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815发布日期:2019-09-20 21:49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背景技术:

设备线夹主要用于变电所母线引下线与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电器设备的出线端子接续。因常用电气设备的出线端子为铜质和铝质两类,而母线引出线分为铝脚线或钢芯铝绞线,故设备线夹从材质上分为铝设备线夹和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两个系列。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质量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最重要因素,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变电站建设中铜铝过渡线夹的广泛使用已是一种普遍现象,但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铜铝过渡线夹有着其自身的缺陷,因线夹断裂造成变电站事故的现象越来越多,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目前,根据铜铝过渡线夹生产工艺一般有四种结构型式:闪光对接焊线夹、摩擦对接焊线夹、钎焊线夹和爆炸焊线夹四种。闪光焊线夹、爆炸焊线夹、摩擦焊线夹都是用生产好的铜铝复合板冲压而成,而钎焊线夹是先对其冲压成型而后再进行铜铝焊接复合。其结构上均采用铝板和铜板通过冲压焊接为双层金属结构,导致铝板和铜板的连接处易过热或导电性能不佳或易剥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在铝制的线夹主体上开设通孔,并将铜板焊接在通孔内,避免铜铝设备线夹出现断裂、上翘;且改善了铜铝设备线夹的发热,保证了线路和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包括铝制的线夹主体,所述线夹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置线槽和跨设在置线槽上的压线组件;所述线夹主体远离置线槽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焊接嵌设有铜板,所述铜板中间设置有贯穿铜板的连接孔。

所述铜板与通孔配合,焊接时,所述铜板的侧壁与通孔的侧壁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将铜板嵌入式焊接在线夹主体上,避免了铜板薄片冲压焊接在线夹主体上时易出现的翘边、剥离,增加了铜板的厚度,减少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和电化腐蚀,且其耗铜量小于螺栓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圆形或等边方形通孔。优选地,所述通孔可以为圆形通孔、正方形通孔、六方形通孔或者其他方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正方形通孔。所述铜板为与通孔匹配的正方形铜板,铜板的嵌入力学性能好,铜板不易与线夹主体出现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铜板的厚度大于通孔四周的线夹主体的厚度,且所述铜板的两侧均高于通孔周围的线夹主体表面。优选地,所述铜板对称嵌入在线夹主体内,使铜板两侧高于通孔周围的线夹主体表面的高度相等,使铜板与线夹主体接触更好,同时便于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板的厚度比通孔周围的线夹主体的厚度高1~2mm。所述铜板的厚度不宜高于线夹主体过高,造成铜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导线与电子设备端子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铜板与线夹主体的通过钎焊焊接为一体,其焊接质量好,钢板和线夹主体变形小,且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铜板与线夹主体双面焊接;即所述铜板与线夹主体焊接时,再线夹主体的两侧对铜板进行焊接,增加铜板与线夹主体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面积,使其导电性能良好、连接更加稳定,不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压线组件包括紧固螺栓和弓形压线板;所述弓形压线板的两端和压线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弓形压线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过弓形压线板和线夹主体上的螺纹孔固定在线夹主体上。所述弓形压线板包括弧形凸部和设置在弧形凸部两侧且与弧形凸部连接为一体的平面固定部;所述弓形压线板的螺纹孔对称设置在平面固定部上;所述弧形凸部和压线槽形成圆形或者梭形的压线空间,使导线固定在压线槽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在铝制的线夹主体上开设通孔,并将铜板焊接在通孔内,避免铜铝设备线夹出现断裂、上翘;且改善了铜铝设备线夹的发热,保证了线路和设备的供电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通孔为方形通孔,使铜板的嵌入力学性能好,铜板不易与线夹主体出现脱落。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采用磁性连接采用钎焊进行双面焊接,使增加铜板与线夹主体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面积,使其导电性能良好、连接更加稳定,不易脱落;同时钢板和线夹主体变形小,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线夹主体,11—置线槽,12—压线组件,121—紧固螺栓,122—弓形压线板,13 —通孔,2—铜板,2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包括铝制的线夹主体1,所述线夹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置线槽11和跨设在置线槽11上的压线组件12;所述线夹主体1远离置线槽11的一侧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内焊接嵌设有铜板2,所述铜板2中间设置有贯穿铜板2 的连接孔21。

所述铜板2与通孔13配合,焊接时,所述铜板2的侧壁与通孔13的侧壁焊接为一体。

所述压线组件12包括紧固螺栓121和弓形压线板122;所述弓形压线板122的两端和压线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弓形压线板122通过紧固螺栓121穿过弓形压线板 122和线夹主体1上的螺纹孔固定在线夹主体1上。所述弓形压线板122包括弧形凸部和设置在弧形凸部两侧且与弧形凸部连接为一体的平面固定部;所述弓形压线板122的螺纹孔对称设置在平面固定部上;所述弧形凸部和压线槽形成圆形或者梭形的压线空间,使导线固定在压线槽内。

所述通孔13为圆孔,所述铜板2为圆形板,所述连接孔21与通孔13同圆心设置。

所述铜板2的厚度与线夹主体1的厚度相等,且所述铜板2通过摩擦焊双面焊接在线夹主体1的通孔13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断裂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将铜板2嵌入式焊接在线夹主体1 上,避免了铜板2薄片冲压焊接在线夹主体1上时易出现的翘边、剥离,增加了铜板2的厚度,减少铜铝过渡设备线夹断裂和电化腐蚀,且其耗铜量小于螺栓型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通孔13还可以为等边的方形孔,如正方形通孔13、正六方形通孔13或者其他正多边形通孔13。

优选地,所述通孔13为正方形通孔13,所述铜板2为与正方形通孔13匹配的正方形铜板2,使铜板2的嵌入力学性能好,铜板2不易与线夹主体1出现脱落。所述连接孔21 的圆心与正方形通孔13的中心同轴设置。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铜板2的厚度大于通孔 13四周的线夹主体1的厚度,且所述铜板2的两侧均高于通孔13周围的线夹主体1表面。优选地,所述铜板2对称嵌入在线夹主体1内,使铜板2两侧高于通孔13周围的线夹主体 1表面的高度相等,使铜板2与线夹主体1接触更好,同时便于焊接。

所述铜板2的厚度比通孔13周围的线夹主体1的厚度高1~2mm。所述铜板2的厚度不宜高于线夹主体1过高,造成铜材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导线与电子设备端子相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铜板2的厚度比通孔13周围的线夹主体1的厚度高1mm。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3任一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铜板2与线夹主体1的通过钎焊焊接为一体,其焊接质量好,钢板和线夹主体1变形小,且成本低。

所述铜板2与线夹主体1双面焊接;即所述铜板2与线夹主体1焊接时,再线夹主体1的两侧对铜板2进行焊接,增加铜板2与线夹主体1的接触面积和焊接面积,使其导电性能良好、连接更加稳定,不易脱落。焊接之前,先对线夹主体1进行预先开孔,然后将通孔13与通孔13周围的线夹主体1进行除锈、除油、表面粗糙度清理,然后再将已经开设有连接孔21的铜板2焊接在通孔13内,得到铜铝过渡设备线夹。

本实施例中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3任一项基本相同,故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