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及其载板回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6488发布日期:2019-05-24 20:4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及其载板回传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及其载板回传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光伏生产线,载板是重复利用零件,载板和工艺片经工艺后,需要将载板回传,重新放置新的工艺片或者进行其他后续工艺。现有载板回传装置中,回传系统和载板一般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图1为现有载板回传装置,如图1所示,载板回传装置包括检测组件102、机架103、驱动组件104、传动组件105等。检测组件102一般为传感器,通过螺钉安装到机架103上,感应载板位置;机架103用于安装部件及运送载板101,驱动组件104一般为电机,提供传动动力;传动组件103一般为皮带或链条,实现运动连续传递。

该回传装置,长期使用,尘土会附着在载板和硅片上,影响器件良率;同时,空气中的水汽也会附着到载板和硅片上,对器件造成影响;空气中的尘土等落到传感器上,造成传感器检测失效或误报警。同时回传系统一般在腔室底部,空间有限,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及其载板回传系统,该载板回传系统防护罩避免了载板和硅片暴露在大气中,造成尘土的附着。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底板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相对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两侧,所述盖板组件以活动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罩顶部和所述第二防护罩顶部,所述底板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上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若干个盖板和柔性的第一连接片,相邻盖板之间通过柔性的第一连接片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透明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通过第二连接片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用于支撑所述盖板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吹扫组件,所述吹扫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下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吹扫组件包括气管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二连接片的下面,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和所述固定件之间,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连接臂,两个连接臂的连接处形成凹槽,所述气管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孔在气管上等距离设置,所述气孔的出气方向与载板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角度范围为[120°,1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管内为干燥热气体,热气体的温度高于室温,用于吹扫载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载板回传系统,包括所述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罩,能够实现对载板回传系统上载板和硅片的保护,避免空气中的尘土的影响,对载板和硅片实现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载板回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盖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吹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载板,102-检测组件,103-机架,104-驱动组件,105-传动组件;201-第一防护罩,202-第二防护罩,203-底板,204-盖板组件,205-第二连接片,206-吹扫组件,301-盖板,302-第一连接片,303-安装孔,401-气管,402-固定件,403-气孔,501-连接臂,50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底板和盖板组件,所述第一防护罩和所述第二防护罩相对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两侧,所述盖板组件以活动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罩顶部和所述第二防护罩顶部,所述底板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上表面。

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还包括吹扫组件,所述吹扫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下面。

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是在现有的载板回传装置(参照图1)基础上,增加了载板回传的防护装置,避免了尘土等掉落于载板上形成污染,同时防护装置具备吹气功能,能够有效地减少载板对水汽的吸附,并将表面小颗粒吹扫干净。

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罩201、第二防护罩202、底板203和盖板组件204,所述第一防护罩201和所述第二防护罩202相对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103两侧,所述盖板组件204以活动的方式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罩201顶部和所述第二防护罩202顶部,所述底板203设置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103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204可通过滑动方式、铰接方式,也可通过轴固定于所述第一防护罩201顶部和所述第二防护罩202顶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罩201和第二防护罩202通过螺栓安装到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103上进行固定,盖板组件20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防护罩201上,盖板组件204的另一端也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防护罩202上。底板203安装在载板回传系统的机架103上。

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实现了底部、上部、侧部的防护。该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与载板101进出方向串联到一起,即底板203、上部的盖板组件204、两侧的第一防护罩201和第二防护罩202与现有载板回传装置的上片台、下片台形成闭合的环境,避免了载板或硅片直接暴露到大气中,造成尘土附着。

如图3所示,所述盖板组件204包括若干个盖板301和柔性的第一连接片302,相邻盖板301之间通过柔性的第一连接片302连接。优选的,所述盖板301为透明盖板,可以清楚地观察载板101回传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204可由横条的盖板301和柔性材质的第一连接片302组成,盖板301上设置有安装孔303,能够与第一防护罩201或第二防护罩202连接,同时柔性材质的第一连接片30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将相邻的横条盖板301连接到一起。

可选的,所述盖板301不限材质,例如可为亚克力板。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302为柔性材质制成的连接片,例如为铜箔连接片。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片302是柔性的,能够使盖板组件204卷成卷,即盖板组件为卷帘结构。同时由于盖板组件204为卷帘结构,所以在本实施例的防护罩安装前,可以将盖板组件204卷成一卷,便于对盖板组件204的安装,对空间的需求也变小。维护时,仅将盖板组件204与第一防护罩201或第二防护罩201之间的螺钉松开,即可将盖板组件204卷起,用来进行载板101维护。

本实施例中盖板组件204卷帘结构的设计,便于进行防护装置的拆装,也便于维护。

所述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片205,所述第一防护罩201和所述第二防护罩202通过第二连接片205进行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片205用于支撑所述盖板组件204。

如图4所示,所述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还包括吹扫组件206,所述吹扫组件206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205的下面。所述吹扫组件206的设置避免了载板101上水汽的附着,并将表面小颗粒吹扫干净。同时由于即底板203、上部的盖板组件204、两侧的第一防护罩201和第二防护罩202与现有载板回传装置的上片台、下片台形成闭合的环境,吹扫组件206设置在该闭合环境中,能够取得更好的吹扫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吹扫组件206包括气管401和固定件402,所述固定件402固定在第二连接片205的下面,所述气管401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片205和所述固定件402之间,所述气管401上设置有气孔403。

所述固定件402可通过螺栓的方式安装在第二连接片205上,在第二连接片205的底部随形布置有气管401,即根据第二连接片205的形状进行气管401的布置。

所述固定件402包括两个连接臂501,两个连接臂501的连接处形成凹槽502,所述气管401设置在所述凹槽502内。

可选的,所述气孔403在气管401上等距离设置,所述气孔403的出气方向与载板101运动方向成一定角度,角度范围为[120°,150°]。

本实施例在气管401上等距离加工倾斜气孔403,所述气孔403的出气方向与载板101运动方向相对且成一定角度,角度范围为[120°,150°],这样气体会从倾斜气孔吹出,将载板101上的杂质吹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402可设置在相邻气孔403之间,避开气孔403;所述固定件402上也可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与气孔403相通,用于将气体从气孔403和通孔吹出。

优选的,所述气管401内为干燥热气体,热气体的温度高于室温,用于吹扫载板101。

在本实施例中,吹扫气体充满气管401,为干燥热空气,温度高于室温,这样可以避免水汽附着在载板101表面,也可将已附着的水汽从载板101表面去除。

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能够避免尘土和水汽对载板或硅片造成影响,影响器件良率,并能避免载板检测装置失效或误报警,同时维护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载板回传系统,包括所述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

本实施例将第一防护罩201、第二防护罩201和底板203设置在机架103上,机架103为现有载板回传装置的组件,并将盖板组件204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防护罩201和第二防护罩202上,并在盖板组件204的下面设置吹扫组件206,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和现有载板回传装置结合在一起形成本实施例的载板回传系统。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中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罩、底板和盖板组件的设置,避免了载板或硅片暴露在大气中,造成尘土的附着。

(2)本实用新型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中盖板组件卷帘结构的设计,卷帘结构主体为盖板通过柔性的第一连接片连接形成,该卷帘结构的设计便于进行安装维护,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载板回传系统防护装置中吹扫组件的设计,避免了载板上水汽的附着,并将表面小颗粒吹扫干净。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