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324发布日期:2019-08-16 21:5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具备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可以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存储电能的代表性能量存储装置,具有电池(battery)和电容器(capacitor)。在这样的电容器中,超电容器(Ultra-Capacitor,UC)也可以称作超级电容器(SC:Super Capacitor)或电双层电容器(EDLC: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作为具有电解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中间特性的能量存储装置具有高效、半永久寿命特性,是可以与二次电池并用以及替代该二次电池的下一代能量存储装置。

在不易进行维护(Maintenance)且需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的应用(Application)中,代替蓄电池而使用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具有快速的充电/放电特性,因此,不仅适用于作为移动通信信息设备的手机、笔记本电脑、PDA等的辅助电源,而且非常适合用作要求具有高容量的电动车、夜间道路指示灯、UPS(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等的主电源或辅助电源,并且目前以这样的用途广为使用。

在适用这种超级电容器的过程中,为了使其用作高电压用电池,需要有几千法拉(Farad)或几百伏特(Voltage)的高电压模块(module)。高电压模块由高电压用超级电容器组件构成,所述超级电容器组件是通过将作为各个单电池(cell)的超级电容器以所需数量串联连接来形成的。如此串联连接的高电压用超级电容器模块在充电、待机或放电的过程中,单电池电压因特性因子的差异而容易发生不均衡状态。因此,不仅促使单电池的老化,而且该模块的SOC(State Of Charge:电荷状态)容量将会减少。另外,因部分单电池的过电压状态,可能会发生该单电池破损或爆炸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控制的单电池平衡(cell balancing)。

如图1所示,为解决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超级电容器模块10,其包括:多个超级电容器11;用于紧固所述超级电容器11的连接构件15;以及用于对所述超级电容器11的电压进行控制的多个平衡电路基板17。

现有的超级电容器模块10通过螺母形状的连接构件15,来能够使彼此相邻的超级电容器11的阴极端子13和阳极端子12电连接。

另外,为了利用各个平衡电路基板17来控制各个超级电容器11的电压,需要使平衡电路基板17和超级电容器11电连接。为此,现有的超级电容器模块10通过用线束(或电线)19使与平衡电路基板17结合的连接器18相连接来接收(+)电流,并且,通过平衡电路基板17与连接构件15接触来接收(-)电流,由此能够使平衡电路基板17和各个超级电容器11电连接。即,各个平衡电路基板17通过螺母形状的连接构件15来能够与超级电容器11的阴极端子13电连接,并且通过线束能够与该超级电容器11的阳极端子12电连接。

然而,采用多个连接器18和多个线束19的超级电容器模块存在有如下问题:因操作者的失误可能会遗漏与连接器的连接,因弹性构件16未能好好地支撑各个平衡电路基板17而可能会发生无法向各个平衡电路基板17供给电流。并且,由多个线束19产生的热量可能会降低超级电容器模块的性能,线束19可能会夹入到超级电容器之间而发生线束19的包覆层脱落或折断的问题。而且,还会存在有因采用多个连接器18和多个线束19而使超级电容器模块的制造单价上升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在没有线束和连接器的情况下能够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预先确定形状的切割结构,以降低因承受朝向上部方向的力的位置和承受朝向下部方向的力的位置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的应力(stress)。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量存储装置模块,其包括:多个能量存储装置;连接构件,其用于对多个所述能量存储装置中的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terminal)和与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相邻的第二能量存储装置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进行紧固;以及电路基板,其具备:孔,其使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贯通;基板凸出部,其支撑于在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主体外壳形成的弯曲加工部;第一导电性金属层,其形成于所述孔的相邻区域并与所述连接构件相接触;以及第二导电性金属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板凸出部的一个区域并与所述弯曲加工部相接触。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模块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配置在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上表面和电路基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基板。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用于对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电压进行控制的单电池平衡电路部。另外,所述电路基板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与连接构件的下表面相接触,并由此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电连接。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经由第二导电性金属层与弯曲加工部的上表面相接触,并由此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body case)电连接。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形成于基板凸出部的下表面、上表面以及侧面。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将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切割成螺旋形而形成的切割部。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基板凸出部的一侧面与电路基板的外侧面彼此相交的位置为起始点,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螺旋形切割至预先设定的角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沿着基板凸出部的一侧面朝向电路基板的内侧方向切割之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螺旋形切割至预先设定的角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将电路基板的至少一部分切割成拱形而形成的切割部。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沿着基板凸出部的一侧面朝向电路基板的内侧方向切割之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拱形(arch)切割至预先设定的角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另外,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存在于电路基板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基板区域以拱形切割至预先设定的角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将基板凸出部的中心部切割成直线状的切割部。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还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形成于连接构件的凸起部相结合、以固定电路基板。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基板凹陷部,所述基板凹陷部与基板凸出部相邻而配置,并且从所述电路基板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内侧方向凹陷而形成。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凹陷部包括:第一基板连接部,其与基板凸出部的一侧面相连接;第二基板连接部,其与所述电路基板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以外的圆周面相连接;以及基板延伸部,其从所述第一基板连接部的一端部延伸至所述第二基板连接部的一端。

更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凸出部插入在用于包覆主体外壳的套筒(sleeve)构件和形成于主体外壳的一端的弯曲加工部之间。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基板还包括台阶形成部,所述台阶形成部从电路基板的除了基板凸出部以外的外侧面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内侧方向凹陷固定长度而形成,并且配置成不与套筒构件重叠。

更优选地,在所述能量存储装置模块中,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上表面和基板凸出部之间的高度大于第一能量存储装置的上表面和电路基板的其他部位之间的高度。另外,在所述电路基板中,沿着基板凸出部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一圆的半径r2大于沿着所述电路基板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以外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二圆的半径r1。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图。

图2是表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能量存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

图4是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5A是将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C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5B是安装有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一部分、即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的俯视图。

图5C是安装有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一部分、即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

图7A至图7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图8A至图8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图9A至图9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图10A至图10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图11A至图11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图12A至图12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额第六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对于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与附图标记无关地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下面,在对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针对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模糊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要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附图仅仅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例,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思想不限于附图,应当理解为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以及替代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另外,在附图中,可以改变各个结构要素或构成各个结构要素的特定部分的尺寸,以便说明上的便利和明确性,因此并不是完全反映实际大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在没有线束和连接器的情况下能够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备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预先确定形状的切割结构,以减少因承受朝向上部方向的力的位置和承受朝向下部方向的力的位置的差异而引起的应力(stress)。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

图2是表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能量存储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或能量存储电池(cell))100可包括:裸电池(bare cell)105;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和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其分别与所述裸电池105的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相向配置;主体外壳110,其用于容纳所述裸电池105、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以及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上部外壳130,其用于覆盖所述主体外壳110的上部;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其分别与所述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和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电连接,并且分别形成于所述上部外壳130的上表面和所述主体外壳110的下表面;以及套筒构件180,其包覆所述主体外壳110的外侧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

裸电池105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分离器以及电解质,由此提供电化学能量存储功能。

主体外壳110具备形成有容纳空间的圆筒形主体,该容纳空间能够容纳加工成卷绕元件形状的裸电池105。所述圆筒形主体可形成为能够以与裸电池105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包围裸电池105。另外,主体外壳110可形成为铝圆筒形状。

在主体外壳110可形成有弯曲加工部160,所述弯曲加工部160具有从上端向内侧弯曲而成的形状以固定上部外壳130。作为一例,通过将主体外壳110的端部弯曲成曲面形状,来能够形成所述弯曲加工部160。通过所述弯曲加工部160能够保持主体外壳110的内部压力。

与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电连接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可以与主体外壳110形成为一体。因此,与所述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电连接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主体外壳110以及弯曲加工部160能够具有阳极极性。

在主体外壳110的外侧表面,可形成有与主体外壳110的外部形状相对应的套筒构件(或外饰构件)180。所述套筒构件(或外饰构件)180可形成为具有较薄厚度的膜(film)形态。所述套筒构件180可形成为,从主体外壳110的底面延伸至弯曲加工部160。

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可以从主体外壳110的下端中心部朝向下部方向凸出形成。在所述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的外周表面可形成有螺纹。

上部外壳130夹入于主体外壳110的上部并结合,由此对开放部进行密闭,并且具有外周呈圆形的板状结构。作为一例,所述上部外壳130可包括:上板构件133;接线端子凸出部132,其形成于所述上板构件133的上部;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其形成于所述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上部;以及结合凸出部134,其形成于所述上板构件133的下部。在此,所述上板构件133、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以及结合凸出部134可形成为一体。

上板构件133可配置于裸电池105的上部,并且可以与主体外壳110的上部相结合。所述上板构件133可形成为圆形的板状结构,以对形成于主体外壳110的上部的开放部进行密闭。

接线端子凸出部132可以从上板构件133的中心部朝向上部方向凸出形成。作为一例,所述接线端子凸出部132可形成为圆形的板状结构。

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可以从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中心部朝向上部方向凸出形成。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的直径可以小于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的外周表面可形成有螺纹。另外,由于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与上板构件133、接线端子凸出部132以及结合凸出部134形成为一体,因此,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可以与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电连接。

结合凸出部134朝向上板构件133的下部侧凸出形成,以与圆形的外周具有同一个圆心且其内部开放。所述结合凸出部134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相接触,由此能够与所述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电连接。另外,所述结合凸出部134可插入于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的侧面框架并结合,由此能够在上部外壳130和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之间形成内部空间135。

在上部外壳130中,在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所设置的部分可形成有气密用绝缘构件152。所述气密用绝缘构件152可沿着上部外壳130的外周面配置,并且可形成为圆形的环形状。所述气密用绝缘构件152能够防止与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电连接的主体外壳110和与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的上部外壳130彼此发生短路(short)。

在上部外壳130可形成有用于注入电解质的通路和用作用于进行真空操作的通气口(Air Vent)的中空部,在这种中空部可设置有:用于将主体外壳110内的增加可的压力向外部排出的安全排气阀170。

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可以以在主体外壳110的内部与裸电池105的阴极电极相向的方式配置,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可以以在主体外壳110的内部与裸电池105的阳极电极相向的方式配置。

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配置于主体外壳110的上部,可以与裸电池105的阴极电极电连接,并且通过绝缘构件151与主体外壳110实现绝缘,并且通过与上部外壳130接触来与在上部外壳130的上端部中心所设置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配置于主体外壳110的下部,可以与裸电池105的阳极电极电连接,并且通过与所述主体外壳110接触来与在主体外壳110的下端部中心所设置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电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和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与裸电池105的阴极电极电连接,而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与裸电池105的阳极电极电连接的情形,但并不限于此。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第一内部接线端子120和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与裸电池105的阳极电极电连接,而第二内部接线端子140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与裸电池105的阴极电极电连接的设置是不言而喻的。

图3A和图3B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图4是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分解立体图,图5A是将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C部分放大表示的图,图5B是安装有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一部分、即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的俯视图,图5C是安装有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一部分、即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的立体图。在此,图3A是沿着图5B中所示的A-A′线切开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图3B是沿着图5B中所示的B-B′线切开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

参照图3A至图5C,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可包括:多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平衡电路基板210,其配置在所述多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之间;连接构件220;以及弹性构件230。

由于各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的电压为3V以下,因此,在欲适用于高电压应用中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能量存储装置串联连接。此时,彼此相邻的能量存储装置可以由连接构件220紧固。即,利用连接构件220来使在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下部形成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和在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上部形成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进行紧固,由此能够使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和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串联连接。在连接多个能量存储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反复实施该步骤来使多个能量存储装置串联连接。

在设置于各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的上部和下部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的外周面可形成有螺纹A,在连接构件220的内周面可形成有具有与所述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的螺纹A相对应的形状的螺纹口B。在此,所述螺纹A和螺纹口B可以朝向相同方向形成。

在将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连接于连接构件220的一侧,并且将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连接于连接构件220的另一侧之后,朝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将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和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沿着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所形成的长度方向连接。

另外,作为另一实施例,可以将在各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所形成的螺纹的方向和在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所形成的螺纹的方向构成为彼此不同的方向。据此,在将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连接于连接构件220的一侧,并且将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连接于连接构件220的另一侧之后,朝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由此能够将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和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沿着第一外部接线端子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所形成的长度方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连接构件220可以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质的螺母(nut),但并不限于此。在所述连接构件220的一侧可形成有气体排出孔(未图示)。所述气体排出孔,可以起到使能量存储装置100a进行充电/放电时所产生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作用。

平衡电路基板210配置在连接构件220和弹性构件230之间,由此能够执行对单电池、即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电压进行控制的单电池平衡功能。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包括,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单电池平衡的电路部。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但是并非必须限定于此。

在平衡电路基板210的中心部可形成有孔(hole),所述孔用于使形成于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上部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配置成,通过形成于其中心部的所述孔来包围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外周面。为了实现这种配置结构,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210的中心部的孔径l4可以大于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直径l1。

平衡电路基板210可构成为: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电连接,并且通过连接构件220与具有阴极极性的上部外壳13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例如,第一导电性金属层(未图示)可以沿着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210中心部的孔的周边而配置。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以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而与连接构件220的下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因此,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以从连接构件220接收阴极电流。

在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周边部,可形成有用于与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相接触的基板凸出部215。在此,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可以与所述基板凸出部215的下表面相接触。在所述基板凸出部215的一个区域可形成有第二导电性金属层(未图示),并且可以经由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而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电连接。因此,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以从主体外壳110接收阳极电流。

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基板凸出部215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在此情况下,通过套筒构件180朝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215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22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215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215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

平衡电路基板210的除了基板凸出部215以外的周边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可配置于套筒构件180上。在此情况下,所述套筒构件180的朝向上方的力施加于在套筒构件180上所设置的平衡电路基板210。

另外,平衡电路基板21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215以外的周边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不配置在套筒构件180上。即,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周边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不与套筒构件180重叠。这是为了,通过减少电路基板的与套筒构件180相接触的区域,来降低所述套筒构件180施加于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周边部的推向上方的力。

如此地,在没有线束和连接器的状态下,可以将平衡电路基板210连接于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阳极和阴极,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能够减少用于设置线束和连接器所需的费用,从而能够提高该模块的市场竞争力。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可以省略用于将线束和连接器连接于基板的制造工序,从而能够提高该模块的生产效率。

平衡电路基板210因通过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套筒构件180以及连接构件220来施加于彼此不同的位置的力(或应力)的差异,可以配置成与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上表面平行或与其稍微倾斜。即,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上表面和基板凸出部215之间的高度,可以等于或稍微大于所述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上表面和电路基板210的其他部分之间的高度。

为了避免彼此相邻的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之间发生干扰,平衡电路基板210可具有小于或等于各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的直径。

在平衡电路基板210的下部设置有弹性构件230,优选设置有如波形垫圈(wave washer)的具有弹性的构件,由此在彼此相邻的多个能量存储装置通过连接构件220相结合的情况下,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因所述弹性构件230的弹性力而推向连接构件220侧,从而能够与所述连接构件220相接触。另外,为了使被所述弹性构件230推向连接构件220侧的平衡电路基板210与连接构件220相接触,所述连接构件220的直径l5应大于在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的中央所形成的孔的直径l4。否则,若在平衡电路基板210的中央所形成的孔的直径l4大于连接构件220的直径l5,则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因弹性构件230的弹性力而从连接构件220脱离,从而无法实现与所述连接构件220的接触。

弹性构件230配置在平衡电路基板210和上板构件133之间,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孔周边区域过度向上板构件133方向弯曲。所述弹性构件230可具备孔,该孔的直径l3大于所述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直径l1,以包围接线端子凸出部132的外周面。另外,所述弹性构件230可具备孔,该孔的直径l3小于气密用绝缘构件152的孔的直径l2。另外,所述弹性构件230可具备孔,该孔的直径l3大于配置于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孔径l4。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方式,也可以省略所述弹性构件230。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具备平衡电路基板,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可以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由此不仅能够减少用于设置线束和连接器所需的费用,而且还能省略将线束和连接器设置于基板的工序。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30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相同,但是,在能量存储装置100的配置方法和连接方法上与上述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存在不同。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对与上述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相同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与上述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300可包括:多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多个平衡电路基板310;多个弹性构件320;多个连接构件330;以及多个紧固构件340。

多个能量存储装置100a、100b可以在能量存储装置的宽度方向以隔开预先设定的距离而并排配置。在此,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与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相邻的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可配置在同一线上。

连接构件(或汇流条(bus bar))330可以使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电连接。

连接构件330可以是条形状,所述连接构件330可具备:可以与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相连接的第一紧固槽(未图示);和可以与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相连接的第二紧固槽(未图示)。如图所示,将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插入于连接构件330的第一紧固槽,并且将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插入于连接构件330的第二紧固槽,由此能够使所述第一能量存储装置100a和第二能量存储装置100b串联连接。

紧固构件340分别螺纹结合于贯通连接构件330的第一紧固槽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的上部和贯通连接构件330的第二紧固槽的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的上部,由此能够防止连接构件330的脱离。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为固定连接构件330而使用紧固构件340的情形,但并不限于此,代替所述紧固构件,可以以熔接等方法对连接构件330进行固定。

平衡电路基板310配置在连接构件330和弹性构件320之间,由此能够执行对单电池、即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电压进行控制的单电池平衡功能。

平衡电路基板310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电连接,并且经由连接构件330而与具有阴极极性的上部外壳13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平衡电路基板310的基板凸出部315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在此情况下,通过套筒构件180朝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315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33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315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315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

弹性构件320配置在平衡电路基板310和上板构件133之间,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平衡电路基板310的中心部过度朝向上板构件133方向弯曲。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省略所述弹性构件320。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具备平衡电路基板,所述平衡电路基板具有可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由此,不仅能够减少用于设置线束和连接器所需的费用,而且还能省略将线束和连接器设置于基板的工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300中,在与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相接触的位置相对应的平衡电路基板210、310的高度和与连接构件220、330相接触的位置相对应的平衡电路基板210、310的高度之间,可以产生某种程度的台阶。这是因为,平衡电路基板210、310的基板凸出部215、315被弯曲加工部160支撑,由此承受朝向上部方向的力,相反,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孔周边部因连接构件220、330而承受朝向下部方向的力。

为了降低因这种台阶的产生而施加于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应力(stress),需要变更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形状。因此,在下面的本说明书中,对用于有效分散施加于平衡电路基板210的应力的形状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7A至图7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参照图7A至图7C,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700可包括:孔7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7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7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电路部7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以及切割部74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700的至少一部分以螺旋形切割形成。沿着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700的中心部的孔710周边,可形成有圆形的第一导电性金属层715。平衡电路基板700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715而与连接构件220的下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在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700周边部的基板凸出部720,可形成有第二导电性金属层725。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725不仅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720的背面,还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720的上表面和侧面等。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725可以包括:上部金属层725a,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720的上表面;下部金属层725b,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720的下表面;以及侧金属层725c,其配置于基板凸出部720的侧面。

平衡电路基板700可以经由第二导电性金属层725与弯曲加工部160的上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电连接。另外,在所述基板凸出部720也可以额外地附着有用于增加接触面积的金属衬垫(未图示)。

平衡电路基板700的基板凸出部720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通过所述套筒构件180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720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220、33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720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720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另外,平衡电路基板7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720以外的周边部可配置于套筒构件180上,或者配置成不与套筒构件180重叠。

从平衡电路基板700的中心到基板凸出部720的最边缘的距离r2,可以大于从该电路基板700的中心到电路基板7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720以外的边缘的距离r1。即,沿着基板凸出部720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一圆的半径r2,可以大于沿着电路基板7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720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二圆的半径r1。

电路部(或单电池平衡电路部)730可通过布线图案(未图示)与第一导电性金属层715和第二导电性金属层725电连接。所述布线图案可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700的上表面或背面。优选地,所述电路部730设置于未形成有切割部740的基板区域上。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7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cutting)成螺旋形来形成切割部740。如图所示,作为一例,通过在沿着基板凸出部720的一侧面朝向平衡电路基板800的内侧方向切割之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螺旋形切割至约180度左右,来可以形成所述切割部740。

图8A至图8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参照图8A至图8C,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800可包括:孔8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8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8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电路部8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以及切割部840、85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8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为螺旋形而形成。

由于本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800与如上所述的图7A至图7C的平衡电路基板700的形状相似,因此以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基板凸出部820的一侧面与平衡电路基板800的外侧面相交的位置作为起始点(start point),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螺旋形切割至约180度左右,来能够形成所述切割部840。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例示了将平衡电路基板700、800以螺旋形切割至约180度左右而形成切割部740、840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700、800以螺旋形切割至大于所述180度或小于180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740、840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所述切割部740、840的结束位置不能与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内侧面相交,以防止平衡电路基板700、800分离。

另外,切割部740、840可形成为所述切割部的切割面之间隔开固定设定的间隔,以防止在彼此相邻的切割面和切割面之间发生摩擦。

通过如图7A至图7C和图8A至图8C所示的螺旋形切割结构,当进行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300的组装工序时,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基板凸出部720、820被弯曲加工部160固定,而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周边部被套筒构件180固定,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孔周边部(或中心部)被连接构件220、330而朝向能量存储装置的上板构件133的方向(即,下部方向)进行移动。据此,能够均匀地分散施加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中心部的力,因此能够有效地降低施加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700、800的压力。

另外,平衡电路基板700、800形成为螺旋形切割结构,由此在与连接构件和汇流条相结合时,能够起到:对该电路基板700、800的上表面所承受的来自连接构件的压力和该电路基板700、800的下表面所承受的来自套筒构件的压力进行分散的作用。因此,平衡电路基板700、800所承受的应力变小,从而在与连接构件和汇流条相结合时容易进行紧固,并且在结合之后能够防止该电路基板700、800的破损。

图9A至图9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参照图9A至图9C,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900可包括:孔9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9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9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电路部9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切割部94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9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为圆形(或拱形)而形成。

沿着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900中心部的孔910周边,可配置有呈圆形的第一导电性金属层915。平衡电路基板900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915与连接构件220的下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在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900周边部的基板凸出部920,可形成有第二导电性金属层925。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925不仅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920的背面,而且还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920的上表面和侧面等。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925可以包括:上部金属层925a,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920的上表面;下部金属层925b,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920的下表面;以及侧金属层925c,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920的侧面。

平衡电路基板900可以经由第二导电性金属层925与弯曲加工部160的上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电连接。

平衡电路基板900的基板凸出部920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通过所述套筒构件180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920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220、33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920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920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另外,平衡电路基板900的除了基板凸出部920以外的周边部可配置于套筒构件180上,或者配置成不与套筒构件180重叠。

从平衡电路基板900的中心到基板凸出部920的最边缘的距离r2,可以大于从电路基板900的中心到除了电路基板900的所述基板凸出部920以外的边缘的距离r1。即,沿着基板凸出部920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一圆的半径r2,可以大于沿着电路基板9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920以外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二圆的半径r1。

电路部930可通过布线图案(未图示)与第一导电性金属层915和第二导电性金属层925电连接。所述布线图案可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900的上表面或背面。优选地,所述电路部930设置于未形成有切割部940的基板区域上。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9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cutting)成圆形(或拱形)来形成切割部940。如图所示,作为一例,通过在沿着基板凸出部920的一侧面朝向平衡电路基板900的内侧方向切割之后,沿着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以圆形(或拱形)切割至约120度左右,来可以形成所述切割部94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900切割至约120度左右来形成切割部940的情形,但并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900切割至大于所述120度或小于所述120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940是不言而喻的。

图10A至图10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参照图10A至图10C,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1000可包括:孔10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10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0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电路部10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以及切割部104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0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成圆形(或拱形)而形成。

由于本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1000与如上所述的图9A至图9C的平衡电路基板900的形状相似,因此以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存在于平衡电路基板100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之间的基板区域以圆形(或拱形)切割至约300度左右,来可以形成所述切割部1040。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1000切割至约300度左右来形成所述切割部1040的情形,但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000切割为大于所述300度或小于所述300度来形成所述切割部1040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所述切割部1040的结束位置不能与切割部1040的开始位置相交,以防止平衡电路基板1000分离。

通过如图9A至图9C和图10A至图10C所示的圆形(或拱形)切割结构,当进行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300的组装工序时,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的基板凸出部920、1020被弯曲加工部160固定,而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的周边部被套筒构件180固定,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的孔周边部(或中心部)被连接构件220、330而向能量存储装置的上板构件133的方向(即,下部方向)移动。据此,能够均匀地分散施加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的中心部的力,因此能够有效地见地施加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的压力。

另外,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形成为拱形切割结构,由此能够在与连接构件和汇流条结合时,能够起到:对该电路基板900、1000的上表面所承受的来自连接构件的压力和该电路基板900、1000的下表面所承受的来自套筒构件的压力进行分散的作用。因此,平衡电路基板900、1000所承受的应力变小,从而在与连接构件和主栅线的结合时容易进行紧固,并且在结合之后能够防止电路基板900、1000的破损。

图11A至图11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

参照图11A至图11C,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1100可包括:孔11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11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基板凹陷部115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外侧面朝向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内侧方向凹陷形成;电路部11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以及切割部114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一个区域朝向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内侧方向切割而形成。

沿着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100中心部的孔1110周边,可配置有呈圆形的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115。平衡电路基板1100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115与连接构件220的下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在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100周边部的基板凸出部1120,可形成有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125。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125不仅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120的背面,而且还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120的上表面和侧面等。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125可以包括:上部金属层1125a,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120的上表面;下部金属层1125b,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120的下表面;以及侧金属层1125c,其配置于基板凸出部1120的侧面。

平衡电路基板1100可以经由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125与弯曲加工部160的上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电连接。

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基板凸出部1120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通过所述套筒构件180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1120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220、33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1120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1120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

另外,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除了基板凸出部1120以外的周边部可配置在套筒构件180上。据此,该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周边部被套筒构件180支撑,同时承受朝向上部方向的力。

从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中心到基板凸出部1120的最边缘的距离r2可以大于从该电路基板1100的中心到电路基板11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1120的边缘的距离r1。即,沿着基板凸出部1120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一圆的半径r2,可以大于沿着电路基板11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1120以外的外周面形成的第二圆的半径r1。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与基板凸出部1120相邻而成的基板凹陷部1150和套筒构件180彼此不重叠,来能够将基板凸出部1120容易插入到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

这种基板凹陷部115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连接部1150a,其与基板凸出部1120的一侧面相连接;第二基板连接部1150c,其与电路基板11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1120以外的圆周面相连接;以及基板延伸部1150b,其从第一基板连接部1150a一端朝向第二基板连接部1150c的一端延伸。在此,第一基板连接部1150a可以从基板凸出部1120的一侧面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基板连接部1150c可以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外侧方向延伸形成,基板延伸部1150b可以沿着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圆周方向延伸形成。

电路部(或单电池平衡电路部)1130可通过布线图案(未图示)与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115和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125电连接。所述布线图案可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上表面或背面。优选地,所述电路部1130设置于未形成有切割部1140的基板区域上和不与连接构件(例如,汇流条)相接触的基板区域上。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至少一部分切割(cutting)成直线形状来形成切割部1140。如图所示,作为一例,通过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内侧方向(或直线)切割基板凸出部1120的中心部,来可以形成所述切割部1140。此时,所述切割部1140可形成为完全贯通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或者只贯通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10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中的任意一面。

图12A至图12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的形状的图。另外,如上所述的图5B和图5C分别是安装有图12A至图12C中所示的平衡电路基板的能量存储装置的俯视图和立体图。

参照图5B、图5C以及图12A至图12C,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平衡电路基板1200可包括:孔1210,其用于使能量存储装置100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接线端子凸出部132贯通;基板凸出部122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侧面凸出形成;基板凹陷部1250,其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侧面朝向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向凹陷形成;台阶形成部1260,其与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侧面形成固定距离;电路部1230,其用于执行能量存储装置100的单电池平衡;以及切割部1240,其将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一个区域朝向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向切割而形成。

沿着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200中心部的孔1210周边,可配置有呈圆形的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215。平衡电路基板1200经由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215与连接构件220的下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阴极极性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电连接。

在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周边部的基板凸出部1220可形成有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225。作为一例,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225不仅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220的背面,而且还可以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220的上表面和侧面等。所述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225可以包括:上部金属层1225a,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220的上表面;下部金属层1225b,其形成于基板凸出部1220的下表面;以及侧金属层1225c,其配置于基板凸出部1220的侧面。

平衡电路基板1200可以经由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225与弯曲加工部160的上表面相接触,由此能够与具有阳极极性的主体外壳110电连接。

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基板凸出部1220可插入到主体外壳110的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通过所述套筒构件180向下方按压基板凸出部1220的力,来即使由连接构件220、330等所产生的外力施加于所述基板凸出部1220也能固定在原位置上,并且能够加强所述基板凸出部1220和所述弯曲加工部160之间的接触力。

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除了基板凸出部1220以外的周边部中的至少一部分可配置在套筒构件180上。据此,该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周边部被套筒构件180支撑,同时承受朝向上部方向的力。

另外,若电路基板1200的除了基板凸出部1220以外的周边部全部配置在套筒构件180上,则该电路基板1200因套筒构件180而承受较大的朝向上部方向的力,因此在组装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时,可能会发生:形成于能量存储装置100a的第一外部接线端子131和第二外部接线端子111的螺纹坍塌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周边部中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台阶形成部1260。所述台阶形成部1260可以配置成:从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侧面朝向所述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形凹陷固定距离而形成,并且不与套筒构件180重叠。这是为了,通过减小电路基板与套筒构件180相交的区域,来降低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周边部所受到的套筒构件180向上推起的力。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与基板凸出部1220相邻而成的基板凹陷部1250和套筒构件180彼此不重叠,来能够将基板凸出部1220容易插入到弯曲加工部160和套筒构件180之间。

这种基板凹陷部1250可以包括:第一基板连接部1250a,其与基板凸出部1220的一侧面相连接;第二基板连接部1250c,其与电路基板1200的除了所述基板凸出部1220以外的圆周面相连接;以及基板延伸部1250b,其从第一基板连接部1250a的一端朝向第二基板连接部1250c的一端延伸。在此,第一基板连接部1250a可以从基板凸出部1220的一侧面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向延伸形成,第二基板连接部1250c可以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侧方向延伸形成,基板延伸部1250b可以沿着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圆周方向延伸形成。

电路部(或单电池平衡电路部)1230可通过布线图案(未图示)与第一导电性金属层1215和第二导电性金属层1225电连接。所述布线图案可形成于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上表面或背面。优选地,所述电路部1230设置于未形成有切割部1240的基板区域上和不与连接构件(例如,汇流条)相接触的基板区域上。

通过将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之间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向(或直线)切割(cutting),来形成切割部1240。如图所示,作为一例,通过朝向平衡电路基板1200的内侧方向(或直线)切割基板凸出部1220的中心部,来可以形成所述切割部1240。此时,所述切割部1240可形成为,完全贯通电路基板1200的外周面和内周面,或者只贯通电路基板1200的外周面。

在这样的切割部1240的一个区域,可形成有用于使形成于汇流条的凸起部插入的固定槽1245。此时,所述固定槽1245可以与形成于汇流条的凸起部的形状相对应。通过所述固定槽1245与汇流条的凸起部相结合,来能够固定平衡电路基板1200,使得平衡电路基板1200在能量存储装置模块200的组装时不会沿着紧固构件的旋转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由于具备具有可以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的平衡电路基板,因此,具有能够减少用于设置线束和连接器所需的费用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由于具备具有可以与能量存储装置的阳极端子和阴极端子电连接的结构的平衡电路基板,因此,能够省略用于将线束和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工序,从而具有能够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由于平衡电路基板自身的张力(tension)较大而会向连接构件和主栅线施加过度的力,因此,通过减小平衡电路基板自身的面积来降低张力,从而具有使能量存储装置模块的组装变得容易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例示了平衡电路基板的一部分切割成圆形、拱形、螺旋形或直线形等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切割成其他多种形状是不言而喻的。以上,虽对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基于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