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0870发布日期:2020-06-26 23:36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蜂巢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造排列蜂巢(rangierwabe)的蜂巢构件(wabenbaustein),其带有具有两个端面和在端面之间伸延的四个侧面的箱形壳体,其中,在这两个端面中相应构造有至少两个导体引入开口,其相应关联有布置在壳体中的导体联接元件。侧面相应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用于与另一蜂巢构件连接,其中,连接元件在彼此相对而置的侧面处彼此对应地来构造和布置。



背景技术:

几十年以来应用电气串接端子(reihenklemme)用于联接电导体,其通常多个并排地被卡扣在承载轨(tragschiene)上,其中,这样装备有串接端子的多个承载轨常常布置在开关柜中。须以最狭窄的空间联接大量电导体之处代替串接端子常常使用排列蜂巢,因为在各个承载轨之间未利用地留有相对多的空间。

由实践已知排列蜂巢,在其中在固定的、矩形的装配框架内大量蜂巢构件布置在框架的相应的腔室(kammer)中。不仅可从前侧、场侧(feldseite)而且可从背侧、贴靠侧(anlagenseite)将电导体联接到排列蜂巢或者说各个蜂巢构件处。对此,在各个蜂巢构件的箱型壳体中布置有导体联接元件,其通常经由相应的汇流排(stromschiene)相互连接,从而可将通过在前端面中的相应的导体引入开口引入的电导体与通过在壳体的后端面中的相应的导体引入开口引入的电导体或联接触头(anschlusskontakt)电连接。

这样的带有大量蜂巢构件的排列蜂巢例如由文件de19512226a1已知。对于在该文件中公开的排列蜂巢,置入排列蜂巢的各个腔室中的各个蜂巢构件全部具有相同的尺寸。在排列蜂巢的上面和下面的边缘侧处相应构造有固定法兰附装部(befestigungsflanschansatz),经由其可将排列蜂巢借助于螺栓固定在装配框架处。在该已知的排列蜂巢中不能使排列蜂巢适配于使用者的个人期望。如果须提高待联接的导体的数量,则须应用带有更大数量的单个蜂巢构件的相应更大的排列蜂巢,其中,在实践中可获得带有18、32、48、54或80个蜂巢构件的排列蜂巢。

由文件de102014101528a1已知一种排列蜂巢,其特征在于提高的灵活性和使排列蜂巢适配于个人期望的可能性。这由此来实现,即蜂巢构件的各个侧面相应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用于与另一蜂巢构件连接。构造在彼此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的连接元件在此彼此对应地来构造和布置,从而可将蜂巢构件直接相互连接。由此可放弃应用僵硬的、固定单个蜂巢构件的数量的装配框架,使得排列蜂巢原则上可具有任意数量的蜂巢构件。

类似的排列蜂巢也由文件de202015101776u1已知。该排列蜂巢也由多个可互相单独连接的蜂巢构件构成,在蜂巢构件的侧面处构造有彼此对应的卡锁元件。此外公开了不同的终端元件(abschlusselement),其可选择性地固定在排列蜂巢的一侧处。对此,终端元件具有与蜂巢构件的卡锁元件对应的配对卡锁元件(gegenrastelement)。终端元件可用于固定、用于标记或者用于引导待联接的导体。

如果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排列蜂巢或者说蜂巢构件中应将各个蜂巢构件互相连接或者蜂巢构件的各个联接部彼此相互电连接,则为此须将导体联接在待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处。那么这导致,在两个蜂巢构件相互电连接的情况下相应需要蜂巢构件的一联接触头用于该连接,使得自由供使用的导体联接元件的数量相应地分别减少一。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巢构件,在其中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电势分布。尤其在此应可简单地、在需要时还后来实现在两个蜂巢构件之间的电连接。

在带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蜂巢构件中该目的由此来实现,即在蜂巢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面中构造有至少两个功能井(funktionsschacht)并且在蜂巢构件的壳体中布置有至少两个汇流排,其中,汇流排相应与导体联接元件导电地相连接。在汇流排中在此相应至少一个开口与功能井对应地来构造,从而可将插接桥(steckbruecke)的插头通过在蜂巢构件的端面中的功能井插入所关联的汇流排中的开口中。通过简单地将具有两个插头的作为横桥(querbruecke)起作用的插接桥以其两个插头相应插入蜂巢构件的功能井中,由此存在以简单的方式将例如两个并排布置的蜂巢构件相互电连接的可能性。经由插接桥的插头那么将由插头接触的汇流排相互电连接,从而实现在这两个蜂巢构件之间的电气横向连接。

开头实施成,在蜂巢构件的两个端面中相应构造有至少两个导体引入开口,其相应关联有布置在壳体中的导体联接元件。在这样的情况中蜂巢构件那么具有总共四个导体引入开口,从而在壳体中也布置有四个导体联接元件,其中,彼此相关联的导体联接元件例如经由相应的汇流排互相连接,从而可将通过前端面中的导体引入开口引入的电导体经由第一导体联接元件、汇流排和第二导体联接元件与通过所关联的在壳体的后端面中的引入开口引入的电导体相连接。

当然,蜂巢构件在两个端面处也可具有多于相应两个导体引入开口,例如相应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亦或更多个导体引入开口,从而那么在壳体中也布置有相应更大数量的导体联接元件。优选地那么在至少一个端面处构造有与导体引入开口的数量相应的数量的功能井并且在壳体中也布置有相应的数量的汇流排,其与导体联接元件电连接并且经由功能井对于插接桥的插头可接近。

如之前所实施的那样,在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中通过构造功能井和相应布置地汇流排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来实现在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之间的横向桥接(querbrueckung)。通过将插接桥以其插头插入蜂巢构件的功能井中,此外还存在借助于具有相应数量插头的插接桥将一蜂巢构件的导体联接元件相互电连接的可能性。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中不仅能横向桥接至相邻的蜂巢构件,而且能桥接一蜂巢构件的各个电势。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的一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在此至少一个功能井尺寸设定成使得两个插接桥的两个插头在所关联的汇流排的延伸方向上相继可插入功能井中。由此存在借助于两个相应的插接桥同时实现在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之间的横向桥接和一蜂巢构件的各个电势的桥接的可能性。因此功能井具有与两个插头的宽度相应的长度,使得两个插接桥的两个插头相继可插入功能井中。

为了使两个插接桥的两个插头不仅能够插入功能井中、而且能够接触与功能井相关联的汇流排,汇流排中的开口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变体尺寸设定成使得可将两个插接桥的两个插头在汇流排的延伸方向上相继插入开口中。因此开口具有与两个插接桥的两个插头的宽度相应的长度。备选于此,在汇流排中也可在汇流排的延伸方向上相继布置有两个单独的开口,从而那么可将一插接桥的插头插入一开口中而将另一插接桥的插头插入另一开口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壳体具有框架式的、空心的外壳体和至少两个在其中并排布置的内壳体。用于将蜂巢构件与另外的蜂巢构件连接的连接元件在此构造在外壳体处。在各个内壳体中构造导体引入开口和该至少一个功能井以及布置导体联接元件。优选地,内壳体在此相应具有在前侧上的导体引入开口和在背侧上的导体引入开口,其中,那么在内壳体中还布置有两个相互电连接的导体联接元件。蜂巢构件的这样的设计方案具有该优点,即可选择性地将外壳体与不同的内壳体组合。根据导体引入开口的直径,因此例如可在外壳体中并排布置不一样多的内壳体。构造为插入元件的内壳体相应具有自己的电势并且可经由相应的卡锁元件互相以及与外壳体固定地来连接。

尽管内壳体不仅在其前侧上而且在其背侧上相应具有至少一个导体引入开口(其相应关联有导体联接元件),如果仅在前侧上或在背侧上构造有功能井,原则上就足够。然而原则上也可能不仅在蜂巢构件或内壳体的前侧中而且在其背侧中构造有功能井,从而可将插接桥不仅从前侧而且从背侧(即从场侧或从贴靠侧)插入蜂巢构件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有利的设计方案,在至少一个端面的至少一个边缘区域处构造有凹部(aussparung),其相邻于功能井布置。由此存在当经由插接桥将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相互电气桥接时插接桥的导轨条(schienenleiste)由凹部来容纳或者说可引入凹部中的可能性。如此可实现,被插入的插接桥以其导轨条不伸出超过蜂巢构件的端面。由此减小将插接桥无意地从蜂巢构件中抽出或者由于从蜂巢构件中突出的插接桥使各个导体难以联接到导体联接元件处的风险。如果根据优选的设计方案蜂巢构件具有外壳体和多个内壳体,则该至少一个凹部构造在外壳体中。优选地,在此在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边缘区域处分别构造有凹部,使得在两侧上在与相邻的蜂巢构件横向桥接时可将插接桥的导轨条引入凹部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中此外优选地在端面的至少一个边缘区域处构造有保持元件,其与相邻布置的第二蜂巢构件的对应的保持元件一起构造用于标记牌(markierungsschild)的保持槽。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标记各个蜂巢构件或由多个蜂巢构件构建的排列蜂巢,而无须将附加的终端元件固定在排列蜂巢处。此外由此来提供还标记各个蜂巢构件的可能性,因为标记牌可直接相邻于各个蜂巢构件来布置。

为了不增大各个蜂巢构件的位置需求或尺寸,不是在每个蜂巢构件处设置有自己的用于标记牌的保持槽,而是由两个并排布置的蜂巢构件来形成保持槽。因为在蜂巢构件的侧面处相应构造有用于与相邻的蜂巢构件连接的连接元件,在两个并排布置的蜂巢构件的联接区域之间总归存在一定的间距,其因此被用作标记牌的固定位。对此在各个蜂巢构件中在端面的边缘区域处、也就是说在端面至面向相邻的蜂巢构件的侧面的过渡区域处构造有保持元件作为保持槽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设计方案,在蜂巢构件的每个侧面处相应构造有至少一个槽和至少一个与槽对应的接片(steg)作为连接元件,其中,各个槽和各个接片相应平行于相应的侧面的纵向延伸地伸延。优选地,接片和槽相应具有燕尾形的横截面,从而可使两个这样相互连接的蜂巢构件垂直于槽和接片的纵向延伸彼此相对移动。在蜂巢构件的侧面处的该至少一个槽在此镜像对称于在蜂巢构件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的接片布置,使得在两个蜂巢构件相互连接时在一蜂巢构件的侧面处的接片相应接合到在另一在蜂巢构件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的对应的槽中。同时,在一蜂巢构件的侧面处的槽与在另一蜂巢构件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的接片一起还相应形成相应的机械连接。在两个互相连接的蜂巢构件之间那么存在至少两个连接、尤其至少两个槽-弹簧连接。

通过在蜂巢构件的全部四个侧面处构造至少一个连接元件,其中,构造在彼此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的连接元件彼此对应地来构造,蜂巢构件可不仅在x方向上而且在y方向上与另外的蜂巢构件相连接并且排列蜂巢的相邻的蜂巢构件可不仅在x方向上而且在y方向上相对彼此来固定。

此外为了还在z方向上将蜂巢构件可靠地互相固定,在蜂巢构件中优选地设置有卡锁元件,其布置在蜂巢构件的至少两个彼此邻接的侧面处。由于在蜂巢构件的两个彼此邻接的侧面处相应布置有至少一个卡锁元件,也可将两个蜂巢构件在z方向上彼此固定,不管第二蜂巢构件是在x方向上还是在y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蜂巢构件旁边。

卡锁元件优选地构造为卡锁鼻(rastnase),使得在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之间的固定或卡锁由此实现,即,将一蜂巢构件的卡锁鼻与相邻的蜂巢构件的卡锁鼻带到相接合。待互相连接的两个蜂巢构件为此须彼此布置成使得其以侧面相对而置,在该侧面处相应构造有卡锁元件。为了使卡锁鼻彼此易于滑过(vorbeigleiten),卡锁鼻所布置在的侧面优选地弹性地来构造。备选于此地,卡锁元件也可构造为卡锁臂,在其自由端处相应布置有至少一个卡锁鼻。

在排列蜂巢或蜂巢构件中优选地由此来防止两个蜂巢构件相对彼此在相应的侧面的纵向延伸(z方向)上的移动,即在蜂巢构件的至少两个彼此邻接的侧面处相应布置有两个卡锁元件。这两个卡锁元件在此在相应的侧面的纵向延伸上观察彼此并排布置,其中,卡锁元件在相反的方向上伸延。此外,卡锁元件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其端部在纵向延伸上略微相交。如果将两个蜂巢构件(在其中在彼此相对而置的侧面处相应布置有两个这样的卡锁元件)相互连接,则这导致由总共四个卡锁元件形成的两个卡锁元件对在蜂巢构件的侧面的中间交叉。两个这样互相连接的蜂巢构件平行于这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侧面的纵向延伸的移动那么不再可能,从而这两个蜂巢构件也在z方向上可靠地相互锁止。

除了用于构造排列蜂巢的蜂巢构件之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多个互相连接的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的排列蜂巢。通过使各个蜂巢构件相应构造有至少两个功能井,提供在排列蜂巢内将多个蜂巢构件相互导电地连接的可能性。

对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设计方案应用带有两个插头的插接桥,其中,插接桥的插头相应插入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的功能井中,使得插接桥的两个插头相应接触蜂巢构件中的汇流排并且由此这两个汇流排相互电连接。作为插接桥在此可应用如基本上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的插接桥。这样的插接桥尤其具有经由导轨条互相连接的两个插头,使得插接桥总体u形地来构造。尤其在导轨条的区域中插接桥在此具有绝缘头(isolierkopf),其也用作插接桥的抓握区段(griffabschnitt)。插接桥的各个插头可由平行的彼此并排布置的接触边腿构成,其中优选地至少一个弹性地来构造,使得插头弹性地接触汇流排中的对应的开口。这样的插接桥尤其对于在串接端子中的应用原则上已知。

根据一备选的设计方案,在排列蜂巢的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之间的横向桥接不是借助于插接桥而是借助于u形的、导电的连接元件实现。连接元件的u形边腿在此相应插入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的功能井中,使得连接元件的两个u形边腿相应接触蜂巢构件中的汇流排并且由此这两个汇流排相互电连接。这样的连接元件可非常简单地由导电的扁平材料来冲裁出并且相应地弯折。

不管在根据本发明的排列蜂巢中是应用插接桥还是应用u形的连接元件用于在相邻的蜂巢构件之间的横向桥接,如此带有多个插头的插接桥可优选地附加地插入至少一个蜂巢构件的功能井中,其中,插接桥的插头将蜂巢构件的多个汇流排相互电连接。优选地,蜂巢构件在此具有与在端面处的导体引入开口的数量相应的数量的功能井和相应数量的与导体联接元件相连接的汇流排,使得经由带有相应数量的插头的插接桥可将蜂巢构件的全部电势相互连接。

附图说明

尤其存在设计和改进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以及排列蜂巢的大量可能性。对此不仅参照从属于权利要求1和10的权利要求而且结合附图参照优选的实施例的接下来的说明。其中:

图1以透视图并且从前面示出了两个蜂巢构件的实施例,

图2以透视图并且从前面示出了在插接桥插入的情况下根据图1的这两个蜂巢构件,

图3从前面示出了在插接桥插入的情况下两个蜂巢构件的另外的布置,

图4以透视图示出了在还未完全插在一起的状态中根据图1的这两个蜂巢构件,

图5以透视图示出了在插接桥部分插入的情况下根据图1的这两个蜂巢构件,

图6以透视图示出了在横桥部分插入的情况下根据图1的这两个蜂巢构件,

图7以透视图示出了在移除前侧面的情况下根据图2的这两个蜂巢构件,

图8以透视图示出了在移除前侧面的情况下根据图2的这两个蜂巢构件的备选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两个蜂巢构件1,其在侧面彼此并排(图1和2)或彼此相叠(图3)布置并且因此形成排列蜂巢2。在实践中这样的排列蜂巢2通常具有多于仅仅两个蜂巢构件1,例如四个、八个、十六个亦或更多个同样的或不同的蜂巢构件。在此,各个蜂巢构件1可彼此布置成使得每个蜂巢构件1不仅在x方向上而且在y方向上与至少一个另外的蜂巢构件1相连接。

各个蜂巢构件1相应具有带有两个端面4a、4b和四个侧面5a、5b、5c和5d的箱形壳体3。在此,各个侧面5a、5b、5c、5d在这两个端面4a、4b之间伸延并且相对于端面4a、4b相应具有90°的角度。因此蜂巢构件1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其中,当前各个蜂巢构件1甚至正方形地来构造并且具有相同的尺寸,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此外,蜂巢构件1具有在相应的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上且因此在z方向上伸延的长度或深度,其在所示出的这两个蜂巢构件1中相同。然而本发明也不限于此,也就是说各个蜂巢构件也可具有不同的深度。

在蜂巢构件1的前面的端侧4a处相应构造有多个导体引入开口6,通过其可相应将待联接的导体引入布置在壳体3的内部中的导体联接元件7中。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导体联接元件7构造为夹持弹簧(klemmfeder),从而导体联接元件7是弹力夹持接头(federkraftklemmanschluss)。备选于此,然而也可应用带有其他联接技术(例如旋拧夹持(schraubklemmen)或拉力弹簧夹持)的导体联接元件。通过导体引入开口6引入壳体3中的剥开的导体在所示出的蜂巢构件1中通过夹持弹簧相对与第二导体联接元件相连接的汇流排被夹持,第二导体联接元件通过构造在蜂巢构件1的背侧4b上的导体引入开口可接近。

为了使蜂巢构件1彼此连接,蜂巢构件1在全部四个侧面5a、5b、5c、5d处具有多个连接元件8、9。由此,可将一蜂巢构件1在全部四个侧面5a、5b、5c、5d处并且因此不仅在x方向上而且在y方向上与另一蜂巢构件1相连接,以便构造相应的排列蜂巢2。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蜂巢构件2在全部四个侧面5a、5b、5c、5d处相应具有燕尾形的槽8和燕尾形的接片9作为连接元件。在侧面5a、5b、5c、5d处的槽8在此与在相对而置的侧面5c、5d、5a、5b上的接片9镜像对称地布置,使得在两个互相连接的蜂巢构件1中一蜂巢构件1的一侧面5a的槽8和接片9与相邻的蜂巢构件1的相对而置的侧面5c的接片9和槽8相接合。

因为不仅槽8而且接片9相应平行于相应的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地伸延,两个蜂巢构件1相互的连接由此实现,即,将蜂巢构件1以其相应相对而置的槽8和接片9在z方向上推到彼此中,如这在图4中所示。装配方向因此平行于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地伸延。在此,装配方向也相应于导体到导体引入开口6中的引入方向。

在这两个蜂巢构件1的端面4a中相应构造有多个功能井10,其中,功能井10的数量相应于在蜂巢构件1的端面4a中的导体引入开口6的数量。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其中在蜂巢构件1的端面4a中构造有五个导体引入开口6)当前也设置有五个功能井10,如尤其由图1b可见。此外,在壳体3中、在功能井10的区域中布置有相应数量的汇流排11,其相应与导体联接元件7导电地连接。如由图7可见,在汇流排11中对应于相应的功能井10开口12相应构造成使得插接桥14的插头13通过功能井10可插入对应的汇流排11中的开口12中。

由图2可见,这两个互相连接的蜂巢构件1经由具有两个插头13的第一插接桥14相互电连接。附加地,在这两个蜂巢构件1中相应插入第二插接桥24,其相应具有五个插头23。插接桥14的各个插头13或者插接桥24的两个插头23相应经由导轨条互相连接,其中,导轨条由绝缘头15、25遮盖。

在根据本发明的蜂巢构件1的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壳体3具有框架式的空心的外壳体16和多个在其中并排布置的内壳体17。当前,在框架式的外壳体16中并排布置有总共五个盘片形的内壳体17,其中,在每个内壳体17中在前侧和背侧上构造有导体引入开口6并且在内壳体17的内部中与导体引入开口6相关联地布置有两个导体联接元件7。此外在内壳体17的前侧中相应构造有功能井10,通过其可接近同样布置在内壳体17中的汇流排11。作为插入元件起作用的各个内壳体17因此原本(vonhausaus)相应具有自己的电势,也就是说其不相互电连接。如尤其由图1b可见,并排布置的内壳体17的功能井10布置在平行于端面4a的边缘伸延的线上。

由图2、3和5至7中可见,各个功能井10尺寸设定成使得两个插接桥14、24的两个插头13、23在相关联的汇流排11的延伸方向e上相继可插入功能井10中。功能井10因此具有与两个插头13、23的宽度相应的长度。为了使两个插接桥14、24的这两个插头13、23在此也都可接触汇流排11,在汇流排11中开口12尺寸设定成使得可将两个插头13、23在汇流排11的延伸方向e上相继插入开口12中(图7)。由此提供同时实现经由第一插接桥14在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1之间横向桥接和借助于第二插接桥24桥接蜂巢构件1的各个电势的可能性。第一插接桥14在此仅仅具有两个插头13,而第二插接桥24具有与蜂巢构件1的功能井10的数量相应的数量的插头23、当前即五个插头23(图5)。

尤其由图2a和6可见,功能井10在蜂巢构件1的端侧4a中构造成使得插接桥24相应可如此远地插入功能井10中,使得插接桥的导轨条或绝缘头25不伸出超过蜂巢构件1的端面4a。为了使这在将两个蜂巢构件1相互连接的插接桥14中也可能,在端面4a的两个彼此相对而置的边缘区域处相应构造有凹部18,其相邻于功能井10布置的,使得插接桥14的导轨条或绝缘头15可沉入凹部18中。插入的插接桥14、24那么不伸出超过蜂巢构件1的端面4a。

此外从图1中可见,在蜂巢构件的端面4a的边缘区域处构造有保持元件19,其与相邻的蜂巢构件1的对应的保持元件19一起形成保持槽20,可将标记牌卡入该保持槽中。优选地,保持元件19在此构造在两个端面4a、4b的全部四个边缘区域处,使得不仅在蜂巢构件1的前侧、场侧处而且在其背侧、贴靠侧处可来固定相应的标记牌。此外,那么可将标记牌选择性地在x方向上和/或在y方向上固定在蜂巢构件1处。由图2和3的比较中此外可见,根据蜂巢构件1的布置也可在x方向上或在y方向上借助于插接桥14、24实现横向桥接。

按照根据图4的图示此外可识别出,各个蜂巢构件1由此在x方向和y方向上固定地相互连接,各个燕尾形的接片9插入对应的槽8中。然而蜂巢构件1相对于彼此在z方向上的移动不被槽8和接片9阻碍,因为槽8和接片9全都平行于相应的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地伸延并且未设置有会限制在z方向上的移动的止挡或棱边。为了使排列蜂巢2的各个蜂巢构件1也不能在z方向上相对彼此移动,在所示出的实施形式中蜂巢构件1在其各个侧面5a、5b、5c、5d处相应具有两个构造为卡锁鼻的卡锁元件21。

卡锁元件21相应在相应的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上伸延,其中,这两个构造在侧面处的卡锁元件21并排布置在相应的侧面5a、5b、5c、5d的纵向延伸上并且在相反方向上伸延。因为卡锁元件21的端部在纵向延伸上相交,一卡锁元件21的端部在z方向上略微进一步向后而另一卡锁元件21的端部略微进一步向前来布置。

图5至7示出可如何将用于在这两个蜂巢构件1之间横向连接的插接桥14插入两个并排布置的蜂巢构件1(其经由彼此对应的槽8和接片9相互连接并且经由卡锁元件21附加地在z方向上彼此固定)中。附加地,还可相应将插接桥24地插入两个蜂巢构件1中,经由插接桥24可来桥接在各个内壳体17中的各个导体联接元件7。

对于专业人士在此可识别出,绝非强制性地必须将全部三个插接桥14、24插入这两个蜂巢构件1中。而是也可仅经由插接桥14实现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1的横向桥接或者也可仅将插接桥24插入蜂巢构件1中。然而在所有可能的变体中用于联接各个导体的各个导体引入开口6保持自由,使得对于每个端面4a、4b始终可将最多五个导体联接到在图中所示出的蜂巢构件1处,不管在各个功能井10中插入一个插头13、两个插头13、23还是不插入插头。

图8示出根据图2或图7的这两个蜂巢构件1的一备选实施方案,其中,这两个蜂巢构件1的横向桥接不是经由插接桥14而是经由导电的连接元件22实现。连接元件22大致u形地来构造,其中,连接元件22的两个u形边腿26相应插入这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1的功能井10中。连接元件22的u形边腿26的端部在此弯折成使得其平行于汇流排11伸延。此外在u形边腿26的端部中相应构造有开口27,插接桥24的插头23插入该开口中。

在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中连接元件22的u形边腿26与相关联的汇流排11的电连接因此相应经由插入蜂巢构件1中的插接桥24的插头23实现。u形的连接元件22因此可被用作用于横向桥接两个相邻的蜂巢构件1的插接桥14的备选方案,其中,那么然而为了汇流排11由连接元件22可靠地电气接触相应还应将插接桥14、24插入这两个蜂巢构件1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