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136发布日期:2019-04-13 00:1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键结构一般包括按键和按键套,按键套通过螺钉固定在面板上,按键通过底部弹性臂弹性变形实现按压,键帽通过组装方式固定在按键上,上述按键结构可以满足小型按键的正常使用。然而一键式电子产品(例如无线传屏)一般采用大中型按键,现有的按键在按压过程中容易导致按键晃动,按键和按键套侧边极易相互摩擦产生卡键异响,在按压按键的边缘时触感不佳,且弹性臂结构也使得按键的装配空间需求大,从而使得按键整体厚度变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避免按键按压时产生按键晃动及摩擦噪音,按压按键任意位置均有触感反馈,且按键结构的整体结构紧凑且厚度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弹性支撑件和按键组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弹性层和环设于所述弹性层周部的支撑台;所述弹性层的第一侧设有若干支撑凸起,所述弹性层的第一侧还设有用于与按键元器件相对应的按压凸起,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弹性层的第二侧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压凸起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中部,各所述支撑凸起以所述按压凸起为中心呈环绕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凸起为碗状支撑凸起,所述碗状支撑凸起通过其碗口而与所述弹性层的第一侧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为一体化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的材质为硅胶。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由前壳和后壳扣接而成的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前壳设有供按键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按键组件穿设于所述前壳。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按键板卡,所述按键板卡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的内壁,所述按键元器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板卡上,所述弹性层通过所述支撑凸起而与所述按键板卡相抵接,所述支撑台与所述按键板卡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层以所述支撑台的台面为基准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按键板卡的元器件的容纳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抵压座和键帽,所述抵压座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相抵接,所述抵压座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抵压座与所述弹性支撑件相接触的一端设有裙边,所述裙边的端面与所述抵压座的端面平齐,且所述裙边与所述弹性层相抵接,所述裙边与所述抵压座的侧壁形成抵压台阶,所述抵压座通过所述抵压台阶的台阶面而与所述前壳的内壁相抵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键帽与所述抵压座之间形成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深度值等于所述按键板卡上的按键元器件工作时的移动距离。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弹性支撑件通过所述卡接槽而与所述前壳相卡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弹性层的第一侧设有用于与按键元器件相对应的按压凸起,按键组件与弹性层的第二侧相抵接,由此使得该按键结构的装配结构紧凑,且按键组件与弹性支撑件之间采用抵接的形式,即在按键组件按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卡键产生噪音;支撑台形成外部支撑,而弹性层形成中部支撑,上述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形成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而弹性支撑件形成的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为连续的一体化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稳定设置从而保证按压平整度良好,且不会发生按压晃动,满足大型按键的需求;在按压按键组件任意位置时,弹性层局部受压会使得整个弹性层变形使得按压凸起按动按键元器件,则使得大型按键在按压任意位置时均能够得到有效反馈,提升用户体验,而弹性层使得按键组件使得按键组件与弹性层充分接触,进一步避免按键组件在按压过程中局部受力而发生晃动,同时上述紧凑的装配结构也使得按键结构的整体厚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完成装配后按键结构的剖面视图。

图中:1-按键板卡,2-弹性支撑件,3-按键组件,4-容纳凹槽,5-前壳,6-后壳,7-裙边;11-按键元器件,21-弹性层,22-支撑台,23-卡接槽,31-抵压座,32-键帽;211-支撑凸起,212-按压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弹性支撑件2和按键组件3,所述弹性支撑件2包括弹性层21和环设于所述弹性层21周部的支撑台22,支撑台22形成外部支撑,而弹性层21形成内部支撑,上述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形成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而本实施例中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为连续的一体化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稳定设置从而保证按压平整度良好,且不会发生按压晃动,满足于大型按键的按压需求;所述弹性层21的第一侧设有若干支撑凸起211,弹性支撑件2为弹性材料构成,例如硅胶和橡胶等,而弹性层21具有弹性,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21的厚度值为0.4-0.8mm,所述弹性层21的第一侧还设有用于与按键元器件11相对应的按压凸起,所述按键组件3与所述弹性层21的第二侧相抵接,当按压按键组件3时,按键组件3按动弹性层21,而按压凸起212使得按键元器件11被按动,而弹性层21具有弹性,按压结束后能够使得按键组件3复位,从而实现按键组件3的按压及复位功能。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按键元器件11设置在按键板卡1上,支撑台22的一部分与按键板卡1进行抵接,但这只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形式,按键元器件11也可独立设置,支撑台22与按键结构的其他部件进行抵接,例如壳体内设置的连接平台等。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弹性层21的第一侧设有用于与按键元器件11相对应的按压凸起212,按键组件3与弹性层21的第二侧相抵接,由此使得该按键结构的装配结构紧凑,且按键组件3与弹性支撑件2之间采用抵接的形式,即在按键组件3按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卡键产生噪音;支撑台22形成外部支撑,而弹性层21形成中部支撑,上述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形成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而弹性支撑件2形成的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为连续的一体化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稳定设置从而保证按压平整度良好,且不会发生按压晃动,满足大型按键的需求;在按压按键组件3任意位置时,弹性层21局部受压会使得整个弹性层21变形使得按压凸起212按动按键元器件11,则使得大型按键在按压任意位置时均能够得到有效反馈,提升用户体验,而弹性层21使得按键组件3使得按键组件3与弹性层21充分接触,进一步避免按键组件3在按压过程中局部受力而发生晃动,同时上述紧凑的装配结构也使得按键结构的整体厚度小。

其中,所述按压凸起212设置于所述弹性层的中部,位于弹性层21中部的按压凸起212使得按键组件3在按动时能够更好反馈,保证在按压按键组件3的边缘时按压凸起212能够按动按键元器件11,从而使得该按键适用于大型按键,各所述支撑凸起211以所述按压凸起212为中心呈环绕设置,由此使得支撑凸起211均匀设置在弹性层21,使得各个支撑凸起211的受力均匀且使得按键组件3的按压平整度高。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凸起211为碗状支撑凸起211,所述碗状支撑凸起211通过其碗口而与所述弹性层21的第一侧相连接,碗状支撑凸起211为薄壁结构,其一方面能够起到支撑弹性层21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按压弹性层21时,碗状支撑凸起211也能够起到按压作用,使得按压按键组件3时的触感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2为一体化成型结构,一体化成型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的加工生产成本低且便于批量生产,也使得弹性层21和支撑台22之间形成连续结构,进而保证弹性支撑件2的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为连续支撑结构,使得按键组件3的按压更加平稳,所述弹性支撑件2的材质为硅胶,而采用硅胶材料的弹性支撑件2具有耐磨性能好,弹性佳等特性,由此满足多次按压作业,且硅胶的弹性支撑件2在按压过程中不会产生按压噪音,使得用户体验良好。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按键结构还还包括由前壳5和后壳6扣接而成的壳体,所述弹性支撑件2位于所述壳体内,使得弹性支撑件2设置稳定,壳体使得该按键结构稳定设置,所述前壳5设有供按键组件3穿过的通孔,所述按键组件3穿设于所述前壳5,由此按键组件3能够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活动,进而实现按键组件3的按压作业。进一步地,该按键结构还包括按键板卡1,所述按键板卡1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壳6的内壁,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按键板卡1通过螺钉连接在后壳6内壁,而后壳6上设置有相应的螺钉安装柱,从而使得按键板卡1与后壳6之间的拆装维护更加方便,而按键板卡1为PCBA板,所述弹性层21通过支撑凸起211而与所述按键板卡1相抵接,所述支撑台22与所述按键板卡1相抵接,支撑凸起211一方面起到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也能够起到按压作用,使得按压按键组件3时的触感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上述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稳定地与按键板卡1进行抵接,结构稳定性更佳。

优选地,所述弹性层以所述支撑台22的台面为基准面凹陷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按键板卡1的元器件的容纳凹槽,支撑台22为环状结构,而弹性层21凹陷形成的容纳凹槽4使得按键板卡1的电子元器件能够容纳,使得弹性层21的设置更加合理,且进一步使得整个按键结构的装配结构紧凑,减小了整个按键结构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3包括抵压座31和键帽32,所述抵压座31的一端与所述弹性支撑件2相抵接,所述抵压座31的另一端与所述键帽32相连接,按键组件3为组装结构,生产加工更加方便,而抵压座31能够起到按压作用,即通过按动前壳5外侧的键帽32既可以实现按键的按压功能,此外,本实施例中键帽32的外壁为圆滑面,由此使得用户在按压键帽32时触感良好。

此外,所述抵压座31与所述弹性支撑件2相接触的一端设有裙边7,所述裙边7的端面与所述抵压座31的端面平齐,且所述裙边7与所述弹性层21相抵接,裙边7的设置使得抵压座31与裙边7共同抵压弹性层21,避免按键组件3在局部受力时导致抵压座31的边缘陷入至弹性层21内,所述裙边7与所述抵压座31的侧壁形成抵压台阶,所述抵压座31通过所述抵压台阶的台阶面而与所述前壳5的内壁相抵接,而抵压台阶使得按键组件3与前壳5稳定设置,避免按键组件3在按压过程中从前壳5的通孔弹出,提高该按键结构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键帽32与所述抵压座31之间形成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深度值等于所述按键板卡1上的按键元器件11工作时的移动距离,由此在按压按键组件3时按键元器键11便可实现按压功能,按键组件3沿着通孔轴线所在方向上往返运动,上述滑动槽的深度值与按键元器件11工作时的移动距离一致也使得该按键结构更加紧凑,避免按压过程中发生卡键现象。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弹性支撑件2与前壳5之间连接更加稳定,所述弹性支撑件2的一侧设有卡接槽23,所述弹性支撑件2通过所述卡接槽23而与所述前壳5相卡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按键结构,弹性层21的第一侧设有用于与按键元器件11相对应的按压凸起212,按键组件3与弹性层21的第二侧相抵接,由此使得该按键结构的装配结构紧凑,且按键组件3与弹性支撑件2之间采用抵接的形式,即在按键组件3按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卡键产生噪音;支撑台22形成外部支撑,而弹性层21形成中部支撑,上述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形成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而弹性支撑件2形成的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为连续的一体化支撑结构,使得弹性支撑件2稳定设置从而保证按压平整度良好,且不会发生按压晃动,满足大型按键的需求;在按压按键组件3任意位置时,弹性层21局部受压会使得整个弹性层21变形使得按压凸起212按动按键元器件11,则使得大型按键在按压任意位置时均能够得到有效反馈,提升用户体验,而弹性层21使得按键组件3使得按键组件3与弹性层21充分接触,进一步避免按键组件3在按压过程中局部受力而发生晃动,同时上述紧凑的装配结构也使得按键结构的整体厚度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