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3612发布日期:2019-10-14 16:53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组合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作为接地端子使用的组合端子。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2个端子零件相互组装而成的组合端子零件,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组合端子零件。在该组合端子零件中,上侧的端子零件具备:前后一对平板部;第1卡合部,其将两个平板部的一个端部彼此连结成桥接状;第2卡合部,其将两个平板部的一个端部彼此连结成桥接状;以及安装孔,其被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包围并被开口。下侧的端子零件具备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和安装孔,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和安装孔通过使上侧的端子零件的第1卡合部以及第2卡合部分别以前后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180°而形成。在各端子零件的第1卡合部设置有向上方敲打而成的卡止突起,在第2卡合部形成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卡止孔。在下侧的端子零件的两个平板部设置有向卡止孔内突出的前后一对锁定突起。

在两个端子零件被组装的状态下,两个端子零件的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插入到对方侧端子零件的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从而成为两个端子零件上下交替地重叠的状态,因此限制两个端子零件在厚度方向上脱离。另外,双方的卡止突起和卡止孔嵌合,并且下侧的端子零件的锁定突起与上侧的端子零件的第1卡合部进行卡合,从而限制第1卡合部从第2卡合部拔出,由此两个端子零件以不能相互脱离互的方式被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7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这种技术中,在组合端子的输送中途等,当下侧的端子零件因为外力而以第1卡合以及第2卡合部为中心弯曲时,第1卡合部以及第2卡合部弯曲变形,而从被插入到第1卡合部以及第2卡合部下的上侧的端子零件的第2卡合部以及第1卡合部向上方浮起。其结果,双方的卡止突起从卡止孔抜出,从而两个端子零件脱离。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组合端子,通过使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板厚方向重叠而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具备底座部和一对倾斜壁部,所述底座部呈板形状,所述一对倾斜壁部从所述底座部的两个侧端向与所述底座部的板面交叉的方向延伸而与所述底座部一起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插入收纳空间,所述第二端子具备插入片、卡止部以及外力吸收锥形部,所述插入片能够插入到所述插入收纳空间而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所述卡止部设置于所述插入片,通过所述插入片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从而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底座部,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从所述插入片向侧方突出,并且形成为在所述卡止部被卡止于所述底座部的状态下能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的一方进行面接触的锥形形状。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假设第二端子采用不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的情况下,在卡止部卡止于底座部的状态下,当以底座部为中心向插入收纳空间侧弯曲的外力施加到一对倾斜壁部时,有时底座部伴随倾斜壁部而弯曲变形,从而底座部从插入片分开而解除底座部和卡止部的卡止。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构成,第二端子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在插入片重叠地配置于底座部从而卡止部卡止于底座部的状态下,外力吸收锥形部与一对倾斜壁部的一方面接触而吸收外力。由此,抑制底座部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维持底座部和插入片的卡止。

作为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优选为如下的构成。

(1)也可以构成为具备一对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该一对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能够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的双方同时面接触。

根据此结构,因为一对外力吸收锥形部以被夹于一对倾斜壁部的方式与一对倾斜壁部面接触,所以能够更加确实地吸收被施加到一对倾斜壁部的外力。

(2)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端子进一步具备一对第一平板部,该一对第一平板部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连结并向侧方延伸,所述第二端子进一步具备呈板形状的一对第二平板部,该一对第二平板部能够从与所述插入片重叠于所述底座部的重叠方向相反的方向重叠于所述插入片进行配置,在所述底座部设置有卡止孔,所述卡止孔与所述插入收纳空间连通,在所述插入片突出设置有卡爪,该卡爪在所述插入片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时突出到所述卡止孔内,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卡止于所述卡止孔。

在假设第二端子不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的情况下,若底座部从插入片分开,则有可能底座部与卡爪的卡止孔的卡止被解除,从而插入片在前后方向上从底座部脱落。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构成,因为通过外力吸收锥形部而抑制底座部从插入片分开,所以能够维持卡爪和卡止孔在前后方向上的卡止状态。

(3)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二端子进一步具备连结板部,该连结板部形成为板形状,将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彼此连结并配置于所述倾斜壁部的后方,所述插入片形成为从所述连结板部向前方延伸的突片形状,在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和连结板部之间形成有分离狭缝。

根据此结构,因为外力吸收锥形部通过分离狭缝而从连结板部分离,所以在不受到在连结板部发生的应力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吸收外力。

(4)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一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和防回转部,所述电线连接部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平板部的一方,并且比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的一方的外侧缘向外侧方延伸,所述防回转部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平板部的另一方,并且比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的另一方的外侧缘向外侧方延伸。

根据此结构,虽然电线连接部以及防回转部因为第一端子比第二端子向外侧方延伸所以容易受到外力,但是因为外力吸收锥形部与倾斜壁部面接触而吸收外力,所以即使在外力施加到电线连接部以及平板延长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也能够防止第二端子从第一端子脱落。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所涉及的组合端子,能够防止一方的端子从另一方的端子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方看实施方式的组合端子时的立体图。

图2是组合端子的俯视图。

图3是从前方看第一端子时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端子的俯视图。

图5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第一端子的正视图。

图7是第二端子的俯视图。

图8是第二端子的正视图。

图9是沿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9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组合端子1由分别形成为大致板形状的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构成,在中央具备上下贯通的螺栓插通孔2。第一端子10是连接有电线连接并接地到车辆的接地端子,具备与电线连接的电线连接部70和安装于外部设备的防回转部60。第一端子10通过将其他的第一端子10翻转而进行组合,从而能够作为将车辆内的机器彼此连接的连接端子而使用。第二端子110是在单独使用第一端子10时,用于将端子零件的上表面侧平坦化而与第一端子10进行组合的虚端子。因此,第二端子110构成为不具备电线连接部70以及防回转部60。在以下说明中,在组合端子1中,将板厚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图1中的上方作为上方进行说明。

第一端子10具备一对第一平板部20、第一插入部30、以及第一接受部40。第二端子110具备一对第二平板部120、第二接受部140、以及第二插入部130。第二端子110通过从在图1中箭头p示出的方向将第二插入部130和第二接受部140分别插入到第一接受部40和第一插入部30之下,并且将一对第二平板部120重叠于一对第一平板部20的图1示出的上表面,从而如图1所示的那样,第二端子110在板厚方向上卡止于第一端子10。在以下,将设置有第一接受部40以及第二插入部130的一侧作为前方进行说明。

在第一端子10中,各第一平板部20呈平板形状,以彼此的板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排列。如图6所示,在各第一平板部20的前侧的部分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第一移位防止突起21。在第二端子110中,各第二平板部120形成为平板形状,以彼此的板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排列。如图8所示,在各第二平板部120的后侧的部分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第二移位防止突起121。第一移位防止突起21和第二移位防止突起121分别抵接于第二平板部120和第一平板部20,从而限制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在水平方向上的移位。

第一端子10中的、在图2中的左侧示出的第一平板部20设置有上述的防回转部60,第一平板部20和防回转部60设置为一体。防回转部60从第一平板部20比第二平板部120的左侧缘120a向左方延伸,并且形成为该延伸端部向下方弯折的形状。在图2中的右侧示出的第一平板部20设置有上述的电线连接部70,第一平板部20和电线连接部70设置为一体。电线连接部70从第一平板部20的前侧比第二平板部120的右侧缘120a向右方延伸,在该延伸端部具备敛紧并压接于电线的芯线的线筒部71和敛紧并压接于电线的包覆部分的绝缘筒部72。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端子10中的第一插入部30由左右长的带状的后方连结板部31和从后方连结板部31向后方延伸的突片形状的后方插入片32构成。后方连结板部31的两个侧端从各第一平板部20朝向下方垂直延伸,该延伸端连结到各第一平板部20的内侧缘。由此,后方连结板部31的中央部分以及后方插入片32形成为板厚比第一平板部20大致高出一张板程度的台阶状。在各后方插入片32和各第一平板部20之间形成有前后细长的后方插入狭缝50a。如图5所示,在后方插入片32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后方卡爪32a。

如图7所示,第二端子110中的第二接受部140具备将各第二平板部彼此连结的左右长的大致平板状的后方底座部141、一对垂直壁部142、以及后方孔片部143。后方孔片部143形成为左右长的、前缘呈圆弧的带板形状,并且与后方底座部141的前端连结。一对垂直壁部142从后方底座部141的两个侧端朝向上方垂直地延伸,其延伸端与第二平板部120的内侧缘连结。如图5所示,在后方底座部141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后方卡止孔141a。

第二接受部140通过如下结构来限制第二接受部140相对于第一插入部30向侧方的相对移位:垂直壁部142插入到后方插入狭缝50a,后方插入片32插入到由后方底座部141和各垂直壁部142形成的截面长方形的空间,后方连结板部31从侧方包围后方孔片部143。另外,如图1所示,第二接受部140通过后方连结板部31的两个侧端从后方相对地配置于一对垂直壁部142,从而限制向前方的移位,并且如图5所示,通过后方卡止孔141a的孔缘与后方卡爪32a卡止,从而限制第二接受部140相对于第一插入部30向后方的相对移位。

如图3以及图4所示,第一端子10中的第一接受部40具备将各第一平板部彼此连结的左右长的大致平板状的底座部41、一对倾斜壁部42、以及孔片部43。孔片部43形成为左右长、后缘呈圆弧的带板形状,与底座部41的后端连结。一对倾斜壁部42以底座部41的两个侧端为基端而相互分开的方式向斜下方延伸,该延伸端与第一平板部20的内侧缘连结。由此,如图6所示,底座部41和倾斜壁部42整体上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插入收纳空间c。如图5所示,在底座部41的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卡止孔41a。

如图7所示,第二端子110中的第二插入部130由左右长的带状的连结板部131和从连结板部131向前方延伸的突片形状的插入片132构成。如图8所示,连结板部131的两个侧端从各第二平板部120朝向上方垂直地延伸,该延伸端与第二平板部120的内侧缘连结。由此,连结板部131的中央部分以及插入片132形成为板厚比第二平板部120大致低一张板程度的台阶状。在插入片132的前后左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卡爪132a(卡止部的一个例子)。

如图1所示,第二插入部130通过如下结构从而限制第二插入部130相对于第一接受部40向侧方的相对移位:插入片132插入到由底座部41和各倾斜壁部42形成的插入收纳空间c,插入片132被各倾斜壁部42从侧方包围,连结板部131从侧方包围孔片部43。另外,第二插入部130如图1所示的那样通过连结板部131从后方与一对倾斜壁部42相对地配置,从而限制第二插入部130相对于第一接受部40向前方相对移位,并且如图5所示,卡爪132a与卡止孔41a的孔缘卡止,从而限制第二插入部130相对于第一插入部30向后方相对移位。

在此,如上所述,因为第一端子10的电线连接部70以及防回转部60形成为比第二端子110向外侧方延伸的形状,所以例如在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以被相互组合而成为组合端子1的状态被运搬时,电线连接部70以及防回转部60与其他组合端子1干扰等而容易受到外力。由此,特别是,第一端子10中的连结有电线连接部70的前侧以底座部41为中心向形成有插入收纳空间c的一侧弯曲,与此同时底座部41向上方弯曲变形而成为底座部41从插入片132向上方浮起的状态,有可能卡爪132a和卡止孔41a的卡止被解除,第二端子110从第一端子10向后方滑落。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端子110设置有一对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一对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用于吸收施加到第一端子10的外力,使底座部41与外力分离。如图9所示,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从插入片132的两个侧端朝向侧方突出,形成为上表面侧向下方倾斜的锥形形状。由此,插入片132和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整个截面形成为与插入收纳空间c的截面梯形形状对应的梯形。

另外,如图7所示,在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和各第二平板部120之间形成有在前后延伸的插入狭缝150a。从一方的插入狭缝150a的外侧缘到另一方的插入狭缝150a的外侧缘的尺寸l1设定为比螺栓插通孔2的口径l2大的尺寸。

另外,因为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除了插入片132的侧端中的基端部(也就是说,与连结板部131的连结部分)以外的部分比向插入片132前方的部分突出,所以在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和连结板部131之间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分离狭缝150b。分离狭缝150b与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和第二平板部120之间的插入狭缝150a连通。由此,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从连结板部131以及第二平板部120分离,而与在连结板部131以及第二平板部120产生的应力分离。

在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被组合而成为组合端子1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与插入片132一起以被倾斜壁部42从侧方包围的状态收纳于插入收纳空间c。在外力施加到电线连接部70以及防回转部60,从而第一平板部20受到该外力而以底座部41为中心向图9中箭头r1以及r2所示的方向被弯曲的情况下,倾斜壁部42与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锥形面133a进行面接触。由此,外力被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吸收,从而抑制倾斜壁部42以及底座部41的弯曲变形。因此,底座部41不必从插入片132向上方浮起,也能维持卡止孔41a对卡爪132a的相对卡止。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组合端子1通过使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在板厚方向重叠而成,第一端子10具备底座部41和一对倾斜壁部42,底座部41呈板形状,一对倾斜壁部42从所述底座部41的两个侧端向与所述底座部41的板面交叉的方向延伸而与所述底座部41一起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插入收纳空间c,第二端子110具备:插入片132、卡止部(卡爪132a)以及外力吸收锥形部133,插入片132能够插入到所述插入收纳空间c而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41,卡止部(卡爪132a)设置于所述插入片132,通过所述插入片132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41从而卡止于所述底座部41,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从所述插入片132向侧方突出,并且形成为在所述卡止部132a卡止于所述底座部41的状态下能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42的一方进行面接触的锥形形状。

在上述的构成中,在假设第二端子110采用不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构成的情况下,在卡止部132a卡止于底座部41的状态下,当以底座部41为中心而向插入收纳空间c侧弯曲的外力施加到一对倾斜壁部42时,有时底座部41伴随倾斜壁部42而弯曲变形,从而底座部41从插入片132分开而解除底座部41和卡止部132a的卡止。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构成,第二端子110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在插入片132重叠地配置于底座部41从而卡止部132a卡止于底座部41的状态下,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与一对倾斜壁部42的一方进行面接触而吸收外力。由此,抑制底座部41的弯曲变形,从而能够维持底座部41和插入片132的卡止。

组合端子1具备一对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一对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133能够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42的双方同时面接触。

根据此结构,一对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以被夹于一对倾斜壁部42的方式与一对倾斜壁部42进行面接触,所以能够更加确实地吸收被施加到一对倾斜壁部42的外力。

所述第一端子10进一步具备一对第一平板部20,一对第一平板部20与所述一对倾斜壁部42连结并向侧方延伸,所述第二端子110进一步具备呈板形状的一对第二平板部120,一对第二平板部120能够从与所述插入片132重叠于所述底座部41的重叠方向相反的方向重叠于所述插入片132进行配置,在所述底座部41设置有卡止孔41a,卡止孔41a与所述插入收纳空间c连通,在所述插入片132突出设置有卡爪132a,卡爪132a在所述插入片132重叠地配置于所述底座部41时突出到所述卡止孔41a内,并且能够在前后方向上卡止于所述卡止孔41a。

在假设第二端子110不具备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情况下,若底座部41从插入片132分开,则有可能底座部41与卡爪132a的卡止孔41a的卡止被解除,从而插入片132在前后方向上从底座部41脱落。相对于此,根据上述构成,因为通过外力吸收锥形部133而抑制底座部41从插入片132分开,所以能够维持卡爪132a和卡止孔41a在前后方向上的卡止状态。

所述第二端子110进一步具备连结板部131,该连结板部131其呈板形状,将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120彼此连结并配置于所述倾斜壁部42的后方,所述插入片132形成为从所述连结板部131向前方延伸的突片形状,在所述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和连结板部131之间形成有分离狭缝150b。

根据此结构,因为外力吸收锥形部133通过分离狭缝150b而从连结板部131分离,所以能够在不受到在连结板部131发生的应力的影响情况下吸收外力。

所述第一端子10具备电线连接部70和防回转部60,所述电线连接部70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平板部20的一方,并且比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120的一方的外侧缘120a向外侧方延伸,所述防回转部60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平板部20的另一方,并且比所述一对第二平板部120的另一方的外侧缘120a向外侧方延伸。

根据此结构,虽然电线连接部70以及防回转部60因为第一端子10比第二端子110向外侧方延伸而容易受到外力,但是因为外力吸收锥形部133与倾斜壁42部进行面接触而吸收外力,所以即使在外力施加到电线连接部70以及平板延长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也能够防止第二端子110从第一端子10脱落。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不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以如下的方式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插入片132的两个侧端设置有外力吸收锥形部133的构成,但是也可以采用只在插入片的一方的侧端设置外力吸收锥形部的构成。或者,也可以在第二接受部代替垂直壁部而设置倾斜壁部,并且在第一插入部的后方插入片的两个侧端或者仅在其中的一方设置外力吸收锥形部。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端子10和第二端子110的上下方向上的卡止单元,而采用第一端子10具备第一平板部20,第二端子110具备第二平板部120的构成,但是不限定为上下方向上的卡止单元。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将后方卡爪以及卡爪的各顶端形成为钩形状,将它们分别钩挂到后方卡止孔以及卡止孔的各孔缘,从而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卡止。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外力吸收锥形部133和连结板部131之间形成分离狭缝150b的构成,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构成:在基于连结板部的应力对外力吸收锥形部的影响为可以忽略的大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分离狭缝。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只有第一端子10具备电线连接部70和防回转部60并且比第二端子110在侧方长的构成,但是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的构成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采用在第一端子不具备防回转部而只具备电线连接部的构成,还可以采用在第二端子具备电线连接部以及防回转部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组合端子

10:第一端子

20:第一平板部

40:第一接受部

41:底座部

41a:卡止孔

42:倾斜壁部

c:插入收纳空间

43:孔片部

60:防回转部

70:电线连接部

110:第二端子

120:第二平板部

120a:外侧缘

130:第二插入部

131:连结板部

132:插入片

132a:卡爪(卡止部)

133a:锥形面

150b:分离狭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