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0410发布日期:2019-07-24 09:4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摄像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都会安装汽车摄像头,汽车摄像头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用于 监控周边环境的图像采集设备,具有方便倒车、行车记录、实时观测车内环境等好处。

连接器均包括外导体、套筒、绝缘子和内导体等部件。现有的各种摄像头连接器多是用于模拟信号传输,传输的保真度和速度均不佳,同时不具有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包括外导体、套筒、绝缘子和内导体,所述外导体的外周设置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前端面的根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密封圈,所述内导体设置在所述外导体内部,且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子,所述内导体和绝缘子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密封圈;所述外导体的后端连接有塑胶外壳,所述塑胶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外导体之间设置有第三防水密封圈;还包括同轴线,该同轴线从外向内穿过所述套筒,并连接到所述内导体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法兰盘用于整体的安装,第一防水密封圈、第二防水密封圈和第三防水密封圈均设置在相应的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起到防水的作用。塑胶外壳的作用是用来设置信号线。同轴线用来传输3G信号,以保证良好的保真性和传输速度。

进一步,为了使得同轴线和套筒具有紧固的连接,所述套筒外套装有其箍紧作用的压接铜管。

进一步,为了保证同轴线和内导体有良好的连接,且便于通过焊接来实现紧固连接,所述内导体的后端形成有插装所述同轴线的焊接孔。

进一步,为了使得内导体在插装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弹性紧握力,所述内导体前部通过形成槽口分为对称的两半,且尖端向内收缩。

进一步,为了便于设置第二防水密封圈,所述内导体的中部形成有用于设置所述第二防水密封圈的环槽。

进一步,为了防止绝缘子和外导体在安装时出现的位置偏摆,同时对绝缘子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减少组装时距离的干涉,所述外导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凸,所述绝缘子上设置有与该环凸相适配的卡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合理且便于使用,在各个位置均设置有防水密封圈,以防止进水,效果良好,同时采用同轴线作为信号线,保证高频传输时的保真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设置有多道防水的摄像头连接器,具有外导体1、套筒2、绝缘子3和内导体4,外导体1的外周设置有法兰盘5,法兰盘5前端面的根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密封圈6。内导体4设置在外导体1内部,且内导体4和外导体1之间设置有绝缘子3,内导体4和绝缘子3之间设置有第二防水密封圈11。外导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凸1a,绝缘子3上设置有与该环凸1a相适配的卡槽3a。内导体4的后端形成有插装同轴线9的焊接孔4a。内导体4前部通过形成槽口分为对称的两半,且尖端向内收缩。内导体4的中部形成有用于设置第二防水密封圈11的环槽4b。外导体1的后端连接有塑胶外壳7,塑胶外壳7的内部设置有套筒2,套筒2与外导体1之间设置有第三防水密封圈8。还包括同轴线9,该同轴线9从外向内穿过套筒2,并连接到内导体4上。套筒2外套装有其箍紧作用的压接铜管10。

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的原理及功能如下:

外导体1、套筒2、绝缘子3和内导体4均为现有构造,功能不做赘述。法兰盘5用于整体的安装,第一防水密封圈6、第二防水密封圈11和第三防水密封圈8均设置在相应的位置,并在相应的位置起到防水的作用。塑胶外壳7的作用是用来设置信号线。塑胶外壳7同样通过卡凸和卡槽的结构形式来与套筒2起到连接作用。同轴线9用来传输3G信号,以保证良好的保真性和传输速度。压接铜管10的作用是对套筒2和同轴线9起到紧箍的作用,保证二者的紧固连接。同轴线9和内导体4连接时,是将线芯插装到焊接孔4a内,再进行焊接连接。为了使得内导体4的前端在插装使用时,可以有很好的弹性握力,设置成分为两半,并缩口的结构形式。为了便于牢固地设置第二防水密封圈11,将第二防水密封圈11设置在环槽4b中。为了防止绝缘子3和外导体1在安装时出现的位置偏摆,同时对绝缘子3起到轴向限位作用,减少组装时距离的干涉,所述外导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凸1a,所述绝缘子3上设置有与该环凸1a相适配的卡槽3a。第三防水密封圈8的设置是通过在套筒2的前端设置凸台结构,以为第三防水密封圈8提供容纳空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