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61782发布日期:2019-10-14 16:03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线线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



背景技术:

同轴射频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射频同轴电缆绝缘材料采射频同轴电缆系列用物理发泡聚乙烯隔离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即外导体,外导体(组织屏蔽层)采用铜带成型、焊接、扎纹;或是采用铝管结构;或是采用编织结构,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材料的护套包住。

现有的同轴射频电缆主要由以下几层结构构成:1-多根钢绞线内导体;2-绝缘层;3-编织外导体;4-聚全氟乙丙烯护套等几层结构,共同形成完整的线缆结构。内导体用于传输电信号,绝缘层用于隔绝电流,编织外导体用于起到屏蔽的作用,护套起到抗撕拉的外层保护作用。

然而,上述的同轴射频电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在电缆受弯曲、振动和冲突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噪音,使得信号的传输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容易产生噪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通过在绝缘层的表面上涂覆有石墨涂层,从而达到低噪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包括依次由内至外设置的内导体、绝缘层、编织外导体和护套,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编织外导体之间设有降噪层,所述降噪层涂覆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且所述降噪层由石墨或石墨混合材料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绝缘层的表面上涂覆有石墨涂层,使用于高阻抗弱信号系统中传输控制、检波及通信高频信号,减小电缆受弯曲、振动和冲突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噪音,使得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从而达到低噪音的目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石墨混合材料包括以下材料:

石墨粉90-120份;

环氧树脂15-25份;

环乙酮5-10份;

丁酮3-5份;

甲苯5-10份;

稳定添加剂1.5-3.5份;

将以上材料均匀混合,配成绝缘胶水,之后和稀释剂混合稀释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石墨混合材料由以上组分的材料制成,形成具有良好粘接性能的石墨混合料,使得石墨涂覆的工艺过程更加简便。石墨涂覆在绝缘层上,主要起到低噪音的作用,使得信号在线缆中的传输更加稳定,同时,涂覆的石墨不易脱落,从而能够提高低噪音的稳定性,以及延长线缆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添加剂采用能够具有较强粘性和快速凝干的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在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如:无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二氯甲烷,也可溶于丙酮、氯仿、甲苯和溶纤剂,溶液均透明。同时,其也是良好的热塑性物质,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所成膜非常坚韧,光泽性良好,弹性充分。灰份极低,使本产品具有优良的粘结性,作为乳液增粘用,十分稳定,而且分散性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导体为镀银铜线或镀银铜包钢线多根内导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绝缘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材料的绝缘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编织外导体镀银铜线编织外导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导体为镀银铜线或镀银铜包钢线多根内导体,绝缘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材料的绝缘体,编织外导体镀银铜线编织外导体,编织密度一般在50%-85%左右,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从而能够形成完整的线缆结构。

本发明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的制备工艺,通过该工艺制成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从而达到电缆低噪音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熔融绝缘层,将绝缘层材料添加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充分搅拌并熔融,料筒温度控制在250~270℃;

步骤二、包覆内导体,先对内导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5~90℃,然后将料筒中的绝缘层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并包覆在内导体外围,且挤出温度为350~380℃;

步骤三、水冷定型,将包覆好绝缘层材料的内导体先在5~10℃的冷水中冷却3~5min,再在室温下冷却8~10min,使混合原料在内导体的外部形成稳定的绝缘层;

步骤四、涂覆降噪层,将石墨混合材料涂覆在绝缘层的外表面,待石墨混合材料凝固后形成所述降噪层;

步骤五、外导体层绕包,先采用镀银铜扁带在绝缘层的外部绕包形成外导体层,再用镀银铜线在外导体层的外部编织形成外导体层;

步骤六、熔融护套层;

步骤七、水冷成型,将包覆好护套层的外导体层在5~10℃的冷水中冷却4~8min,再在室温下冷却8~10min,干燥后,得到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四中的石墨混合材料的涂覆厚度为0.01mm-0.2mm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经过熔融绝缘层、包覆内导体、水冷定型、涂覆降噪层、外导体层绕包、熔融护套层和水冷成型等几个步骤之后,从而制成了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其中,石墨混合材料的涂覆厚度为0.01mm-0.2mm之间,限制涂覆厚度的目的在于,由于石墨混合材料和绝缘层之间主要是通过粘接力进行粘接固定的,当涂覆厚度较薄时,难以达到低噪音的效果,当涂覆的厚度较厚时,石墨混合材料的降噪层容易脱落,且涂覆较厚的降噪层的成本也较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涂覆厚度,保证优质的低噪音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绝缘层的表面上涂覆有石墨涂层,使用于高阻抗弱信号系统中传输控制、检波及通信高频信号,减小电缆受弯曲、振动和冲突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噪音,使得信号的传输更加稳定,从而达到低噪音的目的;

(2)通过加入稳定添加剂-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在常温下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同时,其也是良好的热塑性物质,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所成膜非常坚韧,光泽性良好,弹性充分。灰份极低,使本产品具有优良的粘结性,作为乳液增粘用,十分稳定,而且分散性好;

(3)通过设置石墨混合材料的涂覆厚度为0.01mm-0.2mm之间,限制涂覆厚度的目的在于,由于石墨混合材料和绝缘层之间主要是通过粘接力进行粘接固定的,当涂覆厚度较薄时,难以达到低噪音的效果,当涂覆的厚度较厚时,石墨混合材料的降噪层容易脱落,且涂覆较厚的降噪层的成本也较高,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涂覆厚度,保证优质的低噪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低噪声电缆制备工艺的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1、内导体;2、绝缘层;3、编织外导体;4、护套;5、降噪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包括依次由内至外设置的内导体1、绝缘层2、编织外导体3和护套4,绝缘层2和编织外导体3之间设有降噪层5,降噪层5涂覆在绝缘层2的外表面,且降噪层5由石墨或石墨混合材料制成。其石墨混合材料中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实施例2-8:一种实心聚四氟乙烯绝缘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石墨混合材料各组分及其相应的重量份数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8中石墨混合材料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整体通过如下步骤制备获得:

步骤一、熔融绝缘层,将绝缘层材料添加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充分搅拌并熔融,料筒温度控制在250~270℃;

步骤二、包覆内导体,先对内导体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85~90℃,然后将料筒中的绝缘层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并包覆在内导体外围,且挤出温度为350~380℃;

步骤三、水冷定型,将包覆好绝缘层材料的内导体先在5~10℃的冷水中冷却3~5min,再在室温下冷却8~10min,使混合原料在内导体的外部形成稳定的绝缘层;

步骤四、涂覆降噪层,将石墨混合材料涂覆在绝缘层的外表面,待石墨混合材料凝固后形成所述降噪层;

步骤五、外导体层绕包,先采用镀银铜扁带在绝缘层的外部绕包形成外导体层,再用镀银铜线在外导体层的外部编织形成外导体层;

步骤六、熔融护套层;

步骤七、水冷成型,将包覆好护套层的外导体层在5~10℃的冷水中冷却4~8min,再在室温下冷却8~10min,干燥后,得到低噪音同轴射频电缆。

注:步骤一中绝缘层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材料的绝缘体。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内导体为镀银铜线或镀银铜包钢线多根内导体。步骤四中降噪层为石墨混合材料凝固后形成的降噪层。步骤五中外导体为编织外导体镀银铜线编织外导体。步骤六和步骤七中的护套为聚全氟乙丙烯护套。

稳定添加剂采用能够具有较强粘性和快速凝干的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制成。步骤四中的石墨混合材料的涂覆厚度为0.01mm-0.2mm之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