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4053发布日期:2019-08-13 20:5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



背景技术:

弹片一般使用铍铜、磷青铜、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弯折制成,再以表面安装方式焊接在电路板上,利用金属材料弯折后的弹力,以及金属材料的导电性,来作为其它元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时接触之使用,常用于接地或电磁防护,还可作为有些结构接触的缓冲之用。

弹片主要由安装件、沿安装件的前端向上反向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弹性部件、沿第一弹性部件的末端延伸形成与安装件倾斜的接触部、沿接触部末端向下延伸形成并与安装件位置相对的第二弹性部件。弹片使用中,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的部分结构很容易被勾起破坏或者由于电子通讯产品的振动、撞击而变形,大大影响弹片的使用寿命及其整体可靠性。而现有技术中的弹片,只设置了护臂件来避免第二弹性部件勾起破坏或者变形,并没有设置对第一弹性部件进行保护的结构,对弹片的保护性不够,弹片还是会出现勾起破坏或者变形。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能有效地降低弹片的勾起破坏或者变形率,使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弹片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包括板形的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两侧垂直延伸出两所述护臂件,所述安装件末端弯折反向形成第一弹性部;一侧所述护臂件的上端向另一侧所述护臂件方向延伸出一护板,该另一侧所述护臂件设有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护板卡接,且所述护板遮盖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一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相对所述安装件倾斜设置;所述接触部顶部弯曲向下延伸出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护臂件活动卡接。

较佳地,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安装件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结构;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二弹性部、护臂件和所述安装件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结构;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形结构和第二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护臂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安装件两侧部的第一护臂和第二护臂;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护臂上,所述第二护臂与所述护板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的两侧各对称设有一滑动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臂和所述第二护臂各对称设有一第一滑动槽;所述滑动凸块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凸块的顶部设为月牙弯曲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护臂和所述第二护臂上端各设有向内弯曲的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安装件之间形成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动凸块伸入所述第二滑动槽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和所述护板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接的通孔或凸块。

优选的,所述凸块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出一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穿过所述通孔并与其卡接。

优选的,所述凸部向内侧弯曲延伸出一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护板上端面卡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所述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护臂件和所述护板为一体成型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在所述安装件两侧部设有所述护臂件来保护所述第二弹性部,来防止弹片勾起破坏或者变形,还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上方增设有所述护板。整个结构起到双保护作用,能有效地降低弹片的勾起破坏或者变形率,使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弹片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的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安装件1、弹性接触件2、接触部21、第一弹性部22、第一圆弧形结构221、第二弹性部23、滑动凸块231、月牙弯曲部232、支撑部233、第二圆弧形结构234、护臂件3、第一护臂31、卡接部310、通孔(311,411)、凸块(312, 412)、第一弯曲部(313,413)、第二弯曲部314、第二护臂32、第一滑动槽33、折弯部34、第二滑动槽35、护板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双保护防刮弹片,包括板形的安装件1。所述安装件1两侧垂直延伸出两所述护臂件3,所述安装件1末端弯折反向形成第一弹性部22。一侧所述护臂件3的上端向另一侧所述护臂件3方向延伸出一护板4,该另一侧所述护臂件3设有一卡接部310,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护板4卡接,且所述护板4遮盖所述第一弹性部22。所述第一弹性部22连接一接触部21,所述接触部21相对所述安装件1倾斜设置。所述接触部2顶部弯曲向下延伸出第二弹性部23;所述第二弹性部23与所述护臂件3活动卡接。弹性接触件2由所述接触部21、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组成。所述接触部21 被抵压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可弹性缓冲该抵压作用力并可使所述弹性接触件2回复至初始位置。

所述护臂件3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安装件1两侧部的第一护臂31和第二护臂 32。所述卡接部310设于所述第一护臂31上,所述第二护臂32与所述护板4 连接。所述第二弹性部23包括支撑部233、和设在该支撑部233对称两侧部的滑动凸块231。所述支撑部233的法线倾斜于所述安装件1的法线,且位于所述安装件1上方。所述接触部21被抵压时,所述第二弹性部23一端可与所述安装件1接触连接。

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述第一护臂31和所述第二护臂32各对称设有一第一滑动槽33。所述滑动凸块231伸入所述第一滑动槽33内,并与其滑动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滑动槽33的限位作用使所述滑动凸块231只能在其内滑动。所述接触部21被抵压时,所述支撑部233的下端可与所述安装件1接触连接。

对于上述中,所述第一滑动槽33与所述滑动凸块231的滑动连接方式。此滑动连接方式可以设置为如下更加稳固的结构:参照图3,所述滑动凸块231的顶部设为月牙弯曲部232。所述月牙弯曲部232穿过所述第一滑动槽33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月牙弯曲部232的设置使所述滑动凸块231在所述第一滑动槽33内滑动运动更加稳定,且能有效地防止所述弹性接触件2被勾拉时,所述滑动凸块231可能会从所述第一滑动槽33内脱离的风险,使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结构更加的稳定,减少变形,节省成本。

或者,此滑动连接方式也可以设置为如下另一种结构:参照图4和参照图5,所述第一护臂31和所述第二护臂32上端各设有向内弯曲的一折弯部34,使所述折弯部34与所述安装件1之间形成第二滑动槽35。所述滑动凸块231伸入所述第二滑动槽3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槽35把所述滑动凸块231 包围在内。所述弹性接触件2被钩拉,所述折弯部34和所述护板4能保护所述弹性接触件2继续被拉伸,可以有效地避免所述弹性接触件2被勾起破坏或者变形的风险。而且,弯曲所述折弯部34形成的第二滑动槽35要比上述在所述护臂件3上挖设形成的第一滑动槽33加工简便,均能实现对所述弹性接触件2 保护功能。

在实用新型中,以上三种方案的结构均可实现所述滑动凸块231与所述护臂件3的滑动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限定。

进一步说明,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护板4的卡接方式。参照图6,所述卡接部310上设有一凸块312,所述凸块312向内侧弯曲延伸出一第二弯曲部314,所述第二弯曲部314与所述护板4上端面卡接。所述第二弯曲部314卡住所述护板4,来防止所述护板4向上弹开;使所述护板4对所述第一弹性部22起到保护作用。

对于上述中,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护板4相卡接的方式。优选的结构为:所述卡接部310和所述护板4上分别设有相互卡接的通孔(311,411)或凸块 (312,412)。具体地,参照图7,所述护板4一端设有所述凸块412;所述卡接部310上设有所述通孔311;所述凸块412伸入所述通孔311内并与其卡接。相应地,参照图8,所述护板4一端设有所述通孔411;所述卡接部310上设有所述凸块312;所述凸块312伸入所述通孔411内并与其卡接。由此,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卡接部310上为通孔311,设于所述护板4上为通孔411;所述凸块设于所述卡接部310上为凸块312,设于所述护板4上为凸块412;对此所述凸块和所述通孔的设置位置,只要它们是上下两两成对对位配合卡接设置就行;在此,本实用新型不进行一一限定。

或者,另一种更加稳固的结构:所述凸块(312,412)向上或向下弯曲延伸出一第一弯曲部(313,413),所述第一弯曲部(313,413)穿过所述通孔(311, 411)并与其卡接。参照图9,所述凸块412向下弯曲延伸出所述第一弯曲部413,所述第一弯曲部413穿过所述通孔311与所述第一护臂31卡接。相应地,参照图10,所述凸块312向上弯曲延伸出另一所述第一弯曲部313,另一所述第一弯曲部313穿过所述通孔411与所述护板4卡接。所述第一弯曲部(313,413) 能使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护板4的可接方式更加牢固。

在实用新型中,以上三种方案的结构均可实现所述卡接部310与所述护板4 卡位连接。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限定。

参照图1,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分别设有第一圆弧形结构221和第二圆弧形结构234。所述第一圆弧形结构221和第二圆弧形结构234不仅为所述接触部21被抵压时提供所述接触部21回复至初始位置的作用力,也便于加工制造。

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弹性部22与所述安装件1相连,紧贴其上面设有所述护板4。所述第二弹性部23两侧的所述滑动凸块231与所述护臂件3滑动连接。当所述弹性接触件2与其它部件接触被钩拉时,所述护臂件3和所述护板4 的限位作用限制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向外产生弹性变形,避免该弹性变形超出可弹性回复的范围。此结构对所述弹性接触件2两端都起到限位保护作用,可有效降低所述弹性接触件2被钩拉变形的风险。其能有效地避免弹片的被勾起破坏或者变形的风险,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保证弹片质量。另外,由于第一回路结构和第二回路结构的设置,可大大提高弹片的整体安全系数、使用寿命及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安装件1为用于与所需器件连接,同时所述安装件1底端还通过焊接的方式,使所述的双保护防刮弹片固定连接在指定位置上。为了方便弹片的生产加工,所述安装件1、所述弹性接触件2、所述护臂件3和所述护板 4为一体成型设置。

具体地,所述接触部21、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安装件1连接形成第一回路结构。所述接触部21、所述第二弹性部23、护臂件3和所述安装件1连接形成第二回路结构。在弹片工作时,所述接触部21会被抵压,两个回路结构会同时生效工作;即使在工作中,其中一个回路结构失效,另一个回路结构可以继续工作,有效地提高了保护的作用。

工作原理:所述接触部21被抵压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弹性变形,所述支撑部233的下端与所述安装件1接触性抵接;第一弹性部22和第二弹性部23同时生效工作,弹力会增加,从而增强弹片的导电率。所述接触部21撤去抵压时,所述第一弹性部22和所述第二弹性部23可弹性缓冲该抵压作用力并可使所述接触部22回复至初始位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