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991发布日期:2019-06-25 23:16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保护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元件。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保护元件的发明。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使通过过电流的通电而发热的过电流发热性片的两端部的各端部与一对电极中的各电极直接接触。在该接触的基础上,过电流发热性片的各端部与各电极彼此通过低熔点可熔件连接。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设置有持有应力热能的弹簧,该弹簧能使过电流发热性片从电极脱离。在专利文献1的保护元件中,附加了电阻器,该电阻器在被保护设备异常时被通电而发热,并且通过其产生的热使低熔点可熔件熔融。而且,在电阻器的主体上设置有绝缘包覆层。电阻器主体的两端部隔着绝缘包覆层与各电极接触。

根据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元件,即使在施加直流电下使用,也能够排除低熔点合金的移动来准确地进行过电流切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200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保护元件中,存在难以设计能够保护流过较大电流的电路的规格的问题。如果想要设计能够保护流过较大电流的电路的规格,则容易产生误动作。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够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难以产生误动作。

解决问题的手段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保护元件进行说明。此外,在该部分中使用的附图标记是用于帮助理解发明的内容,并不是在将内容限定在图示的范围内。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保护元件10、310包括:一对电极22、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弹性体30、热能供给部32以及保持体34、334。电极间导体26是配置在一对电极22、24之间的导体。接合件28使电极间导体26分别与一对电极22、24中的每一个接合。弹性体30向电极间导体26施加分离力。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保持体34、334保持一对电极22、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弹性体30以及热能供给部32。分离力是使电极间导体26从一对电极22、24离开的方向的力。接合件28的强度在规定的温度下低于规定的强度。该规定的温度是通过从热能供给部32供给热能而达到的温度。规定的强度是承受分离力的强度。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具有一侧板状部50。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具有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不同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板状部54是板状。

通过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如果接合件28达到规定的温度,则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如果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则接合件28不能承受分离力。由于不能承受分离力,因此,电极间导体26通过弹性体30与一对电极22、24分离。由此,一对电极22、24之间的电流被切断。能够使电流从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经由电极间导体26向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流动,直到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为止。随着电流流动,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热。由于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因此,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的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由于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不同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334之外,因此,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的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由此,从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经由电极间导体26向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流动的电流的路径中的下述的部分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该部分是由一侧板状部50形成的部分以及由另一侧板状部54形成的部分。如果电流的路径的某一部分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则与该部分不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情况相比,能抑制该部分的电流的路径的距离。如果能抑制距离,则电阻变小。如果电阻变小,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发热量减少。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另一侧板状部54也是板状。板状的电极与直径与该板状的电极的厚度相等的线状的电极相比,电阻较小。如果电阻变小,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大小来说,发热量变少。如果一对电极22、24产生的热量少且该热量向保持体34、334之外流出,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如果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则与该温度容易上升的情况相比,通过一对电极22、24产生的热,使得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的可能性变低。如果该可能性变低,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

另外,优选地,上述的一对电极22、24中的一个除了一侧板状部50之外,还具有一侧支撑部52、352。一侧支撑部52、352设置在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以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在该情况下,优选地,一对电极22、24中的另一个除了另一侧板状部54之外,还具有另一侧支撑部56、356。另一侧支撑部56、356设置在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以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

一侧支撑部52、352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另一侧支撑部56、356通过与保持体34、3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由此,与没被支撑的情况相比,一侧板状部50以及另一侧板状部54的位置稳定。如果位置稳定,则电流的路径稳定。如果电流的路径稳定,则电流的路径的长度也稳定。如果该长度稳定,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产生误动作。

或者,优选地,上述的一侧支撑部52具有一侧接触部80和一侧连接部82。一侧接触部80与保持体34接触。一侧接触部80与一侧板状部50相对。一侧接触部80是金属制。一侧连接部82使一侧接触部80的一端100和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连接。一侧连接部82是金属制。在该情况下,优选地,另一侧支撑部56具有另一侧接触部86和另一侧连接部88。另一侧接触部86与保持体34接触。另一侧接触部86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对。另一侧接触部86是金属制。另一侧连接部88使另一侧接触部86的一端10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连接。另一侧连接部88是金属制。

如果一侧接触部80与一侧板状部50相对,并且另一侧接触部86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对,则与下述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一对电极22、24的间隔变狭窄。该情况是指,当从一侧连接部82观察时,一侧接触部80配置在与一侧板状部50相反的一侧,以及当从另一侧接触部86观察时,另一侧接触部86配置在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一侧接触部80与保持体34接触,一侧连接部82使一侧接触部80的一端100和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连接。一侧接触部80以及一侧连接部82是金属制。另一侧接触部86与保持体34接触,另一侧连接部88使另一侧接触部86的一端10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连接。另一侧接触部86以及另一侧连接部88是金属制。由此,与下述的情况相比,在一侧板状部50、另一侧板状部54和电极间导体26中产生的热量向一侧支撑部52以及另一侧支撑部56多地传递。该情况是指,一侧连接部82直接与保持体34接触的情况、以及另一侧连接部88直接与保持体34接触的情况。由于传递的热量多,因此,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如果接合件28的温度很难上升,与该温度容易上升的情况相比,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或者,优选地,上述的热能供给部32具有一侧热能生成部120、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以及供电导体124。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板状部50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隔着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与接合件28相对。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连接部82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接触部80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接收电力生成热能。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板状部54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隔着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与接合件28相对。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连接部88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接触部86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接收电力生成热能。供电导体124是向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以及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供给电力的导体。

供电导体124向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以及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供给电力。一侧热能生成部120接收电力生成热能。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也接收电力生成热能。一侧热能生成部120隔着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与接合件28相对。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板状部50、一侧连接部82以及一侧接触部80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隔着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与接合件28相对。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连接部88以及另一侧接触部86接触。由此,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以及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生成的热能能很好地传递到接合件28。如果这些热能能够很好地传递,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容易发生因热能供给部32供给热能而引起的接合件28的温度上升。其结果,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或者,优选地,上述的保护元件10、310还具有空间形成体36。空间形成体36,当从一侧板状部50观察时在与一侧热能生成部120相反的一侧形成空间,以及当从另一侧板状部54观察时在与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相反的一侧形成空间。

空间形成体36,当从一侧板状部50观察时在与一侧热能生成部120相反的一侧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空间,以及当从另一侧板状部54观察时在与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相反的一侧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空间。由此,与在这里存在比空间的隔热性高的物质的情况相比,在这里容易排出一对电极22、24和电极间导体26产生的热量。由于容易排出该热量,因此,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另外,优选地,上述的保持体34、334具有作为基底的底部130、一侧电极固定部132以及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一侧电极固定部132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在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固定有一侧板状部50。一侧板状部50被固定为,在其与底部130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一侧板状部50被固定为与热能供给部32相对。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固定部132相对。在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固定有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在其与底部130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与热能供给部32相对。

一侧板状部50如上述那样固定于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另一侧板状部54如上述那样固定于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由此,在一侧板状部50以及另一侧板状部54与底部130之间配置有热能供给部32。通过在这里配置热能供给部32,热能供给部32供给的热能被容易地供给到一侧板状部50以及另一侧板状部54。如果容易地供给热能,则容易产生因热能供给部32供给热能而引起的接合件28的温度上升。其结果,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或者,优选地,上述的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具有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以及一侧电极支持部142。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配置为夹持并固定一侧板状部50。一侧电极支持部142设置为在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之间从底部130立起。一侧电极支持部142具有一侧平坦面150。一侧平坦面150相比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更向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侧伸出,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优选地,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具有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以及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固定部132相对。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配置为夹持并固定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设置为在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之间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支持部142相对。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具有另一侧平坦面156。另一侧平坦面156与一侧平坦面1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平坦面156相比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更向一侧电极固定部132侧伸出,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

如果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具有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和一侧电极支持部142,则一侧板状部50的位置以及另一侧板状部54的位置稳定。如果一侧平坦面150向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侧伸出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一侧板状部50的位置稳定。如果另一侧平坦面156向一侧电极固定部132侧伸出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另一侧板状部54的位置稳定。由此,电流的路径稳定。如果电流的路径稳定,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保护元件,相对于能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的除去空间形成体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的除去电极等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变形例的保护元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这些部件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针对这些部件的详细说明。

(二次电池保护电路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保护电路。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保护电路具有:负载200、充电电源202、开关204、控制元件206以及保护元件10。公知的晶体管是能够作为开关204利用的元件的一种。控制元件206检测二次电池220的过充电或者过放电。控制元件206如果检测到过充电和过放电中的至少一个,则向开关204发送开关接通信号。开关204如果接收到开关接通信号,则变为“接通”状态。由此,电流流过开关204。在发生过电流、过充电以及过放电中的任意一个的情况下,保护元件10将二次电池220从负载200或者充电电源202断开。

(结构的说明)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的立体图。在图2中,以组装的状态示出保护元件10。在该图中,去除了保护元件10的一部分。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线的剖视图。基于图2和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具有:正极22、负极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压缩螺旋弹簧30、热能供给部32、保持体34、空间形成体36以及引线用绝缘体38。

正极22和负极24是电极。电流经由正极22和负极24流过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22与二次电池220连接。负极24与负载200以及充电电源20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22和负极24配置为彼此相对。电极间导体26是横跨在正极22与负极24之间配置的导体。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接合件28将电极间导体26与正极22接合。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另一接合件28将电极间导体26与负极24接合。压缩螺旋弹簧30配置在正极22与负极24之间。压缩螺旋弹簧30向电极间导体26施加分离力。分离力是使电极间导体26向从正极22以及负极24离开的方向的力。热能供给部32向接合件28供给热能。保持体34保持正极22、负极24、电极间导体26、接合件28、压缩螺旋弹簧30以及热能供给部32。保持体34具有耐热性。空间形成体36与保持体34连接。空间形成体36在正极22、负极24以及电极间导体26的周围形成空间。该空间是与保护元件10的外部连通的空间。引线用绝缘体38防止电极间导体26与压缩螺旋弹簧30直接接触。由此,电极间导体26与压缩螺旋弹簧30之间绝缘。

正极22具有一侧板状部50以及一侧支撑部52。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一侧支撑部52设置在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一侧支撑部52通过与保持体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

一侧支撑部52具有一侧接触部80以及一侧连接部82。一侧接触部80与保持体34接触。一侧接触部80与一侧板状部50相对。一侧连接部82使一侧接触部80的一端100和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连接。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的正极22的形状类似于字符“j”。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正极22成为一体。因此,一侧板状部50、一侧接触部80以及一侧连接部82是金属制。更具体而言,这些是铜制。

负极24具有另一侧板状部54以及另一侧支撑部56。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朝向与一侧板状部50正相反的方向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通过接合件28与电极间导体26接合。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这里所说的“同一平面”是指,在使电极间导体26载置在一侧板状部50与另一侧板状部54之间而通过接合件28能够连接的程度上高低差较小。另一侧板状部54是板状。另一侧支撑部56设置在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另一侧支撑部56通过与保持体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

另一侧支撑部56具有另一侧接触部86以及另一侧连接部88。另一侧接触部86与保持体34接触。另一侧接触部86与另一侧板状部54相对。另一侧连接部88使另一侧接触部86的一端102和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连接。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侧面观察的负极24的形状类似于字符“j”。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负极24成为一体。因此,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接触部86以及另一侧连接部88是金属制。更具体而言,这些是铜制。

电极间导体26在电流流过时发热。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电极间导体26是金属制的平板。其结果,在从与配置有一侧支撑部52以及另一侧支撑部56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观察电极间导体26的情况下,该电极间导体26看起来是笔直的。这里所说的“笔直”是指,沿着一侧板状部50延伸的方向和另一侧板状部54延伸的方向。电流流过电极间导体26。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温度下,接合件28的接合强度低于规定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规定的温度”是指,通过下述的发热而达到的温度。该发热是指,流过过电流的电极间导体26以及供给热能的热能供给部32中的至少一个的发热。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规定的强度”是指,承受上述的分离力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接合件28是将上述的“规定的温度”作为熔点的合金。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的除去电极等的状态下的剖视图。基于图2~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热能供给部32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热能供给部32具有:一侧热能生成部120、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以及供电导体124。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板状部50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隔着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与接合件28相对。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连接部82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与一侧接触部80接触。一侧热能生成部120具有未图示的电阻。由此,一侧热能生成部120接收电力而生成热能。

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板状部54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隔着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与接合件28相对。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连接部88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与另一侧接触部86接触。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具有未图示的电阻。由此,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接收电力而生成热能。

供电导体124是导体。供电导体124向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以及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供电。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供电导体124具有:引线用端子160、端子侧导线162、连接导线164以及电极侧导线166。引线用端子160的一端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引线用端子160与开关204连接。端子侧导线162与引线用端子160和一侧热能生成部120连接。端子侧导线162将经由引线用端子160流动的电流向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供给。连接导线164将经由一侧热能生成部120流动的电流向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供给。电极侧导线166与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连接。电极侧导线166贯通压缩螺旋弹簧30。电极侧导线166的端部通过未图示的低熔点合金与电极间导体26连接。该低熔点合金通过流过过电流的电极间导体26以及供给热能的热能供给部32中的至少一个的发热而熔化。由此,电极侧导线166与电极间导体26连接,以能够流过电流。电极侧导线166将经由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流动的电流向电极间导体26供给。

基于图3和图4,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体34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保持体34具有:作为基底的底部130、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弹性体台136以及变形吸收部138。一侧电极固定部132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在一侧电极固定部132上固定有一侧板状部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由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固定,一侧板状部50被固定为,在其与底部130之间隔开间隔地配置。一侧板状部50被固定为,一侧板状部50与一侧热能生成部120相对。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固定部132相对。在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上固定有另一侧板状部54。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由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固定,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与一侧板状部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与底部130之间隔着间隔地配置。另一侧板状部54被固定为,另一侧板状部54与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相对。弹性体台136支撑压缩螺旋弹簧30。变形吸收部138是具有至少与保持体34匹敌的耐热性且比保持体34更软的合成树脂。变形吸收部138如果与一侧接触部80以及另一侧接触部86接触则变形。由此,即使一侧接触部80以及另一侧接触部86变形,也能吸收这些变形的影响。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一侧电极固定部132具有: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以及一侧电极支持部142。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配置为夹持并固定一侧板状部50。一侧电极支持部142设置为在一对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之间从底部130立起。一侧电极支持部142具有一侧平坦面150。一侧平坦面150比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0更向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侧伸出,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另一侧电极固定部134具有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以及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设置为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固定部132相对。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配置为夹持并固定另一侧板状部54。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设置为,在一对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之间从底部130立起且与一侧电极支持部142相对。另一侧电极支持部148具有另一侧平坦面156。另一侧平坦面156与一侧平坦面150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另一侧平坦面156比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146更向一侧电极固定部132侧伸出,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

(动作的说明)

直到产生过电流、过充电以及过放电中的任意一个为止,压缩螺旋弹簧3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其间,在正极22、负极24以及电极间导体26中流过电流。通过流过电流,正极22、负极24以及电极间导体26发热。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正极22以及负极24向保护元件10之外流出。产生的热量的另一部分向空间形成体36形成的空间放出。该空间是形成在当从一侧板状部50观察时与一侧热能生成部120相反的一侧以及当从另一侧板状部54观察时与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空间。由于热量流出或者放出,因此,与热量不流出或者不放出的情况相比,能抑制接合件28的温度上升。

如果过电流流过二次电池220,则过电流也流过保护元件10的电极间导体26。如果流过电流,则电极间导体26极速发热。如果电极间导体26极速发热,则接合件28接收该热量。如果存在因过电流而引起的更多的热量,则接收该热量的接合件28达到规定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的该接合件28熔化。连接电极侧导线166的端部与电极间导体26的低熔点合金也熔化。如果接合件28熔化,则压缩螺旋弹簧30使电极间导体26从正极22以及负极24分离。由此,负载200与二次电池220之间断开。

如果二次电池220变为过放电状态,则控制元件206向开关204发送开关接通信号。开关204如果接收开关接通信号,则变成“接通”状态。如果开关204成为“接通”状态,则电流流过保护元件10的热能供给部32。如果电流流过,则热能供给部32的一侧热能生成部120和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生成热能。如果生成热能,则接合件28接收该热能。如果接收热能,则接合件28达到规定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的该接合件28熔化。传递该热能的低熔点合金也熔化。如果接合件28熔化,则压缩螺旋弹簧30使电极间导体26从正极22和负极24分离。由此,负载200与二次电池220之间断开。

如果二次电池220变为过充电状态,则控制元件206向开关204发送开关接通信号。如果开关204接收开关接通信号,则变成“接通”状态。如果开关204成为“接通”状态,则电流流过保护元件10的热能供给部32。如果电流流过,则热能供给部32的一侧热能生成部120和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生成热能。如果生成热能,则接合件28接收该热能。如果接收热能,则接合件28达到规定的温度。达到规定的温度的该接合件28熔化。传递该热能的低熔点合金也熔化。如果接合件28熔化,则压缩螺旋弹簧30使电极间导体26从正极22和负极24分离。由此,充电电源202与二次电池220之间断开。

(效果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中,从正极22经由电极间导体26向负极24供给电流的路径中,能抑制下述的部分的距离。该部分是至少由一侧板状部50形成的部分以及由另一侧板状部54形成的部分。如果能抑制距离,则电阻变小。一侧板状部50是板状。另一侧板状部54也是板状。板状的电极与直径与该板状的电极的厚度相等的线状的电极相比,电阻较小。如果电阻变小,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发热量变少。而且,一侧板状部50的一端60与另一侧板状部54的一端64突出到保持体34之外。由于上述突出,因此,热量逐渐向保持体34之外流出。若使正极22、电极间导体26以及负极24产生的热量少且该热量向保持体34之外流出,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因该热量所引起的接合件28的温度上升的可能性变低。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保护元件10,相对于能够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中,正极22以及负极24的位置稳定。由于正极22以及负极24的位置稳定,所以电流的路径稳定。如果电流的路径稳定,则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来说,很难发生误动作。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护元件10中,一侧热能生成部120以及另一侧热能生成部122生成的热能很好地传递到接合件28。如果这些热能很好的传递,则与不是这样的情况相比,容易产生因热能供给部32供给热能而引起的接合件28的温度上升。其结果,相对于流动的电流的大小,很难发生误动作。

(变形例的说明)

上述的保护元件10是用于具体化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所例示的例子。上述的保护元件10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方式的变更。

例如,正极22以及负极24突出的方向并不限定于相反侧。例如,正极22以及负极24的一方可以向与另一方正交的方向突出。

另外,电极间导体26的方式可以是与满足下述的条件的上述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该条件是,在从与配置有一侧支撑部52以及另一侧支撑部56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观察电极间导体26的情况下,该电极间导体26看起来笔直的条件。例如,电极间导体26可以是笔直的线状。电极间导体26可以载置在正极22的另一端62上和负极24的另一端66上,也可以与一侧支撑部52以及另一侧支撑部56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另外,保护元件10可以具有能够向电极间导体26施加分离力的任意的弹性体,以代替压缩螺旋弹簧30。

另外,正极22以及负极24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正极22可以不具有一侧支撑部52。负极24可以不具有另一侧支撑部56。一侧支撑部以及另一侧支撑部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结构。一侧支撑部以及另一侧支撑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形态可以是板状。图5是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保护元件310的剖视图。本变形例的保护元件310具有正极322、负极324以及保持体334,以代替上述的正极22、负极24以及保持体34。正极322具有一侧板状部50以及一侧支撑部352。一侧支撑部352是平板状。一侧支撑部352通过与保持体334接触来支撑一侧板状部50的另一端62。其结果,从正极322的侧面观察的形状类似字符“l”。负极324具有另一侧板状部54以及另一侧支撑部356。另一侧支撑部356是平板状。另一侧支撑部356通过与保持体334接触来支撑另一侧板状部54的另一端66。其结果,从负极324的侧面观察的形状类似字符“l”。保持体334除了从开口到底部130比上述的保持器34浅这点之外,其余与上述的保持体34相同。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310:保护元件

22、322:正极

24、324:负极

26:电极间导体

28:接合件

30:压缩螺旋弹簧

32:热能供给部

34、334:保持体

36:空间形成体

38:引线用绝缘体

50:一侧板状部

52、352:一侧支撑部

54:另一侧板状部

56、356:另一侧支撑部

60、64、100、102:一端

62、66:另一端

80:一侧接触部

82:一侧连接部

86:另一侧接触部

88:另一侧连接部

120:一侧热能生成部

122:另一侧热能生成部

124:供电导体

130:底部

132:一侧电极固定部

134:另一侧电极固定部

136:弹性体台

138:变形吸收部

140: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

142:一侧电极支持部

146:另一侧电极侧方固定部

148:另一侧电极支持部

150:一侧平坦面

156:另一侧平坦面

160:引线用端子

162:端子侧导线

164:连接导线

166:电极侧导线

200:负载

202:充电电源

204:开关

206:控制元件

220:二次电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