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伞及含该辅助伞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7342发布日期:2019-05-17 20:4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辅助伞及含该辅助伞的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伞及含该辅助伞的绝缘子。



背景技术:

高压输电领域中,针对污闪问题,电网公司在新建工程中更多的使用复合绝缘子,其中一类复合绝缘子包括瓷绝缘子和覆盖绝缘子的瓷伞裙(主伞裙)的辅助伞裙,如硅橡胶伞裙。

传统技术中,辅助伞安装时,在瓷伞裙上涂抹粘接剂,直接将硅橡胶伞裙覆盖在瓷伞裙上。然而这种方式粘接效率低,安装不便,无法进行批量化生产,且胶液中可能存在气泡未排除干净的情况,影响硅橡胶伞裙的粘接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存在的辅助伞裙与主伞裙粘接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辅助伞。还提出一种含该辅助伞的绝缘子。

一种辅助伞,安装在绝缘子上,所述绝缘子包括若干主伞裙,所述辅助伞包括:

绝缘支撑层,覆盖于所述主伞裙的表面,且与所述主伞裙通过粘接剂连接为一体;及

辅助伞裙,包覆在所述绝缘支撑层的外部,且通过粘接剂与所述绝缘支撑层及所述主伞裙连接为一体。

上述辅助伞,其辅助伞裙与绝缘子的主伞裙设置绝缘支撑层,保证主伞裙与辅助伞裙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注胶间隙,能够采用真空注胶方式填充足够多的粘接剂,保证辅助伞安装至绝缘子时的效率,同时保证了辅助伞与绝缘子之间的粘接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为网状,所述绝缘支撑层的网格中充满所述粘接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为一体式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为尼龙网或玻纤网或树脂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至少完全覆盖单片所述主伞裙的表面,所述辅助伞裙至少完全包覆单片所述主伞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伞裙的内表面形成收容腔,所述主伞裙整体地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的形状与所述收容腔包覆的所述绝缘子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形状相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伞裙为硅橡胶伞裙,所述辅助伞裙沿径向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打开所述辅助伞裙并将所述主伞裙纳入所述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主伞裙的表面的多个支撑单元,相邻所述支撑单元之间的间隙充满所述粘接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伞裙的外表面与所述辅助伞裙的内表面之间的各处间隙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伞裙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与所述辅助伞裙的围绕绝缘支撑层的内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中设有半透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子还包括杆体,若干所述主伞裙自所述杆体向外延伸,所述辅助伞裙与所述杆体之间具有真空胶带,所述真空胶带将所述辅助伞裙与所述杆体之间的缝隙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真空胶带上还设有密封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层的厚度为0.5毫米~5毫米。

还提出一种绝缘子,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辅助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辅助伞安装于绝缘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辅助伞安装于绝缘子后,进行注胶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辅助伞的第二通孔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辅助伞裙套在主伞裙上,但尚未进行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绝缘子上的主伞裙的上表面包覆有绝缘支撑层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绝缘子上的主伞裙的下表面包覆有绝缘支撑层的示意图;

图9为图4所示结构进行密封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图12为绝缘封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伞10,用以安装至绝缘子20上。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绝缘子20优选为瓷绝缘子,包括杆体210和自杆体210向外延伸的若干主伞裙220。图1中,作为示例,仅示意出绝缘子20设置单片的主伞裙220时的结构,但主伞裙220的数量不限于一个,可以沿杆体210的轴向设置多个的主伞裙220。

如图1至图3所示,辅助伞10包括绝缘支撑层110和辅助伞裙120,其中,绝缘支撑层110覆盖于主伞裙220的表面,且与主伞裙220通过粘接剂130连接为一体;辅助伞裙120包覆在绝缘支撑层110的外部,且通过粘接剂130与绝缘支撑层110及主伞裙220连接为一体。辅助伞裙120与绝缘子20的主伞裙220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层110,绝缘支撑层110能够避免辅助伞裙120直接贴合于主伞裙220,保证辅助伞裙120与主伞裙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注胶间隙,能够在填充粘接剂130时能够填充足够多的粘接剂130,进而保证粘接牢固。可以理解地,粘接剂130是在固化后将绝缘支撑层110、辅助伞裙120、主伞裙220彼此牢固地连接。也就是说,辅助伞10牢固安装至绝缘子20后,粘接剂130为固化状态。

绝缘支撑层110的材料不作限制,既可以是硬性材料,也可以是软质或弹性材料。绝缘支撑层110的厚度一般为0.5毫米~5毫米,以在不会对辅助伞裙120的体积有大的影响的情形下,使主伞裙220与辅助伞裙120之间形成稳定的注胶间隙。实际生产中,绝缘层110的厚度可以在上述范围内任意选择,如可以是0.5毫米、1毫米、1.5毫米、1.8毫米、2毫米、2.5毫米、3毫米、3.5毫米、4毫米、4.5毫米或5毫米。

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支撑层110为网状,并且绝缘支撑层110的网格中充满粘接剂130。具体的,绝缘支撑层110可以为尼龙网、玻纤网或树脂网等网状元件。类似网状元件的制备技术成熟,成本低,来源广,易于获得。粘接剂130同时还填满绝缘支撑层110的网格,可使网状的绝缘支撑层110与辅助伞裙120之间形成多处的粘接点,及使绝缘支撑层110与主伞裙220之间形成多处的粘接点,提高粘接的可靠性。

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支撑层110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将绝缘支撑层110覆盖于主伞裙220的表面时,只需要一次操作即可将绝缘支撑层110套在主伞裙220外部,安装较为方便。然而,绝缘支撑层110也可以为分体式,即绝缘支撑层110可以是包括设置在主伞裙220的表面的多个支撑单元,例如,绝缘支撑层110可以由上、中、下三个支撑单元组成,三个支撑单元沿杆体210的轴向自上至下依次覆盖在主伞裙220上。

或者,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支撑层110沿主伞裙220的周向分为三个部分组成,三个部分沿周向形成完整的环状,或三个部分彼此之间沿周向设有一定的间距,但仍以辅助伞裙110与主伞裙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注胶间隙为准。在其他实施例中,分体式的绝缘支撑层110不局限于三个支撑单元,也可以是两个、四个或者更多个。

如图1所示,绝缘支撑层110完全覆盖单片主伞裙220的表面,辅助伞裙120至少完全包覆单片的主伞裙220。也就是说,主伞裙220的裸露的表面均被绝缘支撑层110所覆盖,如图7和图8所示,主伞裙220的上、下表面均覆盖有绝缘支撑层110。当设置有多片的主伞裙220时,则每一片主伞裙220上均覆盖有绝缘支撑层110,此时所有的绝缘支撑层110可连为一体,即为一体式结构,此时绝缘支撑层110具有一开口,方便将其套在主伞裙220上。辅助伞裙120包覆在绝缘支撑层110的外部后,在绝缘支撑层110的支撑作用下,主伞裙220的外表面与辅助伞裙120的内表面之间的各处间隙均匀,这样粘接剂130填充后,主伞裙220的外表面与辅助伞裙120的内表面的各处结合强度相对均匀,利于提高辅助伞裙120与主伞裙220结合的稳定性。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支撑层110也可以仅覆盖单片主伞裙220的部分表面。例如,绝缘支撑层110由上、中、下三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单元组成时,三个支撑单元沿杆体210的轴向自上至下依次套在主伞裙220上,主伞裙220的表面有部分区域未被绝缘支撑层110所覆盖,但绝缘支撑层110的存在仍保证了注入粘接剂130时,主伞裙220的外表面与辅助伞裙120的内表面的间隙保持稳定。此时,相邻支撑单元之间的间隙也充满粘接剂130。

当然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绝缘支撑层110也可以覆盖主伞裙220的全部上表面或者部分上表面,相应的辅助伞裙120此时也仅覆盖主伞裙220的全部上表面或者部分上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伞裙120的内表面形成收容腔121,也就是说,辅助伞裙120的内表面的轮廓设置为能够围成一收容空间,使主伞裙220能整体地收容在收容腔121内,且收容腔121的形状与收容腔121包覆的绝缘子20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形状相一致。这样主伞裙220的表面的各区域均被辅助伞裙120所覆盖保护。

为了方便辅助伞裙120的安装,辅助伞裙120采用柔性的硅橡胶伞裙,并且如图4所示,辅助伞裙120沿径向上设置有开口122。开口122用于打开辅助伞裙120并将主伞裙220纳入收容腔121内。主伞裙220纳入收容腔121内后,再利用填补体123将开口122封闭。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开口122两侧设置扇形的凹陷区128,凹陷区128为具有一定深度的凹槽,填补体123填补在凹陷区128中,且填补体123的形状、厚度与凹陷区128对应配合,填补后辅助伞裙120的外表面平齐,填补后的效果如图9至图11所示。具体地,填补体123为预先成型的硅橡胶搭片,通过粘接剂粘接在凹陷区128中。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22仅为沿辅助伞裙120径向上的一条直线接缝,将主伞裙220纳入收容腔121内后,不需要填补体,直接将开口122处的辅助伞裙120粘接起来即可;或者开口122及填补体123的形状,可以为非扇面的形状,宽度相同的直条等;或者填补体123也可以为生胶,预先制成与凹陷区128匹配的形状,安装时通过高温硫化固接在凹陷区128中从而将开口122封闭。此处对开口122或者填补体123的形状不做具体形状限制,只要使得辅助伞裙120沿周向能够相互配合封闭即可。

如图2所示,辅助伞裙120的外表面还开设有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且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均与辅助伞裙120的围绕绝缘支撑层110的内腔相连通。即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均与前述的收容腔121相连通。第一通孔124和和第二通孔125中的一个作为注胶孔使用,另一个则作为排气孔或抽真空孔使用。安装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注胶的方式向收容腔121内填充粘接剂130;也可以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完成粘接剂130的填充,采用真空负压填充粘接剂,具有效率高的优点,适合批量安装,并且能将收容腔121内的空气完全排净,使粘接剂130能将收容腔121填满。注胶时的粘接剂130非固化态,具有可流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抽真空的方式填充粘结剂130时,需要将辅助伞裙120与杆体210之间的缝隙及开口122处分别进行密封,以便于实施真空注胶。填充入收容腔121的粘接剂130预先经过除气泡处理,粘接剂130中没有对主伞裙220的电气性能有影响的气泡。粘接剂130的粘度范围为50mpa·s~1000mpa·s,粘接剂130在此粘度范围时流动性较好,利于充满收容腔121,确保粘接剂130能在收容腔121内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第一通孔124或第二通孔125中还设有半透膜1251。半透膜1251为允许空气通过但不允许粘接剂130通过的薄膜。这样后续抽真空注胶时,粘接剂130不会从收容腔121中溢出,从而节约粘接剂130,且避免考虑粘接剂130从第二管道1262中排放问题。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以第二通孔125中设置有半透膜1251、采用抽真空方式填充粘接剂130为例进行说明。此时第二通孔125作为抽真空孔使用,第一通孔124作为注胶孔使用。如图2所示,在第一通孔124上连接第一管道1261并伸入粘接剂130中,将第二通孔125通过第二管道1262连接至真空泵1263,关闭第一管道1261上的阀门12611,然后通过对收容腔121抽真空,抽真空完成后打开阀门12611,使收容腔121使粘接剂130自第一通孔124进入并充满收容腔121。在其他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当采用抽真空方式向收容腔121中填充粘接剂130时,也可以是将半透膜1251设置在第二通孔125所连接的第二管道1262中。此外,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还可以是第二通孔125和第二管道1262中均设有半透膜1251。

当粘接剂130填充完毕后,使用如图12所示的绝缘封堵塞40将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分别封堵,将收容腔121内的粘接剂130与外界隔离,粘接剂130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封堵后的效果如图1所示。绝缘封堵塞40采用橡胶塞,具有弹性,容易插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辅助伞裙120的外表面包括上表面1201、下表面1202及连接二者的侧面1203,第一通孔124开设于下表面1202,第二通孔125开设于上表面1201,且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在圆周方向上错开。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在圆周方向上错开180度,如此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25之间的连线与绝缘子20的杆体210的轴向交叉。当采用抽真空方式向收容腔121中填充粘接剂130时,粘接剂130自第一通孔124进入后斜向上流动,粘接剂130在收容腔121内的流动路径较长,利于充分将收容腔121的空间完全填满粘结剂130,并且不会有气泡残留,填充效果比较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辅助伞裙120与绝缘子20的杆体210之间还具有真空胶带30,真空胶带30将辅助伞裙120与杆体210之间的缝隙密封。辅助伞裙120与杆体210相接的上下两端具有缝隙,利用真空胶带30将两处缝隙密封,从而将粘接剂130与外界隔离,延长粘接剂130的寿命。真空胶带30可以通过在杆体210上缠绕多圈的方式将上述的缝隙密封,易于实现。并且,在采用真空注胶方式填充粘接剂130时,可预先采用真空胶带30密封缝隙方便后续抽真空的操作;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先将缝隙处用其他方式封堵。

进一步地,真空胶带30上还设有密封胶层。可以在真空胶带30上进一步设置密封胶层,密封胶可以是rtv(室温硫化硅橡胶)或者其他可以室温固化的树脂胶液等,以提高密封效果。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含上述实施例的辅助伞10的绝缘子。包括上述的辅助伞10和绝缘子20。具体的,辅助伞10的绝缘层110覆盖在主伞裙220的表面,且与主伞裙220通过粘接剂130连接为一体;绝缘支撑层110的材料不限制,既可以是硬性材料,也可以是软质或弹性材料。辅助伞裙120包覆在绝缘支撑层110的外部,且通过粘接剂130与绝缘支撑层110及主伞裙220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的绝缘子20,主伞裙220外部套有辅助伞10,主伞裙220与辅助伞10的辅助伞裙120之间设置有绝缘支撑层110,绝缘支撑层110能够保证辅助伞裙120与主伞裙220之间能形成稳定的注胶间隙,能够填充足够多的粘接剂130,保证辅助伞裙120粘接牢固,增加绝缘子20的抗污闪能力、抗冰闪、抗雨闪能力。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