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蓄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1400发布日期:2019-03-30 07:5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车用蓄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车用蓄电池配件,更加具体的,涉及车用蓄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蓄电池包括电池盖板,在电池盖板上集成有正负极的电极接线端子,通过上述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传统的电极接线端子上设置有螺纹槽,将外部接线直接卷绕到上述螺纹槽上,从而实现外部接线与电池盖板上电极接线端子的连接。然而,这种连接方式连接效率较低,费时费力。

基于以上缺陷,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车用蓄电池盖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车用蓄电池盖板,包括电池盖主体,在所述电池盖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接线的电极接线端子,所述电极接线端子包括一个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上设置有滑槽,在所述滑槽底部设置有一弹簧,在所述滑槽上套设有一个压杆,所述压杆下端和所述弹簧上端抵靠,在所述压杆上设置有空腔,在所述端子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槽连通的第一限位孔,在所述压杆上对应位置上开设有与压杆上空腔连通的第二限位孔,在所述端子主体上还设置有一沿着端子主体纵向延伸的腰型槽,一销钉穿过所述腰型槽拧入所述压杆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上述第一限位孔设置为沿着外部接线的插入方向其孔径逐渐缩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端子主体包括在其中部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件,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电池盖主体的正面抵靠,在所述端子主体下部还设置有第二支撑部件,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所述电池盖主体背面抵靠,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和电池盖主体垂直,所述第二支撑部件和所述电池盖主体背面之间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车用蓄电池盖板使得在外部接线时十分方便,并且接线接触也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2,车用蓄电池盖板,包括电池盖主体1,在所述电池盖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外部接线的电极接线端子2,所述电极接线端子2包括一个端子主体3,端子主体3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其用于和蓄电池内部形成连接以用于将蓄电池内部电能导出,所述端子主体3上设置有滑槽30,在所述滑槽30底部设置有一弹簧6,在所述滑槽30上套设有一个压杆4,所述压杆4下端和所述弹簧6上端抵靠,在所述压杆4上设置有空腔40。

在所述端子主体3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滑槽30连通的第一限位孔31,在所述压杆4上对应位置上开设有与压杆上空腔40连通的第二限位孔41,在所述端子主体3上还设置有一沿着端子主体3纵向延伸的腰型槽32,一销钉5穿过所述腰型槽32拧入所述压杆4中。

上述结构,当所述压杆4至下行程时,所述销钉5和所述腰型槽32下端抵靠,此时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41对位,因此可以将外部接线直接插入第一限位孔31和第二限位孔41内,然后松开所述压杆4,压杆4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上滑移,此时外部接线被压紧在错位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之间。由于当压杆4上行至最大位置时,销钉5和腰型槽32的上端部抵靠,因此这使得压杆4不会从端子主体3上脱出。

为了便于外部接线能够容易的被插入,上述第一限位孔31设置为沿着外部接线的插入方向,其孔径逐渐缩小。

本申请的电极接线端子2由于采用了实施例中的结构,因此使得在外部接线时十分方便,并且接线接触也十分良好。

所述端子主体2包括在其中部设置的第一支撑部件7,所述第一支撑部件7和电池盖主体1的正面抵靠,在所述端子主体2下部还设置有第二支撑部件8,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和所述电池盖主体1背面抵靠,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件7和电池盖主体1垂直,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和所述电池盖主体1背面之间倾斜设置,且角度在45°±1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部件7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8设置为一圈环形的凸起壁或者设置为多个沿着圆周方向分别的凸起柱。

上述结构中,电极接线端子2被第一支撑部件7和第二支撑部件8支撑,使得与电极接线端子2上连接的外部接线在处于被拉扯时,电极接线端子能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外部接线脱落,此外,在当发生电极接线端子2被外部较大的力按压或者撞击时,也可皆由第一支撑部件7和第二支撑部件8的变形吸收上述异常作用力,而不至于使得与电极接线端子连接的电池盖主体1产生变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本申请中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上述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