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383发布日期:2019-08-16 22:0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所谓的三相四线插头,是利用在高电压场合,它没有零线,而是有三根火线和一根地线组成,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U、V、W三相,不分裂,另一条是中性线N,故称三相四线电。

现有的三相插头在缼相时不能指示,如果这时用电设备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时,长时间容易烧掉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线圈,普通的三相插头,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相序相反,电动机反转时,只能拆开插头,把线头对换后改变相序,非常不便,会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的三相插头插脚不可调,容易产生插头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包括上盖板组件,所述上盖板组件的底部栓接有下盖板组件,所述上盖板组件的表面中部嵌合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的一侧在上盖板组件的表面嵌合有相位显示灯,所述上盖板组件的侧面嵌合有安装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下盖板组件包括插脚和下盖板主体,所述下盖板主体的中部固定铰接有开关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插脚的数量为四个,最上端移动插脚是保护接地插脚,左右移动插脚是插脚,最下端插脚是插脚,最上端移动接地插脚和左右移动插脚组成等腰三角形,左右移动插脚和最下端固定插脚组成另一个等腰三角形,且插脚在下盖板主体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且下盖板主体表面的通孔为圆矩形通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开关主体,所述开关主体的底部铰接在下盖板组件的内表面,且开关主体的底部和下盖板组件之间设有开关弹簧,所述开关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一垫片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触点,所述第二垫片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垫片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触点,所述下盖板组件的内表面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触点和第一固定触点,所述下盖板组件的内表面在第三触点和第四触点的对应位置分别有设有第四固定触点和第三固定触点,所述下盖板组件的侧面平行设有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之间完全绝缘,且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均铰接固定在开关主体的中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开关主体是绝缘塑料部件,开关主体底部与内部上层固定,开关主体底部有孔,开关弹簧一端挂接于此孔,另一端固定在下盖板组件的内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相互之间导通,所述第一触点和第四触点相互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按钮主体和回位弹簧,且安装组件的数量为三组,分别嵌合在上盖板组件的三个侧面中部,所述回位弹簧的三组末端轴线延长线汇聚在上盖板组件的中心位置,中心位置设有绝缘凸起挡块。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在插头上增加LED缺相指示灯,如果有缺相,相应指示灯会熄灭,工作人员很容易发现,减少对三相设备的损坏;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换向开关,可以在接线完成之后,不需要拆线就可以改变三相的相位,避免反相导致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避免来回拆线浪费时间,同时三相电机实现正反转,避免换相拆线;

3、本实用新型中,在插电脚的位置利用弹簧进行回弹,可以实现对整个设备的插电脚有较好的支撑作用,使得插脚持续受力,保证插头稳定的插在插座之中,避免插头掉落。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三相电源插头的时候,首先将整个设备组装好,通过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接通三相电气,之后按压安装组件,推动插脚向内移动,在三个电脚移动至插座适配位置的之后,将电脚插入插座之中,之后松开按钮主体,回位弹簧对插脚进行推动,从而实现整个电脚紧密的贴合在插座之中,在接线完成之后,需要换向的时候,按压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内部通过换向电路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开关组件直接实现三相电气的换向,实现三相电机的正反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主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侧视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的插脚结构图。

图例说明:

1、上盖板组件;2、下盖板组件;201、插脚;202、下盖板主体;3、开关组件;301、开关主体;302、第一垫片;303、第二垫片;304、第一触点;305、第二触点;306、第四触点;307、第三触点;308、开关弹簧;309、第一接线端子;310、第一固定触点;311、第二固定触点;312、第二接线端子;313、第三接线端子;314、第四接线端子;4、相位显示灯;5、安装组件;501、按钮主体;502、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包括上盖板组件1,上盖板组件1的底部栓接有下盖板组件2,上盖板组件1的表面中部嵌合有开关组件3,开关组件3的一侧在上盖板组件1的表面嵌合有相位显示灯4,上盖板组件1的侧面嵌合有安装组件5,采用的组合式开关,可以实现较好的设备组装,同时在设备表面增加相位显示灯4,可以及时发现电路缺相问题。

实施例二:

参照图1-5,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下盖板组件2包括插脚201和下盖板主体202,下盖板主体202的中部固定铰接有开关组件3,插脚201的数量为三组按照等边三角形进行安装,且插脚201在下盖板主体202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且下盖板主体202表面的通孔为圆矩形通孔,将插脚安装在下盖板,作为一个组件安装,可以实现较好的后期设备维护,同时插脚201可以根据使用地的具体插脚标准进行规划安装,可以选择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进行安装。

实施例三:

参照图1-5,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开关组件3包括开关主体301,开关主体301的底部铰接在下盖板组件2的内表面,且开关主体301的底部和下盖板组件2之间设有开关弹簧308,开关主体30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垫片302和第二垫片303,第一垫片302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触点305,第一垫片302的另一端设有第三触点307,第二垫片303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一触点304,第二垫片303的另一端设有第四触点306,下盖板组件2的内表面在第一触点304和第二触点305的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触点311和第一固定触点310,下盖板组件2的侧面平行设有第一接线端子309、第二接线端子312、第三接线端子313和第四接线端子314,第一垫片302和第二垫片303之间完全绝缘,且第一垫片302和第二垫片303均铰接固定在开关主体301的中部,开关主体301是绝缘塑料部件,开关主体301底部与内部上层固定,开关主体301底部有孔,开关弹簧308一端挂接于此孔,另一端固定在下盖板组件2的内表面,第二触点305和第三触点307相互之间导通,第一触点304和第四触点306相互导通,采用多通位置,可以实现较好的电路接通,同时采用双向导电触点,可以实现设备的三相变化,减少开关的数量,提高设备的整体集成度,避免三相设备发生反相的情况。

实施例四:

参照图1-5,一种新型三相电源插头,安装组件5包括按钮主体501和回位弹簧502,且安装组件5的数量为三组,分别嵌合在上盖板组件1的三个侧面中部,回位弹簧502的三组末端轴线延长线汇聚在上盖板组件1的中心位置,中心位置设有绝缘凸起挡块,保证整个设备有较好的支撑性,通过安装组件5控制电源脚的移动,同时通过回位弹簧502对电脚的回弹,可以保证电脚稳定的插在插座之中,避免插头产生窜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