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4582发布日期:2019-03-05 17:43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缆机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成缆机在制程时,部分填充PP料穿设于分线盘中心孔,分线盘安装于成缆机摇篮上,分线盘原有孔太大及离线缆并线模太远,导致填充PP料不能有效的置于线缆中心。所有单根导线穿设于分线盘的孔中,再至成缆机并线模中,成一伞型,这种绞合方式由于缺失一个中心,不能有效保证绞合的线缆的圆整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其在成缆机在制程保证部分填充PP料在线缆的中心或以一根导线为中心,其它填充PP料和其它导线以此为圆心进行绞合,从而保证整根线缆绞合后的圆整度。

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板,所述主板固设于成缆机上,所述主板上对应于PP料的出料位置设置有PP料通过孔,所述主板对应于PP料通过孔的两侧分别顺次布置有导线杆支架、导轮支架,位于PP料通过孔两侧的导线杆支架成对对称布置,位于PP料通过孔两侧的导轮支架成对对称布置,每个所述导轮支架的垂直于所述主板的第一立板上分别布置有安装长槽,导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螺母结构固装于对应位置的所述安装长槽的对应位置,所述导轮轴的中心位置套装有导轮,成对的所述导线杆支架的第二立板的外凸末端固装有导线杆固定套,所述导线杆插装于所述导线杆固定套的轴向贯穿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对应于两个所述导线杆支架的第二底板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导线杆支架的第二底板通过固定螺栓固接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固定孔;

所述主板对应于两个所述导轮支架的第一底板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排沿着第一固定孔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孔,所述导轮支架的位置根据需要选择对应位置的第二固定孔进行安装,所述导轮支架的第一底板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固定孔;

所述导线杆固定套卡装于固定套安装板的中心孔,所述固定套安装板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对应侧的所述导线杆支架的第二立板的外凸末端,其确保整个结构拆卸方便、且可更换不同的导线杆固定套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杆;

所述导线杆固定套的径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孔,导线杆轴向插装到位后,锁位螺栓通过锁紧孔紧压所述导线杆的外环面布置,确保导线杆的安装稳固可靠;

所述导线杆的远离所述PP料通过孔的一端设置有PP料并线模安装孔槽、径向锁紧孔,使得PP料可方便插装进入导线杆的内腔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整套装置安装于成缆机并线盘上,对成缆机原有功能没有丝毫影响,成缆机在制程时,填充PP料穿设于分线盘中心后再经导线杆(导线杆与成缆机分线盘为同一中心),导线杆的孔径、及导线杆与成缆机的并线模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保证了需在线缆中心的填充料置于线缆中心,将要绞合的导线的其中一根经导轮后再至成缆机并线模中,以经导轮后的导线为中心进行绞合,此种方式能保证绞合后的线缆的圆整度。由于设置了安装长槽,导轮轴可在支架内作轴向移动,这种模式根据各种成缆线材不同的工艺要求、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中心导线的进线角度;其在成缆机在制程保证部分填充PP料在线缆的中心或以一根导线为中心,其它填充PP料和其它导线以此为圆心进行绞合,从而保证整根线缆绞合后的圆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杆支架、导轮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杆安装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轮安装剖视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主板1、PP料通过孔2、导线杆支架3、第二立板31、第二底板32、导轮支架4、第一立板41、安装长槽42、第一底板43、导轮轴5、双螺母结构6、导轮7、导线杆固定套8、轴向贯穿孔81、锁紧孔82、导线杆9、并线模安装孔槽91、径向锁紧孔92、内腔93、固定套安装板10、中心孔101、第一固定孔11、第二固定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成缆填充导线装置,见图1-图3:其包括主板1,主板1固设于成缆机上,主板1上对应于PP料的出料位置设置有PP料通过孔2,主板1对应于PP料通过孔2的两侧分别顺次布置有导线杆支架3、导轮支架4,位于PP料通过孔2两侧的导线杆支架3成对对称布置,位于PP料通过孔2两侧的导轮支架4成对对称布置,每个导轮支架4的垂直于主板1的第一立板41上分别布置有安装长槽42,导轮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双螺母结构6固装于对应位置的安装长槽42的对应位置,导轮轴5的中心位置套装有导轮7,成对的导线杆支架3的第二立板31的外凸末端固装有导线杆固定套8,导线杆9插装于导线杆固定套8的轴向贯穿孔81。

主板1对应于两个导线杆支架3的第二底板32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导线杆支架3的第二底板32通过固定螺栓固接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固定孔11;

主板1对应于两个导轮支架4的第一底板43的安装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排沿着第一固定孔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固定孔12,导轮支架4的位置根据需要选择对应位置的第二固定孔12进行安装,导轮支架4的第一底板43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对应位置的第二固定孔12;具体实施例中,主板1的每侧分别开设了4个等间距直线排列布置的第二固定孔12,可两两组合安装导轮支架4;

导线杆固定套8卡装于固定套安装板10的中心孔101,固定套安装板10的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螺栓固接对应侧的导线杆支架3的第二立板31的外凸末端,其确保整个结构拆卸方便、且可更换不同的导线杆固定套8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导线杆9;

导线杆固定套8的径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孔82,导线杆9轴向插装到位后,锁位螺栓通过锁紧孔82紧压导线杆9的外环面布置,确保导线杆9的安装稳固可靠;

导线杆9的远离PP料通过孔2的一端设置有PP料并线模安装孔槽91、径向锁紧孔92,使得PP料可方便插装进入导线杆9的内腔93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整套装置安装于成缆机并线盘上,对成缆机原有功能没有丝毫影响,成缆机在制程时,填充PP料穿设于分线盘中心后再经导线杆(导线杆与成缆机分线盘为同一中心),导线杆的孔径、及导线杆与成缆机的并线模间的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保证了需在线缆中心的填充料置于线缆中心,将要绞合的导线的其中一根经导轮后再至成缆机并线模中,以经导轮后的导线为中心进行绞合,此种方式能保证绞合后的线缆的圆整度。由于设置了安装长槽,导轮轴可在支架内作轴向移动,这种模式根据各种成缆线材不同的工艺要求、根据实际需要作调整中心导线的进线角度;其在成缆机在制程保证部分填充PP料在线缆的中心或以一根导线为中心,其它填充PP料和其它导线以此为圆心进行绞合,从而保证整根线缆绞合后的圆整度。该装置结构紧凑简单实用性较强,能有效解决成缆机在制程中绞合的线缆圆整度不够,保证需在线缆中心的填充料置于线缆中心。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