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底盖及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9715发布日期:2019-06-21 23:1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电池箱底盖及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池箱底盖及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动车以电池为能源,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使汽车运动。电动车辆在目前的车辆占比中比例较小,但是其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又能够对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

在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中,随着电流的流动会有大量的热量散发,热量会导致电池箱内的温度上升,温度直接影响到电池寿命的长短。并且,一定程度上温度越高,电池的内部化学反应会快,内阻增加越快,内阻增大的外在表现就是,电池输出的功率减小,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底盖,其在电池箱中温度上升需要降温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于电池箱底盖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箱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盖本体与所述底盘间隔设置并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底盘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底盖本体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散热孔,以使气体依次沿所述通孔、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散热孔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本体包括侧壁和底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侧壁与所述底盘连接并在所述底壁与所述底盘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孔设置于所述底壁。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本体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散热孔邻近所述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间隔设置于所述底盘,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面积沿着气体流向所述开口的方向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为矩形,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不变,长度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和支撑部,所述底盘本体与所述支撑部连接,当所述底盘与所述底盖连接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盖本体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本体设置有凸向所述散热通道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包括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间隔设置于所述底盖本体,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持,所述底盖本体所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二凸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其在电池箱中温度上升需要降温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关于电池箱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箱,包括电池和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底盖,电池箱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和底盘,所述底盖本体与所述底盘间隔设置并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底盘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底盖本体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散热孔,以使气体依次沿所述通孔、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散热孔流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及电池箱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及电池箱,电池箱底盖包括底盖本体和底盘,底盘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在底盖本体和底盘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以通过散热通道保证气体的流动。电池箱在工作状态下,电池箱内的电池产生热量,热量从上往下运动到底盘处,通过底盘的通孔进入到散热通道内,再通过底盖本体上的散热孔散发出去。通过增强空气在底盘和底盖本体之间的流动,利用空气流动带动电池箱内的热量散发,从而保证电池箱内电池的散热效果,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I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池箱底盖;100-底盖本体;200-底盘;300-散热通道;110-散热孔;120-侧壁;130-底壁;140-开口;210-通孔;211-第一通孔;212-第二通孔;220-底盘本体;230-支撑部;240-凸起;241-第一凸起;242-第二凸起;25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底盖10,其在电池箱中温度上升需要降温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用于电池箱中,现有的电池箱结构中,为了对电池箱内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在电池箱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可以通过风扇等将外部冷空气吸入到电池箱内,再通过冷空气将电池模组散发的热量带到电池箱的底板处,电池箱底板装配时留有间隙,热量通过装配的间隙散发出去,从而对电池模组进行散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加强了对电池箱内热量的散发,以保证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包括底盖本体100和底盘200,底盖本体100与底盘200间隔设置并形成散热通道300,底盘200设置有与散热通道300连通的通孔210,底盖本体100设置有与散热通道300连通的散热孔110。电池箱在工作状态下产生热量时,风扇会将电池箱外部的冷空气吸入到电池箱内,冷空气将电池箱内部的热量带到电池箱底盖10处,通过底盖的通孔210进入到散热通道300内,再通过散热孔110将热量散发出去。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箱内的散热不仅仅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使气体从依次通过通孔210、散热通道300和散热孔110的方式将热量散发,也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与其他散热方式结合来散热。例如,在电池箱的顶盖上也开设有通孔,用于使外部的冷空气进入电池箱内,冷空气进入电池箱内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吸收热量后需要及时散发出去。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气体在电池箱内吸收热量后,体积增大,若不及时排出,不仅仅不能使电池模组散热,还会增大电池箱内的压力,随着压力的增加,需要将气体排出,以在进行散热的同时平衡压力。平衡压力需要使气压平衡,电池箱的主体上一般设置有出风口,结合底盘200和底盖上的开口140,底盘200、底盖和电池箱主体装配留下的间隙,共同将气体排出,增强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盖本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II处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底盖本体100包括侧壁120和底壁130,侧壁120与底壁130连接,侧壁120与底盘200连接并在底壁130与底盘200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00,散热孔110设置于底壁130。侧壁120和底壁130连接形成的底盖本体100为槽型结构,在底盘200和底盖本体100连接后,在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300,以使气体能够从电池箱内部经散热通道300散发出去。

可选地,底盖本体100具有开口140,散热孔110邻近开口140设置。底盖本体100的开口140可以由侧壁120和底壁130在连接时形成,侧壁120为三面,三面侧壁120依次连接连接口留有一方出口,侧壁120与底盘200连接后形成开口140,开口140与散热通道300连通,以使散热通道300内的气体通过散热通道300的开口140和散热孔110排出,达到对电池模组散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箱放置时,底盖需要承受整个电池箱的重量,而电芯模组的重量一般都比较重,因此在设置时将散热孔110邻近开口140设置。需要注意的是,在散热孔110邻近开口140设置时,可以将散热孔110的面积适当扩大,以提高散热能力,除此之外,也可以将散热孔110的设计为多个小孔,在不影响底盖承重能力的前提下,将散热孔110随机或均匀分布的设置于底盖本体100。散热通道300内的气体在流动时,因开口140面积较大,向开口140方向流动的趋势较大,因此,将散热孔110邻近开口140设置,在开口140处流出,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小散热孔110随机分布时对气体流动方向的干扰,从而加强散热能力。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盘2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底盘200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可选地,通孔210包括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间隔设置于底盘200,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均与散热通道300连通。第一通孔211和第二通孔212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通孔211可以随机分布于底盘200,也可以均匀或者按照一定规律分布于底盘200。多个第二通孔212依次排列的设置于底盘200,并且多个第二通孔212的面积沿着气体流向开口140的方向依次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孔211主要的作用为电池模组底盘的定位,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通气散热作用,气体散热主要通过第二通孔212进行。第二通孔212可以为多行,以三行第二通孔212为例,第二通孔212的面积沿着气体流向开口140的方向依次减小,也就是说,第二通孔212远离开口140的一端的面积大于靠近开口140处的第二通孔212的面积。气体需要从开口140和靠近开口140的散热孔110流向外界,在远离开口140处,第二通孔212的面积越大,气体通过底盘200进入散热空间的能力也就越强,电池箱的散热效果也就越好。

可选地,第二通孔212为矩形,多个第二通孔212的宽度不变,长度依次减小。因底盘200面积有限,在设置的第一通孔211之间穿插设置第二通孔212,第二通孔212的宽度一定程度下能够设置得有限,因此,通过改变第二通孔212的长度来改变第二通孔212的面积。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孔21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椭圆、腰圆、菱形或者圆形均可。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可选地,底盘200包括底盘200本体和支撑部230,底盘200本体与支撑部230连接,当底盘200与底盖连接时,支撑部230与底盖本体100抵持。支撑部230设置在底盘200本体上并位于散热通道300内,将散热通道300分割为多项通道,每一个通道对应的底盘200本体上均设置有一列第二通孔212,以保证气体通过底盘200本体进入多项散热通道300的流动性。电池模组设置于底盘200本体上,支撑部230与底盖本体100相互抵持,能够加强底盘200本体的称重能力,保证电池模组设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底盖本体100设置有凸向散热通道300的凸起240,凸起240与支撑部230相抵持。凸起240不仅仅能够与支撑部230相抵持,另一作用还能够增加底盖本体100的强度,使得电池箱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

可选地,凸起240包括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42,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42间隔设置于底盖本体100,第一凸起241与支撑部230相抵持,底盖本体100所还包括加强筋250,加强筋250设置于第一凸起241与第二凸起242之间。在第一凸起241与第二凸起242之间设置加强筋250,以加强底盖本体10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凸起241和第二凸起242均为弧形凸起240,也就是说,在相对凸起240的另一端,与凸起240相对的为凹槽。在第一凸起241的背面的凹槽内同样设置有加强筋250。可以理解,第二凸起242背面的凹槽,以及,底壁130和底壁130的了解处同样也可以设置加强筋250。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箱,包括电池和上述电池箱底盖10,电池箱底盖10包括底盖本体100和底盘200,底盖本体100与底盘200间隔设置并形成散热通道300,底盘200设置有与散热通道300连通的通孔210,底盖本体100设置有与散热通道300连通的散热孔110,以使气体依次沿通孔210、散热通道300和散热孔110流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在电池箱中温度上升需要降温时,能够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保证电池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及电池箱的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箱底盖10及电池箱,电池箱底盖10包括底盖本体100和底盘200,底盘200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在底盖本体100和底盘200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300,以通过散热通道300保证气体的流动。电池箱在工作状态下,电池箱内的电池产生热量,热量从上往下运动到底盘200处,通过底盘200的通孔210进入到散热通道300内,再通过底盖本体100上的散热孔110散发出去。通过增强空气在底盘200和底盖本体100之间的流动,利用空气流动带动电池箱内的热量散发,从而保证电池箱内电池的散热效果,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