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317发布日期:2019-04-03 00:2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



背景技术:

端子是蓄电池与外部导体连接的部件。电工学中,端子多指接线终端,又叫接线端子,种类分单孔,双孔,插口,挂钩等,从材料分,铜镀银,铜镀锌,铜,铝,铁等。

现有的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分体式的插接件大多设置为两个胶壳连接在一起,而为了便于拆开插接件,部分插接件仅使用塑料卡板进行卡接,塑料卡板受到外界的压迫力会从插接件滑出,而影响到胶壳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能够对胶壳进行全面的固定,其次,端子在插接件内连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漏电等情况,导致使用者触摸到插接件时触电,故而,我们提出防止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前后移动,避免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发生脱落的情况,内环与小卡块均可阻断线口处的电流,防止端子线在线槽内部漏电而传导至线口,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具备防止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前后移动,避免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发生脱落的情况,内环与小卡块均可阻断线口处的电流,防止端子线在线槽内部漏电而传导至线口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塑料卡板受到外界的压迫力会从插接件滑出,而影响到胶壳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容易出现漏电等情况,导致使用者触摸到插接件时触电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包括主连接块和线筒,所述主连接块顶端均匀套接至少十二个线筒,所述主连接块顶端且位于线筒之间均匀开有至少六个内槽,且主连接块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所述主连接块顶端设置有副连接块,且副连接块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并与卡板卡接的塑料卡块,所述副连接块顶端均匀开有至少十二个与线筒相对应的线槽,且线筒贯穿设置于线槽,所述线槽右侧上下两端均开有卡块槽,且线槽右侧上下两端并位于卡块槽左侧均嵌入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弧板,所述线筒外壁右端上下两侧均开有与嵌弧板卡接的弧槽;且线筒和线槽左右两侧均开有线口,所述线槽顶端通过线口嵌入设置有套筒,且套筒顶端内壁紧密贴合有内环,所述套筒左右两侧均嵌接有与卡块槽卡接的小卡块,且线筒左侧并位于线口上下两端嵌入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优点,所述副连接块底端且位于线槽之间均匀嵌接有至少六根与内槽卡接的长卡柱。

进一步优点,所述线筒的直径至少为0.8cm,且线筒的直径小于线槽的直径,所述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相接触时线筒进入线槽中。

进一步优点,所述弹簧通过嵌弧板伸缩,且弹簧正常回弹状态时嵌弧板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0.6cm,所述嵌弧板被弹簧所压迫。

进一步优点,所述套筒由木制材料组成,且内环与小卡块均由PVC绝缘塑料组成,所述绝缘层由NR非极性橡胶组成。

进一步优点,所述套筒、内环和绝缘层均与端子连接电缆相接触。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副连接块安装在连接器母端子位置,并将端子线一一放入线筒,然后将主连接块推入副连接块,同时线筒进入线槽,而副连接块与主连接块相接触后,塑料卡块卡入卡板,并固定块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弧板,线筒进入线槽到达一定位置时,线筒的边角会抵住嵌弧板,而弹簧受到线筒的压迫力,带动嵌弧板进行收缩,嵌弧板之间的距离被拉开,从而线筒通过,而线筒外壁右端上下两侧均开有与嵌弧板卡接的弧槽,经过线筒持续的推入弧槽会到达嵌弧板中,且嵌弧板接触到弧槽的同时弹簧失去线筒的压迫力而进行回弹,从而嵌弧板卡入弧槽中,线槽通过嵌弧板加强对线筒的固定,接着副连接块底端且位于线槽之间均匀嵌接有至少六根与内槽卡接的长卡柱,通过长卡柱卡入内槽中,通过长卡柱固定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防止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上下左右移动,而通过嵌弧板与塑料卡块分别卡住弧槽和卡板,可防止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前后移动,避免主连接块与副连接块发生脱落的情况。

2、该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端子通过线口分别穿过线筒和线槽,且线槽顶端通过线口嵌入设置有套筒,套筒顶端内壁紧密贴合有内环,使用者可将小卡块卡入卡块槽中,从而套筒与线槽连接,且套筒由木制材料组成,端子线接触到套筒时通过套筒可起到阻电效果,且木制材料较坚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内环与小卡块均由PVC绝缘塑料组成,内环与小卡块均可阻断线口处的电流,防止端子线在线槽内部漏电而传导至线口,并线筒左侧并位于线口上下两端嵌入设置有绝缘层,由于主连接块连接后位于外界,所以通过由NR非极性橡胶组成的绝缘层可保护线筒的末端,避免外界人员触碰到线筒末端而被电流击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卡块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层结构外部示意图。

图中:1主连接块、2卡板、3塑料卡块、4线筒、5内槽、6长卡柱、7套筒、8内环、9小卡块、10线槽、11固定块、12弹簧、13嵌弧板、14弧槽、15卡块槽、16绝缘层、17副连接块、18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分体式端子连接的胶壳插接件,包括主连接块1和线筒4,主连接块1顶端均匀套接至少十二个线筒4,主连接块1顶端且位于线筒4之间均匀开有至少六个内槽5,且主连接块1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卡板2,主连接块1顶端设置有副连接块17,且副连接块17前后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并与卡板2卡接的塑料卡块3,副连接块17顶端均匀开有至少十二个与线筒4相对应的线槽10,且线筒4贯穿设置于线槽10,线槽10右侧上下两端均开有卡块槽15,且线槽10右侧上下两端并位于卡块槽15左侧均嵌入设置有固定块11,固定块11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2,且弹簧12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弧板13,线筒4外壁右端上下两侧均开有与嵌弧板13卡接的弧槽14,使用者在使用时,可先将副连接块17安装在连接器母端子的位置,并将端子线一一放入线筒4,然后将主连接块1推入副连接块17,线筒4的直径至少为0.8cm,且线筒4的直径小于线槽10的直径,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相接触时线筒4进入线槽10中,同时线筒4进入线槽10,而副连接块17与主连接块1连接后,塑料卡块3卡入卡板2,线筒4进入线槽10到达一定位置时,线筒4的边角会抵住嵌弧板13,弹簧12通过嵌弧板13伸缩,且弹簧12正常回弹状态时嵌弧板13之间相隔的距离至少为0.6cm,嵌弧板13被弹簧12所压迫,而弹簧12受到线筒4的压迫力,带动嵌弧板13进行收缩,嵌弧板13之间的距离被拉开,从而线筒4通过,经过线筒4持续的推入弧槽14会到达嵌弧板13,且嵌弧板13接触到弧槽14的同时弹簧12失去线筒4的压迫力而进行回弹,从而嵌弧板13卡入弧槽14中,线槽10通过嵌弧板13加强对线筒4的固定,副连接块17底端且位于线槽10之间均匀嵌接有至少六根与内槽5卡接的长卡柱6,接着长卡柱6卡入内槽5中,通过长卡柱6固定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防止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上下左右移动,而通过嵌弧板13与塑料卡块3分别卡住弧槽14和卡板2,可防止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前后移动,避免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发生脱落的情况,且使用者需要拿下端子而拆开主连接块1时,可用手指分别按压塑料卡块3,让塑料卡块3之间的距离变小,从而滑出卡板2,接着向后用力拉动主连接块1,同时弧槽14后退,而线筒4再次抵住嵌弧板13,弹簧12受到压迫力带动嵌弧板13进行收缩,从而线筒4从线槽10中推出,同时长卡柱6从内槽5中退出,主连接块1与副连接块17完成拆分。

本实施例中且线筒4和线槽10左右两侧均开有线口18,线槽10顶端通过线口18嵌入设置有套筒7,且套筒7顶端内壁紧密贴合有内环8,套筒7左右两侧均嵌接有与卡块槽15卡接的小卡块9,且线筒4左侧并位于线口18上下两端嵌入设置有绝缘层16,端子通过线口18分别穿过线筒4和线槽10,使用者可将小卡块9卡入卡块槽15中,从而套筒7与线槽10连接,套筒7由木制材料组成,且内环8与小卡块9均由PVC绝缘塑料组成,绝缘层16由NR非极性橡胶组成,套筒7、内环8和绝缘层16均与端子连接电缆相接触,端子线接触到套筒7时通过套筒7可起到阻电效果,且木制材料较坚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而内环8与小卡块9均可阻断线口18处的电流,防止端子线在线槽10内部漏电而传导至线口18,由于主连接块1连接后位于外界,所以通过绝缘层16可保护线筒4的末端,避免外界人员触碰到线筒4末端而被电流击伤。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主连接块、2卡板、3塑料卡块、4线筒、5内槽、6长卡柱、7套筒、8内环、9小卡块、10线槽、11固定块、12弹簧、13嵌弧板、14弧槽、15卡块槽、16绝缘层、17副连接块、18线口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