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6854发布日期:2019-11-12 22:48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了可以连接因特网,现今的电子装置,尤其是各种计算机中,几乎都配置有网络连接器,例如RJ-45连接器。使用者可通过网络连接器插接网络线,借以连接因特网,并且通过网络传递数据,相当便利。

连接器主要设置于电子设备(例如计算机)上,并通过缆线的插接来使该电子设备与外部装置互相连接。然而,只要与外部的缆线连接,连接器即可能因为缆线的瞬时过电压而遭受损害,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与该连接器相连接的该电子设备烧毁。

如上所述的缆线,以网络线(Cable)为例,为了设置方便,网络线常常会裸露于建筑物之外。因此,当该网络线因遭受雷击而产生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时,该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容易借由该网络线而传导至该电子设备上的该连接器,并使该电子设备损坏或烧毁。有鉴于此,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连接器内,均设置有用来防雷击的高压抑制组件,借以解决突波侵入该电子设备,所造成的瞬间过大电压,而使该电子设备烧毁故障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压器装置,其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装置,所述变压器装置包括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包括中心抽头部位,所述变压器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部位,以与所述变压器共同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共轭线圈模块以及突波吸收元件,所述共轭线圈模块具有多个共轭线圈,每一个共轭线圈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所述变压器,所述突波吸收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装置设置于网络连接器中,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线圈具有第一端点和第二端点,所述第一端点及所述第二端点电性连接所述网络连接器的连接端口,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线圈具有第三端点及第三端点,所述第三端点及第四端点电性连接至计算机主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连接器为RJ45的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连接器具有顶部,所述顶部上配置有所述保护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元件为瞬态电压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元件为陶瓷气体放电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元件为高压电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元件为火花放电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突波吸收元件为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变压器及所述保护电路均容设与所述壳体内的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装置,所述变压器装置包括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包括中心抽头部位,所述变压器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部位,以与所述变压器共同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共轭线圈模块以及突波吸收元件,所述共轭线圈模块具有多个共轭线圈,每一个共轭线圈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所述变压器,所述突波吸收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以,通过保护电路与变压器提供多重的保护机制,大幅衰减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干扰,以保护与二次侧线圈电性连接的电子设备免于烧毁。如当突波发生时电压骤升(例如遭雷击),使得元件内部的电流骤增,其中任一变压器的中央抽头端所产生的大电流,而部分电流则会分流至共轭线圈,并且被突波吸收元件引导至接地端。保护电路能将骤升的能量做缓冲、耗损并将其余能量导引至接地端,因此大大降低对原有线路的冲击,达到保护电路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变压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变压器装置;100-变压器;200-保护电路;110-一次侧线圈;111-第一中心抽头部位;112-第一端点;113-第二端点;120-二次侧线圈;121-第二中心抽头部位;122-第三端点;123-第四端点;210-共轭线圈模块;212-共轭线圈;220-突波吸收元件;300-壳体;310-容置空间;400-网络IC模块;130-顶面;140-底面;150-上层端子;160-下层端子;410-电路板;420-网络IC;430-连接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变压器装置1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变压器装置10设置于网络连接器中,所述变压器装置10包括变压器100,如图1所述的以集成电路为例,并且其中包含有两组的变压器100脚位,但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变压器100具有一次侧线圈110及二次侧线圈120,所述一次侧线圈110包括第一中心抽头部位111,及所述二次侧线圈120包括第二中心抽头部位121,所述变压器装置10还包括保护电路200,所述保护电路200电性连接所述一次侧线圈110及所述二次侧线圈120的所述中心抽头部位,以与所述变压器100共同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

其中,一次侧线圈110具有第一端点112和第二端点113(如图中的MX1+、MX1-,以及MX2+及MX2-),所述第一端点112及所述第二端点113电性连接所述网络连接器的连接端口,二次侧线圈120具有向对应的第三端点122和第四端点123(如图中的MDI_1+、MDI_1-,以及MDI_2+、MDI_2-),所述第三端点122及第四端点123电性连接至计算机主板。

该变压器装置10主要设置于网络连接器中,主要通过一次侧线圈110的第一端点112和第二端点113电性连接网络连接器的连接端口,并且,通过二次侧线圈120的第三端点122及第四端点123,电性连接至电子设备(如计算机主板),网络连接器的连接端口对外连接缆线或外部装置,当缆线或外部装置发生错误。产生静电,或遭受雷击,致使该一次侧线圈110产生高压突波或电磁干扰时,该变压器装置10能够予以衰减该变压器100的二次侧线圈120所产生的感应电压或电磁波,保护该计算机主板不致被影响及烧毁。

其中,所述网络连接器为RJ45的连接器。所述网络连接器具有顶部,所述顶部上配置有所述保护电路200。

请参照图2,所述保护电路200包括共轭线圈模块210以及突波吸收元件220,所述保护电路200包括:共轭线圈模块210以及突波吸收元件220,所述共轭线圈模块210具有多个共轭线圈212,每一个共轭线圈212具有第一输入端a1、第二输入端a2、第一输出端b1和第二输出端b2,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输入端a1和所述第二输入端a2分别耦接所述变压器100,所述突波吸收元件220具有第一端1和第二端2,所述第一端1接地,所述第二端2耦接所述第一输出端b1和第二输出端b2。

此外,突波吸收元件220可以是陶瓷气体放电管(Gas Tube)、高压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 Diode,TVS)、火花放电器(SparkGap)或压敏电阻突波吸收器(Metal Oxide Varistor Surge Absorber,MOVSurge Absorber)等。

所述变压器100为多个,所述共轭线圈212的个数依据所述变压器100的个数而决定。举例来说,若变压器100的个数为两个,则共轭线圈212个数只需一个,而变压器100的个数增至六个,则共轭线圈212的个数便需增至三个,即每两个变压器100可分别对应耦接至共轭线圈212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输入端。

当突波发生时电压骤升(例如遭雷击),使得元件内部的电流骤增,其中任一变压器100的中央抽头端所产生的大电流,其中部分电流会经电路中的电阻传送至地,而部分电流则会分流至共轭线圈212,并且被突波吸收元件220引导至接地端。因此上述由突波吸收元件220所构成的保护电路200能将骤升的能量做缓冲、耗损并将其余能量导引至接地端,因此大大降低对原有线路的冲击,达到保护电路200的功效。

请参照图3,所述变压器装置10还包括壳体300及网络IC420((Integrated Circuit,网络集成电路)模块,所述变压器100、所述网络IC模块400及所述保护电路200均容设与所述壳体300内的容置空间310内。

所述变压器100还具有顶面130及相对的底面140,所述网络IC模块400水平设置于所述变压器100的所述顶面130,并与所述变压器100电性连接,所述变压器100的所述低面设置有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所述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变压器100,另一端分别朝下延伸,并凸伸出所述壳体300的底面140之外。

当然,该变压器装置10中除了变压器100与网络IC模块400外,还整合了网络连接器中所需的其他电子组件,借此,计算机的主板上只需设置该变压器装置10,不必额外设置其他的组件,就可以安全地连接并使用该网络连接器。

所述壳体300内部开设有容置空间310,该变压器100及网络IC模块400共同容设与该容置空间310内。

以该变压器100为中心,将该变压器100及该网络IC模块400以堆叠的方式设置。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将该网络IC模块400设置于该变压器装置10的上层,并将该变压器100设置于该变压器装置10的下层。然而,上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例如,还可将该网络IC模块400设置于该变压器装置10的下层,并将该变压器100设置于该变压器装置10的上层。

该变压器100具有顶面130及底面140,该网络IC模块400水平设置与该变压器100的顶面130,并与该变压器100电性连接,如图3所示,该变压器100于该顶面130上可设置有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借此,该变压器100可通过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与设置在该顶面130的该网络IC模块400电性连接,并且,该变压器100还可于该底面140设置有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的一端分别与该变压器100连接,另一端分别朝下延伸,并凸伸出壳体300的底面140之外。如此一来,该变压器100可通过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与该主板电性连接,并通过该主板与该变压器装置10电性连接。

另外,所述网络IC模块400主要包括电路板410、网络IC420及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该网络IC模块400通过电路板410水平设置于该变压器100的顶面130,并与该变压器100的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电性连接,网络IC420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10上,借以通过电路板410与该变压器100产生电性连接关系。

本实施例中,该网络IC420主要为局域网络IC420,但不加以限定。所述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的一端分别电性连接于该电路板410,另一端分别朝下延伸,并且凸伸出该壳体300的底面140之外。本实施例中,该变压器装置10主要是同时通过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及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对外连接。其中,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的数量至少为八根,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的数量至少为十根,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的数量至少为十根。本实施例中,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的数量对应至该变压器装置10的端子的数量,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及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的数量分别对应至该网络IC420的输出/输入脚位的数量。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应以此为限。

该变压器装置10主要是通过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及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与该计算机主板电性连接。更具体而言,网络连接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主板连接该变压器装置10,并且依次连接该变压器装置10内的变压器100及网络IC模块400后,再连接至计算机主板上的其它组件(图中未示出)。

该变压器装置10主要是电性连接于计算机主板上,并通过网络连接器上的连接接口插接网络线。该网络线的另一端连接的设备可通过该网络线连接网络连接器,并传输信号。该网络连接器接收该信号后,先传送到计算机主板上,并且经由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传送到该变压器装置10上的该变压器100,通过该变压器100对噪声进行隔离处理。接着,经由该变压器100上的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传送至该网络IC模块400,并通过该网络IC420进行网络信号的处理。最后,经该网络IC420处理过后的信号,即可通过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传送到计算机主板上,以供该主板后端的组件进行运用。通过上述的信号传输顺序,该网络线另一端的设备,可顺利将网络信号传送至该主板所属的计算机进行运用。

相反地,当计算机主板上的信号要对外传输时,即通过相反的顺序传输。具体而言,该主板上的信号先经由该两根以上连接端子430传送到该网络IC模块400,再经由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传送到该变压器100,最后再经由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传送至该主板,并通过该主板传送给网络连接器。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网络IC模块400还包括至少一个保护组件,所述至少一个保护组件电性连接于电路板410上,并通过电路板410与所述变压器100电性连接。

当网络连接器接收网络线传递过来的信号时,先传送至计算机主板,计算机主板再经由该两根以上下层端子160将信号直接传递给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并通过该两根以上上层端子150传递给至少一个保护组件,由此,可通过至少一个保护组件对该信号进行保护处理。所述至少一个保护组件可以为电阻、高压电容、瞬态电压抑制器或气体放电管的至少其中一个。所述至少一个保护组件可保护计算机主板不会因该网络连接器遭受外部的雷击及突波等状况而烧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装置,所述变压器装置包括变压器,具有一次侧线圈及二次侧线圈,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分别包括中心抽头部位,所述变压器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一次侧线圈及所述二次侧线圈的所述中心抽头部位,以与所述变压器共同达到多重的保护机制,所述保护电路包括共轭线圈模块以及突波吸收元件,所述共轭线圈模块具有多个共轭线圈,每一个共轭线圈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所述变压器,所述突波吸收元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

所以,通过保护电路与变压器提供多重的保护机制,大幅衰减变压器的二次侧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压与电磁干扰,以保护与二次侧线圈电性连接的电子设备免于烧毁。如当突波发生时电压骤升(例如遭雷击),使得元件内部的电流骤增,其中任一变压器的中央抽头端所产生的大电流,而部分电流则会分流至共轭线圈,并且被突波吸收元件引导至接地端。保护电路能将骤升的能量做缓冲、耗损并将其余能量导引至接地端,因此大大降低对原有线路的冲击,达到保护电路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