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0702发布日期:2019-08-03 16:12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在电缆入地工程的要求下,对电缆的产品质量和功能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电缆已经不能满足城市智能化的要求,市场急需要一种能够同时具有防水防腐、防火阻燃、防雷抗压、能够适应任何场合施工布置的电力电缆。由于电缆的易燃性、延燃性,一旦发生火灾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十年来发生因电缆着火蔓延成灾的重大事故逾百起,累计烧坏电缆32万多米,恢复重建工作耗资大、费时长,仅少供电量的损失就达100多亿元。电缆火灾事故还有其特殊的危害,那就是控制回路失效造成事故扩大,甚至损坏主设备,而且修复困难,长时间不能恢复生产。电力电缆是发电厂、变电站维持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用来传输和分配电能。电力电缆是由芯线、绝缘护套及保护层等部分组成。为了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敷设环境,电力电缆都被设计成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火性能、防水性能、防腐蚀性能等,但是当电缆回路内发生过电流而导致电缆过热时,电缆的各项性能发生变化,继而产生火灾。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解决电缆防火、防水、防腐蚀等问题,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一种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包含导体,及依次设于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防火耐腐蚀层、阻燃层及外护套;所述防火耐腐蚀层包含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纵包铁箔和纵包铝箔。

上述的,所述导体采用铜丝绞合的圆铜导体结构。

上述的,所述绝缘屏蔽层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绝缘层,三层通过共挤交联反应形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

上述的,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绕包软铜带。

上述的,所述金属屏蔽层厚度为0.12mm。

上述的,所述隔离层和阻燃层均采用绕包低烟无卤高阻燃带。

上述的,所述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力电缆产品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产品结构紧凑,制作工艺简单,安装使用和维护极为方便;通过金属屏蔽层、隔离层、防火耐腐蚀层和阻燃层的设计,解决现有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易潮、腐蚀等问题,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敷设环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防火性能、防水性能、防腐蚀性能等特点,保证当电缆回路内发生过电流而导致电缆过热时电缆的各项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电站、医院、隧道、地铁等供电系统,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力电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标号1代表导体,标号2代表内屏蔽层,标号3代表绝缘层,标号4代表外屏蔽绝缘层,标号5代表金属屏蔽层,标号6代表隔离层,标号7代表纵包铁箔,标号8代表纵包铝箔,标号9代表阻燃层,标号10代表外护套。

下面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因电力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本身具有易燃性、延燃性等特定,存在较大的安全事故,且电缆回路发生过电流时性能不稳定,因敷设环境容易潮湿及腐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提供一种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一种防火阻燃防水耐腐蚀电力电缆,包含导体,及依次设于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隔离层、防火耐腐蚀层、阻燃层及外护套;所述防火耐腐蚀层包含依次由内向外设置的纵包铁箔和纵包铝箔。

上述的,所述导体采用铜丝绞合的圆铜导体结构。

上述的,所述绝缘屏蔽层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绝缘层,三层通过共挤交联反应形成。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

上述的,所述金属屏蔽层采用绕包软铜带。

上述的,所述金属屏蔽层厚度为0.12mm。

上述的,所述隔离层和阻燃层均采用绕包低烟无卤高阻燃带。

上述的,所述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本实用新型中,参见图1所示,导体由电阻率不大于0.01707Ω·mm2/m,断裂伸长率不小于40%的牌号为TU1铸造(M07)铜线坯或T1的热轧(M20)铜线坯经拉丝紧圧绞合而成,导体屏蔽采用不可剥离型交联绝缘内屏蔽料,绝缘采用稳定性比较好的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绝缘蔽采用可剥离型交联绝缘外屏蔽料,屏蔽层采用绕包软铜带,隔离层采用绕包低烟无卤高阻燃带,防火阻燃、防水防腐蚀层采用纵包铁箔+纵包铝箔纸浸汞吹氧,阻燃层采用绕包低烟无卤高阻燃带,外护套氧指数不小于38的防紫外线、防鼠、防蚁、抗开裂的黑色无卤低烟阻燃A类聚烯烃护套材料。该电缆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无卤、低烟、阻燃、防紫外线、防火阻燃、防水、防腐蚀、防鼠、防蚁、抗开裂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电站、医院、隧道、地铁等供电系统。

上述电力电缆制作工艺过程中,导体的拉丝铜杆可选用牌号为TU1铸造(M07)铜线坯或T1的热轧(M20)铜线坯,需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1)直径 8.0±0.4 mm;

2)电阻率 ≤0.01707Ω·mm2/m;

3)断裂伸长率 ≥40%;

4)铜杆的其他性能应满足GB/T 3952-2016的要求。

拉丝过程采用13模滑动式铜大拉机组,拉制的单线伸长率不小于30%,单线电阻率最大值可设置为0.017230Ω·mm2/m。拉制单丝不允许出现氧化、发黑等现象,每盘圆单线为一整根,不允许焊接或扭结,装载不能过满。

绞线,导体采用紧压圆形结构,绞线的结构尺寸、节距控制应符合公司工艺要求;单线绞制时,张力要适中,外型应圆整,绞线表面应光滑,无跳浜、边翅、凹痕、蛇形;单线允许焊接,接头应牢固、圆整、无毛刺,同一层单线两接头之间距离不小于300mm。

绝缘及半导电屏蔽挤制,导体屏蔽材料采用35kV级不可剥离交联型屏蔽料,内屏蔽电阻率应不大于1000Ω·m;绝缘材料采用35kV级过氧化物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绝缘屏蔽材料采用35kV级易剥离半导电外屏蔽料,外屏蔽电阻率电阻率应不大于500Ω·m;在CDCC全干式交联生产线完成导体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绝缘屏蔽三层共挤及交联反应。工艺参数由NCC硫化计算程序模拟计算,西科拉在线测厚、测径,在线应力消除,导体预热及后加热,净化上料等技术。内屏蔽、绝缘、外屏蔽层间界面光滑,微孔杂质远优于标准要求,绝缘内、中、外层热延伸一致,保证了电缆拥有足够长的使用寿命。绝缘线芯挤出后可停放30h以上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

金属屏蔽层,交流35kV电缆在绝缘屏蔽重叠绕包一层0.12mm厚的软铜带构成金属屏蔽层,铜带绕包应平服、紧密、无皱折、卷边,接头一定要焊牢并用砂皮打光,铜带应无氧化变色。隔离层,在金属屏蔽层外重叠绕包一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构成隔离层,阻燃带绕包应平服、紧密、无皱折、破损,包带接头一定要用胶带粘牢,不得松散,接头处不能漏出残端。

防火、防水、防腐蚀层,在隔离层外使用铁箔进行包裹紧轧卷绕;将铝箔纸浸汞吹氧后卷绕铁箔形成铝汞齐合金及氧化铝防护层。氧化铝材料的介电常数为3-9,不溶于水、耐2000°C高温防火。

阻燃层,在防火、防水、防腐蚀层外重叠绕包一层低烟无卤高阻燃带构成阻燃层,阻燃层绕包应平服、紧密、无皱折、破损,包带接头一定要用胶带粘牢,不得松散,接头处不能漏出残端。

外护套,外护套料采用氧指数≥38的防紫外线、防鼠、防蚁、抗开裂黑色无卤低烟阻燃A类聚烯烃护套料,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阻燃层上;挤出机挤出后的前两段冷却水槽内的冷却水温度应控制在50℃以上,挤出的内护层不允许有穿孔的现象,其表面应光滑、圆整、色泽均匀,横断面上无目视可见的气孔、沙眼等缺陷。

制作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经过以上工序制作出的电力电缆成品,具有无卤、低烟、阻燃、防紫外线、防火阻燃、防水、防腐蚀、防鼠、防蚁、抗开裂等特性,解决现有电力电缆运行过程中易潮、腐蚀等问题,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敷设环境,使用过程中保证其良好的绝缘、防火、防水和防腐蚀等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城市电网、电站、医院、隧道、地铁等供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者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