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468发布日期:2019-06-21 23:02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连接部件,尤其是一种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GIS开关柜上使用的电压互感器,其特点是产品运行时外表面接地零电位;电压互感器的大N端即接地端与二次端都是以引线方式共同从电压互感器二次出线孔引出。电压互感器标准GB/T.20840.3-2013中规定的产品出厂试验,要求做大N端对二次绕组及地工频耐压试验,由于大N端接地引线和二次线共同引出,彼此间相互接触,两者之间的主绝缘主要依赖引线铜芯外包裹的线皮,线皮的绝缘能力有限,当高于工频耐压验收试验标准时,极有可能造成大N端对地及二次绕组间工频耐压击穿。在产品运输周转过程中,操作上的失误会造成二次引线线皮受损,导致验收时大N端对地及二次绕组间工频耐压击穿或绝缘电阻不满足要求。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引线外套上绝缘热缩套管,以此提高引线的绝缘强度。这种方法操作工艺繁琐,成本较高且外径较大不美观,给生产过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采用触头式连接,安装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大N端对地及二次绕组工频耐压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包括电缆引线,其特征在于电缆引线的端部设置有导电螺母,螺母上连接有导电触头,电缆引线与螺母、触头形成电连接,在靠其端部的一段电缆引线的外部包覆有绝缘保护套,绝缘保护套的外径与电压互感器大N端出线孔相匹配,绝缘保护套的外端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的螺母为带有外螺纹的螺母,螺母固定在电缆引线的端部,与一端设有内螺纹的圆柱形触头螺纹连接。

所述的绝缘保护套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通过在电缆引线端部设置导电触头,将大N端与电缆引线形成有效可靠的电连接。在靠端部的电缆引线外部设置绝缘保护套,保护该段电缆引线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而造成损伤,绝缘保护套与电压互感器大N端出线孔为过盈配合,将电压互感器大N端密封在出线孔内,使其对地耐压不受污秽和海拔因素影响,提高对地耐压水平。位于电压互感器出线孔内的电缆引线及绝缘保护套通过法兰盘固定,使其在运输周转过程中牢固可靠,降低由误操做引起的击穿概率。电缆引线外部的绝缘保护套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其绝缘、耐摩强度远大于PVC系列材料,相对原有电缆引线提高了大N端对地耐压水平。采用电缆引线结构可使大N端与二次引线分离,增加大N端电缆引线与二次引线间的距离,提高大N端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引线及地工频耐压水平,同时,电缆引线的铜线直径大,提高了过电流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电缆引线结构耐压和防损坏性能好,能与大N端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减少工艺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安装操作方便可靠,省时省力,提高产品运行可靠性,满足更高的产品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提高电压互感器大N端绝缘水平的电缆引线结构是在电缆引线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电螺母2,导电螺母和电缆铜芯通过焊接连成一体,导电螺母设有外螺纹,与一端设有内螺纹的圆柱形触头1螺纹连接,在靠其端部的一段电缆引线的外部包覆有绝缘保护套3,绝缘保护套采用硅橡胶材料,利用模具把硅橡胶压注包裹在电缆引线外,制成有一定厚度且与电压互感器大N端出线孔相匹配的绝缘保护套,绝缘保护套与电压互感器大N端出线孔为过盈配合。绝缘保护套的外端设置的法兰盘4,将电缆引线触头端固封在电压互感器大N端出线孔内。

图2为电缆引线结构安装在电压互感器上的示意图,将电缆引线装配在电压互感器上的过程是:首先在电压互感器出线孔内表面和电缆引线绝缘保护套的外表面涂抹硅脂,然后把触头端的电缆引线整体插入到电压互感器出线孔内,使触头抵在大N端6的弹簧7上,最后通过螺钉将法兰盘固定在电压互感器浇注体上,防止触头端的电缆引线脱离出线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