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867发布日期:2019-07-17 05:11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组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电池模组在市场的推广和广泛的应用,电池模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影响到整个电池系统的性能表现与寿命。电池的模组支架主要用于实现电池电芯的安装,将电池电芯固定在支架上使之变成模组,然后再将模组安装在模组支架上,最后将模组支架固定在箱体内。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模组支架是直接对平板进行弯折和裁剪,将电池模组放置在模组支架上时,电池模组会施加给模组支架向下的压力,模组支架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从而降低了电池系统的性能表现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组支架,其能够提高模组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组支架,包括主体和设置在所述主体下方的若干支脚,且所述主体向下弯折形成所述支脚,所述支脚关于所述主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主体的下方平行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全部的所述支撑板均呈弧形设置,且凸面朝向所述主体设置;全部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与所述主体接触,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部均能够与位于其两侧的支脚抵接,所述支撑板的端部通过固定板与所述支脚固定;所述主体上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主体上平行设置有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板插设的插入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能够与所述支撑板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下方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覆在所述支撑板的外部,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部与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与所述主体间设置有若干斜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开设有若干腰型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脚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当放置在主体上的模组施加给主体向下的压力后,弧形的支撑架能够施加给主体向上的支撑力,从而减小主体的弹性形变;因为支撑架呈弧形设置,当支撑架受压时会把这个力传给相邻的部分,所以支撑架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2、设置在主体上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能够分别沿主体的宽度和长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由主体向下冲压成凸起状,从而能够与主体长度和宽度方向产生的内应力相衔接,进而加强了模组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避免了采用焊接的工艺,能够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主体;11、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13、腰型孔;2、支脚;3、斜支架;4、支撑板;5、固定板;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组支架的一实施例,包括主体1和设置在主体1下方的若干支脚2,全部的支脚2均由主体1向下冲压而成。为了保持模组支架的受力平衡,全部的支脚2关于主体1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为了增大支脚2和箱体间的静摩擦力,支脚2的下表面黏附有防滑垫,本实施例中防滑垫的材料优选橡胶。

参照图1,主体1上均布开设有若干腰型孔13,腰型孔13既能够达到减重的目的,还可以有效的释放滚筋所产生的应力,从而使其保证有良好的平面度。此外,主体1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全部的第一加强筋11均平行设置,全部的第二加强筋12也相互平行设置。第一加强筋11和第二加强筋12由主体1向下冲压呈凸起状,从而能够与主体1长度和宽度方向产生的内应力相衔接,进而加强了模组支架的整体强度;同时避免了采用焊接的工艺,能够更好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控制成本。第一加强筋11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即第一加强筋11沿与主体1宽度平行的方向设置,第一加强筋11设置在两相邻的腰型孔13之间。第二加强筋12沿与主体1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条第二加强筋12,且两第二加强筋12均设置在腰型槽的两端部。

参照图2和图3,主体1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支撑板4,全部的支撑板4均平行设置,且支撑板4沿与主体1宽度平行的方向阵列设置。全部的支撑板4均呈弧形设置,且支撑板4的凸面朝向主体1设置。支撑板4的上表面能够部分和主体1的下表面接触,呈弧形设置的支撑板4能够施加给主体1向上的支撑力,从而能够部分抵消掉电池模组施加给主体1的压力,从而能够增大模组支架的承重,以及模组支架工作时的稳定性。此外,当支撑架受压时会把这个力传给相邻的部分,因而呈弧形设置的支撑板4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参照图2和图3,支撑板4弧形部分的最上端与主体1的下表面接触,支撑板4的两端部分别与位于其两侧的支脚2抵接。为了增大支撑板4和支脚2抵接时的稳定性,支脚2上开设有供支撑板4的端部穿设的插入槽(图中未示出),支撑板4的端部通过固定板5与主体1固定。当将支撑板4的端部插设进插入槽内部后,利用紧固螺栓将支撑块和与其贴合的固定板5固定连接,然后将与支撑板4两端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分别与两侧的支脚2固定,以实现支撑板4相对于主体1的固定。因为支撑板4呈弧形设置,为了减小支撑板4与固定板5贴合时的缝隙,固定板5上黏附有柔性垫(图中未示出),且柔性垫能够与支撑板4贴合,从而能够填充支撑板4和固定板5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增大支撑板4和固定板5连接时的稳定性。同时柔性垫能够增大支撑板4和固定板5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减小支撑板4和固定板5之间的位置的偏移,进一步的增大支撑板4和固定板5固定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有若干连接件6,连接件6用于加强支撑板4和主体1固定的稳定性。为了使得支撑板4能够受力平衡,设置在同一支撑板4上的连接件6均对称设置。连接件6绕设过支撑板4,且连接件6的两端部均与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大支撑板4和主体1抵接的稳定性,连接件6穿设过支撑板4,与支撑板4的凹面接触。

参照图2和图3,支脚2和主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斜支架3,本实施例中任一支脚2和主体1之间设置有两斜支架3,两斜支架3分别位于固定板5的两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