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9931发布日期:2019-08-20 23:4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路器电动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它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小型断路器、开关的分闸、合闸动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急需能够可靠实现自动分合闸的小型断路器、开关产品。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与小型断路器、开关配合使用的能够驱动小型断路器、开关分闸、合闸动作的电动操作装置。通过向此电动操作装置发指令,可实现驱动小型断路器、开关自动分闸、合闸,而不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应用日益广泛。现有市场上的这些常见断路器一方面如若驱动电机旋转至使断路器手柄处于中间位置的时候出现故障,此时,断路器合闸不到位,而手柄与齿轮传动机构处于啮合状态,无法通过手动操作将手柄扳到合闸位置而为用户供电;另一方面,现有的断路器的脱扣件行程小动作不够可靠容易冲击脱扣件造成脱扣件损坏。

中国专利201510117484.2公开了一种断路器的合闸驱动装置,包括:手柄机构、传动机构和电机。手柄机构具有驱动件,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手柄机构合闸。传动机构与手柄机构之间留有操作空间,操作空间足够手柄机构进行手动分闸或合闸操作。该合闸驱动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断路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体积小,适合于小型断路器使用。并且在提供自动合闸/分闸的同时还提供了手动的合闸/分闸功能。但是该合闸驱动装置的手柄机构与齿轮连杆机构间留有操作空间无法实现远程合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断路器的电动操作装置脱扣件行程小及无法实现远程合闸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脱扣联动机构,通过对驱动齿轮和脱扣机构连接方式的改进,增加了脱扣件的行程,同时满足远程合闸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它包括外壳,电操手柄装在所述外壳的手柄安装槽内,所述外壳内腔中装有驱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上设有槽,连杆一端装在所述槽内,另一端装在所述电操手柄上,所述驱动齿轮逆时针单向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带动所述电操手柄来回转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齿轮外侧面上设有槽。

进一步,所述槽和连杆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空间使驱动齿轮单向转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杆带动所述电操手柄来回转动。

进一步,所述空间能够使电动操作装置处于断开位置或闭合位置电操手柄能够带动连杆在所述槽内自由运动;

所述空间能够使电动操作装置自动闭合或断开时,驱动齿轮在转过连杆两端与所述驱动齿轮轴心点位于同一直线的死点位置后连杆才能运动。

进一步,所述空间为槽中除去连杆占用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槽为圆弧槽孔,所述圆弧槽孔宽度大于连杆的直径且能使驱动齿轮顺利无卡阻的转过死点;所述圆弧槽孔长度大于任意操作手柄时连杆的运动行程。

进一步,所述连杆一端装在所述槽内,另一端装在所述电操手柄上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所述驱动齿轮与齿轮组啮合,所述齿轮组与蜗杆连接,所述蜗杆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受安装在外壳中的线路板控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电动操作装置内部零件排布紧凑,空间体积小;当驱动电机旋转至使断路器手柄处于中间位置的时候出现故障时断路器合闸不到位,可以通过手动操作将手柄扳到合闸位置而为用户供电,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利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360度旋转带动连杆从而推动电操手柄实现远程分合闸,无需脱扣机构就能实现远程分闸。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齿轮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齿轮的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操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动闭合电操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手动断开电操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操手柄处于断开位置后驱动齿轮过死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传动机构,它包括外壳1,电操手柄2装在所述外壳1的手柄安装槽101内,所述外壳1内腔中装有驱动齿轮3,其中,如附图3,4,5和6所示,所述驱动齿轮3上设有槽301,所述连杆4一端装在所述槽301内,另一端装在所述电操手柄2上的安装孔201内,所述驱动齿轮3逆时针单向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4带动所述电操手柄2来回转动。

具体地讲,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中所述驱动齿轮3外侧面上设有槽301,所述槽301和连杆4的配合面之间设有空间301a,所述空间301a为槽3中除去连杆4占用的空间,所述槽3为圆弧槽孔,所述圆弧槽孔宽度大于连杆4的直径且能使驱动齿轮3顺利无卡阻的转过死点,其中,所述死点是指连杆4两端与所述驱动齿轮3轴心点位于同一直线的位置。所述圆弧槽孔长度大于任意操作手柄时连杆4的运动行程。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弧槽孔宽度大于连杆4直径的1.5倍。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如附图1所示,驱动齿轮3与齿轮组5啮合,所述齿轮组5与蜗杆6连接,所述蜗杆6装在电机7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7受安装在外壳1中的线路板8控制。

当电动操作装置处于断开位置,如附图7所示,手动闭合电操手柄2,驱动齿轮3上的槽301有足够空间301a允许连杆4在所述槽301内自由运动;当电动操作装置处于闭合位置,如附图8所示,手动断开电操手柄2,驱动齿轮3上的槽301有足够空间301a允许连杆4在所述槽301内自由运动;

当电动操作装置处于断开位置,如附图1所示,电动操作装置自动闭合,电操手柄处于闭合位置后,驱动齿轮3继续转动,连杆4在槽301内的一端从槽301的外壁向内壁移动,如附图9所示,在驱动齿轮3转过连杆4两端与所述驱动齿轮3轴心点位于同一直线的死点位置后,连杆4在槽301内的一端从槽301的内壁向外壁移动,至如图2所示的闭合位置,操作电操手柄连杆4才能运动。

当电动操作装置处于闭合位置,如附图2所示,电动操作装置自动断开,电操手柄处于断开位置后,驱动齿轮3继续转动,连杆4在槽301内的一端从槽301的外壁向内壁移动,在驱动齿轮3转过连杆4两端与所述驱动齿轮3轴心点位于同一直线的死点位置后,连杆4在槽301内的一端从槽301的内壁向外壁移动,至如图1所示的断开位置位置,操作电操手柄连杆4才能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数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顺时针”、“逆时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