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铝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7688发布日期:2019-04-13 00:16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器铝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铝壳。



背景技术:

电解电容器的外壳一般都选用铝作为制作材料,主流的形状都是圆柱体型,圆柱形铝壳具有耐腐蚀和导热性能好等优点,而且易于加工和卷边。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器铝壳一般是单层的结构,其内部热量积累过多后难以散热,热量集中在电容器的局部位置散发不出去,导致电容芯局部温度过高损坏,同时铝壳自身也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甚至爆炸。电容芯放置在电容器铝壳内时,由于没有固定装置对电容芯进行固定,会导致电容芯安装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器铝壳,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芯局部温度过高损坏、电容器铝壳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甚至爆炸和电容芯安装易发生偏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铝壳,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为环形且与外壳和内壳连接处均密封,所述内壳周圈和底面均散布设置通孔,外壳、内壳和连接板围成的腔体内设置风扇,所述风扇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滚槽,内壳的底面上设置电容芯固定支架,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凹陷,所述凹陷的表面设置线形防爆槽,所述线形防爆槽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其一端汇聚在外壳底面圆心,另一端延伸到凹陷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外壳和内壳连接处均为焊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固接在内壳的外表面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扇的鼓风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滚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上部和下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容芯固定支架为呈直角交叉设置的两块铜板,所述铜板表面设置环氧树脂膜。

进一步地,所述线形防爆槽的数量为四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将电容器铝壳设置成双层结构且在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风扇,所以能够保证电容芯产生的热量先均匀散布到外壳和内壳之间再透过外壳传递到电容器外部,电容芯不易损坏,铝壳也不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甚至爆炸;由于在内壳底面上设置电容芯固定支架,所以电容芯的安装不会发生偏移;由于在外壳上部和下部设置两个滚槽、在底部设置凹陷和线形防爆槽,所以能够给电容器外壳的受热膨胀提供缓冲空间,防止外壳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电容芯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电容器铝壳,包括外壳1和内壳2,所述外壳1和内壳2之间用连接板11连接,连接板11为环形且与外壳1和内壳2连接处均密封,所述内壳2周圈和底面均散布设置通孔21,外壳1、内壳2和连接板11围成的腔体内设置风扇4,所述风扇4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外壳2的侧面设置至少一个滚槽5,内壳2的底面上设置电容芯固定支架6,所述外壳2底部设置凹陷7,所述凹陷7的表面设置线形防爆槽71,所述线形防爆槽71的数量至少为两根,其一端汇聚在外壳2底面圆心,另一端延伸到凹陷7的边缘。所述连接板11与外壳1和内壳2连接处均为焊接设置。所述风扇4固接在内壳2的外表面上且数量为两个,两个风扇4的鼓风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所述滚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外壳2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电容芯固定支架6为呈直角交叉设置的两块铜板61,所述铜板61表面设置环氧树脂膜。所述线形防爆槽71的数量为四根。

电容芯8的底部开有与电容芯固定支架6匹配的十字形的安装槽81,安装电容芯时,操作人员将安装槽81对准电容芯固定支架6进行放置,能够保证电容芯在安装时不发生偏移;电容器工作过程中,风扇4对外壳1、内壳2和连接板11围成的腔体内的空气进行强制循环,保证电容芯8在局部产生的热量先均匀散布到外壳1和内壳2之间再透过外壳1传递到电容器外部,这样电容芯8不易损坏,外壳1也不会因为受热而发生变形甚至爆炸;当外壳1受热时,滚槽5张角变大、凹陷7向外凸起,热量散逸之后,滚槽5和凹陷7恢复原状,保证外壳1受热不易变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