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468发布日期:2019-04-24 00:0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市场对功能和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日益提高,信息的传输和交换正向光网络发展,光纤通信成为现代信息网络的主要传输手段,线缆作为光电信号输送的主要载体,其使用率越来越高,线缆安装工程量迅速增加,在对线缆进行连接的过程中,接头处的线缆通常需要进行剥除其外层绝缘皮后对芯线进行连接,而对线缆实现剥线功能的核心器具就是剥线钳,剥线钳的结构是否合理将影响线缆的剥线质量的优劣和剥线效率的高低。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5828867U公开的一种脚踏电线剥皮装置,包括架体,架体包括剥线平台,剥线平台上设有剥线钳,剥线钳上的一个钳臂与剥线平台固定,剥线钳的另一个钳臂上设置有驱动连杆,架体的底部铰接有与驱动连杆相连并使驱动连杆控制两个钳臂靠近或远离的驱动架,驱动架上设有脚踏板,驱动架上设有复位弹簧,脚踏的方式相比于用手操作剥线钳,工作效率较高,同时脚踏的方式,适合对大量电线绝缘皮进行剥除,效率较高。但是,上述脚踏电线剥皮装置的剥线钳缺少加热结构及相配套的温控组件,剥线时绝缘皮容易和芯线粘连,或因用力不当绝缘皮未被切断,需要人工再次调整剥线位置,使脚踏电线剥皮装置对线缆的绝缘皮的剥除质量降低和剥线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剥线钳的刀片内设有加热电阻丝,使剥线钳在剥线时,绝缘皮易于和芯线相剥离,提高剥线质量和效率,同时,加热电阻丝连接有温控组件,用于调节加热电阻丝对刀片的加热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损伤芯线或使绝缘皮没有和芯线相剥离。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包括底座、下刀片、上刀片、上刀柄、以及连接件,下刀片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上刀柄的一端固定在上刀片上,上刀柄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底座上的连接件可转动连接,下刀片的刀口端与上刀片的刀口端相适配,底座上固定有用于调控温度的温控组件,下刀片的刀口端内嵌设有第一加热电阻丝,上刀片的刀口端内嵌设有第二加热电阻丝,第一加热电阻丝及第二加热电阻丝分别与温控组件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温控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一加热电阻丝的一端相焊接且电导通,第一加热电阻丝的另一端与温控组件的输入端相焊接且电导通,温控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加热电阻丝的一端相焊接且电导通,第二加热电阻丝的另一端与温控组件的输入端相焊接且电导通。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温控组件包括壳体、滑动变阻器、控制旋钮、以及多条电线,滑动变阻器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固定在底座上,控制旋钮的一端穿过壳体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端固定连接,第一加热电阻丝及第二加热电阻丝分别通过多条电线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滑动变阻器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保护电路的保险丝元件。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温控组件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上刀柄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应,上刀柄通过铁线连接有脚踏板,铁线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上刀柄固定连接,铁线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脚踏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上刀柄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连接件的连杆端固接有用于定位剥线长度的定位挡片。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下刀片的刀口端开设有第一缺口,上刀片的刀口端开设有第二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剥线钳的刀片内设有用于加热刀片的加热电阻丝,使剥线钳在剥线时,绝缘皮易于和芯线相剥离,提高剥线质量和效率,同时,加热电阻丝连接有温控组件,用于调节加热电阻丝对刀片的加热温度,防止因温度过高损伤芯线或因温度过低使绝缘皮无法和芯线相剥离,提高剥线质量,此外,刀片上还设有开口,既方便线缆定位,又可以防止芯线被夹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1、第一通孔;2、下刀片;21、第一缺口;3、上刀片;31、第二缺口;4、上刀柄;41、第二通孔;5、连接件;6、温控组件;61、壳体;62、滑动变阻器;63、控制旋钮;64、电线;65、保险丝元件;7、第一加热电阻丝;8、第二加热电阻丝;9、电源线;70、铁线;71、脚踏板;72、弹簧;73、定位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调温的脚踏剥线钳,包括底座1、下刀片2、上刀片3、上刀柄4、以及连接件5,下刀片2的底部固定在底座1上,上刀柄4的一端固定在上刀片3上,上刀柄4的另一端与固定在底座1上的连接件5可转动连接,下刀片2的刀口端与上刀片3的刀口端相适配,底座1上固定有用于调控温度的温控组件6,下刀片2的刀口端内嵌设有第一加热电阻丝7,上刀片3的刀口端内嵌设有第二加热电阻丝8,第一加热电阻丝7及第二加热电阻丝8分别与温控组件6相连接。温控组件6的输出端与第一加热电阻丝7的一端相焊接且电导通,第一加热电阻丝7的另一端与温控组件6的输入端相焊接且电导通,温控组件6的输出端与第二加热电阻丝8的一端相焊接且电导通,第二加热电阻丝8的另一端与温控组件6的输入端相焊接且电导通。为了使脚踏剥线钳在对线缆剥线时可以对刀片的刀口端进行加热,同时对刀片剥线时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控制。进一步地,脚踏剥线钳在对线缆剥线时,将线缆放置在下刀片2上,通过下压上刀片3后,实现对线缆的剥线,温控组件6通电后,分别对第一加热电阻丝7及第二加热电阻丝8进行加热,第一加热电阻丝7将热量传导给下刀片2的刀口端,第二加热电阻丝8将热量传导给上刀片3的刀口端,使刀片实现加热剥线功能,使线缆的绝缘皮易于和芯线相剥离,提高剥线效率,其中,温控组件6可以对第一加热电阻丝7及第二加热电阻丝8进行温度调节,防止温度过高对线缆的芯线造成损伤,同时避免温度过低使线缆的外层绝缘皮无法与芯线剥离而降低剥线质量,从而提高脚踏剥线钳的剥线质量,且下刀片2与上刀片3可根据线缆剥线需求进行更换,提高脚踏剥线钳的通用性。

为了使温控组件6实现对刀片剥线温度的调控。进一步地,温控组件6包括壳体61、滑动变阻器62、控制旋钮63、以及多条电线64,滑动变阻器62固定在壳体61内,壳体61固定在底座1上,控制旋钮63的一端穿过壳体61与滑动变阻器62的滑片端固定连接,第一加热电阻丝7及第二加热电阻丝8分别通过多条电线64与滑动变阻器62的接线柱端电性连接。通过旋转控制旋钮63,可以调节滑动变阻器62的阻值大小,进而调节电路内的电流大小,从而调控与滑动变阻器62串联的加热电阻丝的热功率大小,达到调控加热电阻丝的加热温度的目的,加热电阻丝将热量传导给刀片,使刀片实现加热剥线功能,通过上述过程,使温控组件6实现对刀片剥线温度的调控。

为了保护温控组件6的电路安全。进一步地,滑动变阻器62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保护电路的保险丝元件65。保险丝可以起到过流过载保护,当电路中的电流异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热度的时候,保险丝元件65会自身熔断切断电流,保护温控组件6不受过电流过热的伤害,保障电路安全运行。

为了给温控组件6提供电源。进一步地,温控组件6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线9。电源线9与电源接通后,可以给温控组件6提供电源,使温控组件6可以正常运行。

为了使脚踏剥线钳可以采用脚踏的方式实现剥线。进一步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上刀柄4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一通孔11与第二通孔41相对应,上刀柄4通过铁线70连接有脚踏板71,铁线70的一端穿过第二通孔41与上刀柄4固定连接,铁线7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11与脚踏板71固定连接。上刀柄4的一端与弹簧7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72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作业员通过踩踏脚踏板71,带动上刀柄4下压,带动上刀片3下压,上刀片3与下刀片2相配合,对放置在下刀片2上的线缆进行剥线动作,其中,弹簧72被压缩,当作业员不踩踏脚踏板71时,弹簧72通过自身弹性恢复原长,带动上刀柄4实现复位,进而带动上刀片3实现复位,通过上述过程,使脚踏剥线钳可以采用脚踏的方式实现剥线,避免采用手持剥线的方式直接与加工端进行接触,防止手持方式不当使刀片对手部造成伤害,更加安全,同时,脚踏的方式相比于手持剥线,工作效率更高,适合对大量线缆的绝缘套管进行剥除。

为了使脚踏剥线钳可以定位剥线长度。进一步地,连接件5的连杆端固接有用于定位剥线长度的定位挡片73。当线缆防止在下刀片2后,线缆的接头抵接在定位挡片73上,使脚踏剥线钳可以定位剥线长度。

为了使刀片可以更稳固地与线缆相适配。进一步地,下刀片2的刀口端开设有第一缺口21,上刀片3的刀口端开设有第二缺口31,第一缺口21与第二缺口31相对应。当线缆放置在下刀片2上时,线缆的下缘面卡接在第一缺口21上,上刀片3下压并与下刀片2相接触后,线缆的上缘面卡接第二缺口31上,此时,缺口在实现定位的同时,可以防止芯线被夹伤,使刀片可以更稳固地与线缆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