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装置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04980发布日期:2019-06-25 23:15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电感装置及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感装置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感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感装置的实例包含变压器及电感器、有时也指称反应器或阻流器。

电感器的应用广泛,诸如信号处理、噪声滤波、电力产生、电传输系统等等。为提供更紧凑及更有效的电感器,电感器的电传导绕组可配置于长形磁导芯(也指称磁芯)的周围。

电感装置可用于多种设计及材料中,各设计及材料具有其特定优点及缺点。然而,鉴于不同应用中的电感装置的不断增长的需要,仍需要具有柔性及有效设计且可在广泛应用范围中使用的电感装置。

可藉由按压柔软磁粉末材料、例如铁粉末来制造电感装置的磁芯。该粉末可被置于其中可压实该粉末的腔穴中。

电感装置的磁芯可以以各种设计制造。在磁芯的一种设计—有时也称为壶芯设计中,磁芯包括基底芯部分,一外芯部分及一内芯部分从该基底芯部分例如在轴向上延伸。内芯部分及外芯部分之间限定一用于容纳绕组的空隙,其中绕组配置于内芯部分周围。这种类型的电感装置提供抵抗电磁场的高屏蔽度,所述电磁场否则可影响电感器附近的其他电气组件。

仍期望提供允许有效制造及装配的改良式电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可能希望提供有利于储存及/或处置及/或运输及/或与其他电气部分连接的改良式电感装置。

本文公开了电感装置的实施例,该电感装置包括:磁芯,该磁芯形成空隙及空隙开口;绕组,该绕组被容纳于该磁芯的空隙中;至少一个引线,该引线从该绕组延伸;固化材料,该固化材料至少被设置(提供)于该空隙开口的一部分处;以及至少一个刚性终端(端子)元件,该刚性终端元件经由该至少一个引线连接至该绕组,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部分地嵌入该固化材料中并且从该固化材料突出。

上文所提及的电感装置的供应并且尤其是刚性终端元件的供应可促进与任何外部电路或装置的连接及/或可促进将电感装置连接至外部电路或装置的过程。使刚性终端元件自固化材料突出可实现及/或促进与外部电路/装置的连接。使刚性终端元件部分地嵌入固化材料中可提供改良式紧凑电感装置,它可相较于其他类似装置(其中刚性终端元件不嵌入固化材料中)占用较少空间。使刚性终端元件部分地嵌入固化材料中可提供刚性终端元件相对于磁芯及/或连接至固化材料的电感装置的其他部分的改良式固定。相应地,可促进电感装置的储存及/或处置及/或运输。

电感装置的实施例可以以成本有效并且相当简单的方式提供体积有效的电感装置。

电感装置可以是或包括电感器或变压器或类似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电感装置可以在本公开中仅指示为“电感器”或“电感装置”。

绕组通常包括复数个匝。这些匝界定在操作期间磁通量透过其延伸的中心孔,该磁通量由通过绕组的匝的电流引起。因此,轴向方向可以由绕组的匝界定为磁通量透过绕组的匝的中心的方向。该绕组可以基本上为柱形,但其他几何形状也是可行的。

绕组及该至少一个引线(例如从绕组的两个导电端延伸的引线)可由(例如单个)导体(例如导线,例如至少部分地隔离/绝缘的导线)形成。相应地,该导体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绕组的端部,即从绕组伸出的引线,例如两个引线。形成为具有伸出引线的绕组的这种导体可以通过例如陶瓷(搪瓷)或类似材料的涂层或者其他涂层隔离。

针对本发明,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术语径向、轴向以及圆周意欲指相对于由绕组界定的轴向方向限定的柱形坐标系统的相应方向。

磁芯的空隙可定义为由磁芯限定并且适合于容纳绕组的体积,例如至少部分地围封的体积。

电感装置可包括复数个(多个)绕组。第二绕组可被容纳于磁芯的空隙中。

磁芯可形成复数个空隙开口,例如空隙开口及第二空隙开口。该第二空隙开口可配置为类似于该空隙开口,即这样配置:使固化材料至少被设置于该第二空隙开口的一部分处,以及使第二刚性终端元件(它经由第二引线连接至绕组(或第二绕组))部分地嵌入固化材料中并且从固化材料突出。

将固化材料至少设置于空隙开口的一部分处可以理解为固化材料不必要位于空隙开口内,但靠近—例如在1mm内—空隙开口,例如在磁芯的空隙内。

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可包括复数个刚性终端元件,例如两个刚性终端元件,例如每个绕组包括两个刚性终端元件。

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引线连接至绕组的所述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可导致在绕组与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之间建立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术语“空隙开口”可理解为:“一个或多个空隙开口”。空隙开口可被称为“孔口(孔径)”。

在本发明中,术语“刚性终端元件”可理解为:“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中一个或多个刚性终端元件,例如第一刚性终端元件及/或第二刚性终端元件”。

在本发明中,术语“引线”可理解为:“该至少一个引线的一个或多个引线,例如第一引线及/或第二引线”。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磁芯是壶芯(壶形铁芯,罐形磁芯,potcore)类型的。这种芯可提供屏蔽效应以便防止或阻碍辐射并且减少电磁干扰。一个壶芯可由两个半体提供,两个半体可相同且可一起装配于绕组周围。

磁芯可包括基底芯部分,外芯部分及内芯部分在轴向方向上从该基底芯部分延伸以形成用于容纳绕组的空隙。附加的基底芯部分可被设置于该内芯部分及该外芯部分的相对端(另一端)处。基底芯部分可以具有圆盘类形状。

空隙开口可设置于外芯部分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内芯部分、绕组及外芯部分围绕轴向方向同轴地布置,其中内芯部分定位成在径向上最向内,相继由绕组及外芯部分包围。

磁芯可由复数个芯部件、例如至少两个芯部件、例如第一芯部件及第二芯部件形成。该第一芯部件可包括该基底芯部分及以下之任一者:外芯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或内芯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或这两者。该第二芯部件可包括端部部分(例如该附加基底芯部分)及内芯部分及/或外芯部分的互补部分,使得当彼此装配时,该第一芯部件及该第二芯部件形成磁芯。应当理解,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芯部件及该第二芯部件可相同,因此形成磁芯的两个半体,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芯部件及该第二芯部件可彼此不同。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第一部件可包括该基底芯部分及整个外芯部分及整个内芯部分,以形成用于接纳绕组的容座。在这种实施例中,该第二芯部件可形成为用于封闭该第一芯部件的敞开端的盖。在替代实施例中,该第一芯部件可包括该基底芯部分及整个外芯部分,而该第二芯部件包括端部部分(即,例如该附加基底芯部分)及整个内芯部分。在又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芯部件可包括该基底芯部分及整个内芯部分,而该第二芯部件包括端部部分(即,例如该附加基底芯部分)及整个外芯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内芯部分及外芯部分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分布于该第一芯部件与该第二芯部件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例如每个磁芯部件形成用于接纳绕组的一部分例如一个半体的容座。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底芯部分具有内表面及相对的外表面,其中内芯部分及外芯部分从该内表面轴向地延伸。外芯部分可至少部分地包围内芯部分,藉此形成用于容纳绕组并围绕内芯部分的空隙。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底芯部分的内表面包括用于容纳引线的至少一部分的凹部。该凹部可在内芯部分与外芯部分之间距离的至少一部分上延伸。外芯部分可界定从凹部位置处的端壁延伸的空隙开口、例如孔口,该空隙开口可至少部分地由一狭缝形成。外芯部分可形成为从基底芯部分的内表面轴向地延伸并且具有背向内表面的端部的壁。该孔口可至少部分地形成为从所述端部轴向地延伸向内表面的狭缝。凭借基底芯部分的凹部及孔口,绕组的引线可在不占用磁芯内的任何有价值绕组空间的情况下适宜地配置成延伸穿过或延伸至或延伸靠近孔口及凹部内部。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基底芯部分的外表面包括与凹部相对的升高区域。与凹部相对的该升高区域使得能以单个压制操作、即不需要任何后机加工(例如单独的磨削工序)来制成包含凹部及孔口的磁芯。此外,这可使用相当简单的压制、例如不需要任何额外独立的可控冲压来实现。升高区域添加至第二表面(即基底芯部分的外表面),第二表面的至少一些体积由凹部占用、即在基底芯部分中失去以形成凹部,且藉此通过减少冲头的任何偏压(其否则可由凹部的存在引起)而使基底芯部分的形成可行。因此,可使用相对简单的压制来以成本和时间有效的方式制造磁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与基底芯部分相对的磁芯的端部部分可同样包括位于其内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凹部以及,可选地,位于其外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突起,如结合基底芯部分所描述的。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凹部延伸至基底芯部分的内表面的外缘。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孔口延伸至该凹部,以使该孔口接合该凹部,其中凹部形成孔口的周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外芯部分的在轴向方向上远离基底芯部分的内表面的尺寸超过内芯部分的在轴向方向上远离所述内表面的尺寸。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磁芯包括两个磁芯部件,每个均包括基底芯部分、内芯部分及外芯部分,其中,第一磁芯部件的外芯部分的周缘(边沿)与第二磁芯部件的外芯部分的对应周缘接合,其中,第一磁芯部件及第二磁芯部件各自的内芯部分一起形成长形内芯部分,该长形内芯部分限定一间隙,有时称为气隙。在一些应用中,可能期望使用包含气隙的磁芯,这是由于适当布置的气隙可减少对电流变动的电感敏感度。

磁芯可由软磁性复合粉末材料制成及/或包括软磁性复合粉末材料,该材料可被压缩以提供磁芯或磁芯的部件。粉末材料可以是铁素体粉末、高纯度铁粉、fe-si粉末、其他硅合金粉末、铁磷合金或具有类似性质的一些其他粉末材料。可选地,该材料可以是包含具有电绝缘涂层的软磁性粉末(例如铁)的软磁性复合粉末材料。可使用的复合材料的示例可以是可从ab,s-26383,sweden获得的somaloy110i、somaloy130i、somaloy500、somaloy700及somaloy1000。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压缩的软磁性粉末材料包含至少80重量%的铁,如至少90重量%的铁、如至少95重量%的铁。铁的增大的百分比可改良粉末的可压缩性。

磁芯可在轴向方向上具有至少1.5mm(例如至少4mm)及/或小于20mm(例如小于15mm)的延伸部。

磁芯可在垂直于轴向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具有至少3mm(例如至少8mm)及/或小于50mm(例如小于30mm)的延伸部。

磁芯的外部分的厚度—例如界定空隙开口的周缘处的厚度—可以是至少0.5mm、例如至少1mm。

电感装置可包括线圈成形器、例如卷线轴,可围绕该线圈成形器提供绕组。该线圈成形器可被容纳于磁芯的空隙中。该线圈成形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壁,所述壁一起界定用于接纳绕组的空隙并且使绕组的至少一部分与磁芯的至少部分分开。

刚性终端元件可从空隙开口突出。这可促进电感装置的储存及/或处置及/或运输。例如,如果刚性终端元件从设置于具有相对平滑且为圆形的表面的电感装置的外表面中的空隙开口突出,则刚性终端元件可阻碍电感装置滚动。电感装置的滚动可受电感装置的具有其他外表面结构的突出的刚性终端元件阻碍。刚性终端元件可在相对于一限定及/或跟随空隙开口的平面及/或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突出。刚性终端元件可从空隙开口突出至少0,5mm,例如至少1mm。

空隙开口可理解为被界定于框定空隙开口的外芯部分的边缘内的区域或体积。空隙开口可理解为外芯部分中缺失的区域或体积,该外芯部分例如为管状壁部分、例如具有与外芯部分的壁厚度相同的厚度的壁部分。

刚性终端元件可至少部分地被容纳于空隙开口内。这可促进体积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改良了绕组的空隙内的空间与刚性终端元件的比率,即通过降低刚性终端元件的空隙空间需要。附加地或替代地,这可促进刚性终端不从电感装置突出超过预期、例如小于4mm、例如小于2mm。

固化材料可设置于空隙开口的至少一部分内。这可加强刚性终端元件与磁芯之间的机械联接。固化材料可填充空隙开口。这可进一步加强刚性终端元件与磁芯之间的机械联接。固化材料可提供于空隙内及/或填充空隙(即空隙的未被其他元件例如该绕组、该至少一个引线等占用的部分),并且可连接至空隙开口处的固化材料。这可加强刚性终端元件与磁芯之间的机械联接。此外,可加强绕组相对于磁芯的稳定性。

刚性终端元件可沿纵向方向延伸,其限定刚性终端元件的从固化材料突出的远端端部以及刚性终端元件的嵌入固化材料中的近端区段。该近端区段的外表面的结构可以在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期间通过例如夹紧该刚性终端元件的容纳引线的部分来限定。

近端区段的外表面(例如垂直于纵向方向取得的横截面的外表面)可以是非圆形、例如多边形的,及/或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这可促进刚性终端元件相对于固化材料及/或电感装置的剩余部分的旋转稳定性。近端区段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可在将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期间形成。

刚性终端元件可包括外部连接部分(例如位于刚性终端元件的远端端部处),例如带螺纹的外部连接部分,例如带螺纹的突起或带螺纹的孔,例如螺纹孔腔。该外部连接部分可构造成经由例如相应的线实现例如与外部部分—例如电气装置或电路—的电连接。与外部线的连接可以与刚性终端元件与引线之间的连接相似地被促进。

刚性终端元件可包括布置用于与引线连接的内部连接部分(例如定位为与刚性终端元件的远端端部相对)。该内部连接部分可包括该刚性终端元件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空隙,例如孔、例如螺纹孔、例如螺纹孔腔。替代于带有螺纹,该内表面可限定一个或多个突起。

内部连接部分的螺纹孔腔及外部连接部分的螺纹孔腔可形成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可沿刚性终端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这可简化电感装置且可促进与引线及/或外部的电连接。此外,可简化刚性终端元件的突出。

刚性终端元件可包括金属或金属合金及/或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该金属合金例如为含有以下之任一者或组合的金属合金:铜、锌及锡。刚性终端元件可包括导电材料及/或由导电材料制成。刚性终端元件可限定为比形成引线及/或绕组的线或导体的刚性大(例如至少两倍刚性)。

固化材料可包括以下之任一或多者或由以下之任一或多者组成:固化锌、固化环氧树脂及固化聚氨酯。固化材料可以是不导磁及/或不导电的。这样(尤其是不导电)的优点可以是刚性终端元件(尤其是其嵌入固化材料中的部分)的外表面可以是导电的。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电感装置包括流动通道(槽道),该流动通道界定用于将可固化材料插入该流动通道中的入口端口。该流动通道可界定通向磁芯的空隙、例如在与空隙开口相对的部位处的出口端口。相应地,该可固化材料可被提供至电感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例如至少最初通过填充磁芯的空隙而提供。

电感装置可具有提供流体导管—该流体导管提供通向空隙的流动通道—的一个或多个孔或通道,以允许可固化材料插入流动通道的入口端口中从而进入所述空隙。

该流动通道可提供从入口端口到被容纳于磁芯的空隙中的绕组的连接。该方法可包括提供经由流动通道的入口端口提供可固化材料。可固化材料可例如经由入口端口在压力下被提供。

该填充可以包括将可固化材料—可选地在压力下—插入由电感装置形成的流动通道的入口端口中。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当将磁芯与绕组的装配组合与形成于面向上的磁芯的外芯部分中的空隙开口一起放置时,将液态可固化材料插入该入口端口中。该方法可因此包括使该液态可固化材料穿过流动路径流动以填充空隙。因此,电感装置内部的保持未被绕组(或任何其他装置,例如线圈成形器)占用的任何空间可由来自下方的可固化材料以有效的方式填充而避免包含气体。

液态可固化材料可从下方进入空隙中,并且磁芯内部的可固化材料的液位可在填充程序期间逐渐上升以填充空隙内部的保持未由绕组占用的任何空间。当可固化材料达到期望的液位时、例如位于空隙开口处—例如位于孔径之周缘处,填充程序可停止且可允许可固化材料固化。

因此,在电感器可保持紧凑且在绕组与磁芯之间提供可靠绝缘的同时,提供了包围绕组的空间的有效填充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固化材料可通过经由空隙开口进入而被设置于空隙开口处。

本发明涉及包含上述及下文中所描述的电感装置的不同方面以及对应的方法及/或产品。每个方面均可产生结合其他方面之一或多者描述的益处及优点之一或多者,且各方面均可具有含对应于结合其他方面及/或随附权利要求中所揭示的方面之一或多者描述的实施例的所有或仅一些特征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

根据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电感装置、例如根据本发明的电感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磁芯,该磁芯形成空隙及空隙开口;提供绕组,该绕组位该磁芯的空隙中;提供至少一个引线,该引线从该绕组伸出;提供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该刚性终端元件经由该至少一个引线连接至该绕组;以及提供可固化材料,该可固化材料至少位于该空隙开口的部分处,以使得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部分地嵌入可固化材料中并且从该可固化材料突出。该可固化材料可以是液态可固化材料、即固化材料的液化版本。该可固化材料可以固化以形成固化的材料。

实施提供用于制造电感装置的上文所提及的部分的步骤可不受限于以上文所提及的顺序实施。

根据一个方面,该方法包括在绕组被容纳于空隙中时将刚性终端元件附接(例如使用刚性终端元件的螺纹孔或通孔)至引线。根据另一方面,该方法包括在绕组被容纳于空隙中之前将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绕组可被容纳于线圈成形器中,该线圈成形器在将刚性终端元件经由引线附接至绕组之后被容纳于磁芯中。

根据一个方面,当绕组的至少部分被容纳于限定空隙的至少一部分的磁芯的至少一部分中时,该绕组被认为是被容纳于空隙中的。根据另一方面,当整个绕组被容纳于界定整个空隙的整个磁芯中时,该绕组被认为是被容纳于空隙中的。

将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可包括将引线切割成期望的长度,这可在形成绕组之后实施。

在将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之前,可至少从待附接的引线的一部分移除该引线的隔离件/绝缘件(例如陶瓷)。这可促进引线与刚性终端元件之间的电连接。

可通过在由刚性终端元件界定的空隙—例如孔、例如孔腔—内设置引线的一部分而将该刚性终端元件附接至引线。这可随后接着刚性终端元件的外表面上的露营动作。相应地,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纳引线的相应部分的刚性终端元件的空隙的一个或多个内表面部分可以被朝向引线的相应部分夹紧。如果刚性终端元件的空隙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例如带有螺纹,则可促进刚性终端元件与引线之间的连接。此外,刚性终端元件的外表面上的该夹紧动作可形成刚性终端元件的夹紧的外表面,例如通过形成具有复数个突起的不平坦表面来实现。

空隙开口可以在可固化材料的提供期间面向上。

可固化材料的提供可以包括将可固化材料通过至磁芯的空隙中,以使绕组嵌入可固化材料中。

可固化材料的提供可包括将可固化材料通过至磁芯的开口中,例如通过填充该开口来实现。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透过本发明概念的较佳实施例的以下绘示性且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更佳地理解本发明概念的上述以及额外目的、特征及优点,其中相同组件符号将用于相同组件。

图1是示意性地绘示根据本发明的电感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a及图2b是示意性地绘示电感器芯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绘示图1中所示电感器的电感器芯的俯视图。

图4及图5示意性地绘示不具有固化材料的、图1中所示的电感器的分解图。

图6示意性绘示不具有固化材料的、图1的装置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

图7示意性地绘示图1的装置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

图8及图9示意性绘示垂直于轴向且与空隙开口相交所见的、图1的电感器的相同横截面侧视图(但具有不同绘示性构件)。

图10示意性地绘示在装置制造期间图1的装置的一个区段的透视图。

图11示意性地绘示在经由刚性终端元件的引线附接至绕组之前及之后刚性终端元件的不同透视图及横截面侧视图。

图12示意性地绘示在经由一替代刚性终端元件的引线附接至绕组之前及之后该替代刚性终端元件的不同透视图及横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绘示根据本发明的装配的电感器(电感装置)100。参考图1(以及图3至图11),电感装置100包括:磁芯170,其形成空隙160(参阅图4至图10)及空隙开口150;绕组111(参阅图4至图6及图8至图10),其被容纳于磁芯170的空隙160中;至少一个引线129(其包括两个引线129)(参阅图4至图6及图8至图10),其自绕组111延伸;固化材料131(参阅图1及图7至图9),其至少被设置于空隙开口150的一部分处;及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140(其包括两个元件140),其经由该至少一个引线129连接至绕组111,该至少一个刚性终端元件部分地嵌入固化材料131中且自固化材料131突起。绕组111界定轴向方向。

磁芯170是壶芯类型的并且由两个相同的磁芯部件101形成,结合图2a、图2b及图3进一步描述磁芯部件101的实例。

图2a及图2b是绘示电感器的磁芯部件201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它例如形成图1的电感器100的磁芯170的磁芯部件101之一或两者。

图3是图1的电感器100的磁芯部件101之一或两者的俯视图示(即从磁芯部件的敞开端看去的视图)。磁芯部件101类似于图2a及图2b的磁芯部件201,但不同之处在于磁芯部件101包含一个以上的凹部220。

各部件101、201形成为包括一基底芯部分103、一内芯部分218及一形成圆周壁的外芯部分102的壶状部件(或壶状部件的半体或一部分)。因此,各磁芯部件101、201具有由基底部分103形成的封闭端及由外芯部分的周缘或端表面114界定的相对敞开端。磁芯部件以它们各自的面向彼此的外芯部分的周缘装配在一起。端面可彼此抵接(邻接)或以其他方式彼此接合或彼此连接。

磁芯部件101、201可由一压缩的软磁性粉末材料制成,并且它包括圆盘状的基底芯部分103。基底芯部分103包括内表面219及与该内表面相对的外表面。内芯部分218在轴向方向上从内表面219垂直地延伸。内芯部分218具有环形横截面。外芯部分102被以管状壁的形式提供,该管状壁在轴向方向上从内表面219延伸,并且该管状壁的相对端界定外芯部分102的周缘114。

内芯部分218从基底芯部分103的中心部分延伸,而外芯部分102从基底芯部分103的径向最向外的周边延伸。当由两个磁芯部件101、201装配成磁芯170时,外芯部分102一起形成磁芯170的圆周外壳(它界定空隙160)。因此,磁芯170提供了在轴向上沿着内芯部分并且透过圆盘状基底芯部分沿径向向内/向外的磁通量路径以及在轴向上沿着外芯部分的返回路径。

内芯部分218可以具有轴向延伸的孔105。该孔可为一通孔。该孔可布置成接纳用于将电感器芯170附接至外部结构的紧固构件、例如螺栓或类似件。

外芯部分102至少部分地包围内芯部分218,并且布置成与内芯部分218同轴。藉此,在内芯部分218与外芯部分102之间形成沿径向及轴向延伸的环形空隙160。在此空间中,可容纳绕组111(如图4至图6及图8至图10中所绘示)。

外芯部分102包含一狭缝109。该狭缝109自周缘114朝向基底芯部分103的内表面219延伸。狭缝109延伸穿过外芯部分102的整个径向厚度。外芯部分102的界定狭缝109的壁部分沿轴向延伸。当与另一磁芯部件装配在一起时,狭缝109界定空隙开口150的至少一部分。

内表面219包含在径向方向上自内芯部分218朝向狭缝109延伸的凹部220,藉此接合狭缝109,其中,凹部220形成狭缝109的底部。在其中凹部220接合狭缝109的径向位置处,凹部220及狭缝109具有近似相等宽度、即相等的圆周尺寸。

凹部220布置成容纳被围绕内芯部分218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绕组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导线(即引线129)。具体地说,来自绕组111(参阅图4-6及图8-10)的内匝的引线129(参阅图4-6及图8-10)可以在凹部220中径向向外延伸且延伸穿过狭缝109。狭缝109布置成提供用于引线的引入。因此,一个或多个绕组的引线可以被穿过狭缝109且沿朝向内芯部分218的基底芯部分103的凹部220布置,同时占用绕组空间的最小体积。

基底芯部分103的外表面包括突起104。该突起104在轴向方向上突起。突起104在径向方向上自外表面的中心部分朝向外表面的外部径向边缘延伸。突起104藉由沿凹部220且与凹部220平行延伸而与凹部220共同延伸。

图3的磁芯部件101的基底芯部分的内表面219包含三个凹部220。这些凹部相对于角方向对称地分布于内表面上,以使得约120°的角形成于相邻凹部对之间。然而,其他分布也是可行的。外芯部分102包括自外芯部分的周缘朝向所述凹部220之一延伸的狭缝109,该凹部因此形成狭缝109的底部。

应注意,磁芯部件可包含与上文所述的一个或三个不同的数目的凹部。例如,磁芯部件可包含两个凹部及两个对应突起。在该情况中,所述两个凹部(以及所述两个突起)可相对于彼此以180°的角布置。

在上述磁芯部件中,凹部220之一自内芯部分218延伸至狭缝109。根据一种替代实施例,凹部220的径向最向内部分可以与内芯部分218隔开一个距离、即一个非零距离。这例如在使用多层绕组时是有用的,该多层绕组的厚度使得该绕组的外层大致上与凹部220的最内径向部分重合,其中,被容纳于凹部中的该绕组的连接部分使该绕组留于凹部220的最内径向部分处。

返回图1以及图4-11,刚性终端元件140自空隙开口150突起。此外,刚性终端元件140被至少部分地容纳于空隙开口150内。空隙开口150由外芯部分102界定。

刚性终端元件140沿纵向方向延伸。刚性终端元件140具有自固化材料131突起的远端端部141及嵌入固化材料131中的近端区段142(尤其参阅图8及图9)。刚性终端自身的不同视图最佳见于图11中。近端区段的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横截面的外表面是非圆形的。更具体地说,该横截面实质上是多边形并且具有复数个突起。

固化材料131设置于空隙开口150的至少部分中。如图1及图7-9中所绘示,固化材料131被设置于基本上整个空隙开口150内。如图7-9中所绘示,固化材料131被设置于未被任何其他部分、如绕组111及引线129占用的基本上整个空隙160内。在图7中—其中磁芯170的一半被移除,可看见空隙160内部的固化材料131的延伸区由磁芯部件101的内侧界定,如结合图3所描述的。

刚性终端元件140每个均包括位于刚性终端元件140的远端端部141处的外部连接部分145。该外部连接部分145是螺纹孔。

刚性终端元件每个均包括定位为与刚性终端元件的远端端部141相对的内部连接部分146。该内部连接部分布置成与引线129连接。该内部连接部分146包括呈孔腔形式的螺纹孔。内部连接部分146的螺纹孔及外部连接部分145的螺纹孔形成沿刚性终端元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螺纹通孔。

通过在由刚性终端元件140界定的孔(即内部连接部分146)中提供一部分引线来将刚性终端元件140附接至引129线。这之后是刚性终端元件的外表面147上的夹紧动作。相应地,朝向引线的相应部分夹紧至少部分地界定容纳引线129的相应部分的刚性终端元件的孔的一个或多个内表面部分。由于刚性终端元件140的孔146是带螺纹的,所以促进了刚性终端元件与引线之间的连接。此外,刚性终端元件的外表面147上的夹紧动作已形成(或将形成)刚性终端元件的夹紧外表面。相应地,形成了具有复数个突起并且实质上是多边形的一不平表面147。

在图4及图5中,为了绘示而省略固化材料。

图10示出与图6中所示电感装置类似的、但在夹紧动作之前的电感装置100的一部分。在图10中,引线被容纳于电感装置的内部连接部分中。

图11示意性地绘示刚性终端元件140的不同视图。图11a展示被夹紧之前的刚性终端元件140。图11b展示被夹紧之后的刚性终端元件140的透视图。图11c展示被夹紧之后的刚性终端元件140的另一透视图。图11d展示被夹紧之后但不具有引线的刚性终端元件140的截面侧视图。

图12中所绘示的刚性终端元件240类似于图11中所绘示的元件140。唯一的差异在于,图12的外部连接部分245是作为螺纹突出部提供的,而不是如图11中所绘示的螺纹孔145。

图12示意性地绘示刚性终端元件240的四个不同视图。图12a展示被夹紧之前的刚性终端元件240。图12b展示被夹紧之后的刚性终端元件240的透视图。图12c展示被夹紧之后的刚性终端元件240的另一透视图。图12d展示被夹紧之后但不具有引线的刚性终端元件240的截面侧视图。

尽管已详细描述及展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可以在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以其他方式实施。特别地,应了解,可利用其他实施例且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及功能修改。例如,尽管在上文中已描述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电感装置,但本发明的概念不限于此特定形状。例如,磁芯可在不背离如独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呈现圆形横截面、椭圆形横截面、矩形横截面、多边形横截面等的区段。

在枚举若干特征之装置的权利要求中,若干此等特征可由硬件之一及相同项目体现。在互相不同的独立权利要求中列举或在不同实施例中描述的具体措施并不代表此等措施之一组合不能优化使用。

应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发明中用于指定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