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45228发布日期:2019-05-24 20: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通常采用拼装的方式完成,例如专利申请2017109734230.1采用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板体和用于连接板体的管体,所述管体的外壁沿其径向朝向管体轴线方向凹陷形成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管体长度方向上下贯通,所述板体两侧设有与管体形状相适应的凹槽。又例如专利申请201810697277.2公开的装配式墙体结构,依次通过外墙体层、前承重层、后承重层和内装饰层进行拼接。

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墙体采用的拼装方式,存在诸多缺陷,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均需要搭建模块进行拼装、模板使用率较高,对模具较高要求,而且现有的装配式墙体要求标准化较高,并且抗震效果也较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所述墙/柱结构包括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所述第一墙/柱体开有企口,所述第二墙/柱设有榫头,使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时,所述企口与所述榫头榫卯连接;

所述第一墙/柱体对应企口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所述榫头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当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时,所述第一孔洞与所述第二孔洞对齐,通过预紧筋穿过所述第一孔洞和所述第二孔洞对所述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施加预紧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柱体和所述第二墙/柱体均在工厂预制,所述第一墙/柱体或所述第二墙/柱体为“一”字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孔洞和/或所述第二孔洞内预埋套管。

优选地,所述预埋套管为波纹金属套管。

优选地,所述预紧筋为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t”型墙/柱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l”型墙/柱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一”字型墙/柱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预制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在第一墙柱开企口,所述第二墙/柱设榫头,所述第一墙/柱体对应企口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所述榫头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在所述第一孔洞和/或所述第二孔洞内预埋套管;

拼接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第一墙/柱体固定,第二墙/柱体的榫头搭接到第一墙/柱体的企口,使第一孔洞对齐第二孔洞;

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施加预紧力:在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穿设预紧筋,张拉预紧筋并在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灌注浆料。

本发明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模块化施工,标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整个施工可以实现完全干法,减少模板的使用,减少施工人员。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发明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发明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发明的具体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关技术术语应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除非另有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墙/柱结构包括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所述第一墙/柱体的端部和/或中部开有企口,所述第二墙/柱的端部设有榫头,使所述第一墙/柱体与第二墙/柱体相交时,所述企口与所述榫头榫卯连接。

所述第一墙/柱体对应企口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所述榫头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当所述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时,所述第一孔洞与所述第二孔洞对齐,通过预紧筋穿过所述第一孔洞和所述第二孔洞对所述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施加预紧力。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t”型墙/柱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墙/柱结构包括第一墙/柱体1和第二墙/柱体2,第一墙/柱体1的中部开有企口101,第二墙/柱2的端部设有榫头201,使第一墙/柱体与第二墙/柱体相交时,所述企口与所述榫头榫卯连接。

第一墙/柱体1对应企口101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102,榫头201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202。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当第一墙/柱体1与第二墙/柱体2相交时,第一孔洞101与第二孔洞201对齐,通过预紧筋穿过第一孔洞102和第二孔洞202对第一墙/柱体1和第二墙/柱体2施加预紧力。

如图3所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第一孔洞102和/或第二孔洞202内预埋套管。图3中示例性的给出第二孔洞202内的预埋套管203,在预埋套管203内穿过预紧筋。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埋套管为波纹金属套管,预紧筋为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墙/柱体1和第二墙/柱体2均在工厂预制,第一墙/柱体1或第二墙/柱体2为“一”字形。

本发明通过榫头和企口的方式对墙/柱体进行拼接形成完整的墙/柱结构,在榫头和企口的位置预埋套管对相互拼接的墙/柱体施加预紧力,有效地增加了墙/柱结构的抗震性能,根据要求可以实现6至8级抗震。而且本发明的墙/柱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大大减少模板的使用,降低对模板的要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第一墙/柱体与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一”字型墙/柱结构。如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墙/柱结构包括第一墙/柱体1和第二墙/柱体2,第一墙/柱体1的端部开有企口101’,第二墙/柱2的端部设有榫头201’,使第一墙/柱体1与第二墙/柱体2相交时,企口与所述榫头榫卯连接。

第一墙/柱体1对应企口101’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102’,榫头201’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202’。如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当第一墙/柱体1与第二墙/柱体2相交时,第一孔洞101’与第二孔洞201’对齐,通过预紧筋穿过第一孔洞102’和第二孔洞202’对第一墙/柱体1和第二墙/柱体2施加预紧力,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一”字型墙/柱结构。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一墙/柱体与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l”型墙/柱结构,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墙/柱结构的榫卯连接示意图,第一墙/柱体与所述第二墙/柱体相交,拼接成“l”型墙/柱结构。

根据本发明,对于实施一至实施例三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其施工方法包括

预制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在第一墙柱的端部和/或中部开企口,所述第二墙/柱的端部设榫头,所述第一墙/柱体对应企口的位置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一孔洞,所述榫头开设竖向贯通的第二孔洞,在所述第一孔洞和/或所述第二孔洞内预埋套管。

拼接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第一墙/柱体固定,第二墙/柱体的榫头嵌入到第一墙/柱体的企口,使第一孔洞对齐第二孔洞。

第一墙/柱体和第二墙/柱体施加预紧力:在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穿设预紧筋,张拉预紧筋并在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内灌注浆料。

本发明一种用于预应力张拉施工建筑的墙/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模块化施工,标准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整个施工可以实现完全干法,减少模板的使用,减少施工人员。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发明的说明和实践,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