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9058发布日期:2019-07-24 09:3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属于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车所使用的电池(或称电瓶)均为铅酸蓄电池,而铅酸蓄电池因为其中的液体材料,其特性受温度影响较大;在低温环境下,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粘度增大,电阻增大,电化学反应阻力增加,一部分硫酸铅不能正常转化,导致蓄电池容量减少,进而使车辆启动困难甚至无法正常启动。

同时,在低温条件下,车辆部件润滑较差、负载较大,反而需要较大的启动和初始运行动力,因此对铅酸蓄电池的放电能力要求更高。当铅酸蓄电池过量放电时,电解液浓度降低,会导致电池结冰,引起电池电极板胀裂,电池外壳鼓包,产生不可修复的损害,极大地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

由于铅酸蓄电池对低温的承受能力弱于车辆其他部件,因此成为整车环境适应性的“短板”。

当车辆在低温环境下静置时,车辆电池(或称电瓶)会受环境温度影响,最终降至接近环境温度的低温。为了使车辆电池的运行环境得到改善,从而使电池的性能得到保证,就需要为电池提供加热的装置。

目前已经出现为电池加热的电池箱装置,但均需要在电池箱内设置单独的风道,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加成本,还占用电池箱内空间。

因此,设计一种为车辆电池加热的装置,改进上述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技术中,为电池加热的电池箱装置均需要在电池箱内设置单独的风道,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增加成本,还占用电池箱内空间;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通过独特设计的送风系统,为车辆电池提供更好的加热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和加热器总成,所述电池箱体包括骨架、蒙皮;加热器总成包括加热器箱体和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箱式框架结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电池安装板;

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中,至少一边的管梁为与加热器出风口相通的中空管;所述管梁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

所述电池安装板截面为底部向下的π形,底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两翼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侧向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蒙皮包括顶盖、底板和侧板;与加热器箱体相邻的侧板包括外板和内板;所述内板带有折边,与骨架和外板共同围成封闭的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外板上设有与加热器出风口连接的热风入口;本侧管梁所述通风口包括在上表面的进风口和内侧面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腔内。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中,左、下、右三边管梁均为内部贯通一体的中空管且均在内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管梁为矩形管,连接部位以45°切角焊接。

优选的,所述电池安装板两端固定在框架上,底面低于管梁的出风口;每个电池安装板对应至少一个管梁出风口;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用于固定电池位置的电池压紧装置,所述电池压紧装置包括压住电池的至少一个压条和用于固定住压条的双头螺栓。

优选的,在所述进风腔以外的外板上设有热风出口;所述内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通风口为长圆形;一侧所述蒙皮为可打开的前开门;所述蒙皮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为带温度控制的燃油加热器,包括燃油加热装置、风机和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信号连接设于电池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风机;

所述加热器进风管道设有通向环境的风口Ⅰ和连接所述热风出口的风口Ⅱ,所述风口Ⅰ和风口Ⅱ与进风管道之间设有可调节混风比例的风门;

转动所述风门的电机信号连接所述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管梁既可作为组成箱体骨架结构的基体,又可做为热空气流动管道,设计合理,既使电瓶受热均匀,又省去了专用风道;

(2)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安装板既可以作为热空气的纵向流动通道,又可以通过在两翼设置的侧向通风口,为热空气提供横向流动通道,便于热空气的均匀扩散;

(3)通过设置带温度控制的燃油加热器,不但可以使电池箱内的温度快速升高,为电池加热,还可以在达到设定温度后进行温度控制,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损坏和危险;

(4)通过设置风口Ⅰ和风口Ⅱ,既可以利用加热电池之后的暖回风,节省加热能源,又可以在电池箱体内温度较高时吸入外界冷空气,来中和空气温度,保证加热器出风温度控制在设定范围之内。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池箱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池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内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加热器进风管道示意图;

其中:1. 电池箱体,2. 加热器,3. 加热器底板,4. 加热器罩,5.管梁,6.电池安装板,7.通风口,8.外板,9.内板,10.热风入口,11.热风出口,12. 风口Ⅰ,13.风口Ⅱ,1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包括右侧(以附图视角来说)的电池箱体1和左侧(以附图视角来说)的加热器总成;

加热器总成包括加热器箱体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箱体包括加热器底板3和加热器罩4;加热器底板3通过焊接或带螺栓的支架固定连接于电池箱体1的骨架上;所述加热器罩4呈半包围方式覆盖加热器,内侧(靠近电池箱一侧)边角处设有带螺钉孔的凸耳,通过螺钉定在电池箱体1上。所述加热器罩4外侧面还设有百叶式透气孔,便于空气流动。本实施例所述加热器为燃油加热器,包括燃油加热装置、风机。工作时油泵从油箱吸入燃油,燃油在加热器燃烧室充分燃烧,燃烧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冷空气,风机再将热空气吹出。

所述电池箱体1包括骨架、蒙皮;所述骨架为箱式框架结构,底部设有2个电池安装板6;骨架由矩形管梁5焊接而成,牢固实用,可靠性好。所述蒙皮包括顶盖、底板和侧板,共同围成电池箱体的封闭空间。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骨架的底部框架为方形边框,左、下、右(以附图视角方向而言)三边管梁5均为内部贯通一体的中空管且均在内侧面(朝向电池箱内的一侧)设有长圆形出风口;所述管梁5为矩形管,连接部位以45°切角焊接。上方管梁5不与其余三边管梁5贯通,也不设出风口。这种设计,电池箱体1热风入口10在箱体一侧,由于电池遮挡会导致电池受热不均匀。管梁5既可作为组成箱体骨架结构的基体,又可做为热空气流动管道,设计合理,既使电池受热均匀,又省去了专用风道,节省了成本和空间。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电池安装板6截面为底部向下的π形,底面上设有螺栓安装孔,向上方和两侧伸展的两翼上分别设有2个长圆形的侧向通风口7。

如图4所示,与加热器箱体相邻的侧板(在图中视角下为左侧)包括外板8和内板9;如图4、图6所示,所述内板9带有折边,与骨架和外板8共同围成封闭的进风腔;所述内板9上设有多个散热孔14,便于热空气从本侧侧方进入电池箱内;所述进风腔位置的外板8上设有与加热器出风口连接的热风入口10;本侧管梁5所述通风口7包括在上表面的进风口和内侧面的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进风腔内。

所述电池安装板6两端固定在框架上,底面低于管梁5的出风口;每个电池安装板6中间的底板空间都对应左侧管梁5的一个侧向出风口;这样的设置,电池安装板6可以既作为热空气的纵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流动通道,又可以通过在两翼设置的侧向通风口7,为热空气提供横向流动通道,便于热空气的均匀扩散。

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箱体1还包括用于固定电池位置的电池压紧装置,所述电池压紧装置包括压住并排2个电池的2个压条和用于固定住压条的6个双头螺栓。

在所述进风腔以外(图4中左侧蒙皮的上部)的外板8上设有热风出口11;因此该方向的管梁5不设出风口,以避免热空气直接被热风出口11抽走。由于电池箱体整体封闭,此处为主要出口,且与加热器进风口相连,存在抽吸力量,因此可保证电池箱内热空气的流动方向。

图1中的下侧(或称为此图视角下的前侧)蒙皮为可打开的前开门;该前开门打开方式为整体拿下,在门的下方设有限位槽,门下边放入限位槽后扣上,门上部设有2个旋钮,对应门内侧上部2个可伸缩的门栓;门装上时所述门栓呈缩入状态,然后转动旋钮,通过偏心轮使门栓向外伸展,插入插销座内,实现对门的限位。

所述蒙皮可以在内侧或外侧设有保温层来提高电池箱的保温能力。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也为一种商用车用电池箱,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加热器为带温度控制的燃油加热器,包括燃油加热装置、风机和自动控制器;所述自动控制器信号连接设于电池箱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风机;

所述加热器进风管道设有通向环境的风口Ⅰ12和连接所述热风出口的风口Ⅱ13,所述风口Ⅰ12和风口Ⅱ13与进风管道之间设有可调节混风比例的风门;

转动所述风门的电机信号连接并受控于所述自动控制器。

本实施例中的加热器带有自动保护功能,启动加热器进行加热时,加热器从风口Ⅰ12(如图7所示)吸入电池箱内的冷空气,加热后从电池箱的热风入口处再进入电池箱,这样电池箱内温度会迅速升高,当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时,风门打开一定角度,这时加热器从风口Ⅰ12吸入外界冷空气,来中和空气温度,自动控制系统会自动控制风门开度,将出风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器达到设定的工作时间后,可以进行启动发动机操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和局部放大呈现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