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8744发布日期:2019-06-13 10:02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义务和责任,在时势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推出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蓄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源部件,其稳定的输出保证了汽车的稳定行进和续航里程。

目前电动汽车中使用的蓄电池大多采用极板压块式的蓄电池,将若干块极板压紧置于电池外壳内固定。在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蓄电池容易受到颠簸震动,蓄电池长期受到颠簸震动其外壳及内部等结构容易发生松动,极大的影响蓄电池的密封性能。而且蓄电池长期受颠簸震动容易发生部分极板断裂,影响蓄电池的输入和输出,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抗震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蓄电池本体包括壳体、电解液、极板组以及容纳极板组和电解液的固定盒,壳体顶部敞口,壳体顶部敞口的位置设有盖体,固定盒位于壳体内;还包括上端开口的缓冲盒,蓄电池本体位于缓冲盒内,蓄电池本体与缓冲盒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波纹套管,波纹套管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排气阀,波纹套管内设有缓冲弹簧;缓冲盒的侧壁上开有沿高度方向分布的滑槽,蓄电池本体上连接有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的连接杆。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本方案中的蓄电池主要用在电动汽车上,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不平坦等原因经常会发生颠簸。蓄电池本体与缓冲盒的底部之间连接有波纹套管,波纹套管为柔性物体,对蓄电池本体有缓冲的作用,对波纹套管施加作用力能使波纹套管上下伸缩。电动汽车平稳行驶时,蓄电池相对稳定,不发生震动。当电动汽车发生颠簸时,蓄电池本体会随之上下震动,蓄电池本体向上运动时,蓄电池本体拉动波纹套管伸展,波纹套管的体积变大,波纹套管的内部压强减少,此时单向进气阀自动打开,外界的气体通过单向进气阀进入波纹套管内。蓄电池本体向下运动时,蓄电池本体对波纹套管施加作用力,对波纹套管进行压缩,此时波纹套管的内部压强增大,此时单向排气阀打开,波纹套管内的气体通过单向进排气阀排出,排出的气体能够吹在蓄电池本体上,能够带走蓄电池本体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利于散热。

缓冲弹簧有减震、缓冲受力的作用,在蓄电池本体上下活动的过程中,缓冲弹簧能够缓冲蓄电池本体的受力,增强蓄电池的抗震性能。

设置连接杆、滑槽,连接杆与滑槽配合能够对蓄电池本体导向,限制蓄电池的左右摆动,避免发生震动时蓄电池本体四处晃动。

进一步,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发泡密封条,壳体与固定盒之间设有双层结构的第一气囊,第一气囊的内部填充有空气,第一气囊的夹层中填充有石蜡。在壳体的内壁设置发泡密封条,发泡密封条不仅可以增强壳体的密封性,还可以有效缓冲固定盒与壳体之间的冲击,抗震性能好,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第一气囊的内部填充有空气,第一气囊有缓冲的作用,电池壳体在遇到较强的颠簸震动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冲。蓄电池工作时内部温度较高,可使石蜡软化,软化的石蜡有助于封堵蓄电池内的缝隙,提高密封性。石蜡填充在第一气囊的夹层中,石蜡的流动受到了第一气囊的限制,可有效避免石蜡发生泄漏。

进一步,壳体的上部设有环绕壳体分布的环形卡块,环形卡块上开有开口朝上的卡槽和与卡槽连通的通孔,卡槽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活塞和卡槽之间连接第一弹簧;壳体上部的内壁固定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与卡槽之间设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与卡槽相交的位置位于活塞下方;盖体上设有能够卡合在卡槽内的凸块,凸块上开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伸入通孔的卡条,卡条与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将盖体合在壳体上时,盖体的凸块伸入卡槽内,凸块对活塞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活塞克服第一弹簧的作用力而向下移动,活塞挤压卡槽内的气体,卡槽内的气体通过连接通道进入环形气囊中,环形气囊逐渐膨胀。凸轮下行到一定位置时,凸块上的卡条与通孔相对,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卡条伸入通孔中,此时卡条卡合在通孔内,盖体较好的安装在壳体上。盖体安装完成后,环形气囊膨胀到一定程度,膨胀的环形气囊将壳体与盖体之间的缝隙封堵,可有效防止外界的粉尘、气体进入壳体内,进一步增强了蓄电池的密封性。

进一步,滑槽开有四个,四个滑槽分别位于缓冲盒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连接杆设有四根,四根连接杆分别与滑槽一一对应。设置四个滑槽,滑槽对蓄电池本体有限位的作用,有助于避免发生震动时蓄电池本体向前后左右方向进行偏位移动。

进一步,连接杆包括移动杆和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蓄电池本体上,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杆固定连接,移动杆远离第三弹簧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将连接杆设置为上述结构,发生震动时,第三弹簧能够缓冲蓄电池本体四个侧壁的受力。

进一步,滑槽上下两个端部均固定有缓冲垫。移动杆因受力而向上或向下运动时,移动杆会与缓冲垫发生接触,缓冲垫能够避免缓冲盒因突然受力过大而发生损坏。

进一步,移动杆上转动连接有卡合在滑槽内的滚球。滚球的设置能将移动杆与缓冲盒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

进一步,缓冲盒的底部设有缓冲层,缓冲层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缓冲层设置为蜂窝状结构。在缓冲盒的底部设置缓冲层,使缓冲盒的抗震和抗冲击性能大大增强,有效防止缓冲盒受到不确定外力震动和冲击时发生破裂。将缓冲层设置为蜂窝状结构,经过研究发现,蜂窝状结构的缓冲性能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滑槽的横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1至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蓄电池本体10、盖体11、第二弹簧111、卡条112、壳体12、固定盒13、缓冲盒20、滑槽21、缓冲垫22、波纹套管30、缓冲弹簧31、第三弹簧40、移动杆41、滚球42、缓冲层50、环形卡块60、卡槽61、第一弹簧62、活塞63、环形气囊70、连接通道71、发泡密封条80、第一气囊90。

如图1、图2所示,具有密封抗震作用的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10和缓冲盒20,蓄电池本体10包括壳体12、电解液、固定盒13和极板组,极板组包括若干块重叠压紧在一起的极板,相邻的极板之间设置有隔膜,电解液和极板组均位于固定盒13内,固定盒13除了用于容纳极板组和电解液外,还具有压紧极板组的作用。壳体12的顶部敞口,壳体12顶部敞口的位置可拆卸的连接有盖体11(具体的连接方式在下一段中记载),固定盒13放置在壳体12内。壳体12的内壁上粘贴有发泡密封条80,在本实施例中发泡密封胶选用硅胶发泡密封条80。壳体12与固定盒13之间的间隙放置有第一气囊9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90采用聚酰胺材料制成,第一气囊90设置为双层结构,第一气囊90的内部填充有空气,第一气囊90的夹层(第一气囊90的夹层为两层气囊之间的位置)中填充有石蜡。

结合图3所示,壳体12上部的外壁上固定有环绕壳体12分布的环形卡块60,环形卡块60上开有卡槽61和与卡槽61连通的通孔,通孔位于环形卡块60的上部外侧。卡槽61的开口方向朝上,卡槽61内滑动且密封连接有活塞63,活塞63和卡槽61的底部之间连接第一弹簧62。壳体12上部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气囊70,本实施例中的环形气囊40采用共聚聚酯弹性体制成,环形气囊70环绕壳体12的内壁分布,环形气囊70膨胀时能将壳体12与盖体11之间的缝隙封堵。环形气囊70与卡槽61之间设有连接通道71,连接通道71与卡槽61连通的位置位于活塞63的下方。盖体11上设有能够卡合在卡槽61内的凸块,凸块上开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连接有能够伸入通孔的卡条112,卡条112与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11。需要盖上盖体11时,使盖体11的凸块伸入卡槽61内,凸块下行到一定位置时,凸块上的卡条112与通孔相对,在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卡条112伸入通孔中,此时卡112条卡合在通孔内,盖体11能较好的安装在壳体上。需要拆卸盖体11时,按压卡条112,使卡条112完全缩回滑槽内,此时向上提取盖体11即可将盖体11取下。

缓冲盒20的底部粘贴有缓冲层50,缓冲层5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缓冲层50设置为蜂窝状结构。缓冲盒20的上端开口,蓄电池本体10位于缓冲盒20内,蓄电池本体10的底部与缓冲盒20的底部之间密封连接有波纹套管30,波纹套管30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波纹套管30能够拉伸和折叠。波纹套管30上设有单向进气阀和单向排气阀,波纹套管30内的压强增大时,单向排气阀能够自动打开,波纹套管30内的气体通过单向排气阀自动排出;波纹套管30内的压强减小时,单向进气阀自动打开,外界的气体能通过单向进气阀补充到波纹套管30内。波纹套管30内设有多根缓冲弹簧31,缓冲弹簧31的一端连接在缓冲盒20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蓄电池本体10的底部。缓冲盒20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均开有滑槽21,滑槽21的形状如图4所示,滑槽21的上下两个端部均粘贴有缓冲垫22。蓄电池本体10前后左右四个侧壁上均连接有与滑槽21配合的连接杆,连接杆包括移动杆41和第三弹簧40,第三弹簧40的一端焊接在蓄电池本体10上,第三弹簧40的另一端与移动杆41固定连接,移动杆41上转动连接有卡合在滑槽21内的滚球4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