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RJ45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755发布日期:2019-09-24 23:42阅读:5452来源:国知局
Mini-RJ45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J45连接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Mini-RJ45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小型化也成为趋势,但是,现有行业内的RJ45连接器的体积普遍难以做到进一步缩小,不利于RJ45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

还有,现有的RJ45连接器,其结构设计及制程合理性欠佳,导致产品防水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水、尘污进入连接器内部的现象,导致产品内部出现积水、积尘,影响连接器端子性能,降低了RJ45连接器的正常使用性能,缩短了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不足,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ni-RJ45连接器,其通过将连接器上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于插接方向上错开设置,这样,在插接使用时,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信号端子先后依次被接触,实现网络传输功能,相对于现有的RJ45连接器,其体积较小,符合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Mini-RJ45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和包覆于绝缘本体外的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具有座体和一体连接于座体前侧的对接舌板,屏蔽外壳与对接舌板之间形成插接腔;其中: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下侧各设置有一排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有一接地端子、一电源端子和若干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均具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接触部,接触部的后侧相应连接有焊接部;

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侧的每一接触部露于对接舌板上侧,所述绝缘本体的下侧的每一接触部露于对接舌板下侧;接地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凸伸出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缘,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凸伸出信号端子的接触部的前端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组均具有水平并排间隔的8个端子,该8个端子被定义为自右为左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八端子,第一端子为接地端子,该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均为信号端子,该第四端子为电源端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绝缘本体的上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镶嵌成型于第一绝缘件上形成上端子模块;

所述绝缘本体的下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件上形成下端子模块;

所述上端子模块和下端子模块层叠后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子模块通过卡扣方式与下端子模块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中间夹片,所述中间夹片与绝缘本体的下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一同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件上;所述中间夹片位于上、下排端子组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夹片具有固持于第二绝缘件上的屏蔽部和凸伸出对接舌板相应左、右端的锁扣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腔的前端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由上侧横边、左侧竖边、左侧斜边、下侧横边、右侧斜边、右侧竖边依次首尾连接围构而成;所述上侧横边的左右向长度大于下侧横边,且,所述上侧横边的左、右端伸于下侧横边的相应左、右端之外。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端子的长度大于电源端子的长度,所述电源端子的长度大于信号端子的长度,所有信号端子的的长度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部的后侧一体连接有水平倾斜部,所述水平倾斜部的后侧一体连接有纵向部,所述纵向部的后侧一体弯折向下延伸形成有竖向部,所述竖向部一体弯折向后连接前述焊接部,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四者的水平倾斜部均自前往后水平向右倾斜,第五端子、第六端子、第七端子和第八端子四者的水平倾斜部均自前往后水平向左倾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的上、下端分别凹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绝缘本体自后往前装设于屏蔽外壳内,所述屏蔽外壳的上端向下铆压形成有向下拱起部,所述屏蔽外壳的下端向上铆压形成有向上拱起部,所述向下拱起部适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向上拱起部适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座体的前侧限位于向上拱起部和向下拱起部的后侧;所述向下拱起部的后侧与第一凹槽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向上拱起部的后侧与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通过将连接器上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于插接方向上错开设置,这样,在插接使用时,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信号端子先后依次被接触,实现网络传输功能,相对于现有的RJ45连接器,其体积较小,符合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

其次是通过三次注塑成型,实现将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注塑成型所产生的孔洞全部用塑胶填满,提高连接器的防水防尘性能和强化耐环境腐蚀的能力;

再者,通过插接口的特殊形状设置,区别于现有的RJ45连接器的插接口形状,辨识识度高,起到防呆的作用;

另外,通过向上拱起部和向下拱起部和相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可防止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在插入时绝缘本体受力,导致焊盘位置功能失效;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方便和牢固,确保了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第二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屏蔽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屏蔽外壳正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绝缘本体 11、座体

111、第一凹槽 112、第二凹槽

12、对接舌板 13、插接口

131、上侧横边 132、下侧横边

133、右侧竖边 134、左侧竖边

135、右侧斜边 136、左侧斜边

201、信号端子 202、接地端子

203、电源端子 204、接触部

205、水平倾斜部 206、纵向部

207、竖向部 208、焊接部

21、第一端子 22、第二端子

23、第三端子 24、第四端子

25、第五端子 26、第六端子

27、第七端子 28、第八端子

291、第一绝缘件 292、中间夹片

293、第二绝缘件 294、屏蔽部

295、锁扣部 296、第一扣槽

297、第二扣槽 298、支撑块

30、屏蔽外壳 31、向下拱起部

32、向上拱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Mini-RJ45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0、第一绝缘件291、中间夹片292、第二绝缘件293和包覆于绝缘本体10外的屏蔽外壳30;其中:

绝缘本体10具有座体11和一体连接于座体11前侧的对接舌板12,屏蔽外壳30与对接舌板12之间形成插接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接腔的前端具有插接口13,所述插接口13由上侧横边131、左侧竖边134、左侧斜边136、下侧横边132、右侧斜边135、右侧竖边133依次首尾连接围构而成;所述上侧横边131的左右向长度大于下侧横边132,且,所述上侧横边131的左、右端伸于下侧横边132的相应左、右端之外。经由上述插接口的特殊设计,与现有的连接器产品的插接口尺寸不一致,起到防呆作用。

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上、下侧各设置有一排端子组,所述端子组包括有一接地端子202、一电源端子203和若干信号端子201,所述信号端子201、接地端子202和电源端子203均具有位于同一水平面的接触部204,接触部204的后侧相应连接有焊接部208;

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上侧的每一接触部露于对接舌板12上侧,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下侧的每一接触部露于对接舌板12下侧;接地端子202的接触部204的前端凸伸出电源端子203的接触部204的前端缘,电源端子203的接触部的前端凸伸出信号端子201的接触部的前端缘。本实用新型在公母配合时,上、下侧各1个接地端子202先被接触,然后上、下侧各1个电源端子203再被接触,其余12个信号端子201最后被接触,如此可替代现有的RJ45网络接口实现其网络传输功能。

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上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镶嵌成型于第一绝缘件291上形成上端子模块;第一绝缘件291露于座体11的上侧。所述绝缘本体10的下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件293上形成下端子模块。

所述上端子模块和下端子模块层叠后镶嵌成型于绝缘本体10上。优选地,所述上端子模块通过卡扣方式与下端子模块连接。具体而言:所述第二绝缘件293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1个第一扣槽296、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8个第二扣槽297和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8个支撑块298,前述第一绝缘件291具有底部卡扣部,第一绝缘件291与第二绝缘件293扣合,第一绝缘件291的底部卡扣部适配于第一扣槽296内,第一绝缘件291的8个端子分别适配于相应的第二扣槽297内,第一绝缘件291的8个端子的接触部204的底部承载于相应的支撑块298的顶部。

所述中间夹片292与绝缘本体10的下侧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一同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件293上,所述中间夹片292未伸出对接舌板12的上、下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夹片292设置有两个,中间夹片292分别设置于对接舌板12的左、右端,所述中间夹片292位于上、下排端子组之间;上端子模块的信号端子201、接地端子202和电源端子203三者和下端子模块的信号端子201、接地端子202和电源端子203三者关于中间夹片292对称设置。所述中间夹片292具有固持于第二绝缘件293上的屏蔽部294和凸伸出对接舌板12相应左、右端的锁扣部295。

所述端子组均具有水平并排间隔的8个端子,该8个端子被定义为自右为左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八端子28,第一端子21为接地端子202,该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第五端子25、第六端子26、第七端子27和第八端子28均为信号端子201,该第四端子24为电源端子203。优选地,所述接地端子202的长度大于电源端子203的长度,所述电源端子203的长度大于信号端子201的长度,所有信号端子201的的长度相等。

所述接触部204的后侧一体连接有水平倾斜部205,所述水平倾斜部205的后侧一体连接有纵向部206,所述纵向部206的后侧一体弯折向下延伸形成有竖向部207,所述竖向部207一体弯折向后连接前述焊接部208,第一端子21、第二端子22、第三端子23和第四端子24四者的水平倾斜部205均自前往后水平向右倾斜,第五端子25、第六端子26、第七端子27和第八端子28四者的水平倾斜部205均自前往后水平向左倾斜。

所述座体11的上、下端分别凹设有第一凹槽111和第二凹槽112,所述绝缘本体10自后往前装设于屏蔽外壳30内,优选地,屏蔽外壳30为板材成型的金属外壳。所述屏蔽外壳30的上端向下铆压形成有向下拱起部31,所述屏蔽外壳30的下端向上铆压形成有向上拱起部32,优选地,向下拱起部31和向上拱起部32均设置有两个且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向下拱起部31适配于第一凹槽111内,所述向上拱起部32适配于第二凹槽112内,所述座体11的前侧限位于向上拱起部32和向下拱起部31的后侧。所述向下拱起部31的后侧与第一凹槽11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向上拱起部32的后侧与第二凹槽11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向上拱起部32和向下拱起部31,防止产品插入时,绝缘本体10受力,导致焊盘位置功能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大致制作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1、冲压:冲压上端子模块的8个端子、下端子模块的8个端子、2个中间夹片292和屏蔽外壳30;

2、电镀:将步骤1的材料分别进行电镀;

3、第一次注塑:将电镀后的上端子模块的8个端子镶嵌成型于第一绝缘件291上;

4、第二次注塑:将电镀后的下端子模块的8个端子和2个中间夹片292共同镶嵌成型于第二绝缘件293上(注塑后折料带);

5、第三次注塑:将上端子模块通过卡扣方式连接下端子模块后进行第三次注塑成型;

6、组装:将第三次注塑后的产物与屏蔽外壳30组装、铆压、裁切端子料带和检测。

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连接器上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于插接方向上错开设置,这样,在插接使用时,接地端子、电源端子、信号端子先后依次被接触,实现网络传输功能,相对于现有的RJ45连接器,其体积较小,符合电子产品日益小型化的趋势;

其次是通过三次注塑成型,实现将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注塑成型所产生的孔洞全部用塑胶填满,提高连接器的防水防尘性能和强化耐环境腐蚀的能力;

再者,通过插接口的特殊形状设置,区别于现有的RJ45连接器的插接口形状,辨识识度高,起到防呆的作用;

另外,通过向上拱起部和向下拱起部和相应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可防止绝缘本体的对接舌板在插入时绝缘本体受力,导致焊盘位置功能失效;

以及,整体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各零件之间安装方便和牢固,确保了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