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51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9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插入式温控器多用于电烤盘、电火锅、油炸锅等各类电热厨具中,它主要以一根金属管作为感温元件,利用金属管以及其内部另一金属构件在自身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形变差量,带动温控器中的触点机构通断,从而使上述家电热产品实现其功能,上述电热厨具在使用完后清洗时需将温控器与主体分离,以便清洗主体时,水不会侵入温控器中造成电路损坏,但目前使用的插入式温控器,人们在拔出温控器时会遇到许多麻烦,诸如太紧拔不出、刚使用完的厨具主体太烫无法手扶借力、单手无法拉拔等麻烦,给人们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旋杆,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旋杆的中部靠近壳体一边,旋杆另一端伸出壳体较长一段距离,旋杆可在壳体上绕旋转轴转动,温控器的温度探针插入家用电器时,旋杆与家用电器不接触,在需要拔出温控器时,只需要将旋杆伸出温控器一端向靠近壳体方向扳动,当旋杆的另一端顶点抵触到家用电器时,继续用力,旋杆连同壳体一起在反作用力下向外脱离电器主体,由于结构中应用了杠杆原理,只需用很小的力扳动设置在壳体上的旋杆,即可将插入到家用电器中的温控器拔出,且可单手操作,省去了拔出温控器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旋杆相抵,当对旋杆施加作用力使得旋杆转动时,复位扭簧产生形变,当温控器拔出后,旋杆失去作用力,由于复位扭簧回复形变产生的回复力使得旋杆回复到初始位置,避免了使用后需要手动使旋杆回复位移的麻烦。

进一步,所述旋杆包括顶杆和把手,所述把手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杆的长度,根据杠杆原理,旋转旋杆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顶杆的顶端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的端面设为弧形,弧形的接触面使得旋杆与家用电器相接触时,摩擦力减小,且不容易划伤损坏电器。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块,旋杆旋转一定程度时,限位块将凸起抵住,限制旋杆继续转动,使旋杆始终保持在最佳受力位置,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把手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形状相配合,旋杆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刚好贴合在壳体上,限制旋杆继续转动,避免复位弹簧过度扭转遭到损坏,同时减少把手与壳体碰撞可能产生的损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深度为15mm-17mm,保护罩的设置使得壳体中的带电零器件不容易接触,避免触碰,提高了安全性能。

进一步,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罩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杆之间设有垫圈,减少旋杆与旋转轴之间的磨损,增大耐磨性能。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温度调节旋钮,旋转温度调节旋钮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温度控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扳动设置在壳体上的旋杆即可将插入到家用电器中的温控器轻松拔出,省去了拔出插头时需要用力或者按住家用电器的麻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侧视图。

标注说明:1、壳体;2、限位块;3、温度探针;4、保护罩;5、凸起;6、旋转轴;7、旋杆;8、温度调节旋钮;9、复位扭簧;10、顶杆;11、垫圈;1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便捷拔出的插入式温控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旋转轴6,所述旋转轴6上转动连接有旋杆7,所述旋转轴6设置在所述旋杆7的中部靠近壳体1一边,旋杆另一端伸出壳体1较长一段距离。旋杆7可在壳体1上绕旋转轴6转动,温控器的温度探针3插入家用电器时,旋杆7与家用电器不接触,在需要拔出温控器时,只需要将旋杆7伸出温控器一端向靠近壳体1方向扳动,当旋杆7的另一端顶点5抵触到家用电器时,继续用力,旋杆7连同壳体1一起在反作用力下向外脱离电器主体,由于结构中应用了杠杆原理,只需用很小的力扳动设置在壳体1上的旋杆7,即可将插入到家用电器中的温控器拔出,且可单手操作,省去了拔出温控器时可能遇到的各种麻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旋转轴6上设有复位扭簧9,所述复位扭簧9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旋杆7相抵,当对旋杆7施加作用力使得旋杆7转动时,复位扭簧9产生形变,当温控器拔出后,旋杆7失去作用力,由于复位扭簧9回复形变产生的回复力使得旋杆7回复到初始位置,避免了使用后需要手动使旋杆7回复位移的麻烦。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旋杆7包括顶杆10和把手12,所述把手12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杆10的长度,根据杠杆原理,旋转旋杆7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顶杆10的顶端设有凸起5,所述凸起5的端面设为弧形,弧形的接触面使得旋杆7与家用电器相接触时,摩擦力减小,且不容易划伤损坏电器。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所述凸起5相配合的限位块2,旋杆7旋转一定程度时,限位块2将凸起5抵住,限制旋杆7继续转动,使旋杆7始终保持在最佳受力位置,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把手12形状与所述壳体1的形状相配合,旋杆7旋转到一定程度时,把手12刚好贴合在壳体1上,限制旋杆7继续转动,避免复位弹簧9过度扭转遭到损坏,同时减少把手12与壳体1碰撞可能产生的损坏,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设有保护罩4,所述保护罩4的深度为15mm-17mm,保护罩4的设置使得壳体1中的带电零器件不容易接触,避免触碰,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壳体1与所述保护罩4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旋转轴6与所述旋杆7之间设有垫圈11,减少旋杆7与旋转轴6之间的磨损,增大耐磨性能。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温度调节旋钮8,旋转温度调节旋钮8可以实现对家用电器的温度控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