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复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5229发布日期:2019-05-24 20:35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拨动复位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位开关,特别涉及一种拨动复位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均采用跷跷板式的按压结构,很大程度不符合人体学原理,如何改变普通的开关结构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拨动复位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拨动复位开关,包括底座和开关打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开关打子适配的按键,底座的延伸面X与按键的延伸面Y形成按键在底座上的转动面,按键相对于转动面往复运动,开关打子通过按键的转动实现启闭。

所述按键上设有销轴,底座上设有与销轴适配的固定座,按键通过销轴与固定座的配合实现在底座上的转动。

所述按键上设有限制按键转动行程的限位扣,底座上设有与限位扣配合的孔,按键通过限位扣和孔的配合实现在底座上的限位转动。

所述按键上设有与开关打子配合抵触联动的抵触板。

所述按键上设有便于人体手指拨动的按键台。

包括与底座适配的面板,面板上设有供按键台运动的槽。

所述按键上设有用于封堵槽的装饰板。

所述按键台上相对于与手指配合的一面设有防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底座与按键转动配合的结构,利用拨动按键的方式实现电源的启闭,操作更轻松,使用更随意,符合人体学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和装配容易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按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拨动复位开关,包括底座1和开关打子2,包括与开关打子2适配的按键3,底座1的延伸面X与按键3的延伸面Y形成按键3在底座1上的转动面,按键3相对于转动面往复运动,开关打子2通过按键3的转动实现启闭,开关打子2为市场上较成熟技术的点触开关结构,其内部设置了一个复位弹簧,一触即开,再一触即关,按键3的端部配合开关打子2实现电源的启闭。

所述按键3上设有销轴4,底座1上设有与销轴4适配的固定座5,按键3通过销轴4与固定座5的配合实现在底座1上的转动。

所述按键3上设有限制按键3转动行程的限位扣6,底座1上设有与限位扣6配合的孔7,按键3通过限位扣6和孔7的配合实现在底座1上的限位转动,开关打子2具有复位作用,限制按键3的转动行程可避免按键3被开关打子2反弹的过程中撞上面板10。

所述按键3上设有与开关打子2配合抵触联动的抵触板8,抵触板8用于直接按压开关打子2。

所述按键3上设有便于人体手指拨动的按键台9。

包括与底座1适配的面板10,面板10上设有供按键台9运动的槽11,槽11是让按键台9在面板10上的转动空间。

所述按键3上设有用于封堵槽11的装饰板12,当按键台9最大程度远离底座1时,此时按键台9下部的槽11会形成镂空,装饰板12很好的封堵了槽11,可起到防尘防泼溅的效果,实用性强。

所述按键台9上相对于与手指配合的一面设有防滑结构13,防滑结构13可采用防滑凸点、凸条和纹理,或者防滑贴膜形式等,实用性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