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21265发布日期:2019-07-10 09:3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压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研究工作中,试验时要求变压器提供多种输出电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用套管把变压器的线圈端子直接引出,在外面进行串、并连接成星形或三角形输出,这种方式用户使用时比较麻烦,也不安全、不可靠;另外一种方法是采用无励磁分接开关,通过串并联连接及星形-三角形转换输出。

现有技术中无励磁分接开关与变压器通常安装于放在同一底脚上,当变压器容量较大时,无励磁分接开关与变压器之间需要预留空间进行接线,这会导致底脚过长,底脚承重较大易断裂;因此目前部分现有技术采用将变压器底脚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底脚分开的方式,到达现场后将底脚拼装起来,虽然解决了底脚承重较大易断裂的问题,但起吊变压器时,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底脚与变压器的底脚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纹连接的方式依然无法承受承重问题,给日常维护及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无励磁分接开关与变压器之间的承重问题、固定与保护效果均佳的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及与变压器本体电连接的无励磁分接开关,所述的变压器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底座;所述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三棱柱状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外部设有与第一底座的边缘及第二底座的边缘可拆卸连接的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保护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顶盖;所述的顶盖包括第一主梁及第二主梁;所述的第一主梁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一斜边,两个第一斜边相交于第一顶点;所述的第二主梁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二斜边,两个第二斜边相交于第二顶点;所述的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的第一主梁的一端与第二主梁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横梁,第一主梁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梁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梁。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斜梁;多个第一斜梁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斜梁;多个第二斜梁在第一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方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用于隔离无励磁分接开关上的带电体的隔离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表面平行设置,且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表面直接设置有间距。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离板由绝缘类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变压器的第一底座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第二底座使用一个三棱柱状的连接件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解决了无励磁分接开关与变压器本体之间的承重问题,达到非常好的固定与保护效果,避免起吊变压器本体时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出现断裂,造成安全事故;

2)通过外壳及顶盖的配合使用,使得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可以避免被外物损坏,顶盖的设置使得在外壳受到由上至下的外物撞击时可以有效地分散撞击力,防止顶盖损坏,保护效果极佳;

3)通过设置隔离板,有效地隔离了无励磁分接开关上的带电体与变压器本体,提升了无励磁分接开关对地的绝缘性能,避免带电体尖端放电的发生,进一步地提高了整体安全性,适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底座及第二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连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变压器本体,2-无励磁分接开关,3-连接件,4-外壳,5-顶盖,6-隔离板,7-第一底座,8-第二底座,31-连接面,51-第一主梁,51a-第一斜边,51b-第一顶点,52-第二主梁,52a-第二斜边,52b-第二顶点,53-第一横梁,54-第二横梁,55-第三横梁,56-第一斜梁,57-第二斜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及与变压器本体电连接的无励磁分接开关,通过在变压器本体上安装无励磁分接开关,可以实现变压器调压,在使用无励磁分接开关调压时,先断电再调;使用无励磁分接开关调压使得变压器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对电压要求不是太高且不需要经常调压的场合。

如图2所示,变压器本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底座,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底座,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的独立设置避免了变压器本体与无励磁分接开关共用一个底座造成的底座过长,进而避免了在搬动过程中底座承重较大易断裂的问题。

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三棱柱状的连接件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件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连接件的连接面为其中一直角边,连接件的连接面焊接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的连接处的上表面;通过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使得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单一焊接造成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连接处易断裂。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外部设有与第一底座的边缘及第二底座的边缘可拆卸连接的外壳,在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安装完成且变压器本体调压完成后,将外壳与第一底座的边缘及第二底座的边缘配合安装,由此避免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被外物轻易损坏,且避免人员触碰后发生安全事故,大大提高了整体安全性。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的上部设置有用于保护变压器本体及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顶盖;顶盖包括第一主梁及第二主梁;第一主梁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一斜边,两个第一斜边相交于第一顶点;第二主梁上对称地设有两个第二斜边,两个第二斜边相交于第二顶点;第一顶点和第二顶点之间设有第一横梁。

第一主梁的一端与第二主梁的一端之间设有第二横梁。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一斜梁;多个第一斜梁在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均匀分布。

第一主梁的另一端与第二主梁的另一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梁。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二斜梁;多个第二斜梁在第一横梁与第三横梁之间均匀分布。

通过第一主梁、第二主梁、第一斜边、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二横梁、第一斜梁及第二斜梁的配合使用,使得在顶盖受到由上至下的外物撞击时可以有效地分散撞击力,防止顶盖损坏,保护效果极佳。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3任一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方与底座之间连接有用于隔离无励磁分接开关上的带电体的隔离板;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表面平行设置,且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下表面直接设置有间距。根据无励磁分接开关的种类,隔离板分为两种:

a.适用于盘形结构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圆形隔离板,圆形隔离板的边缘一般覆盖了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静触头的接线端子外侧,且圆形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外侧通过挂钩连接等方式连接;

b.适用于条形结构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隔离板,其中,适用于条形结构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的隔离板的形状随无励磁分接开关的形状而改变,且隔离板与无励磁分接开关的绝缘杆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

隔离板由绝缘类材料制成,如由绝缘纸板加工成型,隔离板可为一层或多层,当无励磁分接开关电压较高时用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