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自动型挡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8273发布日期:2019-12-31 15:4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自动型挡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雨罩,具体涉及一种野外使用的变压器的挡雨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变压器不可缺少,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变压器直接在露天的空地长,无任何防护措施,当遇到下雨等天气时,雨水可能通过变压器的空隙进入变压器内,存在安全隐患,降低变压器实用寿命。

专利野外用变压器防护外壳(申请号为201120207365.3),公开了一种野外用变压器防护外壳,包括一箱体,其在该箱体的上面固装一防雨护板,该防雨护板两端一体制出导流板,在箱体下面固装支撑护板。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较低,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防雨、防冰雹,增加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野外用变压器防护外壳。然而该实用新型防雨效果不好,雨水可能从侧面落到变压器上,并通过散热孔进入。

之前提出过一个技术方案,中国专利(cn201721708748.2一种变压器防雨装置),结构上相对复杂,依赖联动部件实现防雨。在野外来说,联动部件不能频繁维护,容易出现故障,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介,不易损坏的变压器防雨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下雨天自动对变压器主体进行遮蔽的变压器自动型挡雨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变压器自动型挡雨组件,包括顶壳,其特征在于,顶壳由两个平行对称的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组成,两个扇形板的弧边通过曲面板固定连接;

顶壳的扇形板的圆心角为60-120度;

顶壳相对于变压器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顶壳的两个顶点两侧均固定一个与扇形板垂直的转轴;

还包括收缩壳组件,其包括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第三内壳,第一内壳也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顶壳内,顶壳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挡槽,第一内壳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凸条;

第二内壳也包括两个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第一内壳内,第一内壳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第一挡槽,第二内壳的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第一凸条;

第三内壳也包括两个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第二内壳内,第二内壳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第二挡槽,第三内壳的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第二凸条;

所述收缩壳组件有两个,相对与顶壳对称设置,顶壳的扇形板与两组第一内壳、第二内壳以及第三内壳的扇形板的圆心角的和在360-340度范围内;

第三内壳的一个扇形板的底边上固定重锤,重锤空余端向远离第三内壳的方向延伸;

每个第三内壳的底边上铰接多个收集筒,收集筒包括多个连接杆、柱形筒体和锥形筒底,连接杆一端固定在筒体顶边上,另一端固定在一起且与第三内壳的底边铰接,筒底由金属制成,两个第三内壳底边上的收集筒交错设置;

收集筒内没有水的情况下重锤相对于转轴的力矩大于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三内壳以及收集筒相对于转轴的力矩的和,能够将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三内壳收入顶壳内;

在收集筒内水位超过2/3的情况下,第一内壳、第二内壳、第三内壳以及收集筒相对于转轴的力矩的和大于重锤相对于转轴的力矩,收集筒能够将第一内壳、第二内壳以及第三内壳拉出顶壳外;

第三内壳的两个扇形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变压器的宽度,扇形板的半径长度大于变压器的高的一半,也大于变压器长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顶壳扇形板的圆心角为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第三内壳的扇形板的圆心角相同,其角度范围在40-45度范围内。

进一步的,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第三内壳的扇形板以及曲面板为多孔板,孔径在3-5mm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对下雨天进行识别,且能够自动的将变压器罩在挡雨罩内,且结构比较简洁,维护的频率和陈本都非常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缩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收集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变压器自动型挡雨组件,包括顶壳10,其特征在于,顶壳10由两个平行对称的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组成,两个扇形板的弧边通过曲面板固定连接;

顶壳10的扇形板的圆心角为60-120度,最佳的在90度;

顶壳10相对于变压器的竖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扇形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变压器的宽度,

扇形板的半径长度大于变压器的高的一半,也大于变压器长的一半,扇形板的顶点位于变压器长宽所在的侧面的中心处;

顶壳10的两个顶点两侧均固定一个与扇形板垂直的转轴30;

还包括收缩壳组件,其包括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和第三内壳23,第一内壳21也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30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顶壳10内,顶壳10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挡槽11,第一内壳21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凸条;

第二内壳22也包括两个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30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第一内壳21内,第一内壳21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第一挡槽,第二内壳22的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第一凸条;

第三内壳23也包括两个扇形板和一个曲面板,曲面板与扇形板弧边固定连接,其扇形板的顶点通过轴承与转轴30转动连接,使其能够转动进入第二内壳22内,第二内壳22曲面板的底边内侧固定设置第二挡槽,第三内壳23的曲面板的顶边外侧固定设置能够抵触挡槽的第二凸条;

所述收缩壳组件有两个,相对与顶壳10对称设置,顶壳10的扇形板与两组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以及第三内壳23的扇形板的圆心角的和在360-340度范围内;

第三内壳23的一个扇形板的底边上固定重锤40,重锤40空余端向远离第三内壳23的方向延伸;

每个第三内壳23的底边上铰接多个收集筒50,收集筒50包括多个连接杆31、柱形筒体32和锥形筒底33,连接杆31一端固定在筒体32顶边上,另一端固定在一起且与第三内壳23的底边铰接,筒底33由金属制成,两个第三内壳23底边上的收集筒50交错设置,避免在两个第三内壳23靠拢时收集筒50发生碰撞。

收集筒50内没有水的情况下重锤40相对于转轴30的力矩大于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第三内壳23以及收集筒50相对于转轴30的力矩的和,能够将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第三内壳23收入顶壳10内;

在收集筒50内水位超过2/3的情况下,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第三内壳23以及收集筒50相对于转轴30的力矩的和大于重锤40相对于转轴30的力矩,收集筒50能够将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以及第三内壳23拉出顶壳10外。

第三内壳23的两个扇形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不小于变压器的宽度,扇形板的半径长度大于变压器的高的一半,也大于变压器长的一半。

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和第三内壳23的扇形板的圆心角相同,其角度范围在40-45度范围内。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和第三内壳23因为拉出来出后位于顶壳10的下方,下雨的时候只要不让雨水打到变压器即可,因此,将第一内壳21、第二内壳22和第三内壳23的扇形板以及曲面板设置成多孔板,孔径在3-5mm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通气,另一方面,孔径很小,能够防止雨水直接打到变压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则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