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820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脱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来说涉及一种断路器用的脱扣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电气领域的常用部件,用于接通和分断电流,并在过载或短路的情况下对线路提供保护。具体的,断路器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及特殊领域环境下,在系统异常接地故障条件下,具有接地分段能力。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保护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不受损坏。

现有的脱扣器通常为4P脱扣器,即,具有四个保护极,主要应用于4P 产品上。若将其4P脱扣器应用于2P产品,尽管能够实现基本的脱扣功能,但是由于其体积较大,因此,不能使用在空间狭窄设备中,并且,4P脱扣器功耗高、成本高,将其应用于2P产品,会造成使用上的浪费。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专用于2P产品的2P脱扣器,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此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脱扣器,其可适用于2P产品,且产品安全性高、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扣器,其包括底座、过载触发部、短路触发部、牵引杆及顶杆,底座的数量为两个,每一底座均设有所述过载触发部和短路触发部,牵引杆包括杆体和设置于杆体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顶杆与杆体连接,并能在杆体的带动下,在脱扣位置和非脱扣位置之间运动,在脱扣位置下,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在非脱扣位置下,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当任一回路发生过载时,发生过载的回路所对应的过载触发部推动与其对应的第一接触部,使得牵引杆旋转,带动顶杆自非脱扣位置运动至脱扣位置;当任一回路发生短路时,发生短路的回路所对应的短路触发部推动与其对应的第二接触部,使得牵引杆旋转,带动顶杆自非脱扣位置运动至脱扣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过载触发部为双金属件,短路触发部为衔铁。

根据一实施例,顶杆与杆体的一端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顶杆包括连接部和卡扣部,牵引杆的一端设有连接座,用于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对应每一底座各设有一所述第一接触部和一所述第二接触部,杆体的另一端设有其中一第二接触部。

根据一实施例,脱扣器还包括枢转座,枢转座突出的设置于其中一底座的上侧,顶杆还包括枢转部,枢转部连接于连接部和卡扣部之间,枢转部能够绕枢转座在脱扣位置和非脱扣位置之间枢转。

根据一实施例,连接部和卡扣部相对于枢转部错位设置。

根据一实施例,连接部相对于卡扣部较靠近其中一底座的外侧,卡扣部相对于连接部较靠近其中一底座的中部,使得连接部与其中一底座内的过载触发部和短路触发部不发生干涉。

根据一实施例,脱扣器还包括弹性元件,弹性元件连接于连接部与底座之间,当未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弹性元件对顶杆施加拉力,使得顶杆保持在非脱扣位置;当任一回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牵引杆旋转对顶杆施加的拉力大于弹性元件对顶杆施加的拉力,使得顶杆运动至脱扣位置。

根据一实施例,顶杆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脱扣器可应用在小体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上,在同时满足产品过载保护和短路特性需求的同时,可以用在空间狭窄的工作环境中,增加产品的使用范围,减少功耗,且接地分段能力强,提高产品安全性。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相关领域中一种4P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2是相关领域的4P断路器的4P脱扣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相关领域的4P脱扣器的顶杆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断路器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脱扣器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扣器的牵引杆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扣器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扣器的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脱扣器的顶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

图1至图3示出了相关领域中一种4P脱扣器的示意图。脱扣器100包括底座1、过载触发部2、短路触发部3、牵引杆4及顶杆5。底座1为并排连续设置的4个,如图2所示,第1、3、4个底座1内各设有一个过载触发部2和短路触发部3,牵引杆4包括杆体6和设置于杆体6的第一接触部7 和第二接触部8,顶杆5的一端与杆体6连接,另一端为卡扣部9。当出现过载时,过载触发部2触发第一接触部7,使得牵引杆4旋转,带动顶杆5 的卡扣部9处于脱扣位置,从而脱扣,实现断路。当出现短路时,短路触发部3触发第二接触部8,使得牵引杆4旋转,带动顶杆5的卡扣部9处于脱扣位置,从而脱扣,实现断路。由于顶杆5的一端与杆体6的中部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处对应于第2个底座的位置,由于该位置的干涉,使得第2 个底座内无法设置过载触发部和短路触发部,因此,第2个底座不具备分断能力,只能充当顶杆的容纳部,由此浪费资源。因此,相关技术中,4P脱扣器不仅体积大,且分断能力不高,影响产品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4-9所示,提供一种脱扣器200,其包括底座10、过载触发部20、短路触发部30、牵引杆40及顶杆50,底座1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底座10均设有所述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牵引杆40包括杆体41和设置于杆体41的第一接触部42和第二接触部43,顶杆50与杆体 41连接,并能在杆体41的带动下,在脱扣位置和非脱扣位置之间运动,在脱扣位置下,各回路处于断开状态,在非脱扣位置下,各回路处于导通状态;

当任一回路发生过载时,发生过载的回路所对应的过载触发部20推动与其对应的第一接触部42,使得牵引杆40旋转,带动顶杆50自非脱扣位置运动至脱扣位置;当任一回路发生短路时,发生短路的回路所对应的短路触发部30推动与其对应的第二接触部43,使得牵引杆40旋转,带动顶杆50 自非脱扣位置运动至脱扣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脱扣器200为塑壳断路器直流2P的脱扣器200,其可应用在小体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上,其额定工作电压为DC1000V,额定工作电流为63A至250A,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及特殊领域环境下,在系统异常接地故障条件下,具有接地分段能力,在同时满足产品过载保护和短路特性需求的同时,可以用在空间狭窄的工作环境中,增加产品的使用范围。

因此,与传统的4P脱扣器20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脱扣器2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小体积,产品较四极产品宽度减小了一半,更便于安装,适用于小体积产品,并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布局,例如可实现并排安装;

2)功耗低,较常规四极产品功耗降低了40%;

3)由于每个底座10均设有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即,具有两个脱扣点,因此,接地分断能力强,双极(两个断点)可靠开断100%Ue(试验电压740V)时额定电流及以下任意电流。

本实施例中,过载触发部20包括双金属件,具体的,如图5、8所示,产品通额定电流,当通过的电流达到某一值时,双金属件受热量增加弯曲角度变大,从而推动第一接触部42,使得牵引杆40旋转,顶杆50随之旋转,运动至脱扣位置,从而使得产品脱扣,保护电路。

如图5、8所示,短路触发部30包括衔铁和电磁铁,当发生短路时,产生较大瞬时电流,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使得衔铁旋转,推动第二接触部43,使得牵引杆40旋转,顶杆50随之旋转,运动至脱扣位置,从而使得产品脱扣,保护电路。

本实施例中,顶杆50与杆体41的一端连接。具体的,如图6、9所示,顶杆50包括连接部51和卡扣部52,牵引杆40的一端设有连接座44,用于与连接部51固定连接。

其中,第一接触部42和第二接触部43的数量均为两个,对应每一底座 10各设有一所述第一接触部42和一所述第二接触部43,杆体41的另一端设有其中一第二接触部43。

即,如图6所示,连接座44是设置于牵引杆40的一端处,而非设置于第一接触部42和第二接触部43之间。因此,顶杆50也靠近底座10的端部,而非位于中间处,故不占用底座10中间处的空间,避免与底座10内的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发生干涉,因此,各个底座10内均可设置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脱扣器200还包括枢转座60,枢转座60突出的设置于其中一底座10的上侧,顶杆50还包括枢转部53,枢转部53连接于连接部51和卡扣部52之间,枢转部53能够绕枢转座60在脱扣位置和非脱扣位置之间枢转。本实施例中,枢转部53为转轴,枢转座60包括与转轴匹配的凹槽61。应当理解,枢转部53和枢转座60的形式不限于此,任意能够实现运动配合的结构均涵盖于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连接部51和卡扣部52相对于枢转部53错位设置,即,连接部51和卡扣部52并非对齐,在枢转部53的一侧,连接部51的附近存在一避让空间,从而避开该底座10内的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避免发生干涉。

具体的,连接部51相对于卡扣部52较靠近其中一底座10的外侧,卡扣部52相对于连接部51较靠近其中一底座10的中部,使得连接部51与其中一底座10内的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不发生干涉。因此,连接部51的位置使得其避免与底座10内的过载触发部20和短路触发部30发生干涉,而卡扣部52的位置使其靠近底座10的中部,卡扣效果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脱扣器200还包括弹性元件70,弹性元件 70连接于连接部51与底座10之间,当未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弹性元件70 对顶杆50施加拉力,使得顶杆50保持在非脱扣位置;当任一回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牵引杆40旋转对顶杆50施加的拉力大于弹性元件70对顶杆50 施加的拉力,使得顶杆50运动至脱扣位置。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顶杆50可为一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脱扣器可应用在小体积塑料外壳式断路器上,在同时满足产品过载保护和短路特性需求的同时,可以用在空间狭窄的工作环境中,增加产品的使用范围,且接地分段能力强,减少功耗,提高产品安全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