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装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798发布日期:2019-09-20 21:4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装电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装电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瓶夹是一端与电源线相连,另一端为两片半圆形的部件。在与汽车电瓶上的极柱连接时,两半圆形部件先将极柱包围,再用螺丝将两片半圆形部件固定住。

如公开号为 CN104078778A,专利名称为“一种电瓶夹”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瓶夹,采用的是螺钉和螺母的安装方式,在安装的时候需要螺丝刀等工具进行辅助安装,若纯手工安装一方面难以安装到位,另一方面较为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一种快装电连接件,主要解决目前的电瓶夹由于采用的是螺钉和螺母的安装方式,难以安装到位、费事费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装电连接件,包括夹体,所述夹体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紧槽,还包括与所述夹体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均设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一通孔,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快装件和第二快装件,所述第一快装件和所述第二快装件上均设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快装件相对所述第二快装件一侧设有第一凸轮面,所述第一凸轮面包括第一高端和第一低端,所述第二快装件上与第一凸轮面对应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二凸轮面,所述第二凸轮面包括第二高端和第二低端;所述第二凸轮面包括所述第二高端与所述第一低端接触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快装件与所述第二快转件相对转动后所述第二高端与所述第一高端接触使所述第一夹臂受力收拢以减少所述夹紧槽的横截面的第二位置。

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凸轮面表面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粗糙面。

所述粗糙面为高于第一凸轮面表面的凸起。

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高端处。

所述凸起呈由第一低端向第一高端方向延伸的倒刺状结构。

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臂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夹臂上的第一通孔且连接有紧固螺母。

所述第一夹臂前端设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夹臂前端设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

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平行设置。

所述第一夹臂上下两侧设有翻边,所述第一快装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于两个所述翻边之间,两个所述翻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底板的对角线长度。

所述第二快装件上设有挡块,所述第一快装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挡臂,所述挡臂用于当所述第一快装件处于第二位置时与所述挡块接触。

所述第一快装件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凸轮面,两个所述第一凸轮面首尾相连,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结构相同。

第二快装件上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的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装电连接件,设有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快装件和第二快装件,当两者相对转动时,第二凸轮面转动到第一凸轮面的第一高端,通过第一快装件推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收拢使夹紧槽的面积减少来实现快速安装,不需要额外的安装工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夹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快装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快装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另一个状态的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第一凸轮面的展开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快装电连接件,包括夹体1,所述夹体包括第一夹臂2和第二夹臂3,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形成夹紧槽4,还包括与所述夹体连接的紧固件5,所述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上均设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一通孔41,还包括可相对转动的第一快装件6和第二快装件7,所述第一快装件和所述第二快装件上均设有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二通孔42,

所述第一快装件相对所述第二快装件一侧设有第一凸轮面61,所述第一凸轮面包括第一高端611和第一低端612,所述第二快装件上与第一凸轮面对应设有滑动配合的第二凸轮面71,所述第二凸轮面包括第二高端711和第二低端712;所述第二凸轮面包括所述第二高端与所述第一低端接触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一快装件与所述第二快转件相对转动后所述第二高端与所述第一高端接触使所述第一夹臂受力收拢以减少所述夹紧槽的横截面的第二位置。

使用时,将平常状态下的夹紧槽套在电瓶的端子外,此时夹紧槽的横截面积是大于该端子的横截面积的,然后手动转动紧固件到一定程度(使第一快装件和第二快装件的相对面贴合),然后转动第二快装件,使第二凸轮面的第二高端从第一凸轮面的第一低端到达第一高端,由于此时第二快装件轴向无法发生位移(可以通过手动按压或者通过其他限位件限位,如下文中的螺帽),由此通过第二凸轮面会作用力在第一快装件上,使第一快装件施力于第一夹臂上,使第一夹臂朝第二夹臂方向收拢,这样就减少了夹持的横截面积,使夹紧槽内壁与夹线端子外壁紧密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结构相同。当第二凸轮面处于第一位置时,其第二高端与第一凸轮面的第一低端接触(如图8所示),当抵压处于第二位置,其第二高端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的第一高端接触(如图9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51,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臂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夹臂上的第一通孔且连接有紧固螺母52。该紧固螺母可以为独立件,也可以一体焊在第二夹臂上,当独立件时,该紧固螺母外壁可以为设有防滑的网格用于手动转动,该紧固螺钉包括螺帽511,当安装到位后,该螺帽与第二快装件的外壁接触,该螺帽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用于防止掉出,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紧固螺钉均为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臂前端设有第一连接片21,所述第二夹臂前端设有第二连接片31,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片上。便于紧固件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相对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6所示,所述第一夹臂上下两侧设有翻边22,所述第一快装件包括底板60,所述底板设于两个所述翻边之间,两个所述翻边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底板的对角线长度。当第一快装件转入两个翻边之间后,第二快装件转动时,由于两个翻边的阻挡,不会带动第一快装件完全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图15所示,所述第一凸轮面表面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粗糙面。所述粗糙面为高于第一凸轮面表面的凸起613。该摩擦面可以为材质的变化也可以为结构的变化,可以采用不同材质的物料制成该摩擦面,也可以采用增加凹槽或者凸起的结构来实现,一方面增加摩擦力,另一方面也起到了防退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11所示,所述凸起呈由第一低端向第一高端方向延伸的倒刺状结构。该结构可以起到较强的单向防退结构,为优选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13所示,该凸起呈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15所示,该凸起呈半圆形结构。

所述凸起设于所述第一高端处。作为优选,该凸起可以设于第一高端处,当第二快装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退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快装件上设有挡块73,所述第一快装件包括底板60,所述底板上设有挡臂601,当所述第一快装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挡臂与所述挡块接触。当第二快装件转动到位后,该挡臂与所述挡块接触,使其无法再进行转动,起到了限定行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快装件上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凸轮面,两个所述第一凸轮面首尾相连,所述第二凸轮面与所述第一凸轮面结构相同。运行更加平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二快装件上设有用于手动操作的操作杆72。便于手动操作转动第二快装件。

另外,本夹体上设有接线片9,该接线片上安装有接线紧固件91,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