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3041发布日期:2019-04-23 23:5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业的兴盛,电子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人们使用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多,作为电子产品的内部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子原件电容也越来越常见,电容的种类也逐渐增加,而且进一步的将电容用在工业及能源领域,进而对电容的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目前市场对高频低阻的电容需求量以及需求较大,现存的电容已不能市场的需求。

目前铝电解电容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中,多要求其性能较高,要求高频低阻,这也导致了铝电解电容在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现存的电容一般缺少散热装置和过热保护功能,会影响电容的稳定性,而且易造成电容的爆裂现象,造成了安全上的隐患。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容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构可靠的过热保护装置,从而可以在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时及时地切断外界的电路,以达到保护电容器的目的;通过设置散热模块,从而可以加速电容器的散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因此,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有着较快的散热速度,同时在内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地与外部电路断开,运行稳定性高,从而可以避免爆裂现象的发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包括电容器壳体、水平设置的绝缘片、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电容芯体、散热模块、以及过热保护模块;

所述绝缘片位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部空间中,所述绝缘片的端部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片将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收容腔、以及下收容腔;

所述电容芯体位于所述下收容腔内,所述电容芯体的底部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容芯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极;

所述第一引脚的一端贯穿所述电容器壳体的顶板和所述绝缘片并与所述电容芯体的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脚的另一端暴露于所述电容器壳体外部;

所述第三引脚的一端贯穿所述绝缘片并与所述电容芯体的另一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引脚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上收容腔内;

所述过热保护模块包括支座、螺栓、弹簧、第一曲柄、第二曲柄、以及双金属片;

位于所述第三引脚一侧的所述双金属片的底部与所述绝缘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与所述双金属片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引脚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位于所述第三引脚另一侧的所述支座的底部与所述绝缘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栓远离螺帽的一端朝所述第三引脚的方向贯穿所述支座且与所述支座螺栓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栓远离螺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曲柄靠近所述支座的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引脚的一端贯穿所述电容器壳体的顶板与所述第一曲柄靠近所述支座一侧面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引脚的另一端暴露于所述电容器壳体外部;

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壳体、以及散热块;

所述散热壳体套设于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外表面;所述电容芯体位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部空间中;

所述电容器壳体的两侧外壁、以及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底部外壁均与所述散热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若干个所述散热块贯穿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散热块包括竖直设置的吸热片、导热柱、以及散热片;

所述吸热片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外部,所述导热柱的一端贯穿所述散热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吸热片一侧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导热柱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片一侧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散热片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可选地,所述散热块的个数不少于4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引脚暴露于所述电容器壳体外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暴露于所述电容器壳体外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螺栓为单线螺纹螺栓。

可选地,所述电容器壳体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构可靠的过热保护装置,从而可以在电容器内部温度过高时及时地切断外界的电路,以达到保护电容器的目的;通过设置散热模块,从而可以加速电容器的散热,防止内部温度过高。因此,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有着较快的散热速度,同时在内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地与外部电路断开,运行稳定性高,从而可以避免爆裂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温度过高时的示意图。

图中:

1、电容器壳体;11、上收容腔;12、下收容腔;2、绝缘片;3、第一引脚;4、第二引脚;5、第三引脚;6、电容芯体;7、散热模块;71、散热壳体;72、散热块;73、间隙;74、导热柱;75、散热片;76、吸热片;77、凹槽;8、过热保护模块;81、支座;82、螺栓;83、弹簧;84、第一曲柄;85、第二曲柄;86、双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实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温度过高时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一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包括电容器壳体1、水平设置的绝缘片2、第一引脚3、第二引脚4、第三引脚5、电容芯体6、散热模块7、以及过热保护模块8;绝缘片2位于电容器壳体1的内部空间中,绝缘片2的端部与电容器壳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绝缘片2将电容器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为上收容腔11、以及下收容腔12;电容芯体6位于下收容腔12内,电容芯体6的底部与电容器壳体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电容芯体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个电极;第一引脚3的一端贯穿电容器壳体1的顶板和绝缘片2并与电容芯体6的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一引脚3的另一端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第三引脚5的一端贯穿绝缘片2并与电容芯体6的另一电极电性连接,第三引脚5的另一端位于上收容腔11内;过热保护模块8包括支座81、螺栓82、弹簧83、第一曲柄84、第二曲柄85、以及双金属片86;位于第三引脚5一侧的双金属片86的底部与绝缘片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曲柄85的一端与双金属片86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曲柄85的另一端与第一曲柄84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曲柄84的另一端与第三引脚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位于第三引脚5另一侧的支座81的底部与绝缘片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栓82远离螺帽的一端朝第三引脚5的方向贯穿支座81且与支座81螺栓连接,弹簧83的一端与螺栓82远离螺帽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83的另一端与第一曲柄84靠近支座81的一侧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第二引脚4的一端贯穿电容器壳体1的顶板与第一曲柄84靠近支座81一侧面的上端抵接,第一引脚3的另一端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散热模块7包括散热壳体71、以及散热块72;散热壳体71套设于电容器壳体1的外表面;电容芯体6位于散热壳体71的内部空间中;电容器壳体1的两侧外壁、以及电容器壳体1的底部外壁均与散热壳体7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73;若干个散热块72贯穿设置于散热壳体71的外侧壁上。具体来说,在间隙73中填充导热油,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在工作时,电容芯体6释放的热量通过电容器壳体1被导热油吸收,再通过散热块72释放到外界空气中,电容芯体6释放的热量等于散热模块7释放的热量,此时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温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温度的升高使双金属片86向右弯曲。更具体地,双金属片86由铜质金属片以及铁质金属片相贴合而成,双金属片86铜质金属面朝第三引脚5方向,由于金属铜的膨胀系数大于金属铁,因此在双金属片86受热时,双金属片86会往铁质金属片方向弯曲进而带动第二曲柄85并给第一曲柄84施加一个让其顺时针旋转的力A,于此同时弹簧83一直给第一曲柄84施加一个让其逆时针旋转的力B,当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的温度处于正常工作温度,力B大于力A,此时第一曲轴84的上端与第二引脚4的下端相抵接,从而将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5相串联在一起,进而使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与外部电源接通正常工作。当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出现故障,其温度高于正常工作温度时,力B小于力A,第一曲轴84顺时针旋转,此时第一曲轴84的上端与第二引脚4的下端相断开,从而将第二引脚4与第三引脚5相断开,进而使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与外部电源断开,如图2所示,从而达到保护电容器的目的,避免爆裂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调整螺栓82,进而来调节力B的大小,从而来调节过热保护模块8生效的温度阈值。因此,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有着较快的散热速度,在内部温度过高时可以及时地与外部电路断开,运行稳定性高,从而可以避免爆裂现象的发生。

可选地,散热块72包括竖直设置的吸热片76、导热柱74、以及散热片75;吸热片76位于间隙73中,散热片75位于散热壳体71的外部,导热柱74的一端贯穿散热壳体71的外侧壁与吸热片76一侧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导热柱74的另一端与散热片75一侧壁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具体来说,间隙73中填充有导热油,导热油吸收电容器工作时释放热量温度升高,吸热片76位于间隙73中与导热油充分接触,导热柱74将吸热片76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75,随着空气的自然流动从而带走散热片75的热量。更具体地,吸热片76的材料、导热柱74的材料、以及散热片75的材料均配置为铝合金,铝合金价格较低,而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

可选地,散热片75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凹槽77。具体来说,在散热片75的外侧壁上开设若干个凹槽77,可以增大散热片75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片75的散热效率。

可选地,凹槽77的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具体来说,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凹槽77,便于加工,从而可以降低散热片75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散热块72的个数不少于4个。具体来说,散热块72的个数不少于4个可以保障此种高频低阻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有着良好的散热能力。

可选地,第一引脚3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引脚4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的长度。具体来说,第一引脚3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的长度大于第二引脚4暴露于电容器壳体1外部的长度,可以便于使用者区别不同

可选地,螺栓82为单线螺纹螺栓。具体来说,单线螺纹的螺栓82由于其螺旋升角较小,螺丝和支座81旋合形成的摩擦力较大,因此不容易滑动,有自锁的功能。因此,使用单线螺纹螺栓的螺栓82可以使过热保护模块更加稳定地运行。

可选地,电容器壳体1的外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具体来说,防腐涂层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作为防腐蚀材料不但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附着力强、常温操作、施工简便等良好的工艺性,而且价格适中,因此在电容器壳体1的外表面涂覆防腐涂层,可以提高电容器壳体1的耐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