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35353发布日期:2020-01-18 04:2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天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在高频信号中的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下进行动作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例如提出了一种在2个辐射导体各自之间分别设置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辐射器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天线装置中,根据辐射器的动作频率,使用2个辐射导体来以环状天线模式和单极天线模式中的任一个模式进行动作,由此实现支持双频段的动作。

图18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专利文献1的天线装置的辐射器100由2个辐射导体101、102、电感器103以及电容器104构成。第一辐射导体101是有棱角的u字形状,具有2个端部。在第一辐射导体101的一端连接有电感器103,在另一端连接有电容器104。另一方面,第二辐射导体102同样是有棱角的u字形状,具有2个端部。在第二辐射导体102的一端连接有电感器103,在另一端连接有电容器104。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天线装置中,辐射器100为以下结构:第一辐射导体101、电感器103、第二辐射导体102以及电容器104呈环状地连接。

在图18所示的以往的天线装置中,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高频信号的信号源105在馈电点p1处与第一辐射导体101的拐角部分连接(参照图18)。另外,信号源105在连接点p2处与同辐射器100接近地设置的接地导体106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24247号小册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图18所示的以往的天线装置中,在以低区频率激励辐射器100时,电流经由电感器103和电容器104地流过呈环状地电连接的2个辐射导体101、102,辐射器100以环状天线模式进行动作。作为此时的流过辐射导体101、102的电流的开放端,为第二辐射导体102的与接地导体106接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以高区频率激励辐射器100时,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第一辐射导体101与第二辐射导体102之间的电感器103,电流经由电容器104流向第二辐射导体102,为单极天线模式。此时的流过第二辐射导体102的电流的开放端也为第二辐射导体102的位置。

在图18所示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相互影响,从而存在以下问题:在优化任一方的频带的天线效率的情况下,另一方的频带的效率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是在低区频率的谐振动作还是在高区频率的谐振动作中都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具备:

馈电源,其输出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信号;

馈电电极,其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信号,分支为主要成为低区频率的信号路径的第一分支馈电电极以及主要成为高区频率的信号路径的第二分支馈电电极;

辐射电极,其呈具有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具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支馈电电极的低区频率馈电点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的高区频率馈电点;

电感器元件,其设置于所述馈电电极,形成所述馈电电极中的低区频率的信号路径;以及

电容器元件,其设置于所述馈电电极,形成所述馈电电极中的高区频率的信号路径,

其中,所述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构成为:在所述辐射电极中,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且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或者,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且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无论是在低区频率的谐振动作还是在高区频率的谐振动作中都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在针对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仿真实验中使用的具体结构例的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的仿真实验的结果的频率特性图。

图4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通过利用低区频率或高区频率的信号进行的仿真实验得到的结果的图。

图5是示出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相对的比较例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和比较例中以高区频率的频率进行激励时的电流密度的等高线图。

图7是示出针对比较例进行的仿真实验的结果的频率特性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8是示出以往的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记载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的各种方式的结构。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具备:

馈电源,其输出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信号;

馈电电极,其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信号,分支为主要成为低区频率的信号路径的第一分支馈电电极以及主要成为高区频率的信号路径的第二分支馈电电极;

辐射电极,其呈具有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具有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一分支馈电电极的低区频率馈电点以及用于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的高区频率馈电点;

电感器元件,其设置于所述馈电电极,形成所述馈电电极中的低区频率的信号路径;以及

电容器元件,其设置于所述馈电电极,形成所述馈电电极中的高区频率的信号路径,

其中,所述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构成为:在所述辐射电极中,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且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或者,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且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第一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能够在低区频带和高区频带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的第一方式的所述辐射电极中,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端部附近,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低区频率的信号,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高区频率的信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的第一方式的所述辐射电极中,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与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边,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低区频率的信号,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形成于所述矩形形状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边的中央部,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高区频率的信号。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电感器元件设置在从所述馈电源经由所述第一分支馈电电极到达所述辐射电极的所述低区频率馈电点的路径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电容器元件设置在从所述馈电源经由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到达所述辐射电极的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的路径上。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五方式中,在从所述馈电源经由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到达所述辐射电极的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的路径上,设置有至少2个电容器元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七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还具备接地电极,所述馈电源与所述接地电极连接,

所述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构成为:所述辐射电极呈具有长边方向的矩形形状,并且形成向接地电极侧突出的凸形状,所述高区频率馈电点配置于所述凸形状的中央部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在通过高区频带的信号进行激励时,所述辐射电极的与所述凸形状相向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成为开放端侧。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八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馈电电极被提供来自所述馈电源的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的信号,具有被分支为所述第一分支馈电电极和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的公共馈电电极,在所述第一分支馈电电极处电连接所述电感器元件,在所述第二分支馈电电极处电连接所述电容器元件。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九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电感器元件由具有电感的导电体图案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方式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也可以是,在所述的第一方式至第九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中,所述电容器元件由具有电容的导电体图案构成。

下面,使用表示各种结构的多个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此外,作为下面说明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说明以2.4ghz频段/5ghz频段的频率为低区/高区的谐振频率来进行动作的天线装置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该频带。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在由电介质材料等构成的基体1之上形成有电极图案(2、3、4),设置有各种调整元件(5、6、7)。

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在同一平面上形成有矩形的辐射电极2、分支为2个的馈电电极3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4。辐射电极2具有大致长方形形状,馈电电极3的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及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一个边(在图1中为下侧的长边)2a电连接。辐射电极2配设于与接地电极4相离规定距离(例如,几毫米)的位置。在辐射电极2中,电连接馈电电极3的长边2a是与接地电极4相向的距离接地电极4近的长边。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电连接不仅包括直接接触来进行连接的情况,还包括经由电容器元件、电感器元件等电气要素来进行连接的情况。

馈电电极3包括公共馈电电极3c以及与辐射电极2的同接地电极4相向的长边2a电连接的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及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公共馈电电极3c的一端与馈电源8连接,公共馈电电极3c的另一端与分支为2个的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及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连续地连接。在图1中,用标记“a”来表示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与辐射电极2的连接点,用标记“b”来表示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与辐射电极2的连接点。另外,用标记“c”来表示馈电电极3中分支为2个的分支点。

连接点a的位置处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一个端部附近。在本说明书等中,“端部附近”是指辐射电极2的、与长边方向的端部相距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长度的20%以内的位置。另一方面,连接点b的位置是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位置。连接点a的位置为被提供低区频率的信号的低区频率馈电点。另一方面,连接点b的位置为被提供高区频率的信号的高区频率馈电点。在本说明书等中,“中央部”是指与辐射电极2的某一边的中央相距该边的长度的±10%以内的位置。

公共馈电电极3c与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经由第一调整元件5来电连接。第一调整元件5使用了具有电感的电感器元件(电感器芯片)。另一方面,在公共馈电电极3c与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之间设置有第二调整元件6,公共馈电电极3c与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经由第二调整元件6来电连接。另外,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经由第三调整元件7来与辐射电极2连接。作为第二调整元件6和第三调整元件7,使用了具有电容的电容器元件(电容器芯片)。

第二调整元件6设置于分支点c。另外,第三调整元件7与连接点b连接。第一调整元件5设置于公共馈电电极3c与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的连接点,但与分支点c的位置分离,第一调整元件5与第二调整元件6经由公共馈电电极3c来连接。

如上所述,第一调整元件5设置在从馈电源8经由公共馈电电极3c和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来连到辐射电极2的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上。另一方面,第二调整元件6和第三调整元件7设置在从馈电源8经由公共馈电电极3c和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来连到辐射电极2的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上。

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具有将第二调整元件6与第三调整元件7在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上串联连接的结构。因此,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能够在谐振动作中进行细微调整的结构。

如上所述,馈电源8的一端与馈电电极3电连接以对馈电电极3提供低区频率/高区频率的信号来激励辐射电极2,馈电源8的另一端与接地电极4电连接。

[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的激励动作]

首先,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说明通过由馈电源8向馈电电极3提供低区频率、例如2.4ghz频段的频率的信号来引起的该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电极2的激励动作。在该激励动作中,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例如通过分支点c后,经由作为低阻抗的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通过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后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连接点(低区频率馈电点a)。即,当低区频率的信号被提供到馈电电极3时,该低区频率的信号通过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当低区频率的信号被提供到馈电电极3时,由于在分支点c处设置有作为高阻抗的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因此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几乎不流过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而是主要流过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来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

当电流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作为长边方向的端部的位置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的一个端部沿着长边方向朝向相反侧的另一个端部流动,从而从辐射电极2辐射低区频率的电波。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短边侧端部成为馈电侧端部,另一个短边侧端部成为开放端侧,构成单极天线。

接着,说明通过由馈电源8向馈电电极3提供高区频率、例如5ghz频段的频率的信号来引起的该天线装置中的辐射电极2的激励动作。在该激励动作中,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通过分支点c后,经由作为低阻抗的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以及第三调整元件7来被提供到与辐射电极2的连接点(高区频率馈电点b)。即,当高区频率的信号被提供到馈电电极3时,该高区频率的信号通过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此时,与分支点c接近地设置有作为高阻抗的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因此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几乎不流过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而是主要流过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来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

当电流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作为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位置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的一个长边(2a)侧沿着短边方向(图1中的上侧方向)流动。这样,辐射电极2中的电流朝向相反侧的另一个长边(2b)侧流动,从而从辐射电极2无回损(returnloss)地辐射高区频率的电波。其结果,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长边(2a)侧端部成为馈电侧区域,另一个长边(2b)侧端部成为开放端侧,构成单极天线。

图2是示出在针对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仿真实验中使用的具体结构例的图。如图2所示,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为10.5mm,短边方向的长度为4.5mm。辐射电极2中的电连接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是作为该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与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图2的左端)相距5.0mm的位置。从辐射电极2的未连接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的长边2b到接地电极4的近端的距离为9.0mm,到接地电极4的远端的距离为40.0mm。另外,接地电极4是纵横为31.0mm×20.0mm的长方形形状。

另外,在仿真实验中使用的频带是作为无线lan的wlan的2.4ghz频段(2.4ghz~2.484ghz)和5ghz频段(5.15ghz~5.85ghz)。将2.4nh的电感器芯片用作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分别将0.4pf的电容器芯片用作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和第三调整元件7。

图3是示出针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进行的仿真实验的结果的频率特性图。在图3的频率特性图中,纵轴表示回损,横轴表示频率。如图3的频率特性图所示,能够了解的是,在低区频率(2.4ghz频段)和高区频率(5ghz频段)这2个频带的谐振动作中,进行了回损极少、效率高的辐射。

图4的(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通过低区频率(2.4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所涉及的仿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图。另外,图4的(b)是示出通过高区频率(5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的电流的流动方式所涉及的仿真实验所得到的结果的图。在图4中,用无彩色的黑白来示出原本以彩色的箭头表示流过电极图案的电流的大小的结果,因此,电流的大小不容易判别,但是根据发明人们的实验结果能够明确了解低区频率(2.4ghz频段)的信号流动的路径(第一电流路径x:参照图4的(a))与高区频率(5ghz频段)的信号流动的路径(第二电流路径y:参照图4的(b))不同。

即,在通过低区频率(2.4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几乎不流过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而是主要流过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来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另一方面,在通过高区频率(5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来自馈电源8的电流几乎不流过第一电流路径x(低区频率馈电路径),而是主要流过第二电流路径y(高区频率馈电路径)来被提供到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

另外,在以低区频率(2.4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在辐射电极2中,电流从一个短边(2c)区域朝向另一个短边(2d)区域流动(参照图4的(a)中的箭头l)。然后,在辐射电极2的另一个短边(2d)区域,电流消散,该另一个短边2d成为开放端侧。另一方面,在以高区频率(5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在辐射电极2中,电流从一个长边2a的中央部朝向另一个长边(2b)区域流动(参照图4的(b)中的箭头h)。然后,在另一个长边(2b)区域,电流消散,该另一个长边2b成为开放端侧。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为以下结构:在矩形状的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中,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结构中,具有在高区频率馈电路径y中将2个电容器元件(第二调整元件6和第三调整元件7)串联连接的结构,因此是能够在高区频率的谐振动作下进行细微的调整的结构。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是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是无论是在低区频率的谐振动作还是在高区频率的谐振动作中都具有高的天线效率、能够实现宽带化的结构。

[比较例]

图5是示出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相对的比较例的结构图。发明人在该比较例的结构下进行了仿真实验。在该比较例的结构中,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与辐射电极2电连接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不在该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而是与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图5的左端)相距7.5mm的位置。即,在该比较例中是以下结构:高区频率馈电点b被设置于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起超过约20%的偏向单侧的位置。在比较例中,除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以外的其它电极图案(2、3a、3c、4)的结构相同。此外,将2.4nh的电感器芯片用作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分别将0.6pf的电容器芯片用作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和第三调整元件7。

图6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图6的(a))和比较例的结构(图6的(b))中以高区频率(5ghz频段)的频率进行激励时的电流密度的等高线图。如图6的(a)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由于在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设置有高区频率馈电点b,因此电流从一个长边2a的中央部朝向另一个长边2b流动,成为在该长边2b上存在电流的节(开放端)的状态。即,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能够确认辐射电极2的另一个长边2b成为了开放端侧。

另一方面,在图6的(b)所示的比较例的结构中,高区频率馈电点b设置于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起偏20%以上的位置。因此,电流从一个长边2a的偏的位置朝向另一个长边2b流动。其结果,在辐射电极2的另一个长边2b区域的两侧分开地存在电流的节。因此,在比较例的结构中,在辐射电极2的另一个长边2b区域,相互面对的方向的电流流动(参照图6的(b)的箭头)从而相互抵消,使天线性能劣化。

图7是示出针对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比较例进行的仿真实验的结果的频率特性图。在图7的频率特性图中,纵轴表示回损,横轴表示频率。与前述的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所涉及的频率特性图相比,特别是在高区频率(5ghz频段)中,回损变大,能够确认效率的劣化。

在发明者的实验中,在通过高区频带的频率进行激励的情况下,通过将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设置在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呈现出了期望的高的天线效率。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图8所示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与图1所示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实质上相同,在以下方面不同:馈电电极3a由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a和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ab构成。在图8所示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在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a的一端连接馈电源8,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a的另一端经由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连接。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与图1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处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端部的位置。

另一方面,馈电电极3的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ab的一端经由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来与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a连接,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ab的另一端经由作为另一个电容器元件的第三调整元件7来与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连接。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与图1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处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位置。此外,在该变形例中,也优选将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设置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为以下结构: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特别是,通过将高区频带中的辐射电极2与馈电电极3的连接点即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设置在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来得到期望的天线效率。因而,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的结构。

(实施方式2)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馈电电极的结构、特别是第二分支馈电电极和调整元件的结构。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9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由矩形状的辐射电极2、分支为2个的馈电电极3b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4构成的导电体的电极图案形成在一个平面上。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电连接的馈电电极3b的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bb仅经由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来与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a电连接。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图8所示的变形例相比,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在以下结构上不同:在馈电电极3b上仅连接1个电容器元件。

在实施方式2的结构中,馈电电极3b经由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将馈电源8与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之间电连接,另外,经由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来将馈电源8与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之间电连接。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进行分支的馈电电极3b,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因而,实施方式2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是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能够实现宽带化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实施方式3)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馈电电极的结构。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0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由矩形形状的辐射电极2、馈电电极3c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4构成的导电体的电极图案形成在一个平面上。

在实施方式3的结构中,将辐射电极2与馈电源8电连接的馈电电极3c由弯曲的线状的电极图案形成。馈电电极3c的一端经由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电连接。实施方式3中的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的位置处于辐射电极2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边即短边2c的中央部。即,低区频率馈电点a形成于矩形形状的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附近。另一方面,馈电电极3c的另一端经由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来与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电连接。实施方式3中的辐射电极2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处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的中央部。

在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在以低区频率(例如,2.4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的短边2c朝向另一个相向的短边2d流动,相向的短边2d成为开放端侧。另一方面,在以高区频率(例如,5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朝向相向的长边2b流动,相向的长边2b成为开放端侧。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c,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因而,实施方式3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是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能够实现宽带化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实施方式4)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调整元件的一部分。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1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由矩形状的辐射电极2、馈电电极3d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4构成的导电体的电极图案形成在一个平面上。

在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如图11所示,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d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在馈电电极3d的一端形成有一体化的电极60a。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d的另一个电极为与一个电极60a以具有规定距离的方式相向地配置的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区域。即,第二调整元件6d由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以具有规定间隔(电极间距离)的方式相向地配置的电极图案构成。馈电电极3d的另一端经由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电连接。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处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的端部。

在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以低区频带或高区频带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的电流的流动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在低区频带的情况下朝向辐射电极2的短边2c(开放端侧)流动,在高区频带的情况下朝向辐射电极2的长边2b(开放端侧)流动。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d,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结构中,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调整元件的一部分,因此能够简化调整元件的安装工序,制造容易,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因而,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能够构建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并且低成本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4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d与馈电电极3d一体化来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因此为能够实现制造上的损耗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改善、并且质量稳定且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装置。

(实施方式5)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4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5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4的结构同样地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e)。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2所示,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结构同样地,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e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形成于馈电电极3e与辐射电极2之间。即,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e包括:第一电极61a,其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导出后弯曲;以及第二电极61b,其具有以与该弯曲的第一电极61a相向的方式弯曲的形状,与馈电电极3e的一端一体地形成。第一电极61a与第二电极61b被配设成具有规定间隔且具有规定的相向的区域,因此能够确保作为馈电电极3e的期望的容量。

在实施方式5的结构中,馈电电极3e的另一端经由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电连接。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的位置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处于沿辐射电极2的长边方向延伸、位于接地电极4的近端的位置的长边2a的端部。另外,在馈电电极3e电连接有馈电源8。在馈电电极3e中,来自馈电源8的低区频带的信号或高区频带的信号进行分支后被馈送到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或高区频率馈电点b。

在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以低区频带或高区频带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的电流的流动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在低区频带的情况下朝向辐射电极2的短边2c(开放端侧)流动,在高区频带的情况下朝向辐射电极2的长边2b(开放端侧)流动。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e,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第二调整元件(6e),因此能够简化调整元件的安装工序,从而能够实现制造上的损耗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改善。并且,实施方式5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质量稳定、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装置。

(实施方式6)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6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与前述的实施方式4及实施方式5的结构同样地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f)。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3所示,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f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实施方式6中的第二调整元件6f为以下结构:馈电电极3f的在辐射电极2侧的端部为形成为平板状的一个电极62a,该电极62a隔着电介质(基体1)配设于辐射电极2的背面侧。即,馈电电极3f的电极图案为贯通由电介质构成的基体1(参照图1)地配设于基体1的背面侧的结构,在该馈电电极3f的电极图案的端部设置有形成有平板状的电极62a。因而,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f的一个平板电极是在背面侧呈平板状地形成的电极62a,另一个平板电极为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的区域。在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第二调整元件6f由隔着电介质地相向配置的电极(2a及62a)构成。

在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通过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第二调整元件6f,能够将作为电容器元件的容量容易地设定为期望的值。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在馈电电极3f电连接有馈电源8。在馈电电极3f中,来自馈电源8的低区频带的信号或高区频带的信号进行分支后被馈送到辐射电极2的低区频率馈电点a或高区频率馈电点b。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f,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6的结构中,利用简单结构的导电体图案来构成第二调整元件(6f),因此能够简化调整元件的安装工序,制造容易,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实施方式6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质量稳定、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装置。

(实施方式7)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6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7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调整元件的一部分。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4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同样地,由矩形状的辐射电极2、馈电电极3g以及接地的接地电极4构成的导电体的电极图案形成在一个平面上。

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如图14所示,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g由导电体图案(50a)形成,第一调整元件5g(50a)与辐射电极2及馈电电极3g一体化。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g形成于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图14中的右侧的短边侧)。第一调整元件5g具有使电流路径在短边方向上重复往复的弯曲的蛇行状的形状,确保了期望的电感。

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蛇行状的第一调整元件5g(50a)的一端连接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与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的拐角部分(端部)的区域。另一方面,第一调整元件5g(50a)的另一端连接于馈电电极3g。在馈电电极3g的中间部分连接有馈电源8。因而,馈电电极3g构建了从馈电源8经由第一调整元件5g来连接到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端部的低区频率馈电路径x,并且构建了从馈电源8经由第二调整元件6连接到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高区频率馈电路径y。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g,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7的结构中,利用导电体图案来构成第一调整元件5g,因此能够简化调整元件的安装工序,制造容易,能够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因而,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并且低成本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另外,在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g(50a)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从而能够实现制造上的损耗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改善。并且,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质量稳定、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装置。

(实施方式8)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7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8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相同的作用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7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第一调整元件5h的导电体的图案形状,其它方面相同。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5所示,在实施方式8的结构中,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h由导电体图案(51a)形成,与辐射电极2及馈电电极3h一体化。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h(51a)形成于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图15中的右侧的短边侧)。第一调整元件5h形成为使电流路径在长边方向上往复的弯曲的蛇行状,确保了期望的电感。

在实施方式8的结构中,蛇行状的第一调整元件5h(51a)的一端与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的区域连接。另一方面,第一调整元件5h(51a)的另一端与馈电电极3h连接。在馈电电极3h的中间部分连接有馈电源8。因而,馈电电极3h构建了从馈电源8经由第一调整元件5h来连接到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的区域的低区频率馈电路径x,并且构建了从馈电源8经由第二调整元件6来连接到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高区频率馈电路径y。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h,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

另外,在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作为电感器元件的第一调整元件5h(51a)由导电体图案形成,因此能够简化制造工序,从而能够实现制造上的损耗的降低以及效率的改善。并且,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质量稳定、具有高的天线性能的装置。因而,实施方式8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并且低成本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实施方式9)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9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7相同的作用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与实施方式1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在于辐射电极和馈电电极的电极图案以及调整要素的结构。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在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如图16所示,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辐射电极2j的结构不同。辐射电极2j的形状为以下形状:长方形形状的与接地电极4相向的长边2a的中央部分被留下,长边2a的两侧被斜切。即,辐射电极2j的与接地电极4侧相向的中央部区域20b呈中央部突出、两侧由平缓的斜面构成的凸形状。辐射电极2j的中央部区域20b(突出部分)经由作为电容器元件的第二调整元件6来与馈电电极3j电连接。

辐射电极2j的与接地电极4侧相反的一侧的长边2b是以长方形形状的长边原本的状态形成的,沿着辐射电极2j的长边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因而,在实施方式9的辐射电极2j中,接地电极4侧的区域呈大致梯形形状,剩余的区域呈长方形形状,是由这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

另外,在辐射电极2j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图16中的右侧端部),形成有朝向接地电极4呈直线地导出的导出部20a。该导出部20a的导出端部经由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馈电电极3j电连接。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辐射电极2j的导出部20a的导出端为低区频率馈电点a。

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馈电电极3j将从辐射电极2的短边侧的区域导出的导出部20a(低区频率馈电点)经由第一调整元件5来与馈电源8电连接。另一方面,馈电电极3j将辐射电极2j的中央部区域20b的高区频率馈电点b经由第二调整元件6来与馈电源8电连接。

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在以低区频率(例如,2.4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j的导出部20a(低区频率馈电点a)朝向另一个短边(2d)区域流动,该另一个短边2d成为开放端侧。另一方面,在以高区频率(例如,5ghz频段)的信号进行激励时,电流从辐射电极2j的中央部区域20b(高区频率馈电点b)朝向另一个长边(2b)区域流动,该另一个长边2b成为开放端侧。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为具有在高区频率馈电点b的两侧有平缓的斜面的凸形状的中央部区域20b的结构,因此辐射电极2j中的电流均衡地流过该中央部区域20b,能够提高天线效率。

另外,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示出了辐射电极2j的形状不被确定为长方形形状的情况,从而为以下结构:能够配合作为基板的基体1的形状来构成本发明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能够实现作为装置的小型化。

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以下结构:通过使用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2和馈电电极3j,能够在低区频率和高区频率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实现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另外,在实施方式9的结构中为以下结构:通过使辐射电极2j为特殊的形状,能够提高天线性能。因而,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为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并且低成本的支持双频段的天线装置。

(实施方式10)

下面,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以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此外,在实施方式10的说明中,对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作用、结构以及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有时省略说明以避免重复的记载。

在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是馈电电极以及与该馈电电极连接的第一调整元件及第二调整元件的结构。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的图。如图17所示,在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第一调整元件5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的中央部电连接。另外,第二调整元件6与辐射电极2的沿长边方向延伸的长边2a的端部电连接。即,在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低区频率馈电点a形成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中央部,高区频率馈电点b形成于辐射电极2的长边2a的端部。

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实施方式10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中,特别是在低区频带的频率中起到理想的天线特性。因而,在要设为特别提高低区频带中的天线特性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如实施方式10那样构成来应对。

此外,在实施方式10的结构中,将与辐射电极2电连接的位置在第一调整元件5与第二调整元件6之间调换,来设为特别提高低区频带中的天线特性的结构,在前述的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9中说明的结构中,也能够通过调换来支持该结构。

如前所述,本发明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通过单一结构的辐射电极和实质上分支的馈电电极来改变低区频带/高区频带的馈电点,由此能够在低区频带和高区频带这两方的频带中互不影响地进行各自的谐振频率下的天线效率的优化。因而,本发明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具有优异的天线性能,能够实现宽带化。

以某种程度的详细度在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本发明,但是这些结构是例示性的,这些实施方式的公开内容当然可以在结构的细节部分发生变化。在本发明中,能够不脱离所请求的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地实现各实施方式中的要素的置换、组合以及顺序的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优异的天线特性的支持双频段天线装置,因此能够用作无线通信装置中的各种产品的天线,通用性高。

附图标记说明

1:基体;2:辐射电极;3:馈电电极;3a:第一分支馈电电极;3b:第二分支馈电电极;3c:公共馈电电极;4:接地电极;5:第一调整元件(电感器元件);6:第二调整元件(电容器元件);7:第三调整元件(电容器元件);8:馈电源;a:连接点(低区频率馈电点);b:连接点(高区频率馈电点);c:分支点;x:第一电流路径(低区频率馈电路径);y:第二电流路径(高区频率馈电路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