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8478发布日期:2020-03-24 20:4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向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换向器是直流电机中十分重要的部件。目前换向器的加工过程中都要使用云母片和换向片交替排列,以防止相邻的换向片接触而产生短路的情况。但是使用云母片与换向片编排时的操作十分麻烦,并且对云母片的排列的精度要求较高,云母片的位置偏移会导致换向器无法正常加工,这些都加大了换向器的加工难度,增加了劳动成本。

申请号为cn201320376052.x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无云母换向器结构,包括基座和换向片,所述换向片沿基座呈圆周设置,所述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和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片本体沿短轴方向的两侧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厚度小于换向片本体的厚度。虽然该实用新型降低了加工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在进行对换向器的排片时,由于定位块的位置为一定的,两相邻换向片上的定位块之间可能发生错位现象从而使得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出现错位现象,从而不利于实现对于换向片的高效率排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无云母换向器在进行排片时相邻的换向片之间可能出现错位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及其生产工艺。其达到避免在进行换向片的排片时,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可能出现错位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其包括换向器主体,换向器主体包括基座,基座上沿周向设置有换向片,相邻的换向器之间以空隙绝缘,换向片包括换向片本体以及根部;换向片本体沿短轴方向的两端面设有均设有2个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的厚度为换向片本体厚度的一半,两第一定位块沿换向片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第一定位块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厚度为换向片本体厚度的一半,换向片本体上同一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沿换向片本体短轴方向错位设置,换向片本体上两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块沿换向片本体短轴方向错位设置,相对应的,换向片本体上两端面上的第二定位块错位设置。

通过本发明的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二定位块的设置,能够较为有效的避免了在排片过程中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发生错位而导致对压制过程的造成干扰。从而既提升了换向器生产过程中的排片效率,又避免了由于两相邻的换向片之间出现错位而对后续的生产工艺造成干扰。

作为优选,换向片本体的上端部沿短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凹槽。

本发明中,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在进行对于换向器的铣下刻槽时,通过在凹槽处进行刻槽,从而方便了铣下刻槽的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该纯铜无云母换向器的换向器生产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铜材依次进行挤压、拉排、冲剪以及振动清洗得到换向片;

步骤二、将电木粉进行打饼;

步骤三、将步骤一以及步骤二得到的换向片以及电木粉压制成型,并且进行固化得到换向器初品;

步骤四、步骤三制成的换向器初品以及进行镗孔、车外圆、镗钩脚内孔、铣下刻槽、铣钩脚、回孔、挤钩脚以及弯钩制成换向器主体;

步骤五、对步骤四制成的换向器主体进行检测。

本发明中的纯铜无云母换向器的生产工艺在换向片的排片时,无需使用云母片,从而较为有效的提升了排片效率,简化了对于换向器的生产工艺,同时也避免了对于云母片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纯铜无云母换向器俯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纯铜无云母换向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换向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00、换向器主体;110、基座;120、换向片;310、换向片本体;311、第一定位块;312、第二定位块;320、根部;33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纯铜无云母换向器,其包括换向器主体100,换向器主体包括基座110,基座110上沿周向设置有换向片120,相邻的换向器之间以空隙绝缘,换向片120包括换向片本体310以及根部320;换向片本体310沿短轴方向的两端面设有均设有2个第一定位块311,第一定位块311的厚度为换向片本体310厚度的一半,两第一定位块311沿换向片本体3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第一定位块311之间设有第二定位块312,第二定位块312的厚度为换向片本体310厚度的一半,换向片本体310上同一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块311与第二定位块312沿换向片本体310短轴方向错位设置,换向片本体310上两端面上的第一定位块311沿换向片本体310短轴方向错位设置,相对应的,换向片本体310上两端面上的第二定位块312错位设置。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定位块311以及第二定位块312的设置,能够在进行对于换向器的生产时,当需要对换向片120进行排片时,可以将若干个换向片120依次排列使得两相邻的换向片的上的第二定位块312伸入两第一限位块311之间,相比于对文件中的无云母换向器结构,较为有效的避免了在排片过程中两相邻的换向片120之间发生错位而导致对压制过程的造成干扰。从而既提升了换向器生产过程中的排片效率,有避免了由于两相邻的换向片120之间出现错位而对后续的生产工艺造成干扰。

本实施例中,换向片本体310的上端部沿短轴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凹槽33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凹槽330的设置,能够在进行对于换向器的铣下刻槽时,通过在凹槽330处进行刻槽,从而方便了铣下刻槽的进行。

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生产该纯铜无云母换向器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铜材依次进行挤压、拉排、冲剪以及振动清洗得到换向片120;

步骤二、将电木粉进行打饼;

步骤三、将步骤一以及步骤二得到的换向片120以及电木粉压制成型,并且进行固化得到换向器初品;

步骤四、步骤三制成的换向器初品以及进行镗孔、车外圆、镗钩脚内孔、铣下刻槽、铣钩脚、回孔、挤钩脚以及弯钩制成换向器主体100;

步骤五、对步骤四制成的换向器主体100进行检测。

本实施例中的纯铜无云母换向器生产工艺克服了常规插片式换向器制造方法中排片工序中需要插入云母片的问题,在换向片120的排片时,无需使用云母片,从而较为有效的提升了排片效率,简化了对于换向器的生产工艺,同时也避免了对于云母片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