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4781发布日期:2019-10-19 03:0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能够在发生漏电情况时,可快速切断电源,从而保证了人身和财产安全。

中国专利文献CN208315483U公开了一种带防误操作功能的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出线端通过若干导线电连接,还包括安装在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出线端的一侧的第一护盖板,以及安装在断路器出线端接线端子的上方的第二护盖板。由于导线是从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壳体外侧连接两者的接线端子,导致第一护盖板的体积较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第一护盖板和第二护盖板需要分别安装,安装工序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护盖板体积大、且第一护盖板和第二护盖板需要分别安装,安装工序比较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快捷方便的漏电断路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漏电保护模块靠近所述断路器的一侧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导线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接线端子,还包括:

护盖板,安装于所述断路器的出线端的一侧,具有适于遮挡所述断路器接线端子和所述连接通孔的第一盖板部,以及与所述第一盖板部顶部一体弯折连接的第二盖板部,所述第二盖板部适于遮挡位于所述断路器接线端子顶部的第一通孔。

所述护盖板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至少一个挂钩结构与所述断路器钩挂连接。

所述挂钩结构为设于所述护盖板和所述断路器一方的第一挂钩部,设于另一方的与所述第一挂钩部配合连接的第二挂钩部。

所述第一盖板部上成型有散热通孔。

所述护盖板靠近所述断路器底部安装座的卡扣件处设有导向斜面,螺丝刀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斜面插入所述卡扣件一端的通孔、以调节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安装座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漏电保护模块和护盖板,漏电保护模块靠近断路器的一侧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通孔,导线穿过连接通孔,进入漏电保护模块的内腔,其两端分别连接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接线端子,上述结构使得护盖板的第一盖板部只需要遮挡断路器接线端子和连接通孔处即可,与现有技术的护盖板需要同时遮挡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接线端子的方案相比,第一盖板部的尺寸较小,减少了生产成本;另外,第二盖板部与第一盖板部顶部一体弯折连接,适于遮挡位于断路器接线端子顶部的第一通孔,这样零部件较少,装配更加快捷方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第一盖板部上成型有散热通孔,从而有利于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漏电断路器的立体图;

图2为漏电断路器和护盖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去除护盖板后的立体图;

图4为护盖板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漏电断路器的剖面图;

图6为图1中漏电断路器转过一定角度的另一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断路器;11、第一通孔;12、第二挂钩部;13、安装座;2、漏电保护模块;21、连接通孔;3、导线;4、护盖板;40、导向斜面;41、第一盖板部;42、第二盖板部;43、第一挂钩部;44、散热通孔;45、插块;5、卡扣件;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如图1-4所示,包括断路器1、漏电保护模块2和护盖板4。

如图2和3所示,所述漏电保护模块2靠近所述断路器1的一侧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通孔21,多条导线3(图中仅画出一条导线)穿过所述连接通孔21,进入所述漏电保护模块2的内腔,所述导线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断路器1和漏电保护模块2的接线端子。

如图4所示,护盖板4,安装于所述断路器1的出线端的一侧,具有适于遮挡所述断路器1接线端子和所述连接通孔21的第一盖板部41,以及与所述第一盖板部41顶部一体弯折连接的第二盖板部42,所述第一盖板部41上成型有散热通孔44,所述第二盖板部42适于遮挡位于所述断路器1接线端子顶部的第一通孔11,第一通孔11适于供螺丝刀穿入,以将接线端子上的螺丝与导线3拧紧连接。如图5和6所示,所述护盖板4靠近所述断路器1底部安装座13的卡扣件5(卡扣件为现有成熟技术,故不对其具体结构做详细描述)处设有导向斜面40,螺丝刀能够沿着所述导向斜面40插入所述卡扣件5一端的通孔51、以调节所述卡扣件5与所述安装座13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断路器与导轨固定安装或拆卸。

如图5所示,所述护盖板4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挂钩结构与所述断路器1钩挂连接,所述挂钩结构为设于所述护盖板4和所述断路器1一方的第一挂钩部43,设于另一方的与所述第一挂钩部43配合连接的第二挂钩部12。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所述护盖板4底部均通过结合结构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2连接,所述结合结构为设于所述护盖板4和所述漏电保护模块2一方的插孔,设于另一方的与所述插孔配合插接的插块45。如图5所示,装配时,先将护盖板4底部的插块45插入漏电保护模块2的插孔内,使插块45与靠近插孔一侧的内壁抵接,再将护盖板4顶部的第一挂钩部43与断路器1的第二挂钩部12钩挂连接。

本实施例的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模块2靠近断路器1的一侧成型有与外部连通的连接通孔21,导线3穿过连接通孔21,进入漏电保护模块2的内腔,其两端分别连接断路器1和漏电保护模块2的接线端子,上述结构使得护盖板4的第一盖板部41只需要遮挡断路器1接线端子和连接通孔21处即可,与现有技术的护盖板需要同时遮挡断路器和漏电保护模块的接线端子的方案相比,第一盖板部41的尺寸较小,减少了生产成本;另外,第二盖板部42与第一盖板部41顶部一体弯折连接,适于遮挡位于断路器1接线端子顶部的第一通孔11,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零部件较少,装配更加快捷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