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005发布日期:2019-06-11 23:0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具体为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结构如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标准套管1′、前接头组件2′、后接头组件3′和设置在尾端的绝缘塞4′组成。

其中前接头组件2′由前接头壳体21′、连接螺栓22′、前压接端子23′和前连接电缆24′组成,装配时,首先将前连接电缆24′的铜线241′插入到前压接端子23′的底部内孔231′,并采用液压钳压紧锁死,而后将连接好的前压紧端子23′头部从前接头壳体21′底部的竖向安装孔211′插入一直到上部的横向安装孔212′,而后将带螺母221′的连接螺栓22′头部穿过前压紧端子23′头部的连接孔232′,之后将前接头壳体21′横向安装孔212′的前端口部与标准套管1′配合连接,并利用螺母221′来带动连接螺栓22′转动而实现前接头组件2′与标准套管1、前压紧端子23′的配合连接。

而后接头组件3′由后接头壳体31′、连接螺栓32′、后压接端子33′和后连接电缆34′组成,装配时,同样将后连接电缆34′的铜线341′插入到后压接端子33′的底部内孔331′,并采用液压钳压紧锁死,而后将连接好的后压紧端子33′头部从后接头壳体31′底部的竖向安装孔311′插入一直到上部的横向安装孔312′,而后将带螺母321′的连接螺栓32′头部穿过后压紧端子33′头部的连接孔332′并连接导电杆35′,之后将后接头壳体31′头部插入前接头横向安装孔212′的后端口部,并利用螺母321′带动连接螺栓32′和导电杆35′转动而与连接螺栓22′尾端螺纹连接,以实现前后接头组件的一体装配连接。

所述的绝缘塞4′安装在后接头壳体横向安装孔312′的尾部。

在以上结构中,连接螺栓22′、32′结构一样,在此就接螺栓2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其主要由前螺纹部22a′、中连接部22b′、后螺纹部22c′构成,且后螺纹部22c′上设置有锁紧螺母221′,其结构如图2所示,其前后螺纹部与其他部件的锁紧都是通过锁紧螺母221′的转动来实现。在此,为实现前接头组件2′与标准套管1′的有效连接定位,保证连接螺栓22′、32′与前后压接端子的有效接触和导电性,在装配时必须使连接螺栓22′、32′松紧度保持适中,但这个松紧度在实际使用中很难把握,其完全依靠安装工人的工作经验进行把控。若工作不熟练拧的过紧,会导致标准套管1破裂,进而会使前接头组件2定位不牢而松动脱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而若拧的过松,又会使连接螺栓22′、32′与前后压接端子之间无法有效连接接触,影响前后接头组件之间的导电性和接头的连接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其将现有的连接螺栓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在其尾端增加了一个超过设定扭力即折断的螺帽,形成一力矩型的连接螺栓,其不仅可有效简化可触摸电缆接头的安装操作,最主要的是能为连接螺栓的装配安装提供适中的松紧度,可保证前接头组件的定位有效性和前后接头组件之间的导电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其主要包括依序连接的标准套管、前接头组件、后接头组件和设置在尾端的绝缘塞;其中前接头组件由前接头壳体、连接螺栓、前压接端子和前连接电缆组成;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前压接端子上的连接孔后与标准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后接头组件由后接头壳体、连接螺栓、后压接端子和后连接电缆组成,所述连接螺栓穿过后压接端子的连接孔后连接导电杆、导电杆的前端与前接头组件中连接螺栓尾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为一力矩型连接螺栓,整个连接螺栓由前螺纹部、中间连接部、后螺纹部和尾部螺帽组成;所述后螺纹部上安装有锁紧螺母;所述尾部螺帽在其旋转扭力超过设定值后时与后螺纹部断裂分离。

进一步的,上述旋转扭力的设定值是30-40kgNm。

进一步的,上述旋转扭力的最佳设定值是35kgNm。

本发明设计将现有的连接螺栓结构进行了改良设计,在其尾端增设有易断的一体成型的尾部螺帽。

在装配时,直接利用套筒套住尾部螺帽来转动整个连接螺栓即可,整个过程无需考虑其他因素,也不需要借助熟练的工作经验,只要拧到尾部螺帽因旋转扭力超过设定值后折断即完成连接螺栓与标准套管(或导电杆)的有效适中连接。而后再用套筒转动后螺纹部上的锁紧螺母来压紧前压接端子(或后压接端子),以实现前后压接端子间的连接接触有效性,保证前后连接组件的导电性能。

综上,本发明力矩型连接螺栓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前螺纹部与后螺纹部的分别锁紧连接,使得前后螺纹部在装配时各自进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可各自保证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有效性,保证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整体导电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2、现有链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连接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连接螺栓与标准套管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连接螺栓与标准套管装配完成后尾部螺帽断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连接螺栓与导电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连接螺栓与导电杆完成装配后尾部螺帽断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7所示,一种欧式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改进结构,其主要包括依序连接的标准套管1、前接头组件2、后接头组件3和设置在尾端的绝缘塞。

其中前接头组件2由前接头壳体21、连接螺栓5、前压接端子23和前连接电缆24组成。所述连接螺栓4穿过前压接端子23上的连接孔231后与标准套管1螺纹连接。

所述后接头组3件由后接头壳体31、连接螺栓5、后压接端子33和后连接电缆34组成,所述连接螺栓5穿过后压接端子33的连接孔331后连接导电杆35、导电杆35的前端与前接头组件1中连接螺栓5尾端连接。

所述连接螺栓5为一力矩型连接螺栓,整个连接螺栓5由前螺纹部51、中间连接部52、后螺纹部53和尾部螺帽55组成;所述后螺纹部53上安装有锁紧螺母54。所述尾部螺帽55在旋转扭力超过设定值后其与后螺纹53头部断裂分离。

在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以上所述旋转扭力的设定值是30-40kgNm,而其最佳设定值是35kgNm。

以上发明设计将现有的连接螺栓结构进行了改良设计,在其尾端设有易断的一体成型的尾部螺帽55。

在装配时,直接利用套筒套住尾部螺帽55来转动整个连接螺栓5即可,整个过程无需考虑其他因素,也不需要借助熟练的工作经验,只要拧到尾部螺帽55因旋转扭力超过设定值后折断即完成连接螺栓5与标准套管1的有效适中连接,其结构如图5所示,或完成连接螺栓5与导电杆35的有效适中连接,其结构如图7所述。而后再用套筒转动后螺纹部5上的锁紧螺母54来压紧前压接端子23(或后压接端子33),以实现前后压接端子23、33间的连接接触有效性,保证前后连接组件的导电性能。

以上本发明力矩型的连接螺栓结构,实现了其上前螺纹部51与后螺纹部53的分别锁紧连接,使得前后螺纹部在装配时各自进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可各自保证与其他部件的连接松紧适度,避免过紧或过松现象发生,保证可触摸电缆接头的整体导电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