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2806发布日期:2019-07-24 09: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排列有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电连接的结构,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结构。该电线连接结构在车辆用的电源中,将串联多个电池而成的电池组连接多个而构成,将各电池组相互空出间隔配置,并将粗径的高压电线架设于各电池组,将在该高压电线的两端设置的压接端子螺栓紧固于在各电池组中串联连接的终端配置的总电极,由此将这些电池组相互连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71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结构中,高压电线的柔软性低,因此在一方的电池组的总电极上螺栓紧固高压电线的一端侧的期间,其他的部分向不希望的位置突出而容易成为操作的妨碍。为了消除该情况可考虑尽可能地缩短高压电线,但是这种情况下,难以吸收各电池组间的间隙的公差。而且,高压电线的另一端向总电极的附近突出,也可能会成为操作的妨碍。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其吸收将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并且在将它们连接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该电线保持在不会成为操作的妨碍的位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配线模块,用于将串联地连接多个蓄电元件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连接,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构件,将相邻的一对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彼此连接;绝缘保护件,装配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配置有各电极的电极面,并收容所述连接构件;电线,具有与所述蓄电元件组的终端电极连接的一端及与所述其他构件连接的另一端,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折回;及保持部,设置于所述绝缘保护件,在将所述电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其他构件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所述电线的另一端保持为朝向所述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电线从与蓄电元件组的终端电极连接的一端朝向与其他构件连接的另一端折回,因此通过折回部分的长度能够吸收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而且,在将电线的另一端与其他构件连接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电线的另一端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具备呈筒形状的钩部,所述钩部具备在距所述终端电极近的一侧开口的电线拆装口和将电线包围的圆弧形状的保持内壁,所述保持内壁在比所述蓄电元件组及所述终端电极远的一侧具备倒锥形部。

根据该结构,钩部的倒锥形部从距蓄电元件组远且距终端电极远的一侧与电线抵接,因此能够将电线的另一端以向蓄电元件组侧倾斜并向终端电极侧倾斜的状态保持。

可以是,所述配线模块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电线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其他构件连接的连接器。

根据该结构,电线的另一端仅通过将连接器与其他构件连接就能够将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连接,因此操作性良好。

另外,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具备:在所述蓄电元件组的所述电极面装配的上述的配线模块;侧板,将所述蓄电元件组的与所述电极面相邻的侧面覆盖;及固定构件,设置于所述侧板,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电线的从所述终端电极至所述保持部的路径的中间部分固定。

在保持部将电线的另一端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电线中的从终端电极至保持部的路径的中间部分相对地向从蓄电元件组远离的方向倾斜。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结构,电线从终端电极至保持部的路径的中间部分通过固定构件固定,因此能够压住要向从蓄电元件组远离的方向位移的中间部分。由此,能够防止电线的中间部分突出至不希望的位置的情况,能够提高操作性。

所述蓄电模块还具备导电板,该导电板从与所述终端电极连接的电极侧连接部沿着所述侧板向从所述电极面远离的方向延伸出,并且该导电板的延出端部作为与所述电线的一端连接的电线侧连接部,所述其他构件配置在所述侧板的与所述电极面接近的一侧。

根据该结构,电线在侧板中从距电极面远的一侧朝向近的一侧弯折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电线平缓地弯曲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配线模块及蓄电模块,其吸收将蓄电元件串联连接而成的蓄电元件组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并能够在将它们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将该电线保持在不会成为操作的妨碍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蓄电模块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蓄电模块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蓄电模块的左侧视图。

图5是表示钩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钩部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钩部的左侧视图。

图8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蓄电元件组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蓄电模块

11:侧板

12:固定构件

20:绝缘保护件

30:钩部(保持部)

31:保持内壁

32B:倒锥形部

40:导电板

41:电极侧连接部

42:电线侧连接部

50:电线

60:连接构件

73:端子配件

80:对方连接器(其他构件)

BC:蓄电元件

BE:终端电极

BU:蓄电元件组

BF:电极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通过图1~图10,说明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搭载于电动机动车或混合动力机动车等车辆而与其他的蓄电模块连接,作为行驶用的电源来使用。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示的X方向为右方,以Y方向为前方,以Z方向为上方进行说明。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多个同一构件,有时仅对一个构件标注标号而省略其他的构件的标号。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模块1由蓄电元件组BU及配线模块MD构成。蓄电元件组BU具备多个蓄电元件BC及侧板单元10。配线模块MD具备多个连接构件60、绝缘保护件20、导电板40、电线50、连接器70。

蓄电元件组BU具备多个例如锂离子电池等蓄电元件BC。如图10所示,各蓄电元件BC将电极BP朝向上方沿左右分别前后排列地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或左右相邻的蓄电元件BC彼此通过后述的连接构件60串联连接,由此,将蓄电元件组BU整体串联连接。在蓄电元件组BU中,左侧最前列的电极BP成为串联连接的终端电极BE。

如图1所示,侧板单元10具备将蓄电元件组BU的侧面覆盖的4张板状构件,整体呈中空的长方体形状。将4张板状构件中的配置于蓄电元件组BU的前侧的平板状的板状构件称为侧板11。如图2所示,侧板11的大致中央区域成为与其他的蓄电模块的连接器(以下,称为对方连接器80)(其他构件的一例)相对的其他构件相对区域11A。

在侧板11设有用于将电线50固定的固定构件12。如图2所示,固定构件12在侧板11的下端附近比其他构件相对区域11A靠右侧,且配置在比后述的钩部30靠左侧的位置。如图3所示,固定构件12具备从侧板11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12A和在突出部12A的前端设置的捆扎带12B。需要说明的是,在突出部12A的前端设置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捆扎带12B,只要是能够将电线50固定的手段即可,可以设为任意的结构。

绝缘保护件20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如图1所示,具备保护件主体21、保护件罩22、钩部30。

保护件主体21呈上下扁平的箱形状,在蓄电元件组BU中装配于电极BP的并列配置的电极面BF。在保护件主体21上下贯通地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孔部。在保护件主体21收容有母排等连接构件60,通过从孔部露出的连接构件60的下表面与各电极BP的上表面接触而将各电极BP间连接。

保护件罩22与保护件主体21形成为一体,被保护件主体21罩住而覆盖连接构件60。保护件罩22具备:被保护件主体21的中央部分罩住的第一罩22A;被右侧部分罩住的第二罩22B;被左侧部分罩住的第三罩22C。第一罩22A架设于左右相邻的蓄电元件BC。

如图2及图4所示,钩部30从保护件主体21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设置。钩部30的左右方向的位置设为比绝缘保护件20的右前角部靠左侧处且比侧板11的其他构件相对区域11A靠右侧处。如图5及图6所示,钩部30具备从保护件主体21向前方伸出的基端部30A、从基端部30A的前端描绘圆弧地延伸出的钩部30B。通过基端部30A的内壁和钩部30B的内壁,构成整体弯曲成圆弧形状且上下具有厚度的保持内壁31。保持内壁31在俯视观察下呈大致C字状,设为向左侧(接近终端电极BE的一侧)开口并向上下两侧开口的形态。即,钩部30呈上下贯通并将左侧切口的筒形状。保持内壁31的左侧开口形成得比电线50的直径小,成为用于将电线50相对于钩部30拆装的电线拆装口33。

如图7~图9所示,在保持内壁31中的钩部30B的内壁设有朝向下方形成为下部变宽的倒锥形部32B。详细而言,如图6所示,倒锥形部32B的下端形成的圆弧与倒锥形部32B的上端形成的圆弧相比曲率大,且与倒锥形部32B的上端形成的圆弧相比靠近右前方。即,倒锥形部32B的轴心朝向上方而比垂直方向稍向左后方倾斜。

另外,在保持内壁31中的基端部30A的内壁设有朝向倒锥形部32B的轴心突出的一条肋32A。肋32A呈从基端部30A的内壁的上端至下端延伸配置且其棱线从上端至下端逐渐向前方突出的锥形形状。肋32A的棱线与倒锥形部32B的轴线平行。如图7所示,肋32A的下端的突出端部从左方观察时突出至从电线拆装口33能看见的程度。在肋32A的棱线的左右设有平缓的C面。

导电板40由比较厚且刚性高的导电性的金属板材形成为带形状。导电板40如图1及图2所示,上端的电极侧连接部41连接于蓄电元件组BU的终端电极BE而从绝缘保护件20延伸出,与侧板11中的其他构件相对区域11A相比沿着左侧的区域延伸至侧板11的下端附近,以在其延出端部设置的电线侧连接部42朝向右方的状态配置。导电板40由导电罩43覆盖。

电线50是通过绝缘性的保护材料将包覆电线覆盖而成的线缆,在一端51固定有连结构件53。电线50在连结构件53内与导电板40连接。

如图2所示,连接器70具备连接器主体71、用于与对方连接器80嵌合的嵌合筒部72、端子配件73。连接器主体71连接于电线50的另一端52。嵌合筒部72从连接器主体71向与电线50的另一端52大致正交的方向突出。端子配件73在连接器主体71内与电线50的另一端52连接,并且用于与在对方连接器80的嵌合孔81内设置的端子连接的连接端部设置于嵌合筒部72内。

通过以上的结构,如图2及图3所示,电线50从经由导电板40与终端电极BE连接的一端51在前后方向上逐渐从侧板11远离,并在上下方向上沿着侧板11的下端向右方延伸,在整体的长度的大致一半的位置通过固定构件12而固定于侧板11。

并且,在另一端52(连接器70)与对方连接器8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从固定构件12先平缓地弯折成大致直角,如图4所示,接下来一边接近侧板11一边向上方延伸,另一端52附近的部分由钩部30保持。

在该状态下,电线50由在钩部30的保持内壁31设置的倒锥形部32B和肋32A夹持。由此,如图4所示,从由钩部30保持的部分至另一端52向后方(蓄电元件组BU侧)稍倾斜,并且如图2所示,向左方(终端电极BE侧)稍倾斜,即,使轴线向左后方倾斜,保持为使另一端52位于绝缘保护件20的上方的状态。伴随于此,在电线50的另一端52配置的连接器70也同样向左后方倾斜,如图2所示,成为使嵌合筒部72朝向斜下方而位于绝缘保护件20的上方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线50的另一端52(连接器70)与对方连接器80连接的状态下,电线50中的从固定构件12先延伸的部分接下来一边从侧板11远离一边平缓地弯折大致180度,以嵌合筒部72朝向下方的状态与对方连接器80的嵌合孔81嵌合。

接下来,例示上述蓄电模块1的组装次序。

首先,将多个蓄电元件BC沿前后左右并列配置,通过侧板单元10从前后左右紧固而一并固定。接下来,将预先收容有多个连接构件60的绝缘保护件20的保护件主体21装配于蓄电元件组BU的电极面BF,将各连接构件60固定于各电极BP而将它们串联连接,使第一罩22A及第二罩22B由保护件主体21覆盖。另一方面,将导电罩43罩住导电板40,将电线侧连接部42与电线50的一端51连接,在电线50的另一端52装配连接器70。并且,通过固定构件12将电线50的大致中央部固定于侧板11,并将另一端52的附近从左方向绝缘保护件20的钩部30压入而通过保持内壁31包围,详细而言,通过肋32A和倒锥形部32B夹持,由此成为预保持状态。最后,将导电板40的电极侧连接部41连接于终端电极BE,使第三罩22C罩住保护件主体21。由此,从蓄电元件组BU至连接器70形成有导电路径的蓄电模块1完成。

为了将上述蓄电模块1与对方连接器80连接,首先将对方连接器80配置在与其他构件相对区域11A相对的位置,在连接器80中将向上方开口地设置的嵌合孔81配置于与电极面BF接近的一侧。并且,将电线50的另一端52附近从钩部30向左方拉出,直接稍微向前方拉拽并放倒大致90度,使嵌合筒部72嵌入于嵌合孔81。由此,形成从蓄电元件组BU至对方连接器80的导电路径,将蓄电模块1与对方连接器80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电线50从与蓄电元件组BU的终端电极BE连接的一端51朝向与其他构件连接的另一端52折回,因此通过折回部分的长度能够吸收蓄电元件组BU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的公差。而且,在将电线50的另一端52与其他构件连接之前的状态下,能够将电线50的另一端52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BU倾斜的状态,因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另外,钩部30的倒锥形部32B从距蓄电元件组BU远且距终端电极BE远的一侧与电线50抵接,因此能够以使电线50的另一端52向蓄电元件组BU侧倾斜并向终端电极BE侧倾斜的状态保持。

另外,电线50的另一端52仅通过将连接器70连接于其他构件而能够将蓄电元件组BU连接于其他构件,因此操作性高。

另外,在钩部30将电线50的另一端52保持为朝向蓄电元件组BU倾斜的状态的情况下,电线50中的从终端电极BE至钩部30的路径的中间部分相对地向从蓄电元件组BU远离的方向倾斜。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结构,电线50从终端电极BE至钩部30的路径的中间部分通过固定构件12固定成从蓄电元件组BU(侧板11)向前方浮起一定程度的状态,因此能够自然地压住要向从蓄电元件组BU远离的方向位移的中间部分。由此,能够防止电线50的中间部分突出至不希望的位置的情况,能够更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电线50在侧板11中从距电极BP面远的一侧朝向近的一侧弯折地配置,因此能够将电线50平缓地弯曲配置。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没有限定为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如下的方式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部而例示了设置于绝缘保护件20的钩部30,但是保持部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作为保持部而可以在保护件主体的前端部设置另一端侧捆扎带,由此成为将电线的另一端附近紧固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下,固定构件成为保持部的一部分。即,电线由固定构件保持从而暂时从蓄电元件组分离后,从固定构件至另一端侧捆扎带以朝向蓄电元件倾斜的状态配置,因此伴随于此,从另一端侧捆扎带延伸出的另一端也成为朝向蓄电元件组倾斜的状态。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另一端侧捆扎带切断,而能够将电线的另一端侧从蓄电模块拆卸(即解除预保持状态),向对方连接器安装。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电线50的另一端52向后方(蓄电元件组BU侧)倾斜并向左方(终端电极BE侧)倾斜的结构,但是电线可以不必向终端电极侧倾斜地被保持,也可以在左右方向上以垂直姿态被保持。总之,只要在与对方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下,电线的另一端被保持为向蓄电元件侧倾斜的状态即可。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线50的从终端电极BE至钩部30的路径的中间部分通过固定构件12进行固定,但是在即便没有固定构件而电线与其他构件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也未从侧板分离规定距离以上时,可以省略固定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