导向料板45安装于安装架 41的一端,第二压料组件与第二导向料板49安装于安装架41的另一端,第一导向料板45与第二导向料板49位于第一压料组件与第二压料组件之间且两者之间形成上述容置空间50,第一导向料板45与第一保持架盒13对接,第二导向料板49与第二保持架盒23对接,且第一压料组件穿过第一导向料板45压持第一保持架a,第二压料组件穿过第二导向料板49压持第二保持架b。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料组件包括第一轨道42、第一滑块43、第一压合气缸44及第一压合件46,第一轨道42及第一压合气缸44安装于安装架41,第一压合件46与第一压合气缸44连接且第一压合件46通过第一滑块43与第一轨道42滑动连接,第一压合气缸44驱动第一压合件46通过第一滑块43相对于安装架41滑动以压持第一保持架a。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料组件包括第二轨道、第二滑块47、第二压合气缸 48及第二压合件410,第二轨道(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42为同一条轨道)及第二压合气缸48安装于安装架41,第二压合件410与第二压合气缸48连接且第二压合件410通过第二滑块47与第一轨道42滑动连接,第二压合气缸48驱动第二压合件410通过第二滑块相对于安装架41滑动以压持第二保持架b。

即在工作时,第一保持架a从第一保持架盒13的第一输出端进入第一导向料板45,同时第二保持架b从第二保持架盒23的第二输出端进入第二导向料板 49,而后第一压合气缸44带动第一压合件46运动,同时第二压合气缸48带动第二压合件410运动,当第一压合件46与第二压合件410相互靠近到一定距离后,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被压合。

在本实施例中,压料机构40还包括第一分料组件与第二分料组件,第一分料组件安装于安装架41安装有第一压料组件的一端,第二分料组件安装于安装架41安装有第二压料组件的一端,第一分料组件用于当第一导向料板45中存在第一保持架a时阻挡后续的第一保持架a进入第一导向料板45内,第二分料组件用于当第二导向料板49中存在第二保持架b时阻挡后续的第二保持架b进入第二导向料板49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料组件包括第一感应件411、第一分料气缸412及第一分料板413,第一感应件411安装于第一导向料板45,第一分料气缸412与安装架41连接,第一分料板413与第一分料气缸412连接,当第一感应件411 感应到第一导向料板45中存在第一保持架a时,第一分料气缸412驱动第一分料板动作阻挡后续的第一保持架a进入第一导向料板45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料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414及第一导向柱415,第一连接板414与第一分料气缸412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分料板413与第一连接板414连接,第一导向柱415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414连接,第一导向柱415 的另一端插入第一导向料板45内并可在第一导向料板45内滑动,以导向第一分料板46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料组件包括第二感应件416、第二分料气缸417及第二分料板418,第二感应件416安装于第二导向料板49上,第二分料气缸417 与安装架41连接,第二分料板418与第二分料气缸417连接,当第二感应件416 感应到第二导向料板49中存在第二保持架b时,第二分料气缸417驱动第二分料板418动作阻挡后续的第二保持架b进入第二导向料板49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料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板419及第二导向柱420,第二连接板419与第二粉料气缸417的驱动端连接,第二分料板419与第二连接板419连接,第二导向柱42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19连接,第二导向柱420 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导向料板49内并可在第二导向料板49内滑动,以导向第二分料板419的位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组装装置100,在工作时,首先将多个第一保持架a装到第一保持架盒13内,将多个第二保持架b装到第二保持架盒23内。然后将第一保持架盒13放到第一安装板12上并与第一导向料板45对接,并将第二保持架盒23放到第二安装板22上并与第二导向料板49对接,同时将芯包e放置到放置台33上,移动气缸驱动放置台33运动以使芯包e位于容置空间50内,压紧气缸32压紧芯包e。而后第一顶升气缸141升起,第二顶升气缸升起,第一直线模组142驱动第一顶升气缸141运动,第二直线模组驱动第二顶升气缸运动,如此位于第一保持架盒13内的第一保持架a朝向靠近压料机构40的方向运动,位于第二保持架盒23内的第二保持架b朝向靠近压料机构40的方向运动,当第一感应件411感应到第一导向料板45中有料时,第一分料气缸412驱动第一分料板413动作将后续的第一保持架a阻挡在外,当第二感应件416感应到第二导向料板49中有料时,第二分料气缸417驱动第二分料板418动作将后续的第二保持架b阻挡在外。最后第一压合气缸44带动第一压合件46并在第一导向柱415的导向作用下向下动作,第二压合气缸48带动第二压合件410并在第二导向柱420的导向作用下向上动作,完成将第一保持架a与第二保持架b压合并固定于芯包e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