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0523发布日期:2019-01-22 22:4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天线,即电子设备上用于接收信号的设备。

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天线装置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主板上。该方案中,天线装置的辐射效率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动机构滑动,以使天线组件不被电池盖遮挡,从而提升天线的辐射效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腔;

滑动机构,可滑动地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自所述容纳腔伸出;

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之上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毫米波天线阵列;

驱动所述滑动机构的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滑动机构在收容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位置和自所述容纳腔伸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滑动机构位于第二位置时,天线组件没有壳体的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在滑动机构位于第一位置时,天线组件不会暴露在外,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馈电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滑动机构的旋转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天线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工作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容纳腔10,滑动机构11,天线组件12,驱动组件13。

其中,壳体100设置有容纳腔10,滑动机构11可滑动地收容于容纳腔10,并可相对于壳体100自容纳腔10伸出,天线组件12设置在滑动机构11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包括毫米波天线阵列。其中,毫米波天线可以为喇叭天线、微带天线等。

其中,驱动组件13用于驱动滑动机构11,以使滑动机构11在收容于容纳腔10的第一位置和自容纳腔10伸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例如,驱动组件13可以为机械臂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驱动组件13的结构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触发组件。其中,触发组件用于触发滑动机构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作为一种示例,触发组件可以为机械按键。比如,滑动机构11位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触发机械按键,可以使滑动机构11滑动至第二位置。进而,再次触发机械按键,可以使滑动机构11滑动回第一位置。

作为另一种示例,触发组件可以为压力传感器。比如,可以预先设置压力阈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大小大于压力阈值时,触发滑动机构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再比如,可以预先设置时间阈值,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压力的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触发滑动机构1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中未示出触发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触发组件的位置。比如,触发组件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背侧,再比如,触发组件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左侧或右侧,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可以为天线阵列。例如,可以为M*N的天线阵列,其中M、N为正整数。需要说明的是,天线阵列可以采用1*8的天线阵列,也可以为2*4的天线阵列等,天线阵列的形态可以为矩形结构,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结构,此处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阵列可以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天线阵列。

参照图1,如图所示为电子设备背部区域,图1为滑动机构11不滑出状态,滑动机构11在电子设备内部收容于容纳腔10的第一位置,天线组件12被壳体100遮挡。当滑动机构11滑出时,如图2所示,滑动机构11会上升至自容纳腔10伸出的第二位置,此时天线组件12没有壳体100的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设置在壳体100中的容纳腔10,可滑动地收容于容纳腔10、并可相对于壳体100自容纳腔10伸出的滑动机构11,设置在滑动机构11之上的天线组件12,以及驱动滑动机构11的驱动组件13。进而,通过驱动组件13驱动滑动机构11,在收容于容纳腔10的第一位置和自容纳腔10露出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由此,在滑动机构11位于第二位置时,天线组件12没有壳体100的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在滑动机构11位于第一位置时,天线组件12不会暴露在外,可以保证电子设备外形设计的美观。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以1*8天线阵列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中仅示出了滑动机构11和天线组件12。

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为1*8天线阵列。

参照图3,滑动机构11位于第二位置,此时天线组件12没有壳体的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滑动机构11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滑动机构11包括:支架层110,设置在支架层110一侧的天线组件12,设置在支架层110另一侧的连接板120。

其中,连接板120包括连接馈点,连接馈点与天线组件12相连。

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为1*8天线阵列,包括8个天线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中的天线20可以通过顶针30穿透支架层110与连接板120的连接馈点40相连。

其中,连接板120可以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连接馈点40可以为馈源。由于天线组件12为1*8天线阵列,其中8个天线20与8个连接馈点40通过顶针30对应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板120的连接馈点40均与电子设备的主板130的馈点50相连,以实现天线装置的馈电。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电子设备主板130的馈点50及其连接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具体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馈源,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层110可以由绝缘材料构成。由此,可以避免异常情况下电流对天线造成损坏,提高了天线装置的稳定性。

参照图4,天线阵列印刷在支架层110之上,距离连接板120有一定高度,连接板120上的射频器件具有天线的馈电端口,本实施例中具有八端口,可以通过射频器件的馈电端口进行调幅调相。本实施例中的馈电方式采用顶针馈电,信号可以通过顶针30馈入到天线20,从而发出信号。由于天线没有被电池盖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信号强度,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顶针馈电的方式,将信号通过顶针馈入到天线,由于天线没有被电池盖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信号强度,提高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滑动机构11位于第二位置时,还可以控制滑动机构11旋转。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容纳腔10,滑动机构11,天线组件12,驱动组件13,旋转组件14,控制器15。

其中,旋转组件14,用于驱动滑动机构11在第二位置旋转。例如,旋转组件14可以为转轴结构。

控制器15,用于控制驱动组件13和旋转组件14。

前述实施例对容纳腔10,滑动机构11,天线组件12,驱动组件13的解释说明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所示的驱动组件13、旋转组件14和控制器15的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处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功分器(功率分配器)。例如,功分器可以为一分四功率分配器。其中,功分器与天线组件12相连,以使天线组件12通过功分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的馈点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控制器15控制旋转组件14,使滑动机构11在第二位置旋转,增加了天线的覆盖范围,解决了电子设备的信号覆盖问题。

为了更加清楚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下面以2*2天线阵列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滑动机构11,天线组件12,功分器16,馈点50。

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未示出的结构还包括:容纳腔10、驱动组件13、旋转组件14、控制器15。

本实施例中,天线组件12为2*2天线阵列,功分器16为一分四功分器。

参照图6,如图所示为电子设备背部区域,天线组件12为2*2天线阵列,电子设备主板的馈点50馈入信号,经过一分四功分器,分别馈入给四个天线。左侧图为滑动机构11不滑出状态,滑动机构11在电子设备内部收容于容纳腔10的第一位置,天线组件12被壳体遮挡。当滑动机构11滑出时,如图6右侧所示,滑动机构11会上升至自容纳腔10伸出的第二位置,此时天线组件12没有壳体的遮挡,天线的辐射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可以使电子设备更好的接收信号,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当滑动机构11位于第二位置时,还可以通过旋转组件14(例如转轴)驱动滑动机构11旋转。例如,如图7所示,滑动机构11可以向左或向右旋转180度,以使天线组件12从图7左侧所示状态旋转至图7右侧所示状态。再例如,滑动机构11可以旋转360度。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天线组件12所能覆盖的信号区域的示意图,由于2*2的阵列天线方向图是一个窄波束,通过可旋转360度的转轴,能实现宽波束的覆盖,如图8所示,从电子设备短边看入,可以实现信号水平全向覆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信号强度检测器。其中,信号强度检测器用于检测天线组件12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强度,以使控制器根据信号强度对旋转组件14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示例,控制器15控制旋转组件14驱动滑动机构11旋转并记录各个旋转位置的信号强度,并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旋转位置作为最终位置,以及控制滑动机构11旋转至最终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实时检测各位置的信号强度,也可以预先设置多个位置,在滑动机构11旋转到预设位置时检测该位置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检测器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旋转组件14为转轴时,信号强度检测器可以设置在转轴上,此处不作限制。

例如,如图9所示,当滑动机构11滑动至第二位置时,为了接收到最强的基站发出的来波信号,可以通过转轴来控制电子设备天线的信号方向,电子设备接收到信号通过耦合器耦合部分能量到电子设备芯片端,通过电子设备芯片端来识别信号强度。如果信号强度最强,则转轴停止,如果信号强度不是最强,转轴则继续旋转,直至到检测到最强信号。由此,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始终以最优的角度、保持以最大发射功率与基站通信,从而保证用户体验到高传输速率,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提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未来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毫米波智能手机的天线布局方案。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滑盖手机等。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