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蝴蝶式绕法电感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748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6阅读:8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蝴蝶式绕法电感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蝴蝶式绕法电感绕线机。



背景技术:

很多电子产品上都需要一种缠绕铜线的电感磁环作为配件使用,通常的电感磁环体积小,其孔径也很小,传统的电感磁环绕线方式为用同一根铜线来回对电感磁环的一半进行绕线,接着用另一根线对电感磁环的另外半边来回绕线,进而完成电感磁环的绕线。

现在市面上出现一种能够提高电感磁环抗干扰能力的蝴蝶式绕线法,其需要相对磁环的四分之一进行来回绕线,接着用同一根线对另一四分之一进行来回绕线,随后同理用另一根铜线进行另外半边进行绕线。然而,由于这种绕线方式较为复杂,传统的电感绕线机的夹持机构能以完成相应的动作,所述普遍采用人工进行该绕线方式的磁环绕线,人工绕线耗费时间长,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蝴蝶式绕法电感绕线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线材上料机构、磁环上料机构、磁环夹置分度装置、夹线绕线机构以及勾线拉线机构,所述线材上料机构以及所述磁环上料机构分别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两侧,所述夹线绕线机构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前方,所述勾线拉线机构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与所述夹线绕线机构并竖直穿过所述机台。

所述线材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X向滑动块、Y向滑动块以及升降竖直出线器,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X项滑轨,所述X向滑动块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X向滑轨上,所述X向滑动块上设置有Y向滑轨,所述Y向滑动块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Y向滑轨上,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设置在所述Y向滑动块的左端,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的出线口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上方,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上还设置有剪线钳,所述剪线钳置于所述出线口的上方。

所述磁环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滑送轨道、止料臂以及气动顶升爪,所述振动盘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滑送轨道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滑送轨道的末端上设置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止料臂的首端铰接在所述承托板上,所述止料臂的末端置于所述滑送轨道的出口端,所述气动顶升爪竖直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气动顶升爪的顶端置于所述滑送轨道的出口端并置于所述所述止料臂的末端的右侧。

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它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直线驱动机构、摆臂机构、转动机构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的一对夹钳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柱、连接架、连接架翻转电机以及夹钳旋转电机,所述连接架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与所述连接架传动配合,所述夹钳机构包括转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架上的夹钳、连杆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架上的气缸,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动端铰接配合,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钳配合,所述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架铰接配合,所述夹钳旋转电机与所述夹钳传动配合,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大同步轮、小同步轮、传动轴一以及传动轴二,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连接架刚性连接,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通过所述大同步轮与所述连接架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一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动轴一穿过所述连接架以及所述大同步轮,所述传动轴二转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小同步轮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一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端,所述夹钳旋转电机通过所述小同步轮带动所述传动轴一转动,所述传动轴一通过一对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轴二传动配合,所述夹钳上固定有传动齿轮一,所述传动轴二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配合的传动齿轮二,所述大同步轮和所述小同步轮上均设置有第一感应片,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感应片配合的两个第一感应器。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底板、直线滑轨、丝杆、滑动板以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直线滑轨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上固定有滑块和丝杆螺母,所述滑块与所述直线滑轨滑动配合,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传动配合,所述摆臂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摆臂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固定在所述摆臂机构上;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感应器和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二感应片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二感应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感应器靠近所述驱动电机。

所述摆臂机构包括转动基座一、摆臂连板一、第一电机、转动基座二、摆臂连板二以及第二电机,所述转动基座一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摆臂连板一与所述转动基座一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基座一刚性连接,所述转动基座二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上,所述摆臂连板二与所述转动基座二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二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基座二刚性连接,所述支撑柱以及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均与所述摆臂连板二固定配合,所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三感应片、第三感应器、第四感应片以及第四感应器,所述第三感应片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上,所述第三感应器固定在所述滑动板上,所述第三感应片与所述第三感应器相配合,所述第四感应片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二上,所述第四感应器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上,所述第四感应片与所述第四感应器相配合。

所述夹线绕线机构包括支承板、伺服电机、首端传动轮、末端同步轮、绕转臂以及夹线臂,所述支承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伺服电机、所述首端传动轮以及所述末端同步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左侧面上,所述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所述首端传动轮相连接,所述末端同步轮与所述首端传动轮置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首端传动轮同步连接,两根所述绕转臂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的右侧面上,两根所述绕转臂的末端分别与所述首端传动轮以及所述末端同步轮相连接,两根所述绕转臂的首端均铰接在所述夹线臂上,所述夹线臂的前端设置有气动夹线爪。

所述勾线拉线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机台内的竖直滑轨、升降电机、升降移动块以及线材钩针,所述升降电机设置在所述机台内,所述升降移动块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竖直滑轨上并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轮组相连接,所述线材钩针竖直设置在所述升降移动块上并穿过所述机台的工作面。

所述机台上还设置有线材拨正机构,所述线材拨正机构包括支撑板、斜滑轨、移动件、移动电机以及拨线钩杆,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所述斜滑轨与所述移动电机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所述移动件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斜滑轨上并与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点相连接,所述拨线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件,所述拨线钩杆置于所述线材钩针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磁环夹置分度装置夹至磁环后,通过夹线绕线机构以及勾线拉线机构的作用,将线材绕制在磁环上,在绕制的同时,磁环夹置分度装置通过各个自由度进行预设运动,进而对磁环的绕制进行蝴蝶绕法的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材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磁环夹置分度装置的转动机构以及夹钳机构的立体机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夹线绕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勾线拉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线材拨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台1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的线材上料机构2、磁环上料机构3、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夹线绕线机构5以及勾线拉线机构6,所述线材上料机构2以及所述磁环上料机构3分别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的两侧,所述夹线绕线机构5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的前方,所述勾线拉线机构6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与所述夹线绕线机构5并竖直穿过所述机台1。

所述线材上料机构2包括固定座21、X向滑动块22、Y向滑动块23以及升降竖直出线器24,所述固定座2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固定座21上设置有X项滑轨,所述X向滑动块22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X向滑轨上,所述X向滑动块22上设置有Y向滑轨,所述Y向滑动块23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Y向滑轨上,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24设置在所述Y向滑动块23的左端,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24的出线口25置于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的上方,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24上还设置有剪线钳26,所述剪线钳26置于所述出线口25的上方。

所述磁环上料机构3包括振动盘31、滑送轨道32、止料臂33以及气动顶升爪34,所述振动盘3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滑送轨道32的进料端与所述振动盘31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滑送轨道32的末端上设置有承托板321,所述承托板32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止料臂33的首端铰接在所述承托板321上,所述止料臂33的末端置于所述滑送轨道32的出口端,所述气动顶升爪34竖直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气动顶升爪34的顶端置于所述滑送轨道32的出口端并置于所述所述止料臂33的末端的右侧。

所述磁环夹置分度装置4它包括依次配合连接的直线驱动机构、摆臂机构、转动机构以及相对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上的一对夹钳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支撑柱41、连接架42、连接架翻转电机43以及夹钳旋转电机44,所述连接架42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41上,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43与所述连接架42传动配合,所述夹钳机构包括转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架42上的夹钳45、连杆46以及固定在所述连接架42上的气缸47,所述连杆46的一端与所述气缸47的活动端铰接配合,所述连杆46的另一端与所述夹钳45配合,所述连杆46的中部与所述连接架42铰接配合,所述夹钳旋转电机44与所述夹钳45传动配合,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大同步轮48、小同步轮49、传动轴一410以及传动轴二411,所述大同步轮48与所述连接架42刚性连接,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43通过所述大同步轮48与所述连接架42传动配合,所述传动轴一410转动配合在所述支撑柱41上,所述传动轴一410穿过所述连接架42以及所述大同步轮48,所述传动轴二411转动配合在所述连接架42上,所述小同步轮49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一410远离所述连接架42的一端,所述夹钳旋转电机44通过所述小同步轮49带动所述传动轴一410转动,所述传动轴一410通过一对锥齿轮与所述传动轴二411传动配合,所述夹钳45上固定有传动齿轮一412,所述传动轴二41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轮一412传动配合的传动齿轮二413,所述大同步轮48和所述小同步轮49上均设置有第一感应片414,所述支撑柱41上设置有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感应片414配合的两个第一感应器415。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底板416、直线滑轨417、丝杆418、滑动板419以及驱动电机420,所述驱动电机420和所述直线滑轨417均固定在所述底板416上,所述驱动电机420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杆418传动连接,所述滑动板419上固定有滑块421和丝杆螺母422,所述滑块421与所述直线滑轨417滑动配合,所述丝杆螺母422与所述丝杆418传动配合,所述摆臂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板419上,所述支撑柱41与所述摆臂机构配合连接,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43固定在所述摆臂机构上; 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二感应器423和第二感应片424,所述第二感应片424固定在所述滑动板419上,所述第二感应器423固定在所述底板416上,所述第二感应器423靠近所述驱动电机420。

所述摆臂机构包括转动基座一425、摆臂连板一426、第一电机427、转动基座二428、摆臂连板二429以及第二电机430,所述转动基座一425固定在所述滑动板419上,所述摆臂连板一426与所述转动基座一425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427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426上,所述第一电机427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基座一425刚性连接,所述转动基座二428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426上,所述摆臂连板二429与所述转动基座二428转动配合,所述第二电机430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二429上,所述第二电机43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基座二428刚性连接,所述支撑柱41以及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43均与所述摆臂连板二429固定配合,所述摆臂机构还包括第三感应片431、第三感应器432、第四感应片433以及第四感应器434,所述第三感应片431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426上,所述第三感应器432固定在所述滑动板419上,所述第三感应片431与所述第三感应器432相配合,所述第四感应片433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二429上,所述第四感应器434固定在所述摆臂连板一426上,所述第四感应片433与所述第四感应器434相配合。

所述夹线绕线机构5包括支承板51、伺服电机52、首端传动轮53、末端同步轮54、绕转臂55以及夹线臂56,所述支承板5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伺服电机52、所述首端传动轮53以及所述末端同步轮54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51的左侧面上,所述所述伺服电机5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带与所述首端传动轮53相连接,所述末端同步轮54与所述首端传动轮53置于同一水平高度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首端传动轮53同步连接,两根所述绕转臂55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板51的右侧面上,两根所述绕转臂55的末端分别与所述首端传动轮53以及所述末端同步轮54相连接,两根所述绕转臂55的首端均铰接在所述夹线臂56上,所述夹线臂56的前端设置有气动夹线爪57。

所述勾线拉线机构6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机台1内的竖直滑轨61、升降电机62、升降移动块63以及线材钩针64,所述升降电机62设置在所述机台1内,所述升降移动块63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竖直滑轨61上并与所述升降电机62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轮组相连接,所述线材钩针64竖直设置在所述升降移动块63上并穿过所述机台1的工作面。

所述机台1上还设置有线材拨正机构7,所述线材拨正机构7包括支撑板71、斜滑轨72、移动件73、移动电机75以及拨线钩杆74,所述支撑板71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1上,所述斜滑轨72与所述移动电机7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71的上部,所述移动件73适配滑动设置在所述斜滑轨72上并与所述移动电机75的输出点相连接,所述拨线钩杆74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件73,所述拨线钩杆74置于所述线材钩针64的上方。

工作原理:

所述振动盘31将磁化振动送至所述滑送轨道32内,所述滑送轨道32将磁环依次送至出口端,并落在所述气动顶升爪3的顶端,然后所述气动顶升爪34上升,同时迫使所述止料臂33上扬,关闭所述滑送轨道32的出口。此时所述滑动板419位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二感应片424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器423。所述驱动电机420启动并带动所述滑动板419移动,所述夹钳机构移动至所述气动顶升爪34处,所述气缸7伸出并使所述夹钳46打开,所述夹钳46与磁环对齐后,所述气缸47缩回,所述夹钳46在复位弹簧的拉力下收紧,同时所述夹钳46将磁环夹紧。随后,所述驱动电机420启动将磁环移动至所述线材钩针64的上方,然后所述升降竖直出线器24在所述X向滑动块22以及所述Y向滑动块23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磁环的上方,此时所述出线口25出线,所述夹线臂56在所述伺服电机52、首端传动轮53、末端同步轮54、以及绕转臂55的带动下前伸把线材夹紧,然后升降竖直出线器24在所述X向滑动块22以及所述Y向滑动块23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磁环的斜上方,然后所述线材钩针64上升并穿过磁环中心,越过线材后再下降,下降的时候钩住斜横置的线材,使得线材被带至穿过磁环中心,然后所述出线口25收紧线材,所述剪线钳26剪断线材;接着所述夹线臂56在所述伺服电机52、首端传动轮53、末端同步轮54、以及绕转臂55的带动下下移并前伸再夹住处于磁环下方的线材,夹紧后所述夹线臂56再移动至磁环的斜上方,接着所述线材钩针64上升勾住线材再下降,如此重复;此过程中,对磁环的四分之一进行拉线,每当磁环绕线一圈,所述摆臂机构带动所述磁环转动一角度,从而进行排线。磁环该四分之一绕线完毕后,所述连接架转动一百八十度使磁环翻转,由拉线机构将同一根铜线以同样的绕线方式绕在磁环的另一四分之一上。当磁环的这半边绕线完毕后,所述连接架翻转电机43启动,带动所述夹钳45将磁环翻转,使磁环未绕线的一半转至与外部拉线机构配合处并重复相同的绕线工作。当磁环的两半均绕线完成够,所述驱动电机420启动,带动磁环移动至外部的下料箱中进行下料。

在线材的绕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线材歪倒致使所述线材钩针64勾取不到线材,此时所述拨线钩杆74在所述移动件73的带动下沿所述斜滑轨72下滑,将线材推至正确位置,或者在回收的时候将线材勾回至正确位置。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磁环绕线领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