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245发布日期:2019-12-03 18:0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基站。



背景技术:

现如今,通信产业的发展态势突飞猛进,用户对日常通信的需求也日渐提升。在通信系统的实现过程中,天线系统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因为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用于空间电磁波的转换与传输,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天线各项性能指标如增益性、波束指向性和抗干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根据网络的覆盖要求、抗干扰度要求和辐射特性要求等实际情况来合理的提高天线的性能。现如今的天线系统在天线反射板上布置多个天线辐射单元,通过多个辐射单元向特定的方向传输电磁波信号,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但此种天线系统具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天线辐射单元发射的电磁波束直接向特定方向进行传输,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不可逆的信号衰减,从而导致天线波束的方向性较差,作用距离较近,影响通信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天线及基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其包括反射板、侧板和多个辐射单元。

其中,多个所述辐射单元设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所述侧板沿多个所述辐射单元的排列方向设于所述反射板的侧部,并向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上方的方向延伸出来;且,所述侧板的靠近所述辐射单元的部位开设有开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辐射单元沿所述反射板的长度方向排布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辐射单元等间距排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辐射单元错位排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侧板分别设于所述反射板的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块所述侧板开设有的所述开口,相对于多个所述辐射单元的排列方向对称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口的开设高度为所述侧板的高度的30%~90%。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金属隔离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多个所述辐射单元沿所述反射板的长度方向排布于所述反射板的顶面以形成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的首尾两个所述辐射单元的外侧均设有第二金属隔离条。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天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及基站,通过在反射板侧部增设侧板,使其更好地对天线辐射单元电磁波信号进行反射、屏蔽和聚焦,保障天线不会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发生衰减,使得天线波束的方向性好,作用距离远,天线性能得到提升;通过在侧板上靠近上辐射单元的特定部位开设特定形状尺寸的开口,将任意相邻两个辐射单元之间的耦合能量通过开口辐射到外界,降低了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能量,提高了天线波束的抗干扰能力与隔离度,保障了辐射单元的辐射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天线及基站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多个辐射单元的排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反射板;20.侧板;30.辐射单元;40.第一金属隔离条;41第二金属隔离条;21.开口;31.天线阵列;32.天线阵列的横轴线;33.天线阵列的纵轴线;a.相邻两个辐射单元的横向距离;b.相邻两个辐射单元的纵向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竖直”、“水平”、“横向”、“纵向”、“平行”、“垂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请参见图1,该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反射板10、侧板20和多个辐射单元30(图中仅显示4个辐射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设于所述反射板10的顶面;所述侧板20沿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排列方向设于所述反射板10的侧部,并向所述反射板10的顶面上方的方向延伸出来;且,所述侧板20的靠近所述辐射单元30的部位开设有开口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通过在反射板10侧部增设侧板20,使其更好地对天线辐射单元30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反射、屏蔽和聚焦,保障天线不会在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衰减,并且加强了信号的指向性;通过在所述侧板20的靠近所述辐射单元30的部位开设开口21,将任意相邻两个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能量通过开口21辐射到外界,降低了天线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能量,提高了天线波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了辐射单元的辐射性能,从而提升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辐射单元30既可以是具有三维空间立体结构设置形式,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平面印刷辐射单元(例如微带振子)、贴片振子或半波振子等;也可以是上述任意类型的天线振子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辐射单元30采用具有良好通信稳定性的±45°用于接收和/或发送的双极化辐射单元,所述辐射单元30的工作频段为700mhz~800mhz。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沿所述反射板10的长度方向排布于所述反射板10的顶面。当然,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也可沿所述反射板10的宽度方向排布于所述反射板10的顶面,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等间距排布。一般来说,天线辐射单元之间的间距与天线的波长与辐射方向图的栅瓣有关,当多个辐射单元30采取等间距排布时,天线辐射单元波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增益,其辐射方向图的栅瓣均落在可见区域之外,保证天线的辐射方向图不会严重失真,从而提升了天线的整体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天线的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错位排布。如图2所示为所述天线的俯视图,为更好的对其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如图中矩形所示)的排布示意图,其中所述多个辐射单元30形成天线阵列31,所述天线阵列31的横轴线为图中虚线32所示,所述天线阵列31的纵轴线为图中虚线33所示;其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在所述天线阵列31的横轴线32方向上的距离均相等,即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横向距离为280mm~400mm(如图中a所示),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在所述天线阵列31纵轴线33方向上的距离均相等,即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纵向距离为10mm~30mm(如图中b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采取错位的排布方式,优点是使得任意相邻两个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能量所需的传播距离皆不相同,从而使得所能传播的耦合能量的频率范围皆不相同,降低了天线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效应,提高了天线波束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天线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天线辐射单元排布的一些优选方式,当然,任何能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提高天线系统整体性能的排布方式,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侧板20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所述侧板20分别设于所述反射板10的两侧。当然,所述侧板20的数量也可根据具体的辐射单元30的特性与天线整体尺寸要求来确定,在本实施例中,两块侧板20的设立可以更好地对天线辐射单元的电磁波信号进行反射、屏蔽和聚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侧板的材料需要对天线的电磁波产生良好的反射、屏蔽和聚焦作用,从而能够加强天线信号的指向性,提高天线的抗干扰能力,加强天线系统的性能。当天线内部的磁场频率较高时,利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产生的涡流,达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当天线内部的电磁波频率较低时,利用高导磁率的超材料,加强天线信号的指向性;在某些场合下,如果要求对高频天线和低频天线都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时,也可采用不同的材料组成多层屏蔽体,从而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20优选为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具体地,两块所述金属侧板20开设有的所述开口21,相对于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排列方向对称设置。此种设置方法有助于将所述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能量通过对称开设的开口21向外界对称的辐射,保证天线信号电磁波束的稳定性。当然,所述开口21也可根据具体所述辐射单元30的具体辐射特性设于所述侧板20的不同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所述金属侧板20设于所述反射板10的横向两侧,在靠近所述辐射单元30的部位处,所述金属侧板20对称开设有所述开口21,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靠近每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金属侧板2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开口21,当然,也可根据实际天线辐射单元的需求开设多个数量的开口21,从而使得耦合能量通过多个开口向外界进行辐射,进一步提升天线的整体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金属侧板20的高度为30mm~60mm。所述开口21的开设高度为所述金属侧板20的高度的30%~90%;所述开口21的宽度为50mm~150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金属侧板20上靠近辐射单元30的特定部位开设矩形开口21,使得任意相邻两个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能量通过开口21辐射到外界,降低了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能量,保障了天线信号的波束方向图不会变形或严重失真,提高了天线整体的性能。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所述开口21的不同尺寸和形状,可使得整个天线系统在特定工作频段具有较佳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任意相邻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之间均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金属隔离条40。第一金属隔离条40的设立可以降低各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效应,减少电磁干扰,提高天线辐射单元的抗干扰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多个所述辐射单元30沿所述反射板10的长度方向排布于所述反射板10的顶面以形成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的首尾两个所述辐射单元30的外侧均设有第二金属隔离条41。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第一金属隔离条40和第二金属隔离条41的高度均为10mm~50mm;第二金属隔离条41的设立可以进一步降低各辐射单元30之间的耦合效应,使得天线阵列整体具有较佳的抗干扰能力,提升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图未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站,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天线,可以有效地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耦合效应,保障了天线波束的辐射特性,提升了天线系统的整体性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