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及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0922发布日期:2019-08-16 21:5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及连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连接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及连接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用于连接电气构件以在电气构件之间传递电能或数据的装置,为了方便对两个独立的电气构件进行连接,连接器通常被设置成可相互插接的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其中连接器公端用于接收连接器母端的插入。

目前现有的连接器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在一起后保持固定,当连接器公端或连接器母端受到负荷时,容易使连接器公端或连接器母端的电接触头受力损坏,影响到连接器的正常工作,同时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只能以固定的方向相对插接,当插接角度偏差时也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公端、连接器母端及连接器装置,以改善连接器易磨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公端,用于与连接器母端插接配合,其包括设有圆槽的第一连接器本体,第一连接器本体还设有至少一条弧形槽或环形槽,弧形槽或环形槽与圆槽共圆心布置,圆槽的内壁设有第一电接触部,弧形槽或环形槽的内壁分别设有第二电接触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公端具有第一连接器本体,并通过第一连接器本体上设置的圆槽及与圆槽共圆心布置的至少一条弧形槽或环形槽与连接器母端配合连接,且圆槽内壁设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一电接触部,弧形槽或环形槽的内壁分别设有用于电连接的第二电接触部,从而保证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并在两者产生相对旋转时保持稳定的电连接状态,实现多角度连接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的功能,使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能够在受力后转动以分散应力,降低磨损。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本体凸起形成圆柱形的结合部,圆槽设于结合部远离第一连接器本体一端的端面上。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一连接器本体上凸起的结合部的端面上设置的圆槽与连接器母端对应连接时,能够进一步的通过凸起的结合部来与连接器母端对应卡接,以提高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圆柱形的结合部也不影响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产生相对旋转。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本体还设有至少一条弧形或环形的第三电接触部,第三电接触部与圆槽共圆心布置。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一连接器本体上设置的弧形或环形的第三电接触部能够与连接器母端保持稳定的电连接,并保证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并产生相对旋转时两者之间稳定的电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本体凹陷形成圆形的凹陷部,圆槽设于凹陷部内,弧形槽或环形槽设于凹陷部内。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一连接器本体上设置的凹陷部能够进一步的与连接器母端上的对应部件进行卡接,从而有效的提高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的连接紧密性,并不会影响两者之间产生相对旋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母端,用于可旋转的与连接器公端插接配合,其包括具有第一电接触头的第二连接器本体,第一电接触头被配置成可旋转的插接于连接器公端的圆槽内,并与圆槽内的第一电接触部保持电连接;第二连接器本体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接触头,第二电接触头与连接器公端的弧形槽或环形槽一一对应;当第一电接触头插接于圆槽中并旋转时,第二电接触头分别插接于对应的弧形槽或环形槽中,并沿弧形槽或环形槽移动的同时保持与对应的第二电接触部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母端具有第二连接器本体,第二连接器本体上设置有与连接器公端的圆槽对应的第一电接触头及与连接器公端上的弧形槽或环形槽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接触头,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一电接触头插接于圆槽中,第二电接触头插接于对应的弧形槽或环形槽内,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之间产生相对旋转时,第一电接触头相对于圆槽旋转,各个第二电接触头沿对应的弧形槽或环形槽移动,从而保证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稳定连接并在两者产生相对旋转时保持稳定的电连接状态,实现多角度连接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的功能,使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能够在受力后转动以分散应力,降低磨损。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本体凹陷形成与连接器公端配合卡接的结合槽,第一电接触头设于结合槽内。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二连接器本体上凹陷的结合槽能够与连接器公端凸起的结合部对应连接,从而提高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结合槽内还设有至少一条环形或弧形的第三电接触头;第三电接触头与第一电接触头共圆心布置,在第一电接触头插接于圆槽中并旋转时,第三电接触头保持与连接器公端电连接。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二连接器本体上的结合槽内设置的环形的第三电接触头能够与弧形或环形的第三电接触部的内壁或外壁配合,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并保证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并产生相对旋转时第三电接触头和第三电接触部之间稳定的电连接。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接触头上设有至少一个缺口。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三电接触头上设置的缺口能够帮助第三电接触头和第三电接触部接触受压时产生弹性形变和位移,从而避免第三电接触头受力过大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本体凸起形成与连接器公端配合卡接的凸起部,结合槽和第二电接触头设于凸起部远离第二连接器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上。

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二连接器本体上凸起形成的凸起部能够与连接器母端上形成的凹陷部对应卡接,提高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包括上述的连接器公端及上述的连接器母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装置具有可相互插接的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且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之间可以在保证稳定电连接的同时产生相对旋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公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公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母端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母端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时的剖视图。

图中:100-第一连接器本体;101-第一表面;110-圆槽;111-第一电接触部;130-环形槽;140-第二电接触部;150-结合部;160-第三电接触部;170-凹陷部;200-第二连接器本体;201-第二表面;210-第一电接触头;220-第二电接触头;230-结合槽;240-第三电接触头;241-缺口;250-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装置,其包括可相互插接在一起进行连接的连接器公端及连接器母端,以实现将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之间电连接,从而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分别连接的单元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器装置的连接器公端包括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01上凹陷形成圆形的凹陷部170,凹陷部170的底壁圆心处凸起形成圆柱形的结合部150,结合部150与远离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圆槽110,凹陷部170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四条环形槽130,结合部150、四条环形槽130、和圆槽110均共圆心布置,圆槽110内壁设有第一电接触部111,四条环形槽130内分别设有第二电接触部140,第一电接触部111和四个第二电接触部140分别与导线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器装置的连接器母端包括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第二连接器本体200具有与第一表面101贴合的第二表面201,第二表面201上凸起形成与凹陷部170对应卡接的的圆柱形的凸起部250,凸起部250远离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一端端面上凹陷形成与结合部150对应卡接的结合槽230,结合槽230内设有与圆槽110对应卡接的第一电接触头210,凸起部250远离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一端端面上具有与各个第二电接触部140对应电连接的第二电接触头220,其中,第一电接触头210和第二电接触头220均为弹性顶针(pogo pin),第一电接触头210和四个第二电接触头220分别与导线连接。

如图5所示,该连接器装置使用时,将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在一起,此时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第二表面201贴合,第一表面101上凹陷的凹陷部170和第二表面201上凸起的凸起部250卡接,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结合部150上开设的圆槽110与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结合槽230内的第一电接触头210卡接,并使第一电接触头210和圆槽110内壁设置的第一电接触部111电连接,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四条环形槽130内分别设有的第二电接触部140分别与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凸起部250上设置的四个第二电接触头220抵压并电连接;且,当连接器公端或连接器母端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圆槽110的轴线旋转时,第一电接触头210能够旋转并保持与圆槽110内壁的第一电接触部111电连接,四个第二电接触部140能够绕圆槽110的轴线旋转,并保持抵压并电连接对应的与圆槽110共圆心布置的第二电接触头220,从而使连接器公端或连接器母端受力旋转时保证连接的稳固和稳定的电连接,且插接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时,使用者只需要对准第一电接触头210和圆槽110,就可以将不同角度相对布置的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在一起,起到防呆插接的功能。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电接触部140还可以设于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四条环形槽130的内壁,当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在一起时,四个第二电接触头220分别插接于四条环形槽130内,并使四个第二电接触头220可以在沿对应的环形槽130移动时保持与对应的第二电接触部140电连接。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环形槽130还可以使用弧形槽来代替,即可以在凹陷部170的底壁上开设有四条共圆心的弧形槽,此时,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连接时,第二连接器本体200的凸起部250上设置的四个第二电接触头220分别插入至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四条弧形槽内并与对应的四个第二电接触部140抵压并电连接,当连接器公端或连接器母端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沿圆槽110的轴线旋转时,第二电接触头220可以沿对应的弧形槽来回移动并保持电连接。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弧形槽或环形槽1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或十个以上。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器本体100的结合部150的外壁设有环形的第三电接触部160,结合槽230内设有一条环形的第三电接触头240,当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在一起时,第三电接触头240的内壁和第三电接触部160的外壁抵压并电连接。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接触部160还可以与结合部150分离,并与圆槽110共圆心的单独的设于凹陷部170内。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第三电接触部16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当第三电接触部16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可以有一个第三电接触部160设于结合部150的外壁上,也可以使所有的第三电接触部160均与结合部150分离。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接触部160的形状还可以为弧形,当第三电接触部160的形状为弧形时,与其对应抵压电连接的第三电接触头240的形状为弧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三电接触部160的形状为环形时,还可以将第三电接触头240的形状设置成弧形。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成第三电接触头240的外壁和第三电接触部160的内壁抵压并电连接。总之,设置第三电接触部160和第三电接触头240时,只需要保证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插接在一起时,对应的一对第三电接触部160和第三电接触头240相互抵压电连接,且在连接器公端和连接器母端产生相对旋转时,对应的一对第三电接触部160和第三电接触头240之间也产生相对的旋转并保持持续的电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三电接触头240上设有沿周向布置的四个缺口241。第三电接触头240上设置的四个缺口241能够保证其受到压力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损坏,能够有效的提高第三电接触头240的受压能力,避免其受压过大而损坏。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电接触头240上还可以设置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以上的缺口24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